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聲音譜寫英雄兒女 「上海出品」的廣播劇《金銀潭24小時》引發...

2020-12-23 新民晚報

圖說:《金銀潭24小時》海報 官方圖 下同

「開車聽到一半,忍不住把車停在路旁,靜靜聽完這部《金銀潭24小時》。」這是一位武漢聽眾的留言。作為上海市委宣傳部主抓的抗疫主題文藝創作重點作品,自「上海出品」的廣播劇《金銀潭24小時》與5月20日在滬漢兩地首播後,無論是上海援鄂醫療隊的鐘鳴醫生,還是普通的聽眾,都忍不住為之落淚。今天上午,廣播劇《金銀潭24小時》研討會在上海召開,共同回顧這部疫情中的戰時日記,是如何譜寫出和平年代的英雄兒女。

六大淚點,直擊人心

這部以上海援鄂醫療隊群體為原型創作的廣播劇《金銀潭24小時》,以上海首批援鄂醫療隊重症醫學科護士夏曉燕的第一人稱視角,展開24小時的敘事,帶領聽眾回首新冠肺炎疫情來臨之初,上海首批援鄂醫療隊在武漢一線駐守生命防線的驚心動魄。作為一部文藝作品,有六個細節最讓聽眾動容。

一條永無回復的微信。聽眾可以聽到一位病人病危,醫生搶救無效宣布死亡。這個時候,手機上一個蒼老的帶有武漢口音的聲音傳出來,「阿芳,你一定要儘早回我的微信!」病魔的兇殘,生命的脆弱,醫生的無奈,親情的牽掛……交織在此,怎不讓人熱淚盈眶?

圖說:中山醫院的醫生護士們參與朗誦

一種最善良的求生欲望。劇中小櫻桃的爸爸,數次病危,但是每次都頑強活了過來,為何能創造這樣的奇蹟?他說,「只要我不死,我六歲的女兒就不是孤兒!」一個病危的父親對女兒想盡最本能的責任,是人倫至愛和本性至善,更是人性堅強。

一句最善良的謊言。故事中,夏曉燕告訴張爺爺,他的老伴去世了,張爺爺問,他臨死前說什麼?夏曉燕編了一句話,「阿姨說,讓你以後替她好好活著,讓你健康的活著。」這是最善良最動人的謊言,是一個年輕護士對病人表現出的最大善良,也一定是死者對生者最真誠的祝福。

一個永遠無法實現的相約。最終,張爺爺還是去世了,遺體被解剖的時候,醫生在張爺爺的手機裡聽到了一條語音微信,「我看不清他們的臉,我把他們寫在防護服上的醫院地址名字都寫下來,等我們病好了,一定要到上海去,好好謝謝他們!」這裡蘊藏著醫患深情,也有中國人滴水之恩湧泉之報的民族文化。

圖說:醫護人員在抗疫一線奮戰

一次最短暫的邂逅。夏曉燕偶遇當年的師姐,一口武漢方言,一句「帶你去武大看櫻花」的許願,體現出在這場特殊戰役當中,醫生護士們以命換命的悲壯。

一首沒有歌詞的天籟之聲。這部劇的主題歌用童聲哼唱的方式,純粹的天籟之聲,表達了大愛無言大悲無語,人類表達沒有聲音的狀態,才能傳達出我們的感動。

著名文藝評論家酈國義說,「細節帶出了這麼多情懷,戲劇的力量是需要細節的,細節是需要真實的,這些細節是需要我們創作者努力發掘的。」

兩個多月,打磨精品

提起這部劇的主題曲,還有個感人的故事。音樂編輯羅文接到這項任務時,媽媽正在住院,他守護在媽媽病床前完成了主題歌《紀念》,純童聲合唱代替了歌詞,主題音樂莊重嚴肅又給人以溫暖和希望,羅文說:「謹以這些無詞歌紀念在抗疫戰鬥當中做出卓越貢獻和犧牲的每一個平凡而偉大的生命。」

圖說:主創團隊討論中

和羅文一樣,這部劇的每位主創人員都為之付出了全部的心血,畢竟一部動人的作品,真情流露是首位的。《金銀潭24小時》的創作歷時兩個多月,數易其稿,編劇之一的顏維琦說,「4月中旬劇本初稿寫完後,我很怕一次次重新走進《金銀潭24小時》,很怕那些鮮活的人和事又一次在眼前浮現。但歷史、傷痛和感動都需要我們銘記。我們採集下那些動人的聲音,將它們重新整理、仔細安放,為的是銘記無數人的努力,銘記一個國家的努力。」

因為涉及到醫護知識,這部劇在創作的過程中,還邀請了上海援鄂首位「逆行者」、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的鐘鳴醫生參與指導。「當時拿到這個劇本,對一些醫學的描述,為了力求真實,我提出很多要求,包括醫學術語的描述,藥物的選擇順序……這些修改意見整個創作團隊,全部都非常嚴謹細緻的採納了。」鐘鳴說,「故事也非常真實,無論是那些微信還是對話,我們都經歷過,每一天都在經歷生死離別,都像一部電影,這部廣播劇也是我從武漢回來之後,讓我淚點下得最快的作品。」不只是鐘鳴,武漢市急救中心副主任劉惠敏在聽完廣播劇後說,「第一次聽完這部《金銀潭24小時》,中間很多聲音場景,仿佛讓我回到武漢市急救中心的那些日夜。尤其是搶救場景非常真實,在24小時內病人從很清醒,能夠跟醫務人員溝通交流,到有症狀惡化去世,這一切都是我們親身經歷過的。」

圖說:演播現場

有人聽完廣播劇後發了朋友圈,「今天小孩子和我說,媽媽,如果此時有號召叫你或者是我上前線,我們也都會義不容辭的做逆行者,對嗎?」有專家說,「好劇不是把大家帶到黑暗裡,而是穿過黑暗再回到光明。」很多年以後,當我們重新回看2020年冬天的中國發生了什麼的時候,更能體現《金銀潭24小時》的價值,就像劇中小櫻桃看到的那一束束光,溫暖治癒,永遠照亮人們前行的力量。(新民晚報記者 吳翔)

相關焦點

  • 廣播劇《金銀潭24小時》:抗疫題材文藝創作光彩一筆
    以上海援鄂醫療隊為故事原型創作的廣播劇《金銀潭24小時》在上海和武漢「雙城首播」後,觀眾反響熱烈。上海首批援鄂醫療隊隊長、上海第一人民醫院副院長鄭軍華為作品「點讚」:「這部劇建立起了中國抗疫核心敘事。」
  • 上海醫療隊在金銀潭醫院的第一個夜晚:防護服足足脫了半小時
    攝影:丁士英1月26日下午,我得到命令,作為首批進入武漢金銀潭醫院的醫護人員,將進駐北樓2層輕症病房,開始在武漢的第一個夜班。我所值守的樓層有30名病人,除了症狀較輕的感染者外,還有9名需高頻吸氧的病人。病情的發展瞬息萬變,在這個崗位上,醫護工作不能因為是輕症病房就掉以輕心。我是當晚夜班的小組長,與來自金山區的另外3名護士一起值班。
  • 「冰點特稿」搶命金銀潭
    蔣進軍是在江月明進入金銀潭醫院3天後到的,和他一起到的是上海市第一批支援湖北的醫療隊。截至3月24日,這支醫療隊已經接管這個病區60天。60天來,醫療隊面對過數十次死亡,他們不斷地降低病區死亡率,從「兩眼一抹黑」地與死神搶人,到與世界分享重症與危重症病人救治經驗。
  • 林書豪「女朋友」是上海小姐姐!金銀潭奮戰兩月她為病患流下眼淚
    作為上海首批援鄂醫療隊的成員,沈妍已經在武漢金銀潭醫院奮戰了兩個月的時間,面對未知的挑戰和恐懼,她用偶像的力量為自己打氣,用堅守換來勝利的曙光。兩個小時,一部電影的時長,一場球賽的時間,上海金山中西醫結合醫院呼吸科護士沈妍卻在這120分鐘內,成為了上海首批援顎醫療隊136名隊員中的一分子。
  • ...風暴眼」的金銀潭醫院危重病房:等待摘下口罩的那天,看到櫻花爛漫
    掩映在張公堤之側、黃塘湖之畔的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在當地居民眼中,是一所很牛卻一輩子都不想用上的醫院。不僅因為它的百年歷史和擁有國家級臨床重點專科,而是在這裡,入院者會接受隔離治療,家屬和外人一律不得探視。悄無聲息的改變僅僅發生在一個月前。
  • 抗疫最前線金銀潭醫院院長:身患絕症、妻子被感染
    隱瞞了身患漸凍症的病情,顧不上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妻子,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張定宇堅守在抗擊疫情最前沿,用漸凍的生命,託起信心與希望。」1月24日,除夕夜。晚8時許,張定宇接到武漢市衛健委的電話,解放軍海陸空三支醫療隊共450人,分別從上海、重慶、西安三地乘軍機星夜馳援武漢醫療一線,於當晚23時44分抵達武漢天河機場。其中,陸軍軍醫大學150人醫療隊將奔赴金銀潭醫院。
  • 用真實故事「織」出抗疫長卷,上海出品《在一起》不煽情卻讓人潸然淚下
    在剛剛過去的黃金周,「上海出品」時代報告劇《在一起》播出後,全劇到達率15.326%,每集平均綜合收視率1.045%,豆瓣得分高達8.8分,微博相關話題閱讀量15.8億,收視口碑雙豐收,直到現在,該劇回看用戶規模始終位列第一。
  • 用真實故事「織」出抗疫長卷,上海出品《在一起》不煽情卻讓人潸然...
    在剛剛過去的黃金周,「上海出品」時代報告劇《在一起》播出後,全劇到達率15.326%,每集平均綜合收視率1.045%,豆瓣得分高達8.8分,微博相關話題閱讀量15.8億,收視口碑雙豐收,直到現在,該劇回看用戶規模始終位列第一。
  • 武漢市金銀潭醫院耐藥病區護士長賈春敏:沒有人想當英雄,但我們就...
    楚天都市報記者 戎鈺 通訊員李潔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李輝早在去年12月29日,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就感知到了危險信號。當日,第一批7名不明肺炎患者轉入該院。作為武漢市第一個收治新冠肺炎的定點醫院,以及收治新冠肺炎病人最多的醫院之一,金銀潭醫院被形容為抗擊疫情的「橋頭堡」。它的「戰疫」歷程吸引了全國目光,而該院院長——身患漸凍症仍堅守一線的張定宇,也成為無數國人心中的英雄。這2個多月來,金銀潭醫院裡發生了什麼樣的故事?楚天都市報記者近日專訪該院耐藥病區護士長賈春敏。
  • 以金銀潭醫院為原型《中國醫生》禮讚抗疫英雄
    《中國醫生》故事圍繞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暴風眼」——武漢市金銀潭醫院為原型展開,全景展現了武漢封城76天裡壯烈激昂、可歌可泣的動人時刻,用影像重現了武漢當地的醫護人員和全國各地的白衣逆行者們,在最危急的時刻紛紛挺身而出,爭分奪秒、浴血奮戰在「英雄之城」武漢,不顧自身安危守護國人生命安全,最終取得了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疫情阻擊戰的勝利。
  • 醫護日記|金銀潭醫院送來衝鋒衣,寫「同心抗疫,感恩有您」
    不需要再去金銀潭醫院的隔離病房,我第一次睡到自然醒,然後收拾打包行李。鄭軍華隊長昨天在總結會上說,回家的時候一人背一個包(統一發的),帶一個託運的箱子,輕裝上陣,只需要帶好十四天生活必須物資就行,其他的物資可以快遞寄走。順豐和京東之前就有消息,從3月14日起對支援湖北醫務人員返程行李部分免單或免單。
  • MV記錄奮戰金銀潭的67天
    今天,回上海。從冬天到春天,在武漢市金銀潭醫院,上海第一批援鄂醫療隊,歷經了無數的困難,救治了一批批病人,在度過了67個奮戰的日子後,上海第一批援鄂醫療隊今日回滬。上海廣播電視臺紀錄片中心《人間世抗擊疫情特別篇》攝製組蹲守在金銀潭醫院跟拍了他們一次次的奮力救治。他們都是專業醫護人員,但也都是普通的人,有所有普通人的情感。在六十多天的奮戰中,有的患者怎麼也救不回來,他們會自責。
  • 人民日報發布重磅紀錄片:生死金銀潭
    人民日報發布重磅紀錄片:生死金銀潭
  • 「我解剖了同班同學」,醫生在紀錄片「金銀潭實拍80天」裡哽咽
    豆瓣截圖「金銀潭實拍80天」是國內唯一一部在疫情最嚴重時進入武漢金銀潭醫院紅區(隔離區)拍攝的紀錄片。由湖北衛視疫情紀錄片團隊冒著巨大風險,在有限的條件下,用攝影機記錄下眼前的一切。作為一個臨產的二胎媽媽,王楓姣在生產過後不到24小時,被確診感染新冠,隨後病情急速惡化,短短4天後她進入了ICU。在被送往金銀潭醫院的救護車上,她跟丈夫說,「我好想活下來。」在ICU搶救時,她始終處於昏迷狀態。「當我昏迷的時候,一直有個聲音跟我說,加油,你一定行的。」她後來回憶。
  • 身患絕症,金銀潭院長堅持為他們送機!腳步看哭了…
    3月24日,福建省支援湖北醫療隊148名隊員完成馳援任務
  • 劇集同名廣播劇的現象下,暗藏什麼玄機?
    由於貼和現實、能夠引發觀眾共鳴,該劇創下了2020年第一季度晚間黃金時段收視率冠軍,單集收視最高值達到4.057%。微博以及其他社交平臺的熱門話題更是助力該劇出圈,其中很多經典片段引發網友激烈討論。在今年新冠疫情期間,就有多部關於「抗疫」的優質廣播劇湧現出來,如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大愛無疆》、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創作室出品的《戰士媽媽》、上海人民廣播電臺和武漢廣播電視臺廣播中心聯合錄製的《金銀潭24小時》等等。
  • 金銀潭醫院院長贊他們都是超人!
    MF8776航班福建148名英雄到家了!
  • 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身患絕症、妻子被感染,抗擊疫情最前線奮戰30...
    隱瞞了身患漸凍症的病情,顧不上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妻子,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張定宇不忘初心勇擔使命,堅守在抗擊疫情最前沿——用漸凍的生命,託起信心與希望。  1月24日,除夕夜。  晚8時許,張定宇接到武漢市衛健委的電話,解放軍海陸空三支醫療隊共450人,分別從上海、重慶、西安三地乘軍機星夜馳援武漢醫療一線,於當晚23時44分抵達武漢天河機場。其中,陸軍軍醫大學150人醫療隊將奔赴金銀潭醫院。  張定宇和團隊受到極大鼓舞。
  • 大型紀錄片《英雄兒女》播出
    截至2020年10月24日7時,該片在總臺和各平臺跨屏傳播的總觸達次數為9.33億次。總導演閆東說:「這部紀錄片既關注當下,又兼具國際視野,是一部英雄的讚歌,也是我們對歷史的深沉致敬。」講到上甘嶺戰役時,92歲的原志願軍戰地記者陸柱國聲音沉重:「最後在上甘嶺上抓起來一把是什麼?是碎石頭、炮彈渣、人骨頭。」
  • 《白夜追兇》廣播劇獨家登陸酷我暢聽 24小時播放量破百萬
    8月8日,酷我暢聽發布戰報,由潘粵明原聲演繹的廣播劇《白夜追兇》上線24小時內播放量突破100萬,單日專題頁瀏覽量超過82萬,引發微博粉絲熱議不斷。#潘粵明白夜追兇新通告#、#白夜追兇廣播劇#、#潘粵明聲音怪物#等話題累計閱讀量超過2.1億,互動量超過13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