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行為治療(CBT)如何幫助躁鬱症患者?

2021-02-13 DrYu心理小屋

有人說得了「躁鬱症」一輩子都讓人活得沒有意思。

前不久才華橫溢的香港女歌手盧凱彤墮樓身亡事件讓人們一片惋惜。據聞她生前與躁鬱症鬥爭了多年,但是最後卻敵不過病魔的困擾,選擇了離開。在為她惋惜的同時,我們還看到很多戰勝躁鬱症取得成功的名人,如天后級流行樂歌手瑪麗亞·凱莉等等。

由於很多人對躁鬱症有偏見,有些人一聽到自己得這個病的時候,會覺得天塌下來,認為終身無法撇掉這個疾病的影響。而社會大眾也對患有這種疾病的人帶有異樣的眼光,覺得躁鬱症和精神分裂症一樣,沒有正常人的思維,對患有躁鬱症的人敬而遠之。

為了幫助更多躁鬱症患者,我們認為有必要普及幫助他們提高生活質量,走上生活正軌的心理治療方法——認知行為治療(CBT)

躁鬱症會有什麼表現呢?

「躁鬱症和抑鬱症一樣,屬於情緒障礙的一種,專業上稱之為「雙相障礙」。」處於躁狂相時,可能會感到整天都興高採烈的,自我感覺良好,而且很有感染力;腦子裡面有很多想法,感到說話跟不上腦子轉的速度,滔滔不絕,不給別人說話機會,覺得自己無所不能、自命不凡;活動增多,精力旺盛,不知道疲倦,幾天不睡覺都不感到疲勞,食慾和性慾亢進等。

但是一旦「轉相」,進入到抑鬱相時,情緒會感到低落,即使在生活中沒有什麼值得悲傷的事情,仍然覺得心情壓抑,感到生活沒有意思,高興不起來;很多人會覺得自己腦子不好用了,記憶力減退,感覺自己「變傻」了,學習能力也不行;此外還會有精力減退,不喜歡說話,不愛活動,什麼事情都不想幹,給人感覺「變懶了」。

躁鬱症不可預測而且突高突低的情緒不僅會帶來人際關係和工作上的壓力,而且假如任疾病發展加重,還有可能會導致自殺行為,造成嚴重的後果。

但好消息是現代醫學研究證據表明躁鬱症是可以被控制的。

對躁鬱症的患者而言,保持情緒的穩定是提高生活質量的關鍵。藥物治療在康復中起著主要作用,可以幫助控制不可控的情緒。而在治療方案中增加心理治療的輔助可以幫助穩定心境,並讓患者的生活回到正軌,減少藥物對生活的影響和日後復發的機率。心理治療的方法有很多,而CBT是其中比較公認有大量實證研究支持可輔助治療躁鬱症的心理治療方法之一。

參與CBT會做些什麼?

 

以下是在治療師使用CBT治療雙相障礙過程中會應用到一些技術的簡單介紹:

對於躁鬱症患者來說,理解和認識疾病是治療的第一步,這也是為患者自己的症狀負責。

大多數躁鬱症患者都很難接受自己患有此類疾病,因此學習識別此類疾病的發病信號、症狀、原因和病程發展等內容對於患者及家屬來說非常重要。

當知道有很多的歷史名人以及當今很多領域的名人都患有此種疾病,並能夠帶病進行工作和生活時,是否覺得其實接受這種疾病並不那麼難呢? 比如世界著名的天后級歌手瑪麗亞·凱莉就曾自曝自己和躁鬱症一起共同生活了二十多年,在此期間也是她事業最高峰的階段,她通過治療把躁鬱症控制在適度範圍,也幫助自己創造了事業的高峰。

此外歷史上包括英國首相邱吉爾、海明威、瑪麗蓮夢露等等著名的明星,都曾經有躁鬱症的困擾。

你要知道你並不是孤獨的,還有很多和你有同樣經歷的人。

我們通常會使用工作記錄表或心情日記方式,這可以幫助你記錄在治療期間每天的情緒變化,然後可以在和醫生或治療師見面時進行討論。

你可以在一張白紙上,畫一個坐標軸用來記錄自己的情緒變化。以時間為橫軸,情緒強度為縱軸,每天給自己的情緒狀態打一個分數,從-5到5分,每個分數有一定的描述;然後把自己每天的狀態,標在橫軸上方或下方不同的位置上,再把各個標註點連起來,一張情緒曲線圖就畫好了。這種記錄的目的是更好幫助你意識到情緒的觸發和改變,而且也能很好的觀察藥物治療的效果和情緒之間的關聯情況。

治療師會教你如何意識到你的想法影響你的情緒,如何發現有問題的想法,以及如何改變或糾正這些錯誤的想法。

治療師幫你對這些思維陷阱進行識別歸類,如全或無的想法,然後形成更加客觀平衡的想法。

這一步主要是學會如何發現問題,羅列出潛在的解決方法,找到其中最佳的解決途徑並嘗試這些方法和評估效果。

一般技巧的學習是在你的治療過程中,但是運用技巧解訣問題是在治療時間之外。生活中處處有可能出現問題,從人際關係困擾到失業或者婚姻問題等。所有這些帶來壓力,都要求自己運用學會的技巧來解決,如果得不到解決,都會讓你存在復發風險。

有一部分患者會覺得不敢和別人說話,因為不知道要說些什麼,也不知道要怎麼把對話進行下去,覺得與他人社交很累,缺乏某些的社交技巧,感覺不能控制好他們的生活,覺得自己沒有能力。可以嘗試一下學習一些社交技巧,在行為練習中不斷的增加你的社交能力,這將會讓你的社交能力和人際關係變得越來越好。

每天安排一些規律的活動,把你的生活節奏建立在可預知的狀態中,這會幫你更好地穩定情緒。比如跑步鍛鍊,制定社交方案,安排家務等。

我要如何做才能提高治療效果?

 

1.遵從醫生的建議

一旦你不得不面對患有躁鬱症的事實,要學會聽醫生建議,按時和按量進行必要的藥物治療,這是穩定你情緒很重要的一步。

2.治療效果的好壞,還取決於是否能夠完成CBT作業

治療師會給你安排治療時間之外的家庭作業,因為只有把學到的技巧運用在治療室之外,才能夠更好的改善生活行為習慣。預測治療效果的好壞指標最主要是看是否完成所有家庭作業以及家庭作業的完成情況。通常對於技巧的學習都是建立在規律的練習上的,只有通過不斷的練習,才能夠達到熟能生巧的應用,才不會產生極大的壓力和焦慮。

3.主動參與治療過程,並不斷學習有關知識


閱讀一些自我幫助的書籍,參加一些支持性團體,或者向你的醫生或治療師諮詢相關的疾病問題。控制躁鬱症最好的辦法就是主動參與你的整個治療過程。


綜上所述,躁鬱症是可以控制好的,假如說把躁鬱症理解為我們內心中一隻變幻莫測、桀驁不遜的猛獸,那麼我們就需要掌握馴服這隻猛獸的方法。只要學會技巧,那麼我們的生活和學習、工作都將會恢復正常。因此,學會使用CBT技巧去駕馭自己內心的猛獸,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到!

■ 關注DrYu心理小屋微信公眾號,更多精彩文章為您推送。

快來本文下方留言告訴 Dr. Yu

沒準兒, Dr. Yu有你想要的答案

相關焦點

  • 楊發輝——認知行為治療(CBT)系統精修與督導班
    專:楊老師在認知行為的療法上的專業度,權威度,不管是面授課、網絡課還是督導都是我學習心理學十幾年來遇到的最專業、最讓我受益的一位老師。整個學習過程讓我看到了真正的認知行為療法是什麼樣的,以及如何成為專業的諮詢師,讓我看到了光,找到了路,也順利走在了這條路上。
  • 書單| 認知行為治療專題:學習與成長
    Ledley 等 著王辰怡 等譯,王建平 審校認知行為療法基礎教材中的經典暢銷著作! 作者以一個貫穿全書的案例,為讀者完整地呈現了認知行為治療究竟該如何開展的生動畫卷,並就核心的臨床技巧提供了大量的實用指導。對於備受新手治療師關注的臨床議題,作者都給予了特別的關注和大量中肯的建議。
  • 一名躁鬱症患者患病四年的經驗總結和心路歷程:不管路有多長,我...
    因為抗抑鬱劑的起效時間往往需要2-4周甚至6-8周的時間,而且一開始抗抑鬱劑還會有副作用,比如胃腸道的症狀,還有神經系統的症狀、頭暈、頭痛等,所以這個時候很多患者會放棄治療,對病情非常不利,因此患者一定要堅持藥物治療。
  • 卡姆稱因患躁鬱症吸毒,難道躁鬱症會讓人產生物質成癮?
    當一個人處在躁鬱症發作的時候,就會出現各種莫名其妙的行為,也許梵谷的靈感是在「躁狂」時出現,而割下耳朵和自殺是梵谷「抑鬱」時做下的事情。躁鬱症會導致物質成癮?其實我一直很喜歡卡姆,從脫口秀欄目《脫口秀大會》以及《奇葩說》等我都很看好他。
  • 躁鬱症患者的兩極人生
    飛機一落地,陳陽就被父母帶到了北京最有名的精神病院之一——北京大學第六醫院,被確診為「躁鬱症」。躁鬱症學名「雙相情感障礙」,和抑鬱症一樣,是心境障礙的一種。所謂「雙相」,是指患者的心境會在兩種極端狀態下波動——時而登上躁狂的高峰,時而陷入抑鬱的低谷。在中國,像陳陽一樣的躁鬱症患者約有700萬。 情緒上的過山車
  • 對盧凱彤的離世深表惋惜,呼籲大家對躁鬱症患者多一份理解和關愛
    死因不明,但大家都注意到盧凱彤生前飽受躁鬱症折磨,不可否認的是,躁鬱症的自殺率非常之高,跟抑鬱症不相上下,但大家對躁鬱症的了解遠不如抑鬱症,甚至很多躁鬱症患者被誤診為抑鬱症後接受錯誤的治療。2016年,我在尼泊爾的旅行期間患上躁鬱症,住院治療一個月,出院後服藥已經兩年,能走過來挺不容易的,也是幸運的。
  • 躁鬱症是抑鬱症的一種麼?
    在今天討論的一開始,我們希望大家知道,躁鬱症是一種嚴重的、需要被治療的精神疾病。躁鬱症會有什麼樣的表現?躁鬱症患者,往往都會讓身邊的人有明顯的感覺,因為他們可能會異常興奮,一改平日的衣著打扮(誇張、豔麗),還可能會有賭博、投資或反社會行為。而且,他們往往並不認為自己生病或需要治療,甚至會強烈拒絕治療。
  • 關於躁鬱症的五大徵兆&四大對策!
    這就是典型的輕躁狂發展成躁鬱症。」專家提醒,躁鬱症未引起臨床醫生足夠重視,有很多的患者被誤診為單相抑鬱而錯過治療好時機,「該病症是目前所有精神疾病中,自殺率最高的,甚至高於抑鬱症,很可惜的是,多數自殺的患者其實並不是自己非要自殺,很多只是因為躁狂引發的衝動或者好奇。」
  • 沒想到,我對躁鬱症有那麼多誤解
    美劇《國土安全》裡的角色Carrie,是一個天才般的躁鬱症患者。由於社會對抑鬱症和躁鬱症的認知程度較低,患者能夠得到的關注和尊重並不多,甚至身邊的親人也很有可能忽略他們的感受。就像加繆在《局外人》中說:「我的靈魂與我之間的距離如此遙遠,而我的存在卻如此真實。」躁鬱症,簡單來說介於抑鬱症與躁狂症之間。比起抑鬱症徹底地內心憂鬱,躁狂症極端地興奮焦躁,躁鬱症患者的情緒轉換好比在坐過山車。躁鬱症發作時,處於躁狂階段的患者整個人如同飄起來一樣,用上帝視角在看萬事萬物,不由自主地感嘆,「啊,我簡直是個天才。」
  • 怎麼判斷是否患了躁鬱症,躁鬱症≠抑鬱症
    港媒稱,盧凱彤曾受躁鬱症的困擾,躁鬱症竟然以這樣的方式走進大眾視野,令人悲傷,那麼躁鬱症究竟是什麼呢?躁鬱症是一種周期性情緒過度高昂或低落的疾病。這種情緒波動因起伏較正常人大,持續時間亦長,且會影響一個人的社會生活與生理功能。很多人知道憂鬱症,但很少有人了解躁鬱症。根據統計,約有一半的躁鬱症患者,曾被誤診為憂鬱症。
  • 被名叫「躁鬱症」的烏雲籠罩著的人
    ,同時也是一名躁鬱症患者。從學生時代起,傑米森她深受躁鬱症兩種極端狀態的苦惱:在能量十足的時候,她的情緒持續高昂,無論是考試、實驗室研究、論文都易如反掌。有時候還會投身於各種政治和社會活動,甚至做出一些怪異的狂熱行為。可是,就像白晝之後夜晚必然降臨,她的情緒會再次墜入低谷,思維再一次陷入阻塞,突然間喪失了對學業、工作、朋友、書籍、閒逛和白日夢的所有興趣。
  • 科學家今揭開謎之「天才躁鬱症」
    然而,情緒低落或一蹶不振很容易被「識別」,可「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的躁鬱症,卻很難被自己和身邊人發現。「想要識別和治療躁鬱症並不容易,通常這類患者會因抑鬱而前往就診,在醫生診療過程中發現躁狂相。」賈豔濱教授說,「少數患者能夠自我覺察到自己情緒高低起伏的異常,但單純靠調節自己的心理或改變認知,並不能完全消除病情,達到自愈。一旦確診為雙相障礙,往往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系統治療,主要方式為藥物治療輔助心理治療。」
  • 躁鬱症的9種症狀,每一種看起來都很嚴重!
    2、無法完成任務 躁鬱症的一個特徵就是患者不能完成他們的很多計劃。這種患者經常不能有步驟地完成一個接一個的任務,相反,他們的計劃通常是宏大而且不切實際的。 6、酗酒或濫用藥物 大約50%的躁鬱症患者存在濫用藥 物的問題,特別是對酒精的使用。許多躁鬱症患者在躁狂期為了放鬆自己都會飲酒,沮喪時他們往往會借酒消愁。 酗酒或濫用藥物是躁鬱症的一個明顯標誌。建議試著控制自己,即使感到沮喪,也換個方式來發洩。
  • 如何幫助抑鬱症患者
    當你知道如何幫助患有抑鬱症的人時,你就可以感悟他人, 並將把他們與他們需要的支持聯繫起來。抑鬱症是一種情緒障礙。一個抑鬱的人會有一種異常悲傷的情緒和/或對過去令人愉快的活動失去樂趣和興趣。當這些症狀持續兩周或兩周以上時,幹預是很重要的,因為經歷過抑鬱症的人更有可能重複發生。
  • 躁鬱症早期有哪些症狀表現?專家為你解答!
    「躁鬱症」,顧名思義是狂躁和抑鬱的綜合體。它是一種比抑鬱症更可怕的病,上一秒還狂躁的認為自己無所不能,站在世界之巔,靈感迸發可以幾天幾夜不睡覺,下一秒就抑鬱到覺得自己是個廢物想自殺,活著毫無意義。據了解,躁鬱症是目前所有精神疾病中,自殺率最高的,甚至高於抑鬱症。
  • 情緒起伏大易患躁鬱症,長期易致大腦退化
    後來母親在一次意外中不幸離世,他因此患上了躁鬱症。 劇中的爸爸從醫院接了兒子到劏房(香港的房中房)暫住。現今醫學界普遍界定躁鬱症為情緒病的一種,就是病人同時出現躁狂和抑鬱兩種情緒。現根據香港醫管局數據,為大家拆解:1. 躁鬱症有何病徵?
  • 【新發現】中風患者的福音!聯合治療能夠恢復中風患者的認知能力且...
    再灌注治療是中風治療的金標準,有助於在血栓引起的中風後恢復血流量,防止腦組織損傷。然而,只有大約10%的中風患者符合條件,部分原因是再灌注治療的治療窗口狹窄。它還可以擴大治療窗口,讓中風專家幫助更多的中風患者。
  • 小心了 「買買買」可能是躁鬱症的前兆 | 【經緯低調分享】
    其中典型的衝動行為就是購物衝動。患了雙相障礙後,並不是無藥可救,除了需要根據實際情況用藥治療,還需要得到正確的心理治療。熱愛購物不是你的錯,但屢次剁手還忍不住就要想想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那麼,這就是一種精神疾病,醫學上稱「雙相情感障礙」(Bipolar disorder),也稱躁鬱症。那麼,到底什麼是雙相情感障礙?狂躁是這種病的標誌性特徵,不過它還有以下表現:情緒極其高漲也容易被激怒;說話容易滔滔不絕且天馬行空;睡眠需求減少但精力充沛;自尊膨脹,伴隨著衝動行為。
  • 腦卒中後上肢該如何鍛鍊?作業治療幫助你
    今天小編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下加拿大在2015年發布的一篇關於腦卒中後上肢作業治療的臨床指南,從篩查、評估到設定治療目標、實施治療以及複評後評定上肢功能水平等級,每一步都非常詳盡描述了評估和治療的具體方法,希望能為從事這方面臨床工作的治療師們提供幫助,也給有這方面需要的患者一些知識宣教,幫助他們意識到上肢功能鍛鍊的重要性,從而更積極主動的配合「作業」鍛鍊。
  • 一個躁鬱症患者的自述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躁鬱症」也稱雙相情感障礙,指既有躁狂發作又有抑鬱發作的一類疾病。包括梵谷、拜倫、柯本、瑪麗蓮·夢露等在內的許多人曾罹患這種疾病。本文的主人公「花椒」也是一名躁鬱症患者,她充滿藝術氣息與冒險精神,有正常的喜怒哀樂,也時常陷入混亂的情緒掙扎,經歷著一場與自我的長期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