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下,燈光裡
科斯林巨柱式列柱、鐘塔、群雕等
上海郵政大樓的折衷主義風格盡顯
這座屹立在蘇州河邊的百年建築
一直是虹口的驕傲!
上海郵政大樓為歐洲折衷主義建築形式的代表作,「U」型平面。兩側均為主立面,有通貫三層的簡化科林斯巨柱式列柱。轉角處頂部為鐘樓,冠17世紀流行的義大利風格巴洛克式穹頂。
鐘樓兩側各有一組三人群雕。一組分別代表了鐵路、海運和郵電通信。另外一組,居中者是神話中的信使,兩邊是愛神,體現了郵政是人與人溝通的載體。
上海郵政大樓由英籍建築師思九生設計,於1922年12月動工興建,由華商餘洪記營造廠承建,在1924年11月竣工,如今已近100歲。
初建成的上海郵政大樓全景
這裡緊靠市中心,東連黃浦江,北近火車站,南距十六鋪水運碼頭不遠,郵件的水陸運輸十分便利,在當時是理想的郵政樞紐。
現在,大樓內很是安靜。
你知道嗎?
以前,這裡熱鬧得不得了~
24小時燈火通明,
真正體現了郵政聯合作業,環環相扣,
珍貴影像詳見下方視頻
(本視頻時長6分6秒,建議在WiFi環境下觀看)
據了解
地下一層主要是報紙報刊分發處理的地方。
資料
中廳裡停放著運輸車輛,包裹和印刷品分揀工作也在這裡處理。
資料
二樓營業大廳面積1200平方米,寬敞明亮、富麗堂皇,素有「遠東第一大廳」之稱。除了營業大廳以外,還有信函和國際郵件處理。
三樓、四樓是辦公區。大樓在當時是集營業、郵件處理、運輸、投遞、辦公等多項功能於一體。
20世紀六、七十年代,上海貨,一度就是名牌的代名詞。特別是與老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輕工業品,如永久牌自行車、上海牌手錶、英雄金筆等,深受全國人民的喜歡。
那時候,郵寄這些東西的也很多。其中,手錶屬於是保價包裹,它必須是另單另封,面對面交接,要確保物品的安全。
資料
上海郵政大樓裡的作業是晝夜不停......後來,隨著郵政業務量的增加,這幢大樓已經不太適應於作為生產用地。
如今,上海郵政大樓是中國目前仍在使用的、規模最大、最早的郵政標誌性建築。大樓內還設有國內首家郵政博物館——上海郵政博物館。
大樓裡的每個設計、每處細節,
都代表著那段歷史的記憶,
至今依然被津津樂道!
大家可以抽空去看一看、拍一拍哦~
上海郵政博物館
地址:天潼路395號(入口1)、北蘇州路250號(入口2,此門周日不開)
開放時間:9:00-17:00(16:00停止入場)
周三、四、六、日開放(中庭開放時間:周六、周日 )
來源@樂活虹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