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男人來自地球》正是如此驚豔,這部「史上最牛的科幻電影」僅僅用了一萬美金,在一間山中小屋裡拍攝幾個人促膝對談,卻遠遠超過了以往任何一部大製作、高科技的科幻影片。因為從沒有任何一部電影能像它這樣包羅一切人類的問題,哲學的、宗教的、政治的、歷史的……你以為你起碼有最基本的知識,卻發現它們的面目原來如此模糊不清。
在《這個男人來自地球》裡,當約翰說他就是耶穌,那個女教授所受的打擊可想而知,她的世界整個崩潰了,她信仰了一輩子的東西就這麼完了。她無論如何不能接受——耶穌就站在她面前,當初耶穌沒有釘上十字架而只是被捆起來,他也不是救世主,他從沒在水上行走,也從沒有讓死人復活,只是勸人向善,而基督的導師竟然是佛祖。
並不是所有的科幻電影都需要特效,這個影片就是一部未需有任何特效的科幻傳奇,電影以座談的形式,用語言為媒介,構築了一個神秘叵測的科幻世界,其言談間予人帶來的深思是如此充滿魅力,那語言藝術的遐想為人嘆服。整部電影沒有任何大場面,沒有任何特技和電腦製作。一個多小時都只是幾個人在談話,在一個房間的火爐旁談話。這部幾乎只花了一點點膠片的錢就拍攝出來的電影無疑是科幻電影史上成本最低的,最另類的,也是最值得回味的。現實生活中,人們嘗嘗用「超出了科學能夠解釋的範疇」來闡釋無法證實的問題,而該片則恰恰截選了科學與宗教之間的灰色地帶,以作者那強大而不凡的創作功底來填補投資及技術的欠缺之處
這部電影首先給人的感受就是思考。你看完了它,你選擇信還是不信?或許這不是選擇,不管完全否定還是完全相信,整個開放式的故事帶來的思考是非常有趣的。我選擇信,這跟我相信上帝的答案是一樣的。電影裡也有類似的臺詞,而這在邏輯上也是有漏洞的,但我認為這個答案很簡單也很難被推翻:你能否定主人公不是耶穌嗎?就像你能否認上帝不存在嗎?固然你或許無法證明上帝的存在,但你也無法否認不是。
說到底,電影不過是用這種假設來反思我們有限的人生罷了,而這種反思方式,在我看來,是過於戲劇化因而反倒顯得相當笨拙的。借用一句西方哲人的話:我沒有作這種假設的需要。而我們的古人說得就更加直接而痛快了:老而不死是為賊啊。
夏蟲不可語冰,因為有時令的限制,我們比夏蟲略好,我們見識過春夏秋冬,而且還是很多年,但我們沒有見過冰川期,沒有經歷過史前,所以事實上,我們的確不能判斷,我們眼睛沒有見過並且沒有足夠痕跡留下的歷史長河裡,那些事情,是對是錯,歷史上的事實到底是什麼,是曾經真有此人此事,還是在演繹中變得面目全非?
用經驗主義的話來說,就是,我們可以證明一千隻羊、一萬隻羊、一百萬隻羊是白色的,但是我們無法證明所有的羊都是白色的。換句話說,就是,可證偽,無法證真。電影據說是根據一本科幻小說改編的。但也許我們應該追尋到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