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第一理財
繼2020年4月瑞幸造假風波引起內鬥之後,這場內鬥連續劇還在繼續。
就在剛剛,瑞幸的CEO被自己人罷免了。
據最新消息稱,瑞幸咖啡的七位副總裁,以及所有分公司總經理和核心業務總監籤署了聯名討伐信,集體要求罷免現任的董事長郭瑾一,信中列出了郭瑾一包括貪腐、關聯利益以及能力低下多項罪狀。
有意思的是,郭瑾一自己都蒙在鼓裡。
此次罷免的主要參與者是,瑞幸曾經曝出造假醜聞時候的掌權人陸正耀,這次內鬥被視為他想要想要二次奪權瑞幸,這下事情就變得有意思起來了。
郭瑾一在瑞幸造假風波之後出任掌門,可以說是救瑞幸於水火,此時被「罷免」難道系派系爭鬥還是另有隱情?
瑞幸的內鬥的來龍去脈究竟是什麼?
從「民族之光」到「失信退市」的瑞幸又能給我們什麼啟示?
請看本文詳細解讀。
01
「逼宮」大戲的來龍去脈
就在1月3日,一封在末尾落下數十位瑞幸咖啡總裁、管理層員工的籤名以及手印,用以討伐並提起罷免現任董事長兼CEO郭瑾一的信出世。
在這封信中,這些高管指控郭瑾一涉嫌貪汙腐敗、濫用職權剷除異己、能力低下等三大問題,進而向瑞幸咖啡董事會以及股東呼籲,要求將郭瑾一罷免。
但很快,郭瑾一就出來否認,認為這個舉報信是陸正耀等「舊勢力」強迫員工籤發的,員工只是被裹挾的,
並且郭瑾一自己已經申請了「董事會」調查,就所有事情展開調查,還原事情真相,並且宣稱自任職以來,所作所為問心無愧,同時反咬陸正耀,要求對他以及同行者的動機進行調查。
值得一提的是,郭瑾之、陸正耀、錢治亞曾是並肩作戰的戰友,如今卻倒戈相向,劍拔弩張,實屬可惜。
那麼,同為瑞幸管理層的郭瑾一與陸正耀究竟有何糾葛?
2020年4月2日,在渾水做空瑞幸之後,瑞幸咖啡證實財務造假,並且涉及金額達到了驚人的21億。
就在消息曝出的當天,瑞幸咖啡股價暴跌80%,超過50億美元的市值瞬間蒸發。
瑞幸咖啡為了應對這次危機,在董事會特別委員會已經掌握了財務造假更多證據之後,中止了CEO錢治亞和COO劉劍的職務。
錢治亞
2020年6月,瑞幸因為無法遞交年報,只能退市。
退市過後沒幾天,瑞幸咖啡還解除了陸正耀的董事長任命,也一併解除了黎輝、劉二海、邵孝恆的董事任命,其餘多名高管被解職。
但這實際上是眼看就要被問責清理的陸正耀的一場自導自演,同時罷免三位也被視為陸正耀(神州系)與黎輝(大鉦資本)、劉二海(愉悅資本)的玉石俱焚之計。
還沒有卸任的陸正耀還提名了兩位獨立董事,但這兩位走走過場的獨立董事任職不滿一個月就雙雙離職。
與此同時,出於對曾經戰友的信任,瑞幸咖啡任命原代理CEO郭瑾一為董事長兼CEO。
此時的郭瑾一更像是臨時頂崗的過渡職位被推上管理層,因為在造假消息被曝出之時,時任瑞幸咖啡董事長的陸正耀多次拒絕配合工作。
但是在2020年7月,陸正耀的所持股權遭到清算,徹底失去了對瑞幸咖啡的控制權。
但明面上瑞幸已經與陸正耀完成了切割,但董事會八人中依舊有陸正耀的」餘黨」,這為此後的陸正耀重回瑞幸埋下了伏筆。
之後的陸正耀依舊在尋找機會,想要重回瑞幸咖啡。但對郭瑾一來說,如何讓瑞幸咖啡度過造假風波的震蕩,才是最重要的。
02
造假風波之後:苟延殘喘的瑞幸
瑞幸造假曝出之後,瑞幸的股票暴跌80%,並且名聲已經臭了,此前一直靠著投資人的資金「燒錢」的瑞幸,也要開始「節約糧食」了。
郭瑾一接手瑞幸之後,一直通過壓縮成本和費用,用以自救。
於是瑞幸咖啡以減少補貼和折扣力度來控制營銷費用,對一些未達到預期表現的門店進行關停,在控制門店的基礎上,收縮子品牌「小鹿茶」、「無人咖啡機業務,用於強化現金流。
在這個階段,郭瑾之中止了和此前選用的百麥、中糧、鑫國等一線供貨商的合作,用廣州順大、上海芙純等不能達到瑞幸標準的「二線」供貨商,這也是陸正耀等人認定郭瑾一在進行供貨商選擇期間存在利益關聯的重要依據。
並且拿出了證據即瑞幸輕食品類不進行公開競價和比選,全部工作都由負責人一人把持,並且指定了供應商。
這樣的消息並不在少數,2020年7月,就有消息報導稱,瑞幸頻繁更換牛奶、糖漿品牌,甚至使用臨期果汁作為原料。
但郭瑾一併未對該項指控做出否定和辯解,只是提出會公開供應商名單以供調查。
毫無疑問的是,更換供應商是確有其事,但目的是為了控制成本還是借「控制成本」的幌子進行利益交換就不得而知了。
從結果來看,針對性運營的結果是,得益於保守的擴張戰略,瑞幸的開店速度放緩,並且60%的門店能夠實現盈利。
總體來看,瑞幸的運營情況表現良好,據數據顯示,在2020年前三季度,瑞幸的收入分別為5.65億元、9.8億元和11.45億元,即使受到疫情的影響,瑞幸的增長也相當可觀,分別同比增長了18.1%、49.9%和35.8%。
2020年12月,得以喘息的瑞幸發布公告稱願意支付1.8億美元罰款,接受造假的代價,與SEC達成和解,也就是到此時,已經可以宣告,瑞幸即將走出造假風波帶來的震蕩。
但就在瑞幸終於穩定下來之時,陸正耀等「舊勢力」就捲土重來,試圖重新奪回瑞幸,不惜與曾經的戰友郭瑾一刀劍相向。
03
二次爭奪:神州系VS瑞幸
前面說到,陸正耀與瑞幸的關係在2020年7月完成了切割,但瑞幸的現任董事會成員中,依舊有陸正耀的影子。
在去年七月新成立的董事會中,曾英、楊傑曾被陸正耀提名董事,很大可能是陸正耀的支持者,這也是為何陸正耀發起「公開信」能迅速得到響應的原因。
而且陸正耀此人工於心計,善於資本運作,此前在神州租車時期,他就以退為進,讓出公司大股東職位,後來通過資本運作,又重新拿回了神州租車的控制權。
此次瑞幸咖啡「內鬥」,也許是陸正耀故技重施,意圖重回瑞幸的策略。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指控郭瑾一之前,陸正耀就已經註冊了新公司主營共享空間類業務,並不斷在瑞幸咖啡挖人。
在瑞幸咖啡進行和解有望重新出發的關鍵節點,陸正耀在此時展開控訴,意圖再明顯不過,那就是要奪回瑞幸的控制。
但在這次內鬥中,又的確存在疑點。
即郭瑾一駁斥陸正耀之後,陸正耀的追隨者李軍、周斌等人再次回懟,稱郭瑾一混淆視聽,並且已經掌握大量貪腐證據。
既然掌握了證據,為何並沒有遞呈公開實錘?
既然郭謹一有恃無恐,為何又不正面回應具體細則,只是展開類似內部自查的調查?
對瑞幸來說,2020已經足夠艱難,沒想到2021開年之際又遭此波折。
不論頂著史上最快上市公司的光環,還是後來因造假跌下神壇,不論是曾經神州系治下的瑞幸,還是如今爭奪不休的瑞幸背後,都散發著一股利益、金錢的味道。
至於,瑞幸咖啡到底好不好喝,他們是不關心的。
參考資料:
21世紀商業評論:瑞幸內鬥「羅生門」
遠川商業評論:瑞幸幹不掉星巴克,但喜茶可以
CFO交流圈:瑞幸咖啡曝內亂!高管發聯名信要罷免董事長,當事人回應......
餐飲老闆內參:徹底翻車後,瑞幸為什麼還能撐到今天?
經濟觀察報:瑞幸咖啡內鬥:多位高管籤聯名信要求罷免董事長 董事長回應員工被裹挾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