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2018~2019年近2年的調整,鈷價2019年下滑至歷史底部附近。迫於經營壓力,上遊大型鈷礦山被迫收縮產能。嘉能可公司作為全球最大的鈷礦生產企業,因鈷價下跌,以及氧化礦至硫化礦的工藝轉換,致使礦山經濟效益下滑,於2019年宣布將旗下的主力礦山Mutanda自2020年起連續3年關停進行技改。而Mutanda礦山是全球第一大鈷礦山,2019年鈷精礦產量達2.51萬噸,佔全球鈷原料供應總量的18%。Mutanda礦山的關停,極大的限制了嘉能可的鈷礦產出,今年前三季度,嘉能可鈷產量僅為2.16萬噸,同比下降37%。除嘉能可外,全球第三大鈷礦山,洛陽鉬業旗下TFM銅鈷礦也自2019年起開始收縮產出。2019年,TFM礦山鈷金屬產量為1.61萬噸,同比下降14.1%,今年前三季度,TFM礦山產出鈷1.05萬噸,同比下降16.68%。
鈷原料產量下滑
除主力礦山的減產外,剛果(金)當地民採礦也將受限於監管加強,將使鈷原料產出進一步減少。在2017~2018年鈷價大幅上行的階段,剛果(金)當地的民採礦大幅增長。百川盈孚預計,剛果(金)民採礦頂峰時期的體量為2萬噸以上。隨著2019年以來鈷價的持續下跌與礦品位的下滑,剛果(金)民採礦收益已大幅下降。此外,產業鏈下遊蘋果、特斯拉等企業對鈷供應鏈體系管理愈發嚴格,以及託克等國際商品貿易巨頭與剛果(金)合作加強對民採礦的監管,預計未來剛果(金)民採礦供應規模將會縮減。大型礦山與民採礦供應的下降,使剛果(金)整體鈷礦產量下降。剛果(金)央行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前10月,剛果(金)鈷生產指數同比下降近2%。剛果(金)鈷礦產量的下滑,將使全球鈷原料供應相應減少。安泰科預計,2020年全球鈷原料產量將同比下降5%,至13.5萬噸。
鈷價下跌,導致鈷礦項目盈利能力下降,疊加疫情影響,全球鈷原料新增產能項目建設放緩、投產延後。2020年,全球新投產鈷礦產能主要為Chemaf的Mutoshi項目、中國有色集團的Deziwa項目、安勝礦業的綠紗項目,共計2.7萬噸產能,但這些項目在2020年產量較少,預計2021年仍處於產能逐步釋放階段。考慮到疫情原因,預計2021年計劃投產產能有延期的可能,2021年,全球鈷原料的有效新增供應量可能是今年新投產產能,以及嘉能可Katanga礦山、洛陽鉬業TFM礦山、ERG的RTR項目一期這些成熟產能的產能爬坡。預計2021年全球鈷原料產量將達14.9萬噸。
剛果(金)佔全球鈷原料產量的73%,中國佔全球精煉鈷產量的67%,亞洲佔全球鈷消費的77%。全球基本形成剛果(金)供應原料,中國進行冶煉加工,亞洲進行消費的鈷供應鏈體系,從剛果(金)通過南非德班港口至中國港口的航線是全球鈷最為重要的運輸航線。在疫情影響下,2020年3月起,我國進口鈷原料大幅減少,2020年前10月,我國鈷礦砂及其精礦進口量同比下降44.62%,鈷溼法冶煉中間品進口量同比下降0.52%。考慮到2021年剛果(金)、南非等地可能仍將遭受疫情困擾,疫情對全球鈷供應鏈體系的打擊或將繼續,鈷原料的供應問題可能會延伸到鈷冶煉端,最終造成全球鈷供應的結構性緊張。
雙輪驅動鈷需求快速增長
全球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已成大勢所趨,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將從2020年的307萬輛,增長至2025年的1330萬輛,未來5年的年均複合增長率為34%。而新能源汽車的高速增長,也將拉動動力鋰電池需求的增長,預計全球動力鋰電池裝機量將從2020年的178GWh增長至2025年的891GWh,未來5年的年均複合增長率為38%。
鈷在正極材料中起著減少鋰鎳混排與抑制充放電過程中的相變的關鍵作用,從而可以提高電池材料穩定性與安全性,減少電池循環性能的降低與防止電池壽命的過快衰減。2020年上半年,特斯拉與蜂巢能源提出採用「無鈷化」的電池對鈷未來需求前景產生了巨大打擊。尤其是特斯拉作為行業的風向標,一旦其採用無鈷電池,可能會改變行業整體趨勢。但特斯拉的無鈷電池目前仍處於實驗室階段,採用的無鈷電池方案為寧德時代提供的採用新技術(正極LFP+碳納米管導電劑+CTP技術)超級磷酸鐵鋰電池,其能量密度接近高鎳三元電池,且總體成本更低,成為特斯拉在降成本主導下的過渡選擇。從中長期來看,高鎳三元電池在能量密度與單位能量成本,相比磷酸鐵鋰電池上仍具有優勢,且磷酸鐵鋰電池存在低溫下能量衰減的問題。雖然以特斯拉為代表的下遊新能源汽車企業倡導「無鈷化」,但在行動上卻大量採購鈷原料,表明了短期鈷在動力電池領域仍然無法被取代。
5G時代的到來加速了5G手機對4G手機的替代。雖然由於疫情影響,預計2020年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同比下降6.2%至12.86億臺,但國內5G手機滲透率已達到67%。Strategy Analytics預計,2025年全球5G手機銷量將超10億臺,在5G手機的帶動下,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未來幾年有望持續增長。此外,5G手機不僅帶動整體智慧型手機出貨量提升,其單機的電池容量也將較4G手機有明顯提升。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協會測算,2019年,全球前十暢銷4G手機平均電池容量為3279mAh,而主流5G手機平均電池容量為4286mAh,較主流4G手機提升30.71%。5G手機的換機潮將從總出貨量與單機用電量兩個維度提升手機電池對鈷的需求量。此外,在疫情影響下,人們在家辦公與娛樂的時間增加,對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的需求增加,這也將與手機、智能手錶等可穿戴設備類消費電子類產品一起拉動對3C電池對鈷的需求。3C電池基本採用鈷酸鋰,筆者預計,3C與其他非動力電池對鈷的需求量將從2019年的5.26萬噸增長至2025年的7.18萬噸,年均複合增速為5.32%。
除電池外,鈷下遊應用還集中在高溫合金、硬質合金、陶瓷、催化劑這些領域傳統工業領域中。這些下遊需求領域與宏觀經濟發展狀況密切相關,隨著未來動力電池與3C電池對鈷需求的進一步增長,傳統工業領域用鈷對鈷整體的需求將會愈發下降。筆者預計,全球鈷需求將從2019年的12.6萬噸,增長至2025年的23.24萬噸,年均複合增速為10.74%。
結構性短期或加速鈷價上漲
雖然明年鈷原料產量將有所提升,但在新能源汽車與5G換機潮對鈷需求的高速拉動下,2021年全球鈷供需結構將邊際改善,有利於鈷價價格中樞的上移。在國內疫情被有效控制,經濟復甦後,今年下半年,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量大幅增長,使下遊正極材料廠商對鈷鹽的訂單增加,從而令鈷鹽廠商開工率上行並消耗庫存。而在疫情的影響下國內進口剛果(金)鈷原料大幅下降。考慮到2021年剛果(金)的疫苗覆蓋時點可能要晚於歐美、亞洲等鈷消費地,明年全球鈷供應鏈體系仍將受到疫情的幹擾。在國內鈷鹽廠鈷原料端的緊缺,以及下遊旺盛需求對鈷鹽的消費下,可能會引發階段性的供應緊張,刺激鈷價的上漲。而鈷價的上漲疊加下遊新能源汽車需求高速增長的預期,可能會進一步引發產業鏈的囤庫存行為,加速鈷價的上漲,預計明年國內電解鈷價格有望上漲至30萬~35萬元/噸。(作者:中國銀河證券 華立)
轉自:中國有色金屬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並註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繫: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