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 如何選小豎琴(一)

2021-02-07 豎琴

選琴一直是件讓人很頭疼的事情,很多同學都在選購豎琴上遇到各種各樣的天平座問題,今天通過一個不專業的視頻向大家拋磚引玉。


先看視頻

L&H Odgen vs Salvi Aida



現在已經很少看到Aida(愛益達),估計是有了新的代替琴型吧。所以,這個視頻也僅供大家參考參考。裡面彈奏了綠袖子,彈得也不怎麼樣。她視頻裡說Odgen有著更好的共鳴,更喜歡的音色。可見她是更喜歡Odgen這款琴的。


Odgen


Aida



以下簡單和大家聊聊


品牌

多了解品牌看看大師們的用琴

· 大牌子就那幾個,優點質量好,缺點(有的人覺得)貴,這裡我想拿女人們喜歡的中等價位包包來舉例子

· 中小品牌豎琴或豎琴工坊多得去了,有可能的話大家可以先看看實物,或者找比較有誠信的,或中立的了解以下

· 如果遇到向你兜售琴的同學,大家也無需太過抗拒,可以多了解品牌和琴的基本信息

· 哦,對了,豎琴是消耗品,不保值

· 不同的品牌設計理念也不一樣,雖然目前各個琴商都推出了五顏六色的琴,但是藝術性也是一把琴的重要之處

· 售後服務


預算

尊重自己的現實生活並努力賺錢

· 豎琴比起一般樂器來講,起步確實會比較高,但天花板也相對底和透明,畢竟如果要買大品牌豎琴的話,還是可以入的了手的,不像鋼琴提琴的動不動就過十萬,而且會有灰度空間也實在巨大。

· 如果是給孩子學,一般家庭收入不高的,還是放棄吧,老老實實學個吉他什麼的,反正不也是撥弦嘛

· 如果是成人想自己學,個人建議還是有點追求,小編大概統計了下,買小琴一般用了2-5個月工資居多,這麼一算貌似還行吧?努力下還是有的

· 但不要忘記

· 如果只想玩玩的,那還是把錢省了吃喝玩樂吧,那會更開心,或買份好點的禮物送爸媽or愛你的人


使用

思考自身實際使用情況

· 練琴地點:家裡、學校、琴房、樂團、室外等,這些都是需要考慮的

· 練琴時長和強度?

· 小琴也分兩種:好搬和不好搬的。一般買22弦、27弦的朋友都是為了攜帶方便,不過個人覺得,也沒能帶幾次嘛?

· 雖說現在打車很方便,但家裡有沒有車有時候會影響到買30+弦的琴


琴體

· 尺寸:長寬高,支架高?腳高?

· 重量,含包含配件重量?

· 琴弦配置

· 木材:這個下次專門講講

· 顏色


配件

· (個人覺得)椅子是最重要又最容易被忽略的問題。小琴高度一直是個不穩定因素,因為,有人喜歡坐著彈,有人喜歡站著彈,每個人選用的椅子和墊琴的標準不一會導致很多練琴問題

· 板子(Tuning Key),不同品牌豎琴使用的板子不一樣,一定要謹慎選用,買的時候要問清楚,試清楚。上次,居然還聽說有偽劣產品存在,真是無奇不有,選錯配件會實實在在給你心愛的琴帶來10000點傷害

· 琴弦,買琴之前一定要檢查清楚,當然,斷弦一直是個謎之話題,需要幫忙請私我

· 調音器,Casio、Korg、Seiko、Yamaha、Intelli等等等等,能不用國產儘量別用,不是我不愛國,而是國貨調音器實在太差勁、太醜陋、也不精準。聽說有一款Boss級的調音器,有機會入一臺給大家寫寫評測。音叉?沒有絕對音準的同學,就不要傻了,何況音叉一般是A:La。


音色

因人而異不要迷信

· 一般來說,影響小琴客觀因素有三:琴弦、聲板、共鳴箱、連接配件;主觀因素:彈奏方法。我們經常聽到一句不懂什麼意思的話:聲音很暖、很飽滿、很有張力、很豐富。解析一下:每個樂器的振動傳遞方式都不一樣,好的樂器,聲板可以均勻振動,共鳴箱隨之振動同時,可比較充分講聲音傳出。豎琴也好,提琴也好,很多樂器為什麼說共鳴效果差,因為製作工藝差,很多振動經過不均勻區域產生中斷,輕則是聲音迅速衰弱,重則產生噪音

· 當然,每個人的耳朵都不一樣,音色在所有樂器裡都是個討論不清楚的話題。對於這個話題,我已經早在月前就和幾個聲學朋友開始進行研究了:),有結果後會告訴大家


決心

承擔自己所做決策&練琴!


分享兩段1樓南非mm的彈唱視頻:

Embracable You


You take my breath away



最後我想說:

認識的老師們給我分享了一系列因為價格引起的疑心重、不相信任何人、自信心爆炸、抄低價不買琴學生&家長故事,聽得讓人觸目驚心呀。音樂本來講究的是一種美好嚮往,如果太追求利益,那還是請先好好努力工作吧,或許吃喝玩樂會開心些。豎琴雖然相對不便宜,但是卻可以給你許許多多美好的理由讓你去喜歡上它。


後續會po更多豎琴比較視頻出來給各位,請大家密切關注,當然有需要豎琴方面資訊信息的,可以直接私公眾帳號,有問必答。



好了大家喜歡請轉發!我就不囉嗦了,

by the way!記得練琴呀!

歡迎投稿,歡迎交流,需要幫忙也可以m

I will do my best to work with you.


音樂湖網站:musichool.com

官方微博:Musichool

also歡迎老師、同學、家長、各界人士投稿

相關焦點

  • 34弦扳鍵小豎琴曲譜推薦(一)
    同時又覺得譜子被埋沒了可惜……所以今天來推薦一些找譜中遇到的,很好聽的豎琴曲譜。難易程度大多為中級,不過初級向中級進階的學琴者也可以嘗試。這些曲譜在34弦扳鍵小豎琴及以上的豎琴都能演奏。書名:SUAMACH'S HARPSOLO FROM FLIDIAS AND THE MAGIC HARP作者:INGE FRIMOUT-HEI豎琴獨奏曲摘自Suamach的'Flidias
  • 漂亮愛爾蘭豎琴~降臨豎琴坊
    2016年豎琴坊實在是有太多的驚喜~你見過這麼多大大小小糖果色的愛爾蘭豎琴嗎?
  • 豎琴音樂(聽了都收藏了)
    ,先簡單科普一下豎琴:豎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型撥弦樂器之一,起源於古波斯(伊朗)。早期的豎琴只具有按自然音階排列的弦,所奏調性有限。現代豎琴是由法國鋼琴製造家S·埃拉爾於1810年設計出來的,有四十七條不同長度的弦,七個踏板可改變弦音的高低,能奏出所有的調性。
  • 豎琴與詩歌(三首)
  • 源遠流長的撥弦樂器——豎琴
    豎琴在古埃及被稱為貝尼琴,古希臘人和古羅馬人又把它叫作裡拉琴,而在中國,也有一種叫箜篌的豎琴。豎琴樂器的演變,有很多一部分原因是為了克服調性以及半音的限制。16世紀時出現了雙排弦豎琴。這種豎琴,有兩排平行的弦,加上去那一排就像是鋼琴的黑鍵一樣,負責半音的彈奏。在雙排弦豎琴後,又出現了三排弦豎琴以及鐮鉤豎琴。
  • 天使的樂器——豎琴
    當時歐洲其它地區的豎琴,與愛爾蘭豎琴最大的不同,在於它使用指尖而非指甲彈奏,而且它不像愛爾蘭豎琴的琴身,並沒有一個大共鳴箱。  豎琴樂器的演變,有一大部分是為了克服調性及半音的限制。16世紀時,Juan Bermudo比照鍵盤樂器,發明了雙排弦豎琴(double-strung harp)。這種豎琴,有兩排平行的弦,加上去的那一排,就像鋼琴的黑鍵,負責半音的彈奏。
  • 豎琴上的沃爾塔瓦河丨看法國演奏家梅斯特(Xavier de Maistre)如何賦予豎琴新生命!
    法國豎琴大師梅斯特(Xavier de Maistre)用豎琴演繹的《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不僅讓樂曲變幻出無限可能,音樂尤其典雅、高貴,更讓人觸摸到歷史的記憶,令人神往。梅斯特(Xavier de Maistre)是屬於「能夠重新賦予豎琴新生命」的藝術家。他演繹的《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典雅、高貴,觸摸到歷史,令人神往。
  • 豎琴樂片試聽系列(十四)
    導語:這是【你好豎琴】推出的「豎琴交響樂片段試聽」系列。
  • 健力士黑啤(GUINNESS)全新的豎琴LOGO
    健力士黑啤(GUINNESS)可以說是愛爾蘭的一個象徵,自從1759年誕生至今已經走過250個年頭,在其近150年歷史中,它就一直使用豎琴形象作為品牌的主要元素。健力士黑啤在中國的市場一直不溫不火,在超市中我們總能看到其靜靜地佇立在一角,大有一種「你不買,或買,我就在這裡」的淡定,在酒吧這些夜場中,它也是同樣的低調。或者這也與它曾經的一個廣告詞「好東西留給願意等待的人」遙相呼應。但這種等待,只能說是一種故作姿態,如何讓中國人真正接受黑啤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面臨很多挑戰。最大的挑戰是我們沒有這種歷史認同感,接下來才是口味的接受。
  • 愛爾蘭豎琴
    中世紀馬力女王的豎琴,藏於蘇格蘭愛丁堡博物館簡單的翻一下以下:The Celtic harp is a triangular harp traditional to Brittany, Ireland, Scotland and Wales.
  • 豎琴 | 從遙遠的神話飄來的仙樂
    奧菲歐一直未能從喪妻的悲痛中走出,最終他也不幸被魔女殺害。天神憐憫,其父阿波羅贈與他的豎琴被高高掛在空中,點綴茫茫蒼穹,這便是天琴座的來歷。奧菲歐的故事憂傷了多少人心!巴洛克早期的蒙特威爾第和巴洛克後期的格魯克分別以這一題材創作了歌劇,這些音樂都是劃時代的佳作。
  • 緬甸的傳統歌謠與豎琴 | Harp & Vocal Music of Burma
    又提到了功能一詞,今天寫國內唱片介紹時不由自主自己都被這個概念勾了幾回,以前還沒深思過。縱向看,音樂的功能性是在衍變的。橫向看當下,它的不同需求反應的正是當下的社會形態。今天分享的樂器是緬甸豎琴,因為太美好,我順便給它起了個名字——菩提葉琴haha ~
  • 豎琴男神:梅斯特
    豎琴演奏家梅斯特是屬於「能夠重新賦予樂器新生命」的藝術家。
  • 豎琴團體班火熱招募中!
    就讀高雄市立新興國中音樂班、高雄中學音樂班期間,榮獲Kawai東和獎學金、臺灣華菁杯音樂比賽豎琴組第一名、第二屆臺灣豎琴大賽古典B組第一名、第一屆臺灣豎琴大賽古典B組第二名、第三屆臺灣豎琴大賽古典A組第二名、臺灣省學生音樂比賽豎琴組第三名。
  • 美國豎琴大賽專訪——評委專訪
    Jeremiah Siochi和Katherine Siochi不過大部分都是前臺的消息,小編這段時間採訪到了本屆大賽的評委,也是小編心中的男神——張小傑教授,他跟我講了好幾個豎琴大賽的小故事。第一個故事:中國豎琴老師竟是美國豎琴冠軍的紅娘!  本屆豎琴大賽人生贏家的Katherine Siochi,她和豎琴之間的紅娘竟是中國的豎琴老師樂秋平。
  • 你認識豎琴麼?
    豎琴,是一種大型撥弦樂器,是現代管弦樂團的重要樂器之一。豎琴可作獨奏、重奏和合奏,屬多功能的複音樂器。其流傳地區甚廣,在歐洲、美洲和亞洲等地區亦有出現豎琴類的樂器。豎琴在古埃及稱為貝尼琴,古希臘和古羅馬稱為裡拉琴,中國又有一種稱之為箜篌的豎琴。豎琴在各個古文明地區均有所發現,其來源已很難追究,但普遍認為其靈感從弓演變而來。最早的紀錄至少可追溯到西元前3500年的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在蘇美人聚居的烏爾城,現代考古學家從葬坑和皇家陵墓中挖掘出一些古代豎琴。
  • Salvi豎琴:威爾斯王子
    威爾斯王子 Prince of Wales
  • 唯美豎琴·永恆哥德堡—法國著名豎琴家希萬·布萊塞爾獨奏音樂會
    希萬•布萊塞爾始終覺得,自己似乎生來註定演奏豎琴,從事指揮。他曾就讀於法國裡昂國立音樂學院,師從法布裡斯•皮埃爾與吉爾伯特•埃米,這段時光培養了他對管弦樂和當代音樂的熱愛。希爾凡曾在盧森堡愛樂樂團、巴黎管弦樂團、裡昂國立管弦樂團、裡昂國立歌劇院管弦樂團、土魯斯國立管弦樂團、蒙特卡洛愛樂樂團、維也納「聲音論壇」當代室內樂團(Togetherness Klangforum Wien)、大路室內樂團(Route Ensemble)等多個樂團中擔任豎琴演奏,由指揮家拉斐爾•弗呂貝克•德•布爾戈斯、米歇爾•普拉松、艾曼紐•克利文、阿蘭•隆巴爾、馬雷克•雅諾夫斯基、
  • 風景 愛爾蘭的豎琴酒館
    豎琴酒館(The Harp Tabvern)引以自豪的就是其不變的傳統愛爾蘭風格。
  • 彈「豎琴」的古裝人物,旭鳳認真,小骨可愛,最美的卻是她!
    我們看他彈豎琴的樣子,是不是很認真呢?很有貴公子的感覺。小骨之後說的這個人物也是大家都認識的,本是一個很普通的女孩兒卻被告知是妖神,也是相當刺激的一件事兒了。圖中她手中拿著的這個豎琴在劇中是一個神器,威力還是很大的。不過可能是造型的原因看她彈琴的樣子還是有一點兒可愛的感覺。嫦娥接下來的這個人物不是劇裡面的只是一個宣傳短片,在裡面她演的是嫦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