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的家裡有兒子吧」只會寫自己名字的她 在兒子器官捐獻同意書...

2020-12-28 鄭州晚報

「我兒子沒了,讓別的家裡有兒子吧。」

一個沒有文化、不識字,只會寫自己名字的女人,

一輩子沒用上的籤名,

竟然用在了自己親生兒子死後器官捐獻同意書上。

昨日,鄭州市紅十字會、鄭州市衛健委組織召開的鄭州市2020年人體器官捐獻工作會議暨人道慰問金發放儀式上,這樣一個捐獻故事打動了在場所有人。

捐獻者年猛的表姐張女士現場發言圖

對於社會來說,他可能只是一個渺小的存在,可對於他的家庭來講,確是最重要的一分子。」回憶起表弟年猛,張女士滿是感慨。

10年前,年猛的父親因意外導致右腿殘疾,無法幹體力活,母親沒文化,無法工作。家裡的經濟來源斷了,作為家裡的長子,年僅14歲的年猛輟學去打工,幫別人洗車。幾年後,自己開了個洗車店,也娶了媳婦,有個可愛的女兒,眼看生活就要慢慢變好,不幸卻又悄然而至。

今年9月,年猛在上班途中發生了交通事故,當天做了開顱手術,住進ICU後一直不見好轉。醫生委婉地告知家裡人,年猛治癒的希望渺茫。正當大家陷入沉默時,年猛的母親忍痛說道:「醫生,雖然我不識字,沒有文化,可我知道器官捐獻。既然我家沒了兒子,那就讓他有用的器官去救一下別的家庭吧,讓別的家裡有兒子吧。」 之後,她將僅會寫的自己名字那三個字籤在了親生兒子死後器官捐獻同意書上。

10月11日8時,年輕的年猛走完了他的一生,捐獻出了肝臟和兩個腎臟。

「聽到醫生說能救活3個人的時候,一切也值了,就讓他的生命在別人的身體裡得到延續吧。」張女士哽咽道。

鄭報全媒體記者 汪輝 李京儒 通訊員 馮亮 譚紀剛

相關焦點

  • 只會寫自己姓名的她,在兒子器官捐獻同意書上籤下了三個字
    「既然我家沒了兒子,就讓他有用的器官去救一下別的家庭,讓別的家裡有兒子吧。」12月1日,在河南鄭州市人體器官捐獻工作會議上,一個捐獻故事打動了在場所有人。今年9月,年先生發生交通事故,做了開顱手術住進ICU後情況一直不見好轉。醫生告訴他母親,治癒機會非常渺茫。
  • 捐獻兒子器官,醫院卻擅自拍下取肺過程全國無碼播出...這傷害...
    如果說好不容易想通同意捐獻器官,然而卻在未經親屬知情獲準的情況下,就被醫院和電視臺聯手將移植手術的過程,製作成節目面向全國播出,甚至連血淋淋的器官都沒給打馬賽克,那無疑是會給器官捐獻者的親屬留下深深的精神創傷了。2019年4月5日,日本一對夫妻和律師在東京召開記者會宣布,因為擅自將腦死亡的1歲兒子進行肺部移植手術的實況在電視節目中公開。
  • 我在中國器官捐獻中心,登記了我自己.
    其實就算你非常清楚,一具遺體的器官捐獻往往可以挽救不止一個人的生命,但是你依舊會猶豫,因為你不是逝者,你會覺得自己沒辦法替他做這個決定,而死亡又太嚴肅,在我們的文化中,遺體不容許被觸碰,得留「全屍」。 這對於親人來說,太殘酷了。
  • 無償獻血 激活器官捐獻卡 籤捐造血幹細胞同意書 18歲少年成年日送...
    本人供圖  無償獻血  籤捐獻造血幹細胞同意書  激活器官捐獻登記卡  18歲,你會給自己一個怎樣的成人禮?是一雙盼望已久的AJ籃球鞋,是一頓平時捨不得花錢吃的大餐,還是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  本溪第二高中高三·六班的樊思旭,送給自己的卻是3件舉世無雙的特殊「大禮」:  踏上無償獻血車,擼袖獻血400ml;到瀋陽市紅十字會醫院完成血樣採集,籤下捐獻造血幹細胞同意書;登錄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網站,激活器官捐獻登記卡。  護士姐姐,我來獻血啦!
  • 杭州男子腦梗死亡家屬捐出4個器官!74歲母親今早籤下同意書……
    病床前,家人們在和自己的兒子、丈夫、父親做最後的告別。儘管他們極力克制,卻早已泣不成聲。50天前,陳航突發疾病,被醫生診斷為腦梗死,經過全力搶救,仍然無法挽救生命。悲痛之餘,這個家庭決定器官捐獻,將陳航的1心、1肝、2腎以及雙角膜全部捐獻出來。據悉,這些器官將至少幫助6個人重獲新生。
  • 器官捐獻:一場生命的接力與延續
    在4歲的樂樂換上一顆來自河北的6歲男孩肝臟前,2017年11月末的北京友誼醫院裡,56歲的北京計程車司機楊兵在去世後也捐獻了自己的器官,包括一顆腎臟、一顆肝臟和一對眼角膜,能讓4個人重獲新生。做出決定的是他22歲的兒子楊俊。
  • 器官捐獻協調員:為逝者「重生」奔忙的人
    作為直系親屬,患者的妻子、女兒原本已同意了捐獻器官,但有一天,醫院裡突然來了一堆親戚,其中一位自稱是患者侄女的女士當場提出「不能讓叔叔死無全屍」。就這一句話,這讓原本已經籤了協議的母女倆打起了退堂鼓。米梓鑫多次聯繫那名患者的侄女,誠懇希望跟她談一談,可對方始終避而不見。一連幾天,米梓鑫終於堵到了這位女士。
  • 生日那天,我登記了中國器官捐獻志願者
    兩個海歸碩士媽媽、兒童心理諮詢師,有好文、好物、好方法,一起讓育兒更輕鬆你好,我是慢成長創始人花時間歡迎掃碼添加我的私人微信▽
  • 他們捐獻的器官讓三千多人重獲新生
    21日,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舉行「生命傳遞,移路相隨」器官捐獻一千例感恩會暨2020年移友會。感恩會邀請器官捐獻者家屬講述他們替逝者捐獻器官的心路歷程,分享他們對生與死的看法。據悉,這一千例器官捐獻使三千多位患者重獲新生,給三千多個家庭帶來了希望。
  • 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生死「擺渡人」(組圖)
    「80後」閆娟是山西一名器官捐獻協調員,工作三年間,有許多次因遭到一些家屬的打罵想放棄,但最終又因另一些家屬的善舉而堅持下來。  器官捐贈是指人被診斷腦死亡、只能依靠呼吸機和藥物維持生命體徵時,基於個人生前的意願且家屬的同意,以無償捐贈的方式,把自己的器官捐贈給瀕臨死亡、等待移植的病人,讓他們的生命得以延續。
  • 中山一院器官捐獻突破1000例
    回憶起籤下捐獻同意書的那一刻,妮妮的母親淚如雨下,「我看著紅十字紀念園上的名字,那麼多人獻出了大愛。我以後也會和女兒一樣,變成上面的一個名字。」 梁曉寧打通了紅十字會器官捐獻的電話,捐贈心臟、肝臟、腎臟、肺和角膜等五個器官。丘遠軍的生命定格在了40歲,但他的大愛讓至少5個人獲得了「重生」。 最令梁曉寧感到安慰的,是9歲的兒子。他為他父親能夠救人而感到驕傲,他說:「我的爸爸只是四處去體驗不同的人生去了,他的眼睛依然是最漂亮的。他是我的英雄!」
  • 30歲韓國說唱歌手loco籤署器官捐獻同意書,將於9月正式退伍
    作為最受公眾關注的焦點,明星們一直是不少粉絲們學習與模仿的偶像,不少明星也會利用自己的影響力來為公益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樹立了很好的榜樣。在9日,30歲的韓國說唱歌手loco自曝已經籤署了器官捐贈同意書,並曬出了截圖。
  • 「總比火化了,剩下一捧灰,要好得多」爭議聲中的器官捐獻
    這樣的場景,72歲的老陳從前只在電視上看過,有的是明星追悼會,有的是為了送別犧牲的英雄。他從沒想過,第一次親眼所見,就是在自己好朋友的葬禮上。 「那一天,洋鼓洋號,響徹了整個村子,十裡八鄉,來了好多好多人。許多陌生人特意從外地趕來送他,有幾個還跟在隊伍後頭偷偷抹眼淚。」千人送行卻是秩序井然,除了震天的鼓樂,以及隱隱的哭聲,幾乎再沒別的聲響。
  • 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多年之後依然記得15歲男孩捐獻器官救了5...
    工作六年來,他已成功協調310餘例器官捐獻,自己也已籤署了器官捐獻志願書。今年是我國器官捐獻工作開展十周年。全國累計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已達251萬人,完成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3萬餘人。但據統計,每年因終末期器官衰竭而等待移植的患者約有30萬人,缺口依然很大。這讓劉源對這份工作的信念更加堅定。
  • 「羊城晚報」只要有人記得她就一直活著!他們捐獻的器官讓三千多人...
    作者:陳輝 彭福祥 潘曼琪一千個捐獻者背後有一千個感人故事。12月21日,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舉行「生命傳遞,移路相隨」器官捐獻一千例感恩會暨2020年移友會。感恩會邀請器官捐獻者家屬講述他們替逝者捐獻器官的心路歷程,分享他們對生與死的看法。據悉,這一千例器官捐獻使三千多位患者重獲新生,給三千多個家庭帶來了希望。
  • 中山一院器官捐獻突破1000例
    回憶起籤下捐獻同意書的那一刻,妮妮的母親淚如雨下。「我看著紅十字紀念園上的名字,那麼多人獻出了大愛。我以後也會和女兒一樣,變成上面的一個名字。」梁曉寧打通了紅十字會器官捐獻的電話,捐贈心臟、肝臟、腎臟、肺和角膜等五個器官。丘遠軍的生命定格在了40歲,但他的大愛讓至少5個人獲得了「重生」。 最令梁曉寧感到安慰的,是9歲的兒子。他為他父親能夠救人而感到驕傲,他說:「我的爸爸只是四處去體驗不同的人生去了,他的眼睛依然是最漂亮的。他是我的英雄!」
  • 深度|中國器官捐獻調查
    4月2日,一位女士在北京長青園志願捐獻遺體紀念碑前找尋遺體捐贈者的名字。李文攝30萬適移者僅1萬多獲移植我國器官捐獻事業,除了規範禁用死囚器官外,依然有很長的路要走。不過,記者在醫療機構採訪時,眾多從事器官移植的醫務人員認為,在醫患矛盾突出、官辦慈善機構又陷入信任泥沼的當下,器官捐獻事業發展舉步維艱。在「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傳統觀念影響下,捐獻者義舉得不到應有肯定。江西省大餘縣一位農民捐獻罹患腎衰竭去世的3歲兒子眼角膜,事後許多村民指責他「拿兒子的身體賣錢」。
  • 人體器官捐獻:因愛而生,為愛而捐 - 中國城市報-人民網
    想到兒子生前的理想是做一名醫生,葉沙的父母決定捐獻兒子的器官,以另一種方式幫兒子實現願望。於是,葉沙的心臟、肺、肝、兩腎和一對眼角膜讓7個等待移植的病人重獲新生。  「我們就是葉沙。」5位葉沙器官捐獻受者相聚籃球場上,延續少年對籃球的熱愛。  據了解,我國人體器官捐獻試點工作正式啟動於2010年。
  • 外傷致殘,命運多舛……這名樂清人成為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
    吳思林在「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書上寫下自己的名字。「非常感謝你為社會公益事業做貢獻,也替那些需要接受人體器官移植的人感激你!」5月14日,在樂清市鳳凰醫院,吳思林在「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書上鄭重地寫下自己的名字,樂清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對他無私大愛的精神表示感謝。
  • 山東莘縣24歲研究生不幸離世 捐獻五個器官
    而是想兒子以這種方式延續生命,為社會做更多的事,因為關於未來,「楠楠還有很多事沒做。」「學校、老師、同學還有社會上的好心人對楠楠幫助很大,楠楠還來不及回報。捐出去,就算是楠楠給社會做的最後的回報。」郭金花一開始並不算同意。兒子是娘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這個生命,曾經在她的腹中孕育,在她的懷裡撒嬌,被她牽著手送到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