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聽,雲雀》舒伯特
1826年夏天的一個星期日,舒伯特和幾個朋友從波茨賴恩斯多夫返回維也納,途經威林,決定停下來休息一下。他們走到一家酒店裡,看見蒂策(Josef Teltscher,1801–1837,舒伯特的朋友)坐在酒店的花園裡,桌上放著一本莎土比亞的劇本《辛白林》。舒伯特打開一看,剛好翻到第二幕第三場克洛頓(王后和前夫所生的兒子)在伊摩琴(國王和前後所生的女兒)的閨房前所唱的晨歌《聽,聽,雲雀》。他讀得出了神,忽然喊道:「我的腦子裡出現了這麼好的旋律,如果有五線譜紙就好了!」他的朋友都卜勒連忙在菜單的反面畫起五線來。沒有多久,一首美妙的歌曲已經完成了。
舒伯特和朋友在威林酒店。(施文德的速寫)
以上這個瑰麗的傳說,至今還為音樂愛好者所津津樂道。其實,舒伯特的《聽,聽,雲雀》不是寫在菜單的反面的,而是寫在一本隨身攜帶的筆記本上的。這本筆記本現在已經成為維也納市政廳收藏的文物之一。其中除了《聽,聽,雲雀》外,還寫著其他作品的底稿。但是,事實歸事實,人們還是醉心於上面那個瑰麗的傳說。在威林的根茨街和庫區刻街轉角處,從1885年起開了一家酒店,門口有一塊紀念「1826年7月26日一個星期天的晚上,舒伯特在此創作《聽,聽,雲雀》」的牌子。店裡有一個花園,園裡放著喝啤酒的座位,一棵樹上也釘有寫著「1826年7月26日」和「舒伯特」字樣的牌子。這家酒店和它的花園,當然是根據上述的傳說設計出來的了。
圖5.施文德的畫:在施鮑恩家裡舉行的舒伯特晚會。
舒伯特在彈鋼琴,歌唱家福格爾坐在他右邊,
其餘的人也都是維也納文壇和樂壇的一時之選。
那麼,舒伯特到底是在什麼地方寫這首歌曲的呢?比較可信的一說是:當舒伯特在卡爾教堂鄰近,他的朋友施文德(Moritz von Schwind,1804–1871)家一個月光照臨的房間裡寫這首歌曲時,施文德正在繪畫。當時舒伯特住在施文德家的鄰近,卡爾教堂的隔壁。施文德是一個畫家,是以舒伯特為中心的一個文藝圈子中的成員。他有幾幅畫描繪了這個文藝圈子的活動:一幅畫描寫施鮑恩家裡的音樂集會,舒伯特在彈鋼琴,男中音歌唱家福格爾(Johann Michael Vogl,1768–1840)站在他旁邊引吭高歌;另一幅畫描寫貝多芬《合唱幻想曲》(作品80)的演出,舒伯特站在福格爾旁邊,拉赫納(Franz Paul Lachner,1803–1890)在指揮,勃倫塔諾夫人在彈鋼琴,施文德坐在她旁邊翻譜。
《外國名曲逸話》最早出版於上世紀80年代,由已逝著名音樂學家、音樂理論家錢仁康先生編著,聚焦古典音樂名曲背後的趣聞軼事,幫助音樂愛好者了解更多作品背後的故事。此書一經出版便被搶購一空,成為當時音樂愛好者必不可少的入門讀物。《外國名曲逸話》的此次再版,採用32開小開本的裝幀,讓此書更加便於攜帶,並添加了「掃碼聽音樂」,讓你可以一邊聽古典名曲一邊去探尋古典名曲背後的故事。
長按二維碼,即可購買此書。
http://shyycbs.tmall.com/
團購可直接聯繫上海音樂出版社發行部
電話:021-64317191
▼▼▼點擊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