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百科】彌撒曲知識大百科

2021-02-20 古典音樂家網

彌撒曲是天主教彌撒祭曲活動詠唱的歌曲,是宗教音樂中一種重要的體裁。

彌撒祭曲活動分為"主日彌撒"和"節期主日彌撒"兩部分。彌撒所演唱的詞與曲均固定不變,節期彌撒則根據教會所日曆或婚喪等儀式而有不同。

彌撒曲的由來

彌撒又稱為感恩祭獻。是天主教最主要的禮儀行為之一,是天主教最神聖、最隆重的祈禱方式;彌撒是為紀念和重演耶穌所舉行的最後晚餐。

在最後晚餐時,耶穌把自己當作祭品獻給天主聖父,為所有罪人作贖價。(他拿起餅時,說:"這是我的身體,將為你們而犧牲。)最後晚餐時,耶穌吩咐他的門徒們日後要這樣做來紀念他。因此,世世代代以來,教會都這樣做來紀念耶穌。在每一次的彌撒中,所有參加的信徒們都會把自己的心願和需要都藉著祭臺上的耶穌一起獻給天主聖父,祈求聖父藉著耶穌十字架的犧牲而寬恕罪過、賞賜所需的一切東西。

彌撒主要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聖道禮儀。即恭讀聖經和分享聖經。第二部分,聖祭禮儀。即重演最後晚餐廳的一幕。第三部分,領主儀式。即全體信徒領受精神食糧---聖體。

彌撒由天主教的專職人員舉行。即只有神父、主教才能舉行彌撒。只要有神父和信徒的地方,每日都會有彌撒禮儀,尤其是星期天,彌撒禮儀更為隆重。

彌撒袍又稱為祭衣,有五種顏色:紅色、紫色、綠色、白色、黑色。(黃色僅中國),在不同的場合穿著不一樣。

彌撒音樂在這樣的環境下應運而生!

彌撒曲的發展

歐洲自13世紀以來,作曲家多為普通彌撒創作彌撒曲,但也有為屬於特別彌撒曲的安魂彌撒活動創作的安魂彌撒曲。起初,作曲家僅譜寫個別的段落,馬肖為法皇查理五世加冕而作的《聖母院彌撒曲》(1350)是第一部完全由作曲家譜曲的四聲部合唱作品。

16世紀帕萊斯特裡納所作的《教皇馬爾切利彌撒曲》(1567)則是無伴奏合唱高峰時期的典範之作。

17世紀以來彌撒曲得到發展並加入器樂,和聲也有新的嘗試。例如J.S.巴赫所作的b小調彌撒曲,BWV232(1749)。其後德、奧作曲家在這方面有不少貢獻,例如貝多芬所作莊嚴彌撒曲,Op.123 (1823);布魯克納所作彌撒曲,f小調(1871)等。近代作曲家例如柯達伊、斯特拉文斯基等,則以新的風格寫下這一體裁的作品。安魂曲又被稱作"追思曲"、"慰靈曲",它是一種特殊彌撒曲--安魂彌撒曲(requiemmass),是用於基督教悼念死者的祭奠儀式中演唱的合唱套曲,由普通彌撒曲刪除情緒歡快的"榮耀經"和"信經"、代之以"憤怒之日"(diesirae,拉丁)、"永恆的光輝"(luxacterna,拉丁)等曲組成。莫扎特K626號作品就是一部著名的安魂曲。

近現代的安魂曲不論在題材內容、文字形式還是戲劇性手法方面,常常超越宗教的範圍,並由大型管弦樂隊伴奏,例如布裡頓所作的《戰爭安魂曲》(1961)。

彌撒曲的類型

彌撒曲的類型很多,例如在參加彌撒活動的神職人員較多的普通彌撒中,音樂較為完整和精緻的彌撒稱為"大彌撒曲"(high mass)或"莊嚴彌撒曲"(missa solemnis),反之則稱為"小彌撒曲"(missa lecta);以特殊目的的進行奉獻的活動中演唱的彌撒曲稱為"奉獻彌撒曲"(votive mass);在沒有朗誦也不舉行儀式而只有歌唱的彌撒活動中演唱的彌撒曲稱為"音樂會彌撒曲"(concert mass)。

彌撒曲的曲調

彌撒曲的歌唱部分由唱詩班擔任,曲調最初用節奏自由的單聲素歌[泛指歐洲中世紀(500-1450)無嚴格節拍的單聲曲調,包括格裡高利聖詠、安布羅西對詠、法國天主教聖詠(gallican chant)、莫薩拉布聖詠(mozarabic chant)等各種歐洲古代宗教歌曲及與此類似的世俗歌曲。語言部分由神職人員用特殊的"平音調"(monotone)朗誦。按照傳統習慣全部用拉丁文(1960年後教會才準使用各民族語言的譯本)。記譜沿用中世紀使用的四線紐姆譜。

用作普通彌撒和特別彌撒活動的曲調雖多,但常用曲調僅20餘種。在一整套彌撒曲中,這些曲調仿照套曲曲式組織而成,並且只用一種調式。

在普通彌撒中演唱的彌撒依次為:1、"慈悲經"(Kyrie);2、"榮耀經"(Gloria);3、"信經"(Credo);4、"聖哉經"(Sanctus);5、"羔羊經"(Agnus dei)。在特別彌撒中演唱的彌撒曲主要包含"進臺經"(Introitus)、"升階經"(Graduale)、"哈裡路亞"、"奉獻經"和"聖餐經"(Communio)。

安魂曲

安魂曲歸於彌撒曲一個分支,唱詞基本與普通彌撒相同。不過與之不同的是省略了榮耀經(Gloria)與信經(Credo),增加了"震怒之日"(Dies irae)。通常在音樂方面"安魂曲"一詞被人習慣了,而在教會(唱詩班有時也是)稱之為"追思曲"。這裡尤其提一下莫扎特的《安魂曲》,在19世紀初最出名的安魂曲就要算是莫扎特的那部了。但是這更像是莫扎特在為自己寫的,因為當他寫作完"Lacrimosa"(落淚之日)這一章後,自己就去世了。

彌撒曲名曲

莫扎特 加冕彌撒

貝多芬 莊嚴彌撒

莫扎特 大彌撒

Bruckner 布魯克納F小調彌撒

卡雷拉斯 Carreras中南美洲大彌撒

貝多芬 BeethovenC大調彌撒

威爾第 Verdi安魂彌撒

馬肖 聖母彌撒曲

奧布雷赫特 瑪麗亞彌撒

安託萬·比努瓦 沉香木十字架彌撒等

巴赫B小調彌撒

相關焦點

  • 【音樂百科】彌撒曲和安魂曲名詞釋義
    是天主教彌撒祭曲活動演唱的歌曲,是宗教音樂中一種重要的體裁。 彌撒曲的類型很多,例如在參加彌撒活動的神職人員較多的普通彌撒中,音樂較為完整和精緻的彌撒稱為「大彌撒曲」(high mass)或「莊嚴彌撒曲」(missa solemnis),反之則稱為「小彌撒曲」(missa lecta);以特殊目的的進行奉獻的活動中演唱的彌撒曲稱為
  • 姜椿芳:擔綱編撰大百科的「百科迷」
    他對百科事業的熱情可說是不亞於任何虔誠的宗教徒,他的全部生活可以說都投入百科。 姜椿芳在有關各方面人士的參與下,直接向中央寫報告,不久就得到中央同意,並於1982年由時任國務院總理趙紫陽發聘書,任命姜椿芳為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這份聘書說明中央對編輯出版中國大百科全書的重視,也表示對姜椿芳同志勝任這一偉大文化工程能力的肯定。
  • 關於「彌撒曲」
    現存最早的記載彌撒復調音樂片斷的文獻是11世紀遺留下來的,有「哈利路亞」(Alleluia)和「進臺經」(Introit),復調音樂正是以這些獨唱聖詠曲為起點,逐漸發展到彌撒音樂的其他部分。若斯坎·德·普雷1521年若斯坎去世之時,彌撒曲的主要發展趨勢已經形成,早期的定旋律彌撒曲和後期的復調釋義曲漸漸退出教儀音樂舞臺,而對位模仿彌撒曲則開始活躍起來,直到16世紀末,因復調寫作風格的盛行,它始終是彌撒曲最基本的原型。復調音樂衍生原則的產生賦予了彌撒曲高度的穩定性,因為常規彌撒曲的5個樂章可以通過借用的素材被整合起來。
  • 音樂之父的終極盼望——巴赫《B小調彌撒曲》(王星然)
    答案是:《B小調彌撒曲》BWV 232(注1)。這一部作品對後世音樂家影響至巨,交響曲之父海登和樂聖貝多芬都擁有《B小調彌撒曲》的抄本,將之視為珍寶,貝多芬更受其影響寫成了著名的《莊嚴彌撒曲》。這也說明為何巴赫教會音樂的創作幾乎皆以德語為基礎。如此,一般小城鎮和鄉村的教會,普通的信眾都能參與德文彌撒。只是,大教會的正式慶典和大學禮堂(知識分子),則仍多採用拉丁文彌撒。由於以上兩種形式的彌撒皆受到路德教會的認可。因此,巴赫創作《B小調彌撒曲》有根有據,絕非離經叛道之舉。
  • 大百科:大百科決定!雪藏小喬!
    各位親愛的胖友, 《TV大百科》日更欄目正式宣告進入改版,將會停更,感謝一路以來各位朋友風雨不改來看大百科,作為傳播知識和傳播姿勢不停歇的兩位主持人
  • 付瑞金音樂百科知識(音樂理論知識)【簡介同主音大小調式】
    付瑞金音樂百科知識(音樂理論知識)【簡介同主音大小調式】【《音樂理論基礎》『簡介同主音大小調式』】同主音大小調式是指主音相同
  • 付瑞金音樂百科知識(音樂理論知識)【音樂家故事 被譽為「曲聖」的「崑腔之祖」— 魏良輔】
    付瑞金音樂百科知識(音樂理論知識)【音樂家故事  被譽為「曲聖」的「崑腔之祖」— 魏良輔】【《音樂理論基礎》『音樂家故事  被譽為
  • 付瑞金音樂百科知識(音樂理論知識)【告訴你十分鐘搞定所有的現代和弦代號】
    付瑞金音樂百科知識(音樂理論知識)【告訴你十分鐘搞定所有的現代和弦代號】【《音樂理論基礎》『告訴你十分鐘搞定所有的現代和弦代號』】
  • 【不打烊】《DK海洋大百科》補貨啦!關於神秘大海的超強視覺盛宴!
    ▲點擊選購精選好物《DK海洋大百科》庫存一直緊俏,時不時斷貨,前幾批都先安排給大家了,最近給預定的單子都發完後,我也終於收到這本心儀許久的大百科
  • 付瑞金音樂百科知識『器樂學習知識』【說說大提琴在樂隊中的作用】
    付瑞金音樂百科知識『器樂學習知識』【說說大提琴在樂隊中的作用】【介紹器樂學習知識
  • 《百科知識》
    /t20201117_1037408_taonews.html 《百科知識》開博時間:2016-07-
  • 賈成剛:從「娃娃拳」走向「大百科」
    《博物大百科》這本書的書名有三部分:DK·博物大百科·自然界的視覺盛宴。「DK」是指英國DK公司,這是一家國際性的出版企業;「博物大百科」是大標題;「自然界的視覺盛宴」是小標題。《博物大百科》是一本書,可是,這本書涉及到許許多多的方面,所以也可以是許多本書。這是一本非常適合親子閱讀而且永遠也讀不盡的好書。家長和孩子可以分兩個層次來讀這本書:第一個層次,孩子當一本書來讀,家長當許多本書來讀;第二個層次,家長和孩子共同當許多本書來讀。把《博物大百科》當一本書來讀,很好理解,把《博物大百科》當許多本書來讀,怎麼讀呢?
  • 大百科:一天需要睡多久?
    燈泡人大百科24 終於更新啦~~~~在講完了變色龍,深海老烏龜,狗狗,海獺,袋鼠,紅毛猩猩,貓頭鷹,蜥蜴等動物後,我們對大自然的探索要暫告一個段落啦
  • 付瑞金音樂百科知識(聲樂知識)【經常唱歌必看!】
    付瑞金音樂百科知識(聲樂知識)【經常唱歌必看!】
  • 【音樂百科】最為健康的作曲家——海頓
    他的一生跟隨著新的音樂觀念一起成長蛻變,而且在風格塑造上居功厥偉,非他人所能比擬,可算是啟蒙時代的典範。簡言之,海頓是一位各方面都良好的人,這一點也表現在他的音樂上——少有作曲家能像他一樣, 全然擺脫神經過敏的折磨 (或許在這方面能和他媲美的只有德弗札克)。
  • 大型文化出版項目《中國姓氏大百科》叢書啟動座談會 在武漢舉行
    1月11日,以「準確權威、開放共享、大眾化、知識性」為指導思想、以研究構建「最有影響力、最具大眾化特色的中華姓氏文化知識體系」、編纂出版「最具權威性、專注中華姓氏文化知識門類的專業百科全書」為核心目標的《中國姓氏大百科》叢書編纂出版項目啟動座談會在武漢舉行。
  • DK重磅出品的自然、生命之書《博物大百科》
    適讀人群也廣泛,2-99歲的人群都合適,不僅能滿足孩子對大自然的好奇心,開拓他們的眼界,還能讓爸媽們也補充一下自然知識,避免以後遇到孩子的提問答不上來啦!毫不誇張地說,這套《Dk博物大百科》幾乎是目前能找到的,最新、最全、最大、最權威的博物學百科全書了,即使是DK的產品中,也沒有比這本更全面、更精美的了。相信每一個喜歡閱讀、熱愛科普的大人和孩子,讀過後,都會對它讚不絕口,收穫滿滿。
  • ...大學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俄羅斯《語言學大百科詞典》翻譯...
    根據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網站(http://www.nopss.gov.cn/)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科研創新服務管理平臺於2020年12月10日公布的結果:俄羅斯語言文學與文化研究中心由張家驊教授擔任首席專家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俄羅斯《語言學大百科詞典》翻譯工程」(11&
  • 付瑞金音樂百科知識『器樂學習知識』【《簡述解說鋼琴演奏的技術與技巧》】
    付瑞金音樂百科知識『器樂學習知識』【《簡述解說鋼琴演奏的技術與技巧》】【介紹器樂學習知識《簡述解說鋼琴演奏的技術與技巧》】
  • 聖樂與靈性丨聆聽巴赫音樂所不可缺少的宗教知識背景
    除歌劇以外,他創作和留下的音樂作品包括了當時所有的音樂體裁,有管風琴曲、眾讚歌前奏曲、教堂康塔塔、管弦樂組曲、小提琴協奏曲、鋼琴協奏曲、奏鳴曲、幻想曲、變奏曲、受難曲、彌撒曲、清唱劇、經文歌等。真正構成他音樂作品核心的是管風琴曲、康塔塔,受難曲和彌撒曲。從數量上看,他有佔四分之三的聲樂器樂作品都是為教堂禮拜所作(眾讚歌,康塔塔、經文歌、受難曲、彌撒曲、清唱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