影視點評:《這個男人來自地球》終究悲哀的理性與情感

2021-01-08 易幻奇葩秀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正是如此驚豔,這部「史上最牛的科幻電影」僅僅用了一萬美金,在一間山中小屋裡拍攝幾個人促膝對談,卻遠遠超過了以往任何一部大製作、高科技的科幻影片。因為從沒有任何一部電影能像它這樣包羅一切人類的問題,哲學的、宗教的、政治的、歷史的……你以為你起碼有最基本的知識,卻發現它們的面目原來如此模糊不清。

在《這個男人來自地球》裡,當約翰說他就是耶穌,那個女教授所受的打擊可想而知,她的世界整個崩潰了,她信仰了一輩子的東西就這麼完了。她無論如何不能接受——耶穌就站在她面前,當初耶穌沒有釘上十字架而只是被捆起來,他也不是救世主,他從沒在水上行走,也從沒有讓死人復活,只是勸人向善,而基督的導師竟然是佛祖。

並不是所有的科幻電影都需要特效,這個影片就是一部未需有任何特效的科幻傳奇,電影以座談的形式,用語言為媒介,構築了一個神秘叵測的科幻世界,其言談間予人帶來的深思是如此充滿魅力,那語言藝術的遐想為人嘆服。整部電影沒有任何大場面,沒有任何特技和電腦製作。一個多小時都只是幾個人在談話,在一個房間的火爐旁談話。這部幾乎只花了一點點膠片的錢就拍攝出來的電影無疑是科幻電影史上成本最低的,最另類的,也是最值得回味的。現實生活中,人們嘗嘗用「超出了科學能夠解釋的範疇」來闡釋無法證實的問題,而該片則恰恰截選了科學與宗教之間的灰色地帶,以作者那強大而不凡的創作功底來填補投資及技術的欠缺之處

這部電影首先給人的感受就是思考。你看完了它,你選擇信還是不信?或許這不是選擇,不管完全否定還是完全相信,整個開放式的故事帶來的思考是非常有趣的。我選擇信,這跟我相信上帝的答案是一樣的。電影裡也有類似的臺詞,而這在邏輯上也是有漏洞的,但我認為這個答案很簡單也很難被推翻:你能否定主人公不是耶穌嗎?就像你能否認上帝不存在嗎?固然你或許無法證明上帝的存在,但你也無法否認不是。

說到底,電影不過是用這種假設來反思我們有限的人生罷了,而這種反思方式,在我看來,是過於戲劇化因而反倒顯得相當笨拙的。借用一句西方哲人的話:我沒有作這種假設的需要。而我們的古人說得就更加直接而痛快了:老而不死是為賊啊。

夏蟲不可語冰,因為有時令的限制,我們比夏蟲略好,我們見識過春夏秋冬,而且還是很多年,但我們沒有見過冰川期,沒有經歷過史前,所以事實上,我們的確不能判斷,我們眼睛沒有見過並且沒有足夠痕跡留下的歷史長河裡,那些事情,是對是錯,歷史上的事實到底是什麼,是曾經真有此人此事,還是在演繹中變得面目全非?

用經驗主義的話來說,就是,我們可以證明一千隻羊、一萬隻羊、一百萬隻羊是白色的,但是我們無法證明所有的羊都是白色的。換句話說,就是,可證偽,無法證真。電影據說是根據一本科幻小說改編的。但也許我們應該追尋到更遠。

相關焦點

  • 電影《這個男人來自地球》,這個活了14000年的男人,終於變老了
    大家好,今天小編為大家安利一部科幻片《這個男人來自地球》,講述了一個活了140個世紀的男人,一場荒謬的壁爐談話,從人文與哲學角度重塑了人類信仰的故事。主要涉及了宗教的起源和意義,還有人類理性能力的局限。
  • 最不像科幻片的科幻片——《這個男人來自地球》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故事發生於某天安靜的傍晚,一個名叫約翰的教授召集來了自己學術界的朋友偶然巧合之下,伊莎貝爾在約翰的書架上找到了一本關於「一個來自地球的男人自稱活了14000萬年」書,在《這個男人來自地球》裡,便存在著這樣一種矛盾——從相信到確信,存在著巨大的鴻溝。根據這兩條思路,影片產生了兩條不同的線索。
  •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
    一個房間,一個場景,幾個人物和一個故事組成的電影,原來我只能想到《十二怒漢》,如今還有一部《這個男人來自地球》,如果說《十二怒漢》
  •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玉泉場
    第十六屆浙江大學研究生體育文化節梵音劇社年末大戲《這個男人來自地球》
  •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2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2年代:2017地區:美國類型:劇情導演:理察·沙因克曼主演:大衛·李·史密斯 / 威廉姆·卡特 / 凡妮莎·威廉斯這個影評寡人糾結了好久應該怎麼寫,嗯,最終還是決定直接這樣寫好了。如果說,《這個男人來自地球》是一部8星以上的神作,那這部2呢,就是一部SHIT。第一部有多玄,這部就有多土,第一部有多立意高遠,這部就有多走下神壇。寡人認為,整個片子除了第1小時7分開始的18分鐘有回到第一部那種神作的感覺外,其餘的部分不是在其他任何鄉村、師生題材片子中都能看到。熊孩子挑戰神明?這片子沒有一個好的劇情,也沒有一個好的結尾。編劇應該自刎謝罪。
  • 綜藝|《火星撞地球》:熱點話題+理性激辯,解鎖情感類綜藝新姿勢
    在節目現場,情侶們可以去溝通、辯論去解決問題,而銀河大咖們也以過來人的身份理性分析,在幫助解決年輕人的內心困惑,讓談戀愛在討論中得到新的理解和改變,從而完成情感中的自我成長。不同於傳統話題類節目一般走的弱化話題而突出思辨的路線,《火星撞地球》將話題與思辨提到了幾乎同等重要的地位。嘉賓在發言時,話題情侶還可繼續做出解釋和回應。通過話題交鋒來吸引觀眾,使得節目更具衝突性和可看性,再通過理性思辨引領輿論、做出正確的判斷。二者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在虛構的維度裡探尋不朽
    文/ 王井 |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這個高度符合三一律的故事,本就適合在話劇舞臺上表現出來。這個來自地球的男人約翰·奧德曼(John Oldman,名義雙關),已經度過了一萬四千年的生命,每十年就要為避免因相貌不會改變被人窺探其秘密而遷徙。
  •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2·:全新紀》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的續作:《這個男人來自地球2·:全新紀》終於在2017年拍出來了。
  • 【票·資訊】《這個男人來自地球》續集,做了一個擁抱盜版的嘗試
    他的電影《這個男人來自地球:全新紀》通過盜版傳播而獲得的影迷捐贈甚至超過了院線的票房。《這個男人來自地球:全新紀》是沙因克曼 2007 年的作品《這個男人來自地球》的續集。《這個男人來自地球》當年只在很少的院線點映,主要通過 DVD 發行,不過獲得了不俗的反響(IMDb 7.9 分,豆瓣 8.5 分)。
  • 最有深度的電影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
    The Man from Earth soundtrack - Forever - Chantelle Duncan04:11來自強哥說電影來了《這個男人來自地球》,一部以最小成本獲取最大票房的電影,講述了一名即將離職的男人,在自己的房間接待送別他的同事過程中,逐步闡述出自己驚天秘密的故事。
  •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我們唯一所知的就是自己一無所知
    本篇來自小夥伴的投票,為此我又去重看了一遍《這個男人來自地球》,三年前剛做公眾號不久時便寫過一篇非常簡單的觀後感,寥寥數語未能完整表達電影帶來的思考。影評精選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小九教你看話癆片電影中有一些很有意思的布置,例如John的身份是哈佛大學的教授,卻居住在人煙稀少的山裡,大家都要開車才能到達;眾人剛來到John的屋子時,還保留著許多現代的用具(例如餐盤等),但隨著故事講述的推展,東西被越搬越空,沙發也被搬得只剩下一隻,大家守著一個壁爐席地而坐,像是從現代世界回撤真的來到了洞穴之中;甚至在高潮部分
  • 心理學電影推薦——《這個男人來自地球》
    《那個男人來自地球》講述的就是這麼一個事情,35歲的哈弗歷史教授工作十年之後突然辭職,同事們紛紛不解,他們臨時在他家裡聚會,敦促他解釋一番。但約翰提出的原因令他們大吃一驚:約翰聲稱他有不死之身,生存了14000年,並且不能呆在一個地方超過10年,不然他秘密會被發現。面對約翰的說辭,眾人開始了對他的質問。
  •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2:全新紀
    周末聽某說我鍾愛的《這個男人來自地球》出了第二部時,我是吃驚的。從來沒有想過它會出續集,在我刷這部電影那麼多遍後,我還是認為2007版電影結尾John Oldman 的離開是最好的結束,最值得人回味他未來的結局。沒想到,電影開播十周年,居然有了續集,於我肯定是要看的,這個男人來自地球2也就成了我觀影計劃實施的第一部。
  • 電影《這個男人來自地球》中的人類起源
    本文通過對電影《這個男人來自地球》的分析,探究了電影中對人類起源的解釋,深入研究了其出色的敘事邏輯與結構,以及如何用電影語言講好故事。[關鍵詞]敘事結構、電影語言、人類起源一、影片概述電影《這個男人來自地球》圍繞著人類生命突破死亡的桎梏而無限延伸這一命題進行大膽的想像和敘述。
  •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1-2部:無需特效的科幻傳奇
    關注本公眾號,領取限量免費觀影資格《這個男人來自地球》故事概述:《這個男人來自地球》(The Man from Earth)是一部2007年出品的獨立電影,改編自科幻作家傑洛米·貝斯拜生前完成的最後一部小說。
  •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全新紀》千年老妖對初生牛犢
    恐怖電影頻道,帶你走進不為人知的恐怖社區,傾聽來自靈魂深處的恐怖聲音,領略那致命的恐怖誘惑
  •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全新紀》:令人大失所望的神作續集
    2007年,小成本科幻片《這個男人來自地球》被驚呼神作,時隔十年,它的續集《這個男人來自地球:全新紀
  •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觀後感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是關於顛覆和信仰的故事,一場和自我與世界的抗爭。一個人到底需要多少勇氣,才能徹底顛覆常識?電影中除虔誠教徒堅持宗教信仰,其他嚴重懷疑Oldman的教授大概都是因為結論太瘋狂所以不願意接受固有權威認知體系被顛覆的事實。他們害怕自己支持的被人類社會一直沿用的科學體系遭受毀滅性衝擊,其恐懼程度不亞於世界末日、第三次世界大戰或者第六次生物大滅絕降臨。
  • 《流浪地球》和《這個男人來自地球》除了都有地球,還有什麼共同點—— 或科幻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你根本說不清楚《流浪地球》和《這個男人來自地球》除了都有地球,敘事結構上還有什麼共同點。要是再加上《Her》和《星球大戰之曼達洛人》呢?加上《星際穿越》和《阿凡達》和《彗星來的那一夜》呢?它們到底有什麼共同點,使得它們都被我們稱為「科幻」?是基於科學的設定嗎?《這個男人來自地球》有什麼科學依據?如果一定要強調科學性,就必定會把《星球大戰》這樣的科幻經典排除在「科幻」之外,豈不尷尬?
  • 【經典重溫】全憑嘴炮的科幻神作《這個男人來自地球》 (2007)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 The Man from Earth (2007)導演: 理察·沙因克曼編劇: 傑羅姆·比克斯比主演: 大衛·李·史密斯 / 託尼·託德 / 約翰·比靈斯列 /類型: 劇情 / 科幻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語言: 英語上映日期: 2007-11-13(美國)片長: 87 分鐘又名: 地球不死人(港) / 這個人來自洞穴 / 來自地穴的男人 / 穴居人 / 地底奇人 / 長生不老 / 來自地球的男人IMDb連結: tt0756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