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忘記穆念慈?

2021-02-21 黑江湖

最近電視臺重播83版射鵰英雄傳,不管是先入為主也好還是經典難再也好,看了央視的重拍才越發感受到老版的難以逾越。

這一次重看,開始留意到以前忽略的一個人物——穆念慈,一個被普遍認為痴心錯愛的悲劇女子。 

穆念慈本身似乎就是為了填補楊康一個亂世梟雄感情空白的角色需要,對於她的身世、命運並沒有過多的交代,並且從頭至尾也沒有和其他人產生感情糾葛,即使和郭靖的一段緋聞也純潔地一塵不染。

金庸是個多情才子,善於塑造人物的感情世界,尤擅設計多角戀愛。然而楊穆之戀卻是從始自終也未給他人可乘之機。不過也許我錯了,歐陽克的垂涎或許是揮之不去的威脅,但是也從未動搖過穆念慈從一而終的信念,卻反而襯託了她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的情操。

 

楊康也非好色之徒,甚至不解風情。好色這種情趣是由基因決定的。歐陽峰勾引兄嫂生出的兒子有過之而無不及就是個證明。並且楊康是個典型的事業型男人,兒女私情在他的生命裡並無分量,政治才是他志趣所在,不僅僅是別人和他自己所認為的貪圖榮華,反而他從不沉迷聲色犬馬。試問這樣一個胸懷大志、玉樹臨風的異國王子怎能不虜獲純情少女的芳心?

所以說穆念慈遇人不淑是講不通的。不過楊康的真心是由穆念慈感化而生倒是確實如此。

比武招親的時候,穆念慈對楊康一見鍾情,而楊康當時情竇未開(當然還有前面提到的基因因素),並沒有與之心有靈犀。即便如此穆仍是他一生唯一的女人,足見其用情專一(或許有點誇張,至少反映了他單純的感情世界)。而後開始了楊穆戀掙扎在正邪之間的一段苦旅。

女孩習武很少有不刁蠻任性、乖張傲慢的,穆念慈卻保留了賢淑、溫婉的品質,幾乎符合古代女子所有美德。和楊康的娘一樣擁有一顆純真的心靈卻比她多了分忠貞。可謂文武雙全,難能可貴。遇到穆念慈真是楊康祖上積德修來的福分。

他開始一直沒把這段情緣放在眼裡。先是年少輕狂誤闖擂臺、後來獲知身世深受打擊、再後來眾叛親離便一心籌劃興國大計,根本無暇顧及兒女情長。有一次與梅超風的對話流露出他內心的真實苦悶。他說:「的確,如果你武功盡失,我只會當你是一個要飯婆。但是就是你這樣一個要飯婆卻是這個世上對我最好的人。爹、娘、郭靖還有念慈,他們都只會說我認賊做父,只有你從來都站在我這邊。」這時他已經本能把穆念慈和郭靖歸為一類人,而這類人其實都是關心他幫助他的,他心裡也是承認的。

後幾次三番蒙念慈相救,不計前嫌、大義感化,逐漸對她產生了紅顏知己的親情。穆念慈和郭靖的確是一類人,溫和厚道、善良心軟。如果說楊康的愛情是被穆念慈用真心艱難感化的,他卻一直想不明白為什麼郭靖也始終如一地給予自己原諒和幫助。性格決定行為,對於郭靖和穆念慈的淳樸敦厚和大度,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的。其實他們不是忠奸不辯或者呆傻痴怨,他們只是認為除惡人為小善,除惡念為大善。

殺死一個惡人,頂多使世上少了一個誤如歧途的青年,而感化他的良知,使其轉惡為善,不僅達到上述目的,同時為社會增添一有為青年,此境界在血雨腥風、尚武輕德的武林才是真正的大智慧、大正義。

不過現實誘惑的衝擊永遠大過良知的甦醒。每一次當楊康在粗茶淡飯中決定改過自新棄惡從善的時候總是又被錦衣玉食的權貴生活輕而易舉地和平演變。後來楊康中了蒙古人的毒命在旦夕的時候巧逢穆念慈,在獲知解救他唯一可行的方法是推宮換血時,穆念慈決定以自己的性命挽救他。這個時候可以看出穆念慈對楊康決非現代社會常見的平民少女對王孫貴胄的仰慕迷戀,而是無私無求的真愛。

最後楊康內心深處的感情被完全喚醒,認定穆念慈是自己此生最愛,決心不離不棄,相伴終生的時候,穆念慈卻幡然醒悟,看清以自己微薄之力無法感化一顆堅若磐石的野心,毅然出走,從此隱居生下楊過,希望能夠彌補父親的罪行。可見她也不是屈從附會愛人的一切決定,實為有見解有原則的女子。

楊康至少還有一群烏合之眾的追隨,還有個別親朋的理解關懷,而穆念慈得到的只是孤苦傷害和人們的費解、同情。沒有人關注這麼一個孜孜不倦堅忍善良的柔弱女子。

其實唯一能給穆念慈理解和認同的人只有善良敦厚的郭靖,然而一來男女有別,二人非親非故,還因楊鐵心臨終節外生枝的託付,又要顧及黃蓉的情緒,難以周全。二來忙於鋤奸懲惡、光復武林,有點閒暇還不夠料理自己的感情糾葛,無法做到無微不至。或許郭靖晚年對楊過懷有撫養的義務大多也是對穆念慈的忽視未能盡責而背負愧疚吧。

相關焦點

  • 穆念慈
    為了他甘心去忍受,人間一切悲哀。在我心中這份濃情,沒有東西能代。肯去承擔愛的苦痛,敢去面對未來。我是寧願改我生命,痴心也不願改。為了他甘心去忍受,人間一切悲哀。在我心中這份濃情,沒有東西能代。肯去承擔愛的苦痛,敢去面對未來。我是寧願改我生命,痴心也不願改。」  這首歌名字叫做肯去承擔愛。歌詞準確的表達了穆念慈的心聲。穆念慈,作為射鵰英雄傳的女二號,她遠遠比黃蓉更能揪住我的心。
  • 楊康與穆念慈
    在反覆咀嚼這兩句歌詞的時候,我總覺得有點什麼被遺忘了,想了很久,我明白了,我忘記了更加配得上這兩句歌詞的另一對情侶,那就是楊過的父母——楊康與穆念慈。對於穆念慈來講,是「一遇楊康誤終身」。一開始的穆念慈,對楊康的愛是卑微的,因為人家是金國太子,自己只是一個跑江湖的養女,在門第觀念深刻的那會兒,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存在。        但是,穆念慈很死心眼兒,在比武招親時,楊康贏了她以後,她的一顆心就沒有再交給過別人。
  • 又見穆念慈
    試問這樣一個胸懷大志、玉樹臨風的異國王子怎能不虜獲純情少女的芳心?所以說穆念慈遇人不淑是講不通的。不過楊康的真心是由穆念慈感化而生倒是確實如此。比武招親的時候,穆念慈對楊康一見鍾情,而楊康當時情竇未開(當然還有前面提到的基因因素),並沒有與之心有靈犀。即便如此穆仍是他一生唯一的女人,足見其用情專一(或許有點誇張,至少反映了他單純的感情世界)。
  • 穆念慈的結局能不能讓您潸然淚下
    穆念慈更是孤苦了一生,從下就是個孤兒,後來遇到了郭嘯天收為了義女,跟在郭嘯天的身旁輾轉於街頭賣藝,以祈求找到失散多年的李萍和楊氏母子,後來在比武招親中傾情於楊康,從而有了楊穆之戀,但結局十分的悲慘,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穆念慈悲苦的結局。穆念慈在比武招親中跟風度翩翩的楊康大動拳腳,雖然楊康在比武中的行徑和跟郭靖的相鬥不那麼光明磊落,但是穆念慈的一顆芳心早就被這位公子哥俘虜。
  • 穆念慈的愛情:起源於顏值,終結於三觀
    穆念慈生於浙江臨安府一個貧寒的農民之家,她的本名早已無從得知,一場瘟疫中,父母雙亡,她被化名為穆易的楊鐵心收留做了養女。念慈,念慈,這個名字是楊鐵心照著惜弱而取。然而穆念慈性格並不像包惜弱那樣軟弱。穆念慈的性格剛強,且心裡一旦打定好的主意,誰也改不了。她愛楊康,便再無二心,正如她對黃蓉所說:「他是王爺也好,是乞兒也好,我心中總是有了他。
  • 楊康有沒有愛過穆念慈?
    楊康與穆念慈就如同擁有兩種信仰的人一般,愛著恨著活著死去。完顏洪烈拿穆念慈的命威脅「靖蓉」,穆念慈發誓死也不能讓他拿到《武穆遺書》。她拼命掙脫,直衝懸崖而去,毫不猶豫地跳了下去。穆念慈臨死前心心念念的就是楊康能知錯就改,她也早已留下書信,希望他不要一錯再錯。而她在跳崖的那一刻,楊康也緊跟著要往下跳了。如果沒有手下的人拉著,楊康應該也會隨著下去了。
  • 穆念慈的一生
    穆念慈內心始終存著民族大義和義父義母的深仇,逼著楊康殺死完顏洪烈,逼著楊康恢復漢人身份,也虧的楊康耐心的騙她哄她,也算是真愛了。對與錯,黑與白,民族大義,摻進愛情裡,特別痛苦,最痛苦的是還沒有錢,沒有錢,沒有房子居無定所,還武功低微,我覺得這才是穆念慈的悲劇吧。
  • 射鵰英雄傳,楊康與穆念慈,這麼多個版本哪個才是穆念慈想要的?
    說起《射鵰英雄傳》其中有著一段讓人看著十分感到不值的愛情,那就是楊康與穆念慈之間的感情。楊康雖然是楊鐵心的兒子,其母親包惜弱救下完顏洪烈,完顏洪烈看其貌美,便設計騙走了她,不過在最後包惜弱還是得與楊鐵心相認,並為楊鐵心殉情。
  • 楊康愛不愛穆念慈,身體是最誠實的
    誰也不知道它從哪裡來,更不知道它會往哪裡去。即使看再多痴男怨女的故事,還是不能給愛情下一個定義,不能找到愛情的規律。金庸筆下的刀光劍影中,也有不少這種撲朔迷離的愛情。也許有一個人不是好人,可是他卻擁有熾熱的愛情;也許兩個人深深相愛著,可是卻最終沒有走到一起。要說金庸筆下最令人心疼的女人,穆念慈一定是其中一個。
  • 楊康和穆念慈,一眼萬年的悽美愛情
    他不敢再用楊鐵心之名,把「楊」字拆開,改「木」為「穆」, 變名穆易,義女便起名叫做穆念慈。十餘年來東奔西走,浪跡江湖,義女穆念慈也已長大,出落得花朵一般的人才。穆念慈十六七歲時,楊鐵心一半是為了「虛張聲勢」找親人,一半是為了給女兒選託付終身之人,設下比武招親的擂臺,恰巧「小王爺」完顏康(楊康)在場,素有一身武藝的他,在場上翩翩飛舞,對穆念慈一陣調戲,輕薄地將她摟住,她的一隻繡花鞋兒,握在他玉指之中。楊康和穆念慈的遇見,始於這場比武招親,始於穆念慈的一隻繡花鞋,他們從此雙雙墜入愛河,開始了這一段百轉千回,劫難終生,刻骨銘心的悽美愛情。
  • 穆念慈:三觀不合的愛情終會毀滅
    楊鐵心救穆念慈之時,夫人包惜弱下落不明,因此便將思念之情寄託於手裡的嬰兒,將她取名為「念慈」。「念慈」、「惜弱」,真是有異曲同工之妙,而穆念慈也沒有辜負此名的美意,也是生得天性善良淳樸。有一日,三名乞丐淪落街頭,眾人見其骯髒,紛紛避開,唯有年幼的穆念慈及時伸出援手。此情此景,正好被「五絕」之一的 「北丐」洪七公盡收眼底。
  • 穆念慈為什麼對楊康死心塌地生死相隨
    穆念慈為什麼對楊康死心塌地在《射鵰英雄傳》中,穆念慈與楊康的愛情故事讓很多人唏噓不已,小說中穆念慈一直對楊康堅持著那份愛,即使是楊康死不悔改,穆念慈心中依舊對楊康愛得深沉,她的這份愛也讓自己陷在矛盾之中,實在愛的辛苦。那麼穆念慈為什麼那麼愛楊康呢?
  • 楊康&穆念慈:愛不愛一個人,身體是最誠實的
    誰也不知道它從哪裡來,更不知道它會往哪裡去。即使看再多痴男怨女的故事,還是不能給愛情下一個定義,不能找到愛情的規律。金庸筆下的刀光劍影中,也有不少這種撲朔迷離的愛情。也許有一個人不是好人,可是他卻擁有熾熱的愛情;也許兩個人深深相愛著,可是卻最終沒有走到一起。要說金庸筆下最令人心疼的女人,穆念慈一定是其中一個。
  • 高英聊金庸:楊康與穆念慈
    楊康和穆念慈說起來本是一家人。楊康是楊鐵心與髮妻包惜弱的親生兒子,穆念慈是楊鐵心收養的荷塘村救命恩人家的孤女,論起來,楊康與穆念慈是義姐弟關係。為什麼是義姐弟而非義兄妹關係?然而書中的楊康與穆念慈從未以姐弟相稱過,因為楊康與穆念慈的初遇非常特別,這決定了他們後面的感情關係。當時楊鐵心為了找到義兄郭嘯天的後人郭靖,帶著穆念慈行走江湖中,想到了比武招親的主意,用以吸引與穆念慈年齡相當的青年人,說不定來的人中會有郭靖,大半年無果已漸漸灰心,想著遇到合適的人就把穆念慈嫁了。
  • 穆念慈:人生沒有「救命稻草」
    文/季風愛情會讓人怎樣的盲目,我們從穆念慈身上就能看出來。所以在穆念慈的頭腦中,楊康就成了「了不起的英雄豪傑」。他做了哪些英雄豪傑之事嗎?並沒有。另外,因為楊康是第一個在比武中勝過穆念慈的,按照比武招親的規定,自己就是他的人了。所以穆念慈很容易將自己代入到楊康未婚妻的角色裡,並任由自己的感情不斷地加深。至於更深層的原因,我覺得大抵也有幾個。一是在比武招親這半年中,穆念慈遇到的恐怕多是些街頭混混潑皮無賴式的人物,沒有一個是合心意的。
  • 趣味閱讀:楊康與穆念慈婚姻合同
    只見中間老大一塊空地,地下插了一面錦旗,白底紅花,繡著「比武招親」四個金字,……那漢子點點頭,向眾人團團作了一個四方揖,朗聲說道:「在下姓穆名易,山東人氏。路經貴地,一不求名,二不為利,只為小女年已及笄,尚未許得婆家。她曾許下一願,不望夫婿富貴,但願是個武藝超群的好漢,因此上鬥膽比武招親。凡年在三十歲以下,尚未娶親,能勝得小女一拳一腳的,在下即將小女許配於他。」
  • 楊康與穆念慈:最好不相遇,便可不相戀
    除了父母兄弟之外,還有與他一生有過感情瓜葛的女人——穆念慈。如果可以用「亂世梟雄」來稱謂楊康的話,那麼穆念慈定然就是填補了楊康感情空白的一個角色。金庸是一個多情之人,尤其善於塑造和設計人物之間複雜的情感世界和多角戀愛,但是對於穆念慈,他並沒有過多交代這個女子的身世和命運,從頭到尾都沒有出現太過凌亂的感情糾纏,即便是在描述她與郭靖的那段緋聞時,金庸也是極度小心地維護著她一塵不染的純潔。
  • 83版【射鵰英雄傳】楊康與穆念慈的愛情!
    穆念慈對楊康是一見鍾情,而楊康卻貪圖她的美貌,追至客棧「請贖小生再次唐突,敢問小姐芳名?」一派斯文,讓人慾罷不能。一開始楊康一直是玩玩而已的態度,上擂臺比武招親,更是僅此而已,可痴心的念慈一往情深地愛著他,而楊康更是憑藉三寸不爛之舌把自己的作為都歸於民族大義,也只有穆念慈相信他的鬼話。不過,楊康作風挺正派的,16集穆念慈酒醉於他的臥室,楊康並沒有動她。
  • 《射鵰英雄傳》悽苦的穆念慈:有些男人,即使再愛,也不能將就
    所以,我能理解穆念慈的痴情。豆蔻年華,忽見一人,年輕俊朗,武功非凡,還對自己大獻殷勤,很難讓女孩不動心。自從見了楊康之後,他的身影在穆念慈的腦海中再也無法抹去。楊鐵心初見楊康就斷言:此人是不可信的「登徒浪子」;而他看見郭靖卻很喜歡,他對穆念慈說:「靖兒這孩子這麼老實,我怕你將來找不到更合適的。」楊鐵心說的是實話,可是,穆念慈聽不進去。這也難怪,楊康真的是巧舌如簧,他對著穆念慈總能編出各種各樣的理由。
  • 這幾個演員同時演了穆念慈,誰的演技比較好呢?
    說到穆念慈,很多人應該都知道她是金庸筆下的一個非常漂亮有靈動的人物,雖然在這部小說當中她並不是主角,可是她和楊康的兩個人之間的感情也是在這其中佔有了很大一部分,最主要的就是穆念慈還是楊過的母親。這個小說被搬上大熒幕之後,很多人都對小說中的人物讚不絕口,當然,穆念慈也是很多人特別同情的一個存在。因為他在這個小說中也起著一個非常關鍵的作用,所以無論是這不,今天作品如何的被翻拍,穆念慈這個人物形象始終存在的。今天要說的就是出演過金庸這部作品中飾演穆念慈的幾個明星。楊盼盼,很多人知道她應該是八三版這部電視作品中穆念慈的扮演者。在金庸的這部作品中八三年的這一版是特別經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