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馳援武漢的上海醫生鐘鳴和上海五院50名戰士回家啦!復旦497位...

2020-12-23 復旦大學

離時臨近年關,風雪載途。歸時陽春三月,柳暗花明。

4月6日,鐘鳴醫生回家了。

他是第一位馳援武漢的上海醫生。1月23日小年夜,單槍匹馬奔赴武漢前線,一個人就是一支隊伍,和武漢「守軍」共克時艱。迎來援鄂「戰隊」並肩作戰,送走「戰友」繼續堅守,這位最早逆行的上海援鄂醫療專家,也是最後一批返滬的復旦抗疫戰士。

在武漢疫情「震中」、武漢金銀潭醫院奮戰75天,鐘鳴終於能夠回家,昨夜他在採訪中表示,「為武漢付出了太多感情,現在回家的心情非常複雜。」

4月6日凌晨,鐘鳴在朋友圈發文

作為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在援鄂期間,鐘鳴一直戰鬥在武漢金銀潭醫院ICU病房。「我們最高興的是,病人轉去普通病房沒有再轉回來,這就意味著他最終能出院了。」鐘鳴說。

金銀潭是武漢最早救治新冠患者的定點醫院,是疫情中的「暴風眼」。這裡的ICU收治的都是最危重的病人,「重症醫學就是危難時刻最需要醫療救助的學科」,從一開始,他就知道自己的使命。鐘鳴帶領團隊收治的是重症中的重症,很多人最後都會用上ECMO(人工肺),這個被譽為「最後一根救命稻草」的「終極武器」,可謂是「暴風眼中的暴風眼」。

素有「ECMO大神」之稱的他,有著將近20年危重症的治療工作,曾參與2003年抗擊非典、2008年汶川地震救援。但是這一次「過去積累的經驗和方法似乎難以奏效」,「想像中的ECMO力挽狂瀾的效果,並沒有達到」,他被這種全新的挑戰打得「舉步維艱」,開始反省自己做得「並不那麼好」。

打擊之後,就是反擊!鐘鳴不斷嘗試新的救治手段,「謹慎再謹慎,小心翼翼地守護病人的每一分鐘」,兩個多月來,他逐漸積累了一些臨床經驗,也漸漸摸清了一些規律。越來越多的病人康復出院,越來越多的家庭得以團圓。

「給苦難的人帶來希望,我想這就是醫務人員的價值所在。」鐘鳴曾說,醫護人員只有來到前線,才知道這場疫情給武漢百姓帶來了多少痛苦,而他們的價值就是給病人帶來希望,「有了希望,一切都會好起來。」

在一次採訪中,鐘鳴曾被問到:「疫情過了之後第一件想做的是什麼事?」

他沉思片刻,雙目微紅:「我想去平常地上一天班,我想平常地過一個周末,然後重新體味一下過去每一天每一天。我並沒有意識到這麼平凡的生活,是那麼地重要,那麼地可貴。」

他說:「我下次還要回來,我要脫掉口罩,自由地呼吸武漢新鮮的空氣。」

在鐘鳴和戰疫英雄們的奮力拼搏下,他的願望,終於要實現了。

鍾醫生,歡迎回家!

今天,和鐘鳴同時歸來的,還有復旦大學附屬上海市第五人民醫院第三批援鄂醫療隊。這支由50名醫護人員組成的戰隊,於2月19日整裝開拔,和上海其他醫療隊一起,迅速接管雷神山醫院。

過去的46天裡,五院醫療隊與上海市六院援鄂醫療隊攜手合作,共同負責的C2病區已累計收治患者116名,出院78名,為上海醫療隊分管病區之最(遙遙領先),保持了「零死亡」「零轉陽」「零感染」,病區的醫療管理、醫療質量得到了雷神山醫院的高度肯定與讚賞。

至此,復旦上醫497位援鄂戰士完成使命,悉數榮歸!

白衣戰士,感謝你們!英雄們,辛苦了!

相關焦點

  • 我市首位馳援武漢醫生陳維迪回家了
    這兩天,隨著武漢疫情形勢向好,部分醫療支援隊開始陸續撤離休整。遠在千裡外的慈谿馳援武漢的戰士們情況如何?記者昨日聯繫採訪了多位白衣戰士,了解他們的近況。
  • 講好抗疫故事,用好鮮活的思政元素……復旦大學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開幕當天,院士名家捐贈者代表聞玉梅院士,馳援武漢和駐守上海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捐贈者代表朱疇文、馬昕、洪洋、張文宏、羅哲、鐘鳴、張繼明、李聖青、施勁東、曾玫等也親臨現場觀展,並結合捐贈的抗疫實物和觀眾分享了一個個感人的瞬間。
  • 對話上海五院援鄂英雄施勁東
    近日記者連線了援鄂英雄施勁東,回顧一線援鄂工作,他這樣說道↓↓↓記者施醫生,當時是如何組建援助醫療隊的?2月16日23:30,我們接國家衛健委通知,五院1小時內組建了閔行區史上最大規模的援助醫療隊。在物資稀缺的情況下,在院方和閔行群眾的幫助下,我們集結了所有的醫療物資帶去武漢。
  • 東航3架包機接回上海、陝西兩省593名援鄂醫護人員
    其中,MU7874和MU7876兩個航班承載了上海第八批支援湖北醫療隊的472名醫護人員,他們主要來自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第五人民醫院、第七人民醫院、楊浦區中心醫院等。從2月19日抵達武漢開始,醫療隊已經在雷神山等醫院連續奮戰了48個日夜,隨著負責病區的最後一批患者出院,他們於今日乘坐2班東航包機返滬。
  • 《在一起》朱亞文有沒有原型是誰 朱亞文原型人物是鐘鳴嗎
    《在一起》朱亞文飾演的是孤身赴武漢抗疫的黎建輝醫生,也是根據真人故事原型改編而來的,在晚會上朱亞文還和原型人物同臺見面,直言曾拍到「腿軟」,每個醫護工作者都不容易,朱亞文原型是誰?下面帶來介紹。  《在一起》朱亞文原型是誰?  《在一起》劇中朱亞文的原型是上海第一位援鄂醫生鐘鳴。
  • 上海三大主流大報聯袂致敬復旦白衣戰士
    從1月23日小年夜起復旦援鄂戰士前赴後繼出徵497名英雄從上海出發14名英雄從廈門出發到4月
  • 復旦還有4人上榜「上海好醫生」!感謝你,守護了生命之光!
    復旦還有4人上榜「上海好醫生」!感謝你,守護了生命之光!今年疫情的特殊情況下,復旦大學511位白衣戰士馳援武漢,更有無數醫生堅守在滬上抗疫前線。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醫生李發紅原創了這首歌曲,向所有捨己為人的醫護人員致敬。今天(8月19日)是第三個中國醫師節,據中國醫師協會消息,第十二屆中國醫師獎獲獎名單正式公布,全國共80位醫師入選,其中就包含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的張文宏醫生、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的邵志敏醫生。
  • 上海螢屏溫暖跨年,超千萬人共祝明天會更好
    上海援鄂英雄、向陽的武漢伢、脫貧攻堅親歷者、直播經濟的紅人、觀眾們喜愛的歌手演員、新生代玩轉的虛擬偶像……無論螢屏上的主角如何流轉,湧動著的氣場其實從未更迭:心手相連,涓滴匯海。五位上海援鄂醫療隊成員昨夜登上跨年盛典舞臺,他們與演員黃曉明一起連線武漢,構築舞臺上動人一幕。
  • 八位抗疫英雄動情講述抗疫經歷 他們是上海抗疫精神的真實寫照
    鐘鳴清晰記得到金銀潭的第一個夜班,一位也是剛到的恩施的護士,帶領著僅僅3位護士衝進病房,那種悲壯,仿佛她們用瘦弱的身軀連成人牆,來抵禦病魔洪流。  南六病房有一位特殊病人,1月27日轉入ICU,是一位神經內科專家,因為給病人做急診手術而感染。他與鐘鳴同年,2月3日,這位特殊病人兩肺全白,鐘鳴傾盡一切想留住他,每天進病房給他鼓勵,並精準調節適合他的呼吸機參數。
  • 長春最後一批支援武漢白衣戰士回家啦!
    春風,為英雄的你們而吹動春光,為英雄的你們而綻現春城,因英雄的你們而雄健3月31日長春市中醫院李延吉、吳晗、王佳、張麗博4名醫護人員永遠的「雷神戰士」這份由武漢雷神山醫院頒發的《抗疫工作證明》裡,藏著抗疫路上的風霜雨雪與朝夕暖陽,你們是永遠的「雷神戰士」。一段「八段錦」展中醫魅力中醫文化,博大精深,對康復有著獨特的方法。病房裡,醫生曾帶著患者一起做「八段錦」來康復。
  •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戰「疫」青年講述初心故事
    在第71個「五四」青年節來臨之際,昨天「初心·傳承」戰「疫」青年故事會暨第九屆復旦大學十大醫務青年分享會在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舉行,近200名師生醫護人員代表共同線上參會互動,在線觀看直播人數13.3餘萬。該評選已經走過19個年頭,當年的優秀青年已經通過努力和奮鬥成長為各個方向的領軍人物和棟梁之才,引領著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
  • 這一夜,他們與武漢《在一起》
    《在一起》由國家廣電總局組織指導,上海廣播電視臺和耀客傳媒、尚世影業共同出品,近期將在東方衛視、浙江衛視、江蘇衛視、廣東衛視以及騰訊視頻、愛奇藝同步播出。雲集張黎、沈嚴、曹盾、滕華濤、劉江、楊陽、汪俊、彭三源、楊文軍等14名導演,梁振華、高璇、任寶茹、馮驥、徐速、六六、彭三源等19名編劇,張嘉益、陳數、海清、靳東、雷佳音、周一圍、李小冉等50多名演員參演,是名副其實的電視劇最強陣容。
  • 用聲音譜寫英雄兒女 「上海出品」的廣播劇《金銀潭24小時》引發...
    這是一位武漢聽眾的留言。作為上海市委宣傳部主抓的抗疫主題文藝創作重點作品,自「上海出品」的廣播劇《金銀潭24小時》與5月20日在滬漢兩地首播後,無論是上海援鄂醫療隊的鐘鳴醫生,還是普通的聽眾,都忍不住為之落淚。今天上午,廣播劇《金銀潭24小時》研討會在上海召開,共同回顧這部疫情中的戰時日記,是如何譜寫出和平年代的英雄兒女。
  • 申晨間|800公裡馳援!上海120急救車受命出徵,投入武漢重症患者轉運...
    上海市醫療急救中心第一支隊伍今天上午已經出發,兩名駕駛員駕車護送上海醫療專家馳援武漢。第二批8名120駕駛員正做出徵前統一集訓,隨時等待出徵。「我們的裝備大約可以用上一周左右,能多帶儘量多帶。」上海市醫療急救中心主任朱勤忠告訴記者,這次輸送重症轉運駕駛員,是接到中國紅十字會組成重症病人轉運駕駛員的命令後派出的,將投入到武漢定點醫院,負責重症患者的轉運。據他介紹,目前全國捐贈轉運車輛較多,但缺乏急救車專業駕駛員。上海接命後,100多黨員遞交請戰書,都是經驗豐富的駕駛員,擁有汶川地震抗震救災的豐富野外經驗。
  • 「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就在」——專訪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重症...
    央廣網武漢2月23日消息(記者郭靜 李行健)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一個多月前,即使是生活在武漢的許多人,可能都不知道武漢市金銀潭醫院的名字。人們更想像不到,這家傳染病專科醫院,竟然會成為這座城市乃至全國關注的焦點,成為抗擊疫情的主戰場。重症、危重症患者被收治在金銀潭醫院,這裡也聚集著全國最好的呼吸、重症醫學專家。
  • 1200箱湯圓,264名醫護人員,從廈門馳援武漢!
    今年元宵 註定是一個特別的日子 16噸捐贈的食品物資從廈門連夜運出 為給武漢一線醫療人員送上一碗祝福的湯圓 264名
  • 讓家國情懷在「雲端」流淌 上海高校構建「雲上思政」大格局
    我們要堅持疫情防控和教書育人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書記沈煒說。在復旦大學,以學生黨團組織為引擎,從線上團課到雲端晚會,青年力量在戰「疫」中凝聚,學子們也在這段特殊經歷中收穫成長。「回顧鐘鳴老師之前的行醫生涯,幾乎每次重大救援都有他的身影。
  • 上海120急救車駕駛員馳援武漢,將參與重症患者轉運工作
    2020年2月9日上午9:30,上海市醫療急救中心第一支隊伍出發,兩名急救駕駛員護送上海醫療工程專家馳援武漢。之後,第二批8名120急救駕駛員統一接受行前培訓,候命出發。 上海市醫療急救中心主任朱勤忠透露,8日晚接到徵調通知之後,急救中心迅速徵集了骨幹駕駛員。
  • 扶危渡厄,共克病魔,他們是守衛雷神山醫院的上海力量
    聯影供圖從2月8日起,來自全國各地236家醫療機構的2494名醫護人員肩負使命、逆行而上,攜手捍衛這座抗疫堡壘。在這支龐大的抗疫隊伍中,約四分之一的「戰士」來自上海。10家醫療機構、643名「白衣戰士」,他們惜別家人,從上海啟程,扶危渡厄,先後分兩批次於2月15日、2月19日入駐雷神山醫院多個病區,短短不到兩個月,累計收治病人數525名,其中重症及以上病例194例,為打贏武漢保衛戰貢獻出「上海力量」。2月18日上午,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舉行支援湖北醫療隊出徵儀式,此次共計156人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