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觀閱莫莫小遊記。各位新年好!雖然這次的疫情非常嚴峻。目前,上海返程已迎來高峰期。專家透露,這一周會是疫情高發期,所以小夥伴們一定要做好防禦,還在放假的小夥伴就不要出門了,如果必須出門要搭乘公共運輸,一定要帶好口罩和勤洗手!也希望疫情嚴重地區的小夥伴們能度過這次危難關頭,加油!中國加油!
之前的上海老建築裡,漏掉了上海郵政總局大樓,今天特地為大家補一篇。上海郵政總局大樓,現為上海郵政博物館及辦公樓,位於北虹口區蘇州路的276號,由英商思九生洋行設計,華商餘洪記營造廠承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高4層,建築面積25294平方米,於1924年11月竣工。
大樓內的郵政營業廳號稱「遠東第一大廳」,氣勢雄偉。建築整體風格為折衷主義風格,主體是參照英國古典建築風格,融合了科林斯立柱和巴洛克式鐘樓,主立面(東、南立面)為花崗石基座及水刷石飾面,北立面則是紅磚清水牆,整體具有濃鬱的英國風情。
鐘的兩邊,各有一組藝術雕像,一邊三人分別拿著火車頭、輪船和電信電纜模型,象徵交通和通信,另一邊也是三人,中間是希臘神話中的通信之神,左右則都是愛神,象徵郵政為人類,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情愫。從正門入,就到了二樓的「遠東第一大廳」。
站在大廳入口,左右可見呈「V」字形排列的營業櫃檯。白底黑花的地磚、木製的營業櫃檯護欄、頭頂的吊燈,一切都是復古的模樣,仿佛能回到剛啟用時的盛景。這裡的工作人員表示:「郵政大樓存在90多年了,這個支局也存在90多年了,所有在郵局能辦的業務,這裡依然都能辦,每年1月5日發售生肖新票,排隊的隊伍能繞郵政大樓好幾圈」。
1949年春,中國人民解放軍展開了解放上海的戰役。郵政大樓是扼守蘇州河的戰略要地,為了保護大樓和郵局機關免遭破壞,中共上海郵局地下黨總支領導郵工主要採取勸降戰略,最終除了東牆上留下的一兩個彈孔外,上海郵政大樓幾乎完好無損地回到人民手裡。如今走進大樓332室,仍可見玻璃上保留著一個孤零零的槍眼。
1989年9月25日,上海郵政總局大樓被公布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11月20日,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於2017年12月2日入選「第二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上海郵政大樓已有90多年歷史,而中國的郵政如果從1896年官辦大清郵局開始算起,就有120多年歷史了。
上海郵政大樓,是全國郵政系統唯一建成後一直在使用、並獨具特色的標誌性建築,上海市近代優秀建築、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如今,這裡既是中國郵政集團公司上海市分公司的辦公場所,也是1924年至今仍在運作的四川路橋郵政支局的營業場所,大樓內還設有國內首家郵政博物館,即上海郵政博物館。
博物館看點很多,這裡有世界最大封,那是1999年上海郵政承擔第二十二屆萬國郵聯大會上海活動時特製的特大籤名紀念封。可以看到世界上第一枚郵票黑便士和中國第一套郵票大龍郵票,還有許多特別材質、特別造型的郵票,比如施華洛世奇水晶郵票、瑞士巧克力香味郵票,還有唱片郵票,只要放進唱片機,就會傳出美妙的音樂。
珍郵館也是不容錯過的,為了保護存放在裡面的傳奇色彩、世量稀少的罕品,這裡的溫度常年控制在20°C左右、溫度保持在40%到55%,無紫外線照明,光源全部採用光纖。同時,上海有證的鎮館之寶「紅印花小2分濾色試蓋樣票」以及「全國出河一片紅」等珍郵都會在館內輪換展出。真的是罕見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