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音土壤裡的「靈性」之花 ——阿班•貝爾格的歌劇《露露》講座綜述

2021-03-04 上音當代音樂周

2018年,溫德青教授在上音開設了「中外當代歌劇課程」,上學期的系列課程,是由國內著名作曲家和音樂學者講述了「中國當代歌劇」的部分,而這學期的課程主要涉獵於「西方當代歌劇」部分。


2019年3月7日(周四)15:30~17:00,在上海音樂學院中樓215教室,溫德青教授以阿班·貝爾格的兩部歌劇作為開篇,該文是溫德青教授第一講的第二部分——阿班·貝爾格的歌劇《露露》。

首先,溫德青教授介紹了歌劇《露露》的創作背景。《露露》是奧地利作曲家阿班·貝爾格歷時六年創作的未完成作品,是一部由十二音技法寫成的名作,全劇分為序幕和三幕。該劇腳本由作曲家本人根據德國劇作家法蘭克·威特金的劇作《大地之靈》和《潘多拉盒子》進行改編的。這部劇的腳本創作於1929年,1934年貝爾格完成了全劇的鋼琴縮譜,不幸的是在他去世時第三幕的管弦樂配器並未完成。

歌劇《LuLu》劇照

其次,溫德青教授從人物化性格主題上對歌劇《露露》進行分析,貝爾格在十二音運用上是對勳伯格的一種繼承,但他又不完全與勳伯格一樣,他的序列設計中帶著明顯的旋律線條,他極少使用旋律的逆型或倒影逆型,也最大限度的保持旋律的清晰性。貝爾格首先設計一個基本音列,這個音列貫穿全曲,劇中主要角色的音列都是由它派生出來,該十二個音音列以四個三音組的形式呈現。

1、露露主題序列

作為歌劇中心人物性格化的代表,這個主題的音列是有基本序列變化而來,是基本序列的重組,露露主題的序列首次出現後重複一次,並因為重複使得主題獲得了性格特徵。

2、阿爾瓦(Alwa)序列

該性格的主題音樂主要是運用了原型,這個主題也是由《露露》基本序列重組而來。

3、舍恩(Schoen)序列

舍恩序列在歌劇中用的最多的是原型序列形式,主要是原型的移位,同時作曲家還把舍恩的序列嵌入基本序列中,組合成新的序列形式。

溫教授在音樂技術上對歌劇《露露》進行了進一步的剖析,歌劇的第一幕是奏鳴曲式,第二幕則是傳統的迴旋曲,第三幕是主題與變奏形式,貝爾格的歌劇結構是通過音樂本身的結構力來完成的。在配器上樂器組分聲部層次陳述,音響更加細膩、清晰;織體輕薄、透明,流動且具有質感。

同時,作曲家在創作中還堅持著調性因素,在《露露》中調性關係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具有強烈的調性因素,在設計基礎序列時(降B—降E—E—A音),它介於「有調」與「無調之間」,具有明顯的泛調性特徵。

最後,溫德青教授總結道:十二音雖是一種理性的創作技法,然而在歌劇《露露》中,貝爾格卻巧妙地運用了自由十二音,在序列設計中對於「調性」因素的構思,對於旋律序列的的設計,豐富的音色變化,流動的線條,晶瑩的織體及自由化的多聲部對位等手法使其成為一部可聽性強、易被聽眾接受的優秀作品。

歌劇《LuLu》劇照

溫德青教授以詼諧、幽默的方式帶領同學們學習了貝爾格的兩部歌劇。此次講座可謂乾貨滿滿,同學們收穫頗多——無論是對於歌劇文本內涵的理解,還是對創作技巧的研究,都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講座在熱烈的掌聲中結束。

主辦

上海音樂學院

承辦
溫德青當代音樂國際化課程
          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            
上海音樂藝術發展協同創新中心

項目支持
中國歌劇學科體系構建與研究
 上海音樂學院研究生部

       上海音樂學院「國際一流作曲人才培養與實踐」戰略創新團隊
 國家「雙一流」高校建設項目 
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設扶持項目

 內容|趙志科

攝影|吳羽萌

編輯|羅景揚

相關焦點

  • 浪漫的倒影——貝爾格《露露之歌》的結構與音高組織邏輯研究
    奧地利作曲家阿爾班・貝爾格於1933年創作的《露露之歌》(Lied der Lulu)源自其同名歌劇《露露》(Lulu),主要運用了歌劇中的基本序列和露露序列作為音高組織。文章通過對其結構及音高組織邏輯的分析,進一步研究作曲家將理性的作曲技術層面與感性的音樂情感表達相結合、在藝術層面上得到平衡與升華的方式。
  • 課程綜述|宮宏宇教授|《歌劇理論評論人才培養》
    此次演出雖然只在皇族中表演,但也證明不到20年的時間裡,一部新歌劇已經傳到中國了。Lampe, 1703 —1751)作曲的三幕滑稽輕歌劇《萬特裡之龍》(The Dragon of Wantley),這個事件被記錄在上海第一家英文報刊《北華捷報》(North China Herald)上。
  • 課程綜述|斯奈德教授|《歌劇理論評論人才培養》
    本場講座由項目負責人錢仁平教授主持,溫德青教授擔任法語翻譯。在前兩場講座中,斯奈德教授從宏觀上總結了1990年以來西方歌劇中的戲劇觀、美學觀、聲音技術和法國歌劇的新形式,本場講座則聚焦法國現代歌劇中的敘事結構和舞美設計,並針對性地選取凱婭·薩裡亞霍(Kaija Saariaho)的歌劇《唯聲遺留》(Only the sound remains)進行了分析和講述。
  • 【歷史今日/作曲家】貝爾格
    奧地利作曲家阿爾班·馬利亞·約翰尼斯·貝爾格(Alban Maria Johannes Berg)1885年2月9日出生於奧地利維也納,是與勳伯格、韋伯恩齊名的第二維也納樂派代表人物。
  • 序列音樂技術的中國化研究(二) ——十二音創作技術與理論的發展(1990—2000)
    這種做法,同樣可以在陳銘志創作的《鋼琴小品八首》之七的「吟唱」中找到。雖然這首民族風格的序列小品總長只有17小節,但其中的鏡像結構卻得到了非常完整的表達。實際上,除了個人的創作之外,陳銘志對於韋伯恩的研究也同樣值得關注。有關貝爾格的研究,對於當時的音樂創作來說,具有借鑑意義。
  • 《少女歌劇relive》大月阿露露角色基礎屬性講解 大月阿露露怎麼樣
    導 讀 少女歌劇relive大月阿露露怎麼樣,這個角色是一個輔助型角色,看他的介紹就知道,玩的好就有5個強者,玩不好就是5個菜雞,那麼一起來看看他的技能屬性吧
  • 古典吉他彈名曲:貝爾格《鋼琴奏鳴曲1號》
    1904年,貝爾格跟隨勳伯格學習,在此之前幾乎沒有受過正規音樂培訓。貝爾格把勳伯格看作是朋友、父親和音樂上的偶像。學習四年後,他完成了單樂章的第一首編號作品「鋼琴奏鳴曲」,表現出不凡的作曲功底以及融合傳統與現代的作曲思想。1915-1917年間在奧地利服兵役,並於1917-1920年間創作了代表作歌劇《沃採克》。
  • 【2020年歌劇綜述】春天將臨,大地會讓中國歌劇之花更絢麗綻放
    一個又一個歌劇創作與演出團隊、一部又一部分屬於不同區域的歌劇作品,以其富有新氣勢的歌劇實踐,共同點綴著、繁榮著中華歌劇古國。當然,從中國歌劇的命運和民族歌劇的尊嚴的角度來反思2020年的中國歌劇,不應該被一句「中國歌劇的春天」所魅惑,應該做的事還有很多,但呈現出來的民族化、區域化和國際化趨勢,卻預示著中華大地歌劇之花將漫山遍野盛開。
  • 中國小提琴教父 特拉赫金貝爾格在哈教琴30年
    1961年首屆哈爾濱之夏音樂會,哈爾濱歌舞劇院(現哈爾濱歌劇院交響樂團)小提琴聲部的演員用俄羅斯風格的演奏向自己的老師特拉赫金貝爾格致敬——那個在哈爾濱度過了38年的俄羅斯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在中國,很多小提琴演奏大家均出自他的門下。【人物簡介】特拉赫金貝爾格弗拉基米爾·達維多維奇·特拉赫金貝爾格1884年生於烏克蘭基輔。
  • 沉迷歌劇的義大利指揮家
    而出生於「歌劇之鄉」米蘭的指揮大師克勞迪奧·阿巴多,自幼薰陶在這片歌劇的土壤中,音樂進修也是在當地的學校完成,得天獨厚的文化氛圍和自身本就出類拔萃的音樂天賦,促成了他對歌劇藝術的在維也納,他指揮演出的貝爾格《沃採克》、羅西尼《在阿爾及爾的義大利姑娘》、《蘭斯之旅》(ⅡViaggio a Reims)、穆索爾斯基《霍萬興那》、R·施特勞斯《埃列克特拉》、威爾第《假面舞會》、《唐·卡洛斯》、華格納《羅恩格林》、莫扎特《唐·喬萬尼》以及舒伯特被人遺忘的歌劇《菲拉布拉斯》(Fierrabras)等,皆是反應熱烈,好評如潮
  • 「大提琴先知」-尤裡烏斯•貝爾格-德國奧古斯堡音樂學院
    尤利烏斯•貝爾格出生於奧古斯堡的大提琴家尤利烏斯•貝爾格已經持續在音樂舞臺上活躍了40餘年。09:00-10:00(音樂廳)德國奧格斯堡音樂學院 University of Music Augsburg尤利烏斯•貝爾格 大師班音樂會Julius Berger Masterclass這次尤利烏斯•貝爾格僅帶來了兩位弟子,所以在他的大師班音樂會裡,
  • 張惠玲 |《梅西安的中國調式與十二音空間》
    梅西安的中國調式與十二音空間Messiaen’s pentatonicism and twelve-tone space 奧利沃·梅西安創新地以五聲音階注滿西方音樂的十二音空間,充分體現了一種跨文化的融合。梅西安同時代的作曲家們大多借著五聲音階賦予作品遠東色彩。
  • 講座綜述|音樂出版與編輯素養
    > 2019年12月5日上午10:00,我校邀請到上海音樂出版社總編輯費維耀先生,為我們作了題為「音樂出版與編輯素養」的講座
  • 「露露」之爭
    關於兩個「露露」之間的愛恨糾葛始於2018年,到現在來來往往已經上演到第三季了,而貓妹也追更到第二集了,但是看起來離大結局還很遙遠。先來簡單的前情回顧一下,2018年8月第一季首播,承德露露(000848.SZ)因與汕頭露露發生商標使用許可合同糾紛而提起訴訟,但終審裁定汕頭露露勝訴,得以繼續使用「露露」商標。
  • 周末藝術課堂之「歌劇《費加羅的婚禮》」在文藝之家精彩開講
    12月6日下午,周末藝術課堂之「莫扎特計劃(3):歌劇《費加羅的婚禮》」在嘉興文藝之家二樓多功能廳開講。此次講座由上海音樂學院西方音樂史碩士、古典音樂傳播者、樂評人張舒然老師主講。歌劇《費加羅的婚禮》完成於1786年,根據法國作家博馬舍的同名喜劇,由著名的歌劇臺本作家達·蓬特改編而成。張老師在講解歌劇的時先用故事描繪大綱。
  • 4大選角曝光阿班是星二代偶像歌手
    製作公司GDH宣布推出電視劇版,4大選角都各有來頭,其中「阿班」是19歲的星二代Jaonaay Wattanasin(Jaonaay),備受矚目。▲《天才槍手》翻拍泰劇版,4大選角曝光。「阿班」是星二代歌手Jaonaay,爸爸是有歌王之稱的Jetrin Wattanasin,媽媽是女星Pin Kejmanee,是三兒子中的老大,不但繼承高顏值還有音樂才華,未出道前就是媒體焦點,如今成為歌手又接拍電視劇,每一步都受到娛樂圈關注。▲泰劇版《天才槍手》小琳是BNK48的Juné。
  • 華潤置地悅裡+佛山大劇院,邀你共賞《圖蘭朵》歌劇魅影
    這個國慶,華潤置地悅裡大開藝術趴,不用飛義大利,在家門口即可提前感受《圖蘭朵》歌劇魅影。赴一場城市藝術生活之旅,get《圖蘭朵》贈票攻略。  10月1日-10月7日,華潤置地悅裡,為佛山呈現《圖蘭朵》服裝美展,讓您從一件衣服,走進圖蘭朵歌劇世界。
  • 提託·戈比Tito Gobbi | 倫敦歌劇大師課 | 誕辰100周年紀念 | 歌劇唱段集錦 | 託斯卡
    擅長威爾第、普契尼的歌劇,以唱演並佳著稱於世。他優美的唱腔在歌劇中深受人們的喜愛。戈比音色頗似卡魯索,深受人們的喜愛。他的嗓音激昂、穩健,極富音樂性和表現力,特別是在人物的性格刻畫上,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 4選舉角曝光阿班為星二代偶像歌手
    其中「阿班」是19歲的星二代JaonaayWattanasin(Jaonaay),備受關注。GDH是泰國第二大影視製作公司。《天才槍手》的票房成績優於海外。這次推出的是電視版。女主角「小琳」是BNK48的Juné,20歲。不同於電影版女主角的單眼皮和酷炫特徵,而電視劇版則是長相甜美。「阿班」就是星二代歌手Jaonaay。他的父親是有歌王之稱的傑林·瓦塔納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