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燒女子的肖像 每個人的愛情都應受到尊重

2021-01-07 強哥說電影來了

隨著六月彩虹月的概念傳入國內,同性主題影片再一次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除了已為大眾所熟知的《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卡羅爾》《阿黛爾的生活》等影片,還有一部曾為大眾所忽略的法國女導演席琳席安瑪的作品《燃燒女子的肖像》,這部影片在去年的坎城電影節獲得了最佳編劇獎,除卻影片本身的精緻油畫質感與性別政治深度之外,這部電影被《電影手冊》批評為一部「精緻有餘的學院派影片」。在大眾逐漸遺忘這部影片之際,我們不禁要問,是何種凝視目光本身定義了女性電影的解讀方式?

影片背景:影片建構在遠離男性與世俗喧囂的女性烏託邦之中,但論其核心,卻是一部反烏託邦的影片,雖然男性的身影被隔絕在外生理和物理距離之外,但是代表男性權力的凝視卻無處不在。

就其故事設定本身發生在封建禮教束縛嚴重的18世紀,由諾米·梅蘭特所飾演的女畫家瑪麗安收到委託,幫助富家小姐,由阿黛拉·哈內爾扮演的埃洛伊茲畫出嫁前的肖像畫,在畫作完成的過程中,二人不可避免地墜入愛河。

在彼時婚戀絕非自主、嚴格要求門當戶對的時代,在封建禮教的大家族當中,個人的愛情自由絕對是一種奢望。但在影片全程,代表男性及封建權力的制約無處不在,無論是埃洛伊茲的母親所代表的權力體系,還是畫作本身有關於金錢和權力的交易,都時刻暗示了這段愛情從始至終都會被遮蔽在金錢和權力的陰影之下。在被權力體系遮蔽的時刻,除卻愛情本身,藝術變成了人們生活之中釋放感情的重要方式。

《燃燒女子的肖像》中的藝術表達通過美術、音樂和古希臘神話、詩歌等多種方式表達,影片穿插了一個重要的隱喻點,就是古希臘神話中奧菲斯企圖復活亡妻尤利迪斯的故事,女畫家瑪麗安為他的行為做出註解,「那是一個詩人的選擇,而非是一個愛人的選擇」。在愛情被禁止不能表達的時刻,或許大家能做的,都是詩人的選擇而已。

在彼時婚戀絕非自主、嚴格要求門當戶對的時代,在封建禮教的大家族當中,個人的愛情自由絕對是一種奢望。但在影片全程,代表男性及封建權力的制約無處不在,無論是埃洛伊茲的母親所代表的權力體系,還是畫作本身有關於金錢和權力的交易,都時刻暗示了這段愛情從始至終都會被遮蔽在金錢和權力的陰影之下。在被權力體系遮蔽的時刻,除卻愛情本身,藝術變成了人們生活之中釋放感情的重要方式。《燃燒女子的肖像》中的藝術表達通過美術、音樂和古希臘神話、詩歌等多種方式表達,影片穿插了一個重要的隱喻點,就是古希臘神話中奧菲斯企圖復活亡妻尤利迪斯的故事,女畫家瑪麗安為他的行為做出註解,「那是一個詩人的選擇,而非是一個愛人的選擇」。在愛情被禁止不能表達的時刻,或許大家能做的,都是詩人的選擇而已。

ABOUT

影片最後

在埃洛伊茲即將出嫁的時刻

瑪麗安幾次回頭看見埃洛伊茲的穿著的白色婚紗

無數次凝視的目光

欲望的投射和權力的制衡

一切都歸於終結

多年以後二人再次重逢

又一次

是藝術的力量

是畫作和音樂

讓這一段禁忌之戀在顫抖的震懾中走向終結

面對這樣一部綜合了多種藝術表達形式的影片,面對《電影手冊》的毒評,我們捫心自身,這只不過是以男性為代表的話語權力改頭換面的現代重現罷了,當所有的欲望和愛情都被禁止的時刻,我們能選擇的或許只有藝術,然而又在這個時刻批判藝術「精緻有餘」,或許這恰好代表了,權力體系和權力話語,往往只會忽略遮蔽本身,和被遮蔽的情感。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要燃燒女子的肖像?
    只是過度的批判,會容易讓人陷入到一種為了抗爭而抗爭的境地之中。世界需要的是美好,而不是永無止境的鬥爭。瑟琳·席安瑪意識到了這一點,於是她自編自導的《燃燒女子的肖像》所展現的,更多是愛情的本身。01這是一段愛情故事的記憶。主劇情通過閃回的形式講述。
  • 《燃燒女子的肖像》:如畫般的禁忌愛情
    我認為2019年歐洲有兩部重要的LGBT電影,一部是阿莫多瓦的《痛苦與榮耀》,另一部是《燃燒女子的肖像》。同時,這部電影也拿到了2019年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最佳編劇,在內容和藝術表達上都有不少讓人耳目一新的地方。
  • 《燃燒女子的肖像》的唯美愛情故事
    在我心中,《燃燒女子的肖像》是2019年當之無愧、數一數二的好電影。油畫般的質感電影油畫般的質感、夢幻的調色我們帶入到18世紀的歐洲。我們與作者一道,以一個獨特的視角去思考女性主義的議題。導演用平等的女性凝視,以一種全新的被大多人忽視的女性視角重新定義了電影。
  • 《燃燒女子的肖像》影評:深刻烙印在心底的容貌
    入選今年坎城影展主競賽的《燃燒女子的肖像》,不僅受到影展場刊的高分評價推薦,以女同志愛情為主題的故事也讓身兼編劇與導演的瑟琳·席安瑪拿下最佳劇本,更成為主競賽之外的坎城酷兒金棕櫚的女性導演,如此亮眼成績讓本身就非常優秀的電影增添更多風採。《燃燒女子的肖像》好看嗎?
  • 個人意見|《燃燒女子的肖像》:當你凝望愛情的時候,愛情也在凝望你
    她需要為一名富家女埃洛伊塞畫一幅肖像畫,該畫完成後會被送往米蘭的貴族家庭,埃洛伊塞也會聽從家人安排,成為該家族年輕公子的妻子,雖然在此之前,彼此連樣貌都無從知曉。埃洛伊塞拒絕這樣的安排,不希望被當做模特作畫,瑪麗安之前的畫師都失敗了,而她則是以陪伴者的身份前來,在觀察埃洛伊塞的生活後,用自己的記憶作畫。《燃燒女子的肖像》劇照兩顆孤獨的靈魂,就在觀察當中暗生情愫。
  • 個人意見 | 《燃燒女子的肖像》:當你凝望愛情的時候,愛情也在凝望你
    瑟琳·席安瑪執導的新片《燃燒女子的肖像》,沒有成為本屆法國申報的最佳國際影片,錯過參與角逐的機會。在2019年的坎城電影節中,該片與《寄生蟲》共同入圍主競賽單元,獲得最佳編劇和同志金棕櫚兩個獎項。《燃燒女子的肖像》由瑟琳·席安瑪自編自導,故事發生在18世紀的法國,一名希望繼承知名畫家父親衣缽的年輕女畫家瑪麗安,獨自乘船來到一座孤島上的城堡。
  • 《燃燒女子的肖像》:燃燒的不只是畫像,更是愛情和女性意識
    作者| 全息碎片提及2019年影壇的滄海遺珠,絕不能繞過《燃燒女子的肖像》。這部法國文藝片,狂攬第45屆法國凱撒電影獎9項提名,但在頒獎典禮上卻以主創紛紛離席、只將最佳攝影納入囊中而告終。不過雖有遺憾,但這部影片仍被金球獎、坎城金棕櫚等多獎提名,甚至許多影評人不吝讚美,稱其為年度最佳電影。1760年,法國,孤島。
  • 燃燒女子的肖像:對一個不可能發生的愛情故事的雄偉描繪
    《燃燒女子的肖像》是一部百,合題材的電影。但它似乎超越了這個題材。這是一部兩個女人愛而不得的電影。首先,在評論之前,我想指出,這部電影非常觸動我的心。每一個場景和畫面都很純粹,非常真實。《燃燒女子的肖像》是一部發生在18世紀法國的年代愛情劇,年輕漂亮的畫家瑪麗安受僱為即將舉行婚禮的Eloise畫肖像。
  • 《燃燒女子的肖像》:不止於女同的愛
    文/夢裡詩書宛若油畫般的電影質地,在《燃燒女子的肖像》中是如此的賞心悅目。而在這個帶有西方古典美學的優雅氛圍中,女性導演瑟琳·席安瑪對同性之愛的聚焦,兩位女主間謹小慎微且又纏綿悱惻的愛意流露,則使電影之美不僅源於外,更修於內。
  • 禁慾同性愛情電影《燃燒女子的肖像》每個鏡頭美如...
    瑟琳·席安自編自導的《燃燒女子的肖像》獲得今年坎城電影節最佳編劇獎。影片描繪兩個女子愛情故事,每一個鏡頭都可以被定格成像,鑲嵌在任何一家藝術畫廊裡,空氣裡充滿著禁止的欲望。  兩位主角精湛的演繹,那個時代的愛情故事幾乎承載了所有成功的標誌,無論對於觀眾而言還是那些最高獎項的頒獎者。這部作品就有那麼出色。
  • 《燃燒女子的肖像》:豆瓣評分8.6,這樣的愛情故事太虐心了
    2019年法國女導演瑟琳·席安瑪推出的同性電影《燃燒女子的肖像》榮獲坎城電影節最佳編劇獎。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寄生蟲》的導演都想把手裡的小金人交給席安瑪。關於同性題材的電影並不少見,但這部電影自問世以來到現在依然熱度不減。《燃燒女子的消息》何以收穫如潮的好評,要從人物、故事、視聽多角度進行分析。
  • #火星影評#燃燒女子的肖像,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第二性-上篇
    從微觀來說每個角色、每個故事都獨一無二,有人說同性之愛,有人講母女之殤,但假使你將他們擺放在一起看便會驚奇地發現,他們竟在描摹一幅畫。1760年代故事裡的那幅——燃燒女子的畫像,它成為了我近年來看女性影視作品最愛的一個隱喻。
  • 我們秘密的第二十八頁——《燃燒女子的肖像》
    今天聊聊電影《燃燒女子的肖像》。片名Portrait de la jeune fille en feu / Portrait of a Lady on Fire(2019),別名浴火的少女畫像(港) / 燃燒女子的畫像(臺) / 燃燒的女子肖像 / 火吻女孩的肖像 / 浴火女孩肖像畫 / 年輕女孩的肖像畫。
  • 《燃燒女子的肖像》它絕對是今年最美、最有味道的作品
    《燃燒女子的肖像》是一部於2019年上映的法國愛情劇情片,由Celine Cianma執導,Adela Hanel主演。Nomi Melante和Valerie Golino,關於18世紀歐洲女畫家Marion,誰需要在埃洛伊絲小姐結婚前,在對方不知情的情況下完成畫像。
  • 《燃燒女子的肖像》,畫作凝視之外的性別凝視
    羅丹著名雕塑Danaid的模特一般被認為就是卡蜜兒[燃燒女子的畫像]裡,畫家為小姐繪製了三幅肖像,可後者才不是誰的「繆斯」。本片在2019年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獲得最佳編劇獎及酷兒金棕櫚獎▼小姐艾洛伊茲拒絕被注視。
  • 在孤島相愛,法國酷兒電影的究極浪漫:《燃燒女子的肖像》
    文:Montagne要問2019年最好的LGBT電影是什麼,相信很多人都會提到這部《燃燒女子的肖像》,這部電影在豆瓣評分高達8.6分,超過96%的同性片及95%的愛情片,並提名了金棕櫚。「夏日限定」及與世隔絕《燃燒女子的肖像
  • 《燃燒女子的肖像》:情,是燃燒的畫像;愛,在第28頁
    火光燃燒間,女子的裙擺染上了火焰,但她正專注地凝視著對面的愛人。微風乍起,吹起了燃燒著的裙擺,這無疑是本季度最美的畫面。這一幕出自法國電影《燃燒女子的肖像》,講述了畫家瑪麗安接近小姐愛伊洛斯以完成畫像,但情愫卻在悄無聲息間慢慢滋長的故事,由由瑟琳·席安瑪執導,阿黛拉·哈內爾、諾米·梅蘭特主演的影片是一場禁忌之戀,也是寫給藝術片的最好的情書。
  • 豆瓣電影日曆 2021 年 1 月 3 日《燃燒女子的肖像》
    2019年12月7日最佳外語片《燃燒女子的肖像》獲獎洛杉磯影評人協會2019年12月8日最佳攝影克萊兒·梅託恩獲獎多倫多影評人協會2019年12月8日最佳外語片《燃燒女子的肖像》亞軍華盛頓特區影評人協會2019年12月8日最佳外語片《燃燒女子的肖像》提名女性影評論人協會2019年12月9日最佳女性電影瑟琳·席安瑪亞軍最佳女性故事作者亞軍最佳女性電影《燃燒女子的肖像》獲獎最佳女性外語電影獲獎凱倫·莫利獎提名最佳熒幕情侶諾耶米
  • 搞定甲方最好的方法就是愛上她,同性愛情電影《燃燒女子的肖像》
    2019年5月,一部同性愛情電影《燃燒女子的肖像》亮相坎城電影節。這部電影一上映,就贏得了許多獎項。席琳·西恩瑪也憑藉這部影片獲得了第72屆坎城電影節最佳編劇獎。資源出現後,許多影迷稱這部電影是阿黛爾的又一次人生。然而,這部電影所傳達的力量和內容與《阿黛爾的生活》並不完全相同。
  • 《燃燒女子的肖像》女導演寫給前任的情書
    或許是跟艾洛伊茲較勁,或許是受到嘲諷後的觸動,瑪麗安決定重新給艾洛伊茲作畫,想要在畫中除了技術,也加進靈魂。於是她開始重新了解、重新相處,開誠布公地走近艾洛伊茲的生活和困境。艾洛伊茲也在這種相處和了解中放下戒備。在這種觀察和配合中,他她們萌生了感情,在島上彈琴、作畫、打牌,度過了最快樂的幾天。她們還幫助意外懷孕的女僕流產,三個人在孤島上尋歡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