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純潔的蓮花在佛教中的象徵性意義

2020-12-28 順章0

淨土總是橫出,進入蓮花以後,很快進入極樂世界,通途法門是從竹子裡面一節一節往上爬,走走停停,需要無量劫才能成功!

豎處與橫出

無量壽經中:一 一華中出三十六百千億光,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億佛,身色紫金,相好特殊,一 一諸佛,有放百千光明,普為十方說微妙法,如是諸佛,各個安立無量眾生於佛正道。

度化無限,重重無盡

即使在夜色朦朧中,蓮花也非常美麗。

人間蓮花

六祖大師開悟後云:「何期自性本自清淨;

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

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所謂明心見

性者,即見此不動不搖、不來不去、不生不滅而

蓮花「出汙泥而不染」佛經常常將蓮性比佛性,就是六祖大師所說的自性,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都是坐在蓮花之上,或手執蓮花,表示佛是出自塵世而潔淨不染的境界。

出淤泥而不染

相關焦點

  • 蓮花在佛教中的象徵和意義
    蓮花在佛教中的象徵意義極為深廣如《華嚴經》的《華藏世界品》記載,毗盧遮那如來的華藏莊嚴世界海,有層層無盡的世界。「華」,指的是蓮花;「藏」,是指蓮花含藏種子之處。因為華藏世界中所有的世界、世界種,都含藏於大蓮花之中,都住在大蓮花之上,所以才稱為「華藏」。
  • 觀音為什麼坐在蓮花上?蓮花與佛教的不解之緣
    因為蓮花在佛教中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佛座稱為"蓮花座"或"蓮臺";結跏跌坐的姿勢,即兩腿交叉、雙腳放在相對的大腿上,足心向上的姿勢,稱為蓮花坐勢;佛教宣傳的西方極樂世界,比作清淨不染的蓮花境界,故稱"蓮邦";《阿彌陀經》描寫的西方極樂世界的情景是:"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池中蓮花大如車輪。"故稱佛國為"蓮花國";
  • 蓮花形象在佛教中為何如此普遍?
    蓮花代表聖潔、美好。在佛教故事中,釋迦牟尼的母親,長著一雙蓮花般美麗清亮的大眼睛。悉達多太子降生時,皇宮御苑中出現了八種瑞相,其中之一,便是池中長出大如車輪的白蓮花。  佛教中,以蓮為喻的詞語數不勝數。蓮花與佛教的關係十分密切,也可以說蓮花就是佛的象徵。 佛經中把佛教聖花稱為「蓮花」,把佛國稱為「蓮界」,把袈裟稱為「蓮服」,把和尚行法手印稱為「蓮蕖華合掌」,甚至把佛祖釋迦牟尼稱為「蓮花王子」。《阿彌陀經》描寫西方極樂世界如是:「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池中蓮花大如車輪。」
  • 「蓮花」象徵著什麼?蓮花與佛教的關係
    蓮花與佛教的關係十分密切,也可以說蓮花就是佛的象徵。走進佛教寺廟,隨處可看到蓮花形象。大雄寶殿中,佛祖端坐在蓮花寶座之上,慈眉善目,蓮眼低垂;西方三聖的阿彌陀佛和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也端坐在蓮花之上。其餘的菩薩,有的手執蓮花,有的腳踏蓮花,或作蓮花手勢,或向人間拋灑蓮花狀。
  • 佛和觀音為什麼都坐在蓮花上?蓮花在佛教中的意義竟然這麼大!
    不管你信不信佛,估計都能注意到,無論是影視劇還是現實中的寺院,只要有佛出場的場合,他們大部分都是坐在蓮花上的。那麼佛和觀音為什麼都坐在蓮花上呢?蓮花在佛教中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呢?蓮有四德:一香、二淨、三柔軟、四可愛。
  • 蓮花象徵著什麼?蓮花與佛教的關係!
    其餘的菩薩,有的手執蓮花,有的腳踏蓮花,或作蓮花手勢,或向人間拋灑蓮花狀。寺廟牆壁、藻井、欄杆、神帳、桌圍、香袋、拜墊之上,也到處雕刻、繪製或縫繡各種各色美好的蓮花圖案。蓮花代表聖潔、美好。在佛教故事中,釋迦牟尼的母親,長著一雙蓮花般美麗清亮的大眼睛。悉達多太子降生時,皇宮御苑中出現了八種瑞相,其中之一,便是池中長出大如車輪的白蓮花。
  • 蓮花為何是佛教的象徵
    蓮花與佛教的密切關係,還表現在佛教將許多美好聖潔的事物,以蓮花作比喻,以蓮花為代表。在佛教故事中,佛祖釋迦牟尼的母親,長著一雙蓮花般的美麗清亮的大眼睛。佛祖降生時,皇宮御苑中出現了八種瑞相,其中最主要的一種瑞相,便是池中突然長出大如車輪的白蓮花。佛祖降生時,在他的舌根上放射出千道金光,每一道金光化作一朵千葉白蓮,每朵蓮花之中坐著一位盤足交叉,足心向上的小菩薩。
  • 「蓮花」象徵著什麼?蓮花與佛教的關係與寓意
    大雄寶殿中,佛祖端坐在蓮花寶座之上,慈眉善目,蓮眼低垂;西方三聖的阿彌陀佛和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也端坐在蓮花之上。其餘的菩薩,有的手執蓮花,有的腳踏蓮花,或作蓮花手勢,或向人間拋灑蓮花狀。寺廟牆壁、藻井、欄杆、神帳、桌圍、香袋、拜墊之上,也到處雕刻、繪製或縫繡各種各色美好的蓮花圖案。  蓮花代表聖潔、美好。在佛教故事中,釋迦牟尼的母親,長著一雙蓮花般美麗清亮的大眼睛。
  • 佛法生活 |「蓮花」象徵著什麼?蓮花與佛教的關係
    蓮花代表聖潔、美好。在佛教故事中,釋迦牟尼的母親,長著一雙蓮花般美麗清亮的大眼睛。悉達多太子降生時,皇宮御苑中出現了八種瑞相,其中之一,便是池中長出大如車輪的白蓮花。佛座稱為「蓮座」或「蓮臺」;西方極樂世界,比作清淨不染的蓮花境界,故稱「蓮邦」;《阿彌陀經》描寫西方極樂世界如是:「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池中蓮花大如車輪。」故稱佛國為「蓮花國」;佛教廟宇稱為「蓮剎」。
  • 為什麼蓮花可以作為佛教的象徵?
    說到蓮花,它的公眾形象應該是「純潔」「清淨」「出淤泥而不染」…… 但是,真的僅僅只有這些麼?世間萬物、花草那麼多,唯獨以蓮花為主要代表,想來肯定還有它殊勝處的。說到蓮花的殊勝,個人以為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妙法蓮花經》一經的弘傳。《妙法蓮花經》簡稱《法華經》,自從鳩摩羅什翻譯以後,無論從佛教義理還是文學造詣上都堪稱一絕。
  • 蓮花與佛教的不解之緣
    蓮花,又稱荷花。它是佛教經典和佛教藝術經常提到和見到的象徵物。蓮花與佛教有著不解之緣,因為它與釋迦牟尼的許多傳說聯繫在一起。據說,釋迦牟尼本是天上的菩薩,下凡降生到迦毗羅衛國淨飯王處。所以蓮花是從煩惱中解脫而生於佛國淨土的聖人化身。佛祖就是出於淤泥間挺然而出,證得正覺,得大自在。雖然超脫凡俗卻不離世間法。蓮與佛教所主張的出世人格,有著天衣無縫般的契合。佛教認為,人間煩惱多於恆河沙數,迷失自我如同陳淤積垢。有志者應該努力修行,淨化自我,不受汙染,超凡脫俗,追求到達清淨無礙的境界。蓮花的自然美完全可用來象徵佛教的這種理想。況且,蓮花本身也確實有吸引人的地方即蓮貴善美。
  • 蓮花象徵著什麼,蓮花與佛教的關係
    ■  佛教為什麼如此推崇蓮花呢?蓮花都是美好、善良、聖潔、寬容、大度的象徵。佛教是著重尋求解脫人生苦難的宗教,將人生視作苦海,希望人們能從苦海中擺脫出來,其解脫的途徑是:苦海——修行——彼岸(淨土)。這和蓮花生長在汙泥濁水中而超凡脫俗,不為汙泥所染,最後開出無比鮮美的花朵一樣。「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與佛教的宗旨很相應。
  • 澳門與蓮花的不解之緣
    說起蓮花,其實大家都不陌生,荷花的花語是清白、堅貞和純潔。宋明理學開山鼻祖——周敦頤就特別喜歡蓮花,甚至寫過一篇名貫古今的散文《愛蓮說》。這篇文章生動地描繪了蓮花的形象,歌頌了蓮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潔品格,從而表現了作者潔身自愛的情操和灑脫磊落的胸襟,同時也使「蓮,花之君子者也」的美名流芳千古。
  • 佛教中的「八寶」是什麼
    佛門之八寶,分別為寶傘、金魚、寶瓶、蓮花、法螺、吉祥結(又稱盤長)、寶幢、法輪。
  • 3大奇特蓮花,很少有人全見過,第3種顏色金黃,是佛教「聖物」
    蓮花是自然界裡,十分常見的一類花朵,而且它的名氣也是相當的大。在古代就有不少的文人墨客願意寫出種種歌頌蓮花的名篇佳句,而蓮花的種類其實是相當多的,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之中,就只能夠見到最普通的一種蓮花,就是那紮根於河裡,相互簇擁生長起來的蓮花,花朵呈現白色與粉紅色,葉片寬大,莖幹修長,呈現碧綠色。
  • 【佛教壁紙】「千手觀音」「蓮花」
    佛教壁紙「千手觀音」 「千手觀音」,又稱千手千眼觀世音、千眼千臂觀世音等。千手觀音是阿彌陀佛的左協助,與阿彌陀佛、大勢至菩薩(阿彌陀佛的右脅侍)合稱為「西方三聖」。· 佛教壁紙 蓮 花· 蓮花與佛教有著不解之緣,因為它與釋迦牟尼的許多傳說聯繫在一起。
  • 佛教以蓮花象徵什麼
    以下是聖嚴法師開示:蓮花在佛教表示什麼?在佛經中說,人間的蓮花不出數十瓣以上。
  • 最早的佛教圖騰,竟然不是蓮花丨《法華經·下卷》28
    花不為美,為蓮子故上一講,我們講的是妙法,這一講是講蓮華,蓮華是對妙法的形象的比喻。經典當中歷來對蓮花有非常形象生動的描述,因為蓮花是佛教裡面的圖騰、是標誌。還有花落蓮成,就是到了秋天的時候,蓮花花瓣全部落了,蓮蓬乾癟地呈現在、矗立在風中,最終會墜入水中,叫花落蓮成。花落蓮成比喻真正的修行人到了最後,不是越來越漂亮,而是越來越樸實,看上去越來越不像那個華麗的世俗之人,而變成一個樸實無華的人,要修好自己的內功。我覺得智者大師總結的三點,特別的有意思。
  • 佛教神祇:蓮花手菩薩 (站姿)
    目前我們尚未從早期的佛教文本中證明在印度佛教文化語境下有任何一種特定的觀世音菩薩形象可以被認為是蓮花手(觀世音)菩薩 (Padmapani Avalokiteshvara)。這或許是因為在繪畫表現中提供了更多的圖像學資訊,我們得以更容易地判斷該造像的身份與文本出處,特別是借用如那些來自於西元一千年以前的圖像學資料來輔助判斷。『蓮花手菩薩』此一詞彙在藏文翻譯文獻中甚少出現。同樣的,在金剛乘佛教裡,由於觀世音菩薩作為一種冥想本尊,而需在密續文本裡具有明確的描述與定義,因此『蓮花手菩薩』此一通泛的詞彙也很少在金剛乘的文本中出現。
  • 花開見佛性:青蓮花與佛教的淵源
    佛教文化活動中,經常會在佛像、佛塔、經書等殊勝三寶所依面前,供養具有妙香的蓮花、曼陀羅花、青蓮花,以及美麗的花鬘。人們在堪為殊勝福田的一切佛像前,供上令人愜意的所有天花,以及用美花及珍寶等精心穿成五顏六色的花鬘、寶鬘,以此表達對佛的敬意。《維摩經·佛國品》曰:「不著世間如蓮花,常善入於寂行。」蓮花即代表了由煩惱而至清淨的最高修為,是從煩惱中解脫而生於佛國淨土的聖人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