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頂商人胡雪巖有多厲害?3個小故事告訴你:生意原來可以這樣做

2021-01-18 騰訊網

清朝末年流傳有一句話,「南有胡雪巖,北有大盛魁」。大盛魁指的是清朝山西人所開辦的一個商號,這個商號是當時國內對蒙貿易最大的商號,胡雪巖是清朝首富。這句話的意思是,他一人的財富足以比過整個商號,當然可能會有誇大的成分,但也足夠說明胡雪巖的財富之多。

胡雪巖不只是一個商人,他還被御賜二品頂戴,還被賞過黃馬褂。從古至今,富可敵國的商人不少,但是像他這樣,馳騁官場,商場名利雙收的就沒有幾個了。

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從錢莊小夥計開始做起,一步一步向上爬,創建了屬於自己的商業帝國。他名下的錢莊遍布全國各地,有人說他個人的財富比整個大清朝的國庫還要多。在收穫無數財富的同時,他還心繫國家大事,參與了洋務運動,協助了左宗棠西徵,後人將他尊稱為「商聖」。他究竟是怎樣從一介草根到富甲天下的呢?

給人方便

胡雪巖經常說「為富要仁,先義後利」,他的整個經商生涯都秉持著這一要義,因此被商界的同行們奉為聖人。

據史料記載,一天胡雪巖正在自己的商鋪裡與分行的掌柜們談論近期盈虧收入。突然有人前來求見他,只見前來拜見的那個人面色通紅,十分焦急,原來這個商人在投資時被人坑了,急需資金運轉,所以他準備把自己的家產低價賣給胡雪巖。

胡雪巖並沒有立即答應,而是送走了他,說過段時間給他消息。商人走後,胡雪巖立刻讓手下去打聽這個消息是否屬實,得知的確如此。第二天,他連忙從錢莊提了一大筆銀子,請來了那位商人,那個商人看到這筆銀子之後大為吃驚,原來這比他提出的價格要高得多,他感到十分疑惑,不明白胡雪巖為什麼要這樣做?

胡雪巖對他說,知道他現在陷入了困境,所以這個房子只是暫時抵押在他這裡,等到商人渡過難關後可隨時贖回房產。

胡雪巖手下的夥計們對此十分不解,不知道他為什麼要放走這塊「到嘴的肥肉」,胡雪巖語重心長地講起了自己少年時的經歷,當時他拿著帳單去外面催帳,南方的天氣經常下雨,所以他時常會帶著把傘,他常常會為路旁沒帶傘的陌生人打傘,漸漸的整條街的人都認識他了。

後來即使他自己不拿傘,也會有人給他打傘。他告訴夥計們,他這樣做雖然沒有賺到錢,但卻交到了朋友。

後來那個借錢的商人成功用借到的這筆錢東山再起,贖回了自己的房產,並且還成了胡雪巖的合作夥伴。胡雪巖的這一做事風格立刻傳遍了整個商界,人人都喜歡和他做生意。

講究誠信

一次,杭州綠營邊的千總羅尚德在他這裡存了1萬多兩的銀子,這個羅尚德年輕的時候,嗜賭成性,輸了很多錢,他有一個早已定好婚約的妻子,雖然沒有成婚,但他卻花了妻子娘家很多銀子,後來他嶽父提出要解除婚約, 說即使不要錢,也不讓自己的女兒嫁過去,這刺激了羅尚德的內心,他立刻戒了賭博,為了還債投身綠營。

這一去就是十幾年,他從一個普通的小士兵熬到了六品武官的位置,在當兵期間他十分節儉,攢了1萬多兩銀子,但是因為接到命令要上前線,這1萬多兩銀子又不好攜帶,所以他準備把這些錢存到胡雪巖的阜康錢莊。因為害怕打仗的時候會弄丟,所以他說自己不要存摺也不用利息。

錢莊的夥計不知該怎麼辦,於是便去問胡雪巖,胡雪巖知道這一情況後,決定按三年定期算。

刀劍無眼,羅尚德最後還是戰死沙場了,臨死之前,他委託自己的老鄉將自己的存款提出來然後還給自己的嶽父,這兩位同鄉沒有任何憑據,就來到了錢莊,在辦理手續時,他們的內心也極其忐忑,害怕錢莊會賴帳。結果就在他們成功自證身份後,錢莊立刻就給他們辦理了手續。

就這樣,阜康錢莊的大名傳遍了整個軍營,那些將領們本來就覺得錢財帶在身邊很麻煩,但又不敢隨便存到錢莊,聽到這個消息之後他們紛紛把積蓄存到了阜康錢莊。

以牙還牙

無論古代還是現代,做生意最害怕的就是小人無賴,雖然胡雪巖被賜了二品頂戴,但也有無賴擾亂過他的生意 。

一次他的店鋪裡來了一個派頭很大的人,他帶來了一個舊陶罐,說是古董非要當300兩白銀,店裡的小夥子一看這個人的派頭不敢得罪,於是便照付了。

胡雪巖回來一看,發現那個陶罐是個假貨,小夥計知道之後十分慌張,連忙認錯。胡雪巖說這不怪你,都怪那個無賴太過無恥。

第二天,胡雪巖家辦酒席邀請了很多富商大賈前來參加,說是要欣賞「古董」。等到客人們來全了以後,胡雪巖小夥計把古董端出來,小夥子下樓時一不小心把「古董瓶」摔碎了。胡雪巖假裝十分心疼。

很快胡家摔碎「古董」的消息傳遍了全城,之前的那個無賴得知後,覺得自己又可以坑一大筆錢,於是便又來到了當鋪,說是要當回自己之前的古董,否則當鋪就要賠他1000兩。不曾想店裡的夥計收下了這300兩,把他原先的那個破陶罐拿了出來還給了他。無賴自知無理,滿臉羞愧地走了。

相關焦點

  • 聽書《紅頂商人胡雪巖》合集
    《胡雪巖》是2006年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高陽。「經商要學胡雪巖,當官要學曾國藩」,高陽的《胡雪巖》一度成為現代經商人士必看的圖書之一。《紅頂商人胡雪巖》書中描繪了各色的人物,既有貪官、買辦、奸商,也有美麗善良的女性,個個性各鮮明,栩栩如生。情節環環相扣,懸念頻頻,引人入勝。此書在歷史和故事間再現了一個時代的風貌。
  • 紅頂商人胡雪巖(1)
    □ 高 陽今天開始連載長篇歷史小說《紅頂商人胡雪巖》,鳳凰出版傳媒集團、鳳凰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江蘇文藝出版社2012年5月出版。作品講述了大清首富胡雪巖從店夥計到大清首富花了30年,從首富到傾家蕩產只花了3天的跌宕人生。高陽(1926-1992),著名作家,以歷史小說著稱。其中代表性作品有《胡雪巖全傳》三部曲、《慈禧全傳》等。
  • 胡雪巖:富可敵國的紅頂商人,結局卻很慘澹
    記住歷史,不負韶華,砥礪前行中國社會,歷朝歷代都是高度集權的結構,所以無論是做官的,還是做和尚的,還是經商的,都無法脫離政治的羈絆而獨立在。而政治鬥爭向來是殘酷的,是你死我活的,觥籌之際可能性命攸關。作為商人過多地參與到政治中,古往今來,落得善終的那可真是鳳毛麟角。歷史上的紅頂商人從吳越的範蠡,秦王朝的呂不韋到清朝的胡雪巖。
  • 歷史人物:唐太宗的後裔—紅頂商人胡雪巖
    這支胡姓稱為「李改胡」或「明經胡」,一代商聖胡雪巖由此出。 聰穎誠實胡雪巖生於1823年,安徽省績溪縣湖裡村人,幼年時候,家境十分貧困,以幫人放牛為生。但胡雪巖貧不夭志,少年時即表現出誠信不貪的品德。 小時候有一次給東家放牛,在路上拾得一個包袱,打開一看,裡面儘是白花花的銀子。
  • 紅頂商人胡雪巖的最終敗因:荒淫而奢靡的習性
    一代懦商、紅頂商人胡雪巖不但在商場上叱詫風雲,在政壇上春風得意,而且在情場上更是遊刃有餘,堪稱情場上的高手。他在創業期間所遇到的女人,幾乎都是為他的事業服務的:有的成為被他所用的 "犧牲品";有的非常幸運地被他收為小妾,但納其為妻的先決條件是此女子必須有益於他將來事業的開拓。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胡雪巖能夠成長為一代 "紅頂商人",這些具有 "幫夫命"的小妾們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 紅頂商人胡雪巖,除了生財有道,他還有個難以啟齒的嗜好?
    胡雪巖是晚清時期著名的「紅頂商人」,也是徽商的代表性人物。晚清時期的胡雪巖在商界的地位可以和官場上的曾國藩相提並論。在義和團興起和太平運動中,胡雪巖在王有齡和左宗棠的幫助與支持下,積累了驚人財富。並且協助左宗棠籌辦軍餉和軍火,胡雪巖賜品秩正二品,成為亦官亦商的風雲人物,走到了人生的巔峰。胡雪巖於1823年出生於安徽的一個小農村,兒時喪父,生活艱難。因為他的聰明才智,被錢莊的掌柜收為義子,才有了後來發家致富的資本。白手起家的胡雪巖,經商有道、誠信為本,對商業道德的尊重直到現在仍為人稱道。阿里巴巴前董事局主席馬雲曾經評價胡雪巖「給我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
  • 紅頂商人胡雪巖的「方圓之道」
    胡雪巖是晚清一位富賈天下的「紅頂商人」,他的成功得益於精通「方圓之道」。他認為一個人如果過度地方正,稜角傷人,勢必頭破血流。反之,處世為人過於八面玲瓏,過於圓滑,也必將眾叛親離。要想贏得商道成功,就必須心中刻著一個「圓」字,堅持能伸能屈的「方圓之道」,做一個真正的「方圓之士」。胡雪巖有一句名言:「欲無辦大事之難題,必先傾全力做到圓世道,圓身心」,在他看來,鋒芒太露,必遭暗算。
  • 「杭州亞運會·富甲江南」紅頂商人胡雪巖,漫談傳奇商賈人生
    ▲ 晚清徽商胡雪巖其實,關於紅頂商人胡雪巖在正史與民間都留下了不少故事為什麼稱胡雪巖為紅頂商人?因為他有著正二品的珊瑚紅頂能得到如此的待遇在中國兩千年封建王朝歷史中胡雪巖是商人裡面的「第一人」他的資產當時達到多少呢?
  • 「紅頂商人」胡雪巖: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取之無道,必生禍殃!
    做生意,悟透這一天規,生意才能做得長久!這一天規就是眾所周知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也是一代「紅頂商人」胡雪巖在與人談生意時的一句口頭禪,在胡雪巖看來,不管有多愛財、多想賺錢,如果取之無道,則必生禍殃。
  • 夜讀丨紅頂商人胡雪巖:做事靠能力,做人靠格局
    胡雪巖經商成功之道,關鍵在於人脈的經營。從錢莊小夥計到清朝首富,紅頂商人胡雪巖的一生極富傳奇性。 他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功,除了本身才幹非凡、膽識過人之外,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十分會做人。「誰都有雨天沒傘的時候,能幫人遮點雨就遮點」 清朝末年,有個商人因為投資失敗,急需一筆資金來扭轉敗局。
  • 紅頂商人胡雪巖臨終前告誡後人「勿進白虎」,白虎有何含義
    晚清的破敗是我國人之殤,但這段歷史中也留下了不少歷史人物值得我們去回望,比如說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胡雪巖等,胡雪巖作為紅頂商人,人生起初仿佛開掛一樣,但最終卻數十年積累,一朝散盡,落了個家敗人亡的下場。
  • 紅頂商人胡雪巖,臨終前叮囑子孫「勿近白虎」,白虎是什麼?
    胡雪巖出生於安徽績溪,幼年時期,家中十分貧困,胡雪巖只得幫人放牛貼補家用。可這樣一位「鄉下佬」,卻能將錢莊生意打理得如日中天,還和左宗棠、李鴻章等封疆大吏發生交集。不過,胡雪巖這位紅頂商人臨終前,卻對子孫說出「勿近白虎」這四個字,其中的「白虎」到底是什麼?胡雪巖出生於清朝道光年間,先後歷經鹹豐、同治、光緒朝。
  • 紅頂商人胡雪巖:生財有道的好手,還有個難以啟齒的癖好
    戰國時有猗頓西河速富的故事,自古商人便為「經商有道」傷神費力,而當事業開始發展起來也是極為迅速的,《史記集解》云:「十年之間,其息不可計,貲擬王公,馳名天下。」說到經商,一定會提起晚清著名的商人胡雪巖,他是徽商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商界的地位可以說是「商界中的曾國藩」。
  • 紅頂商人胡雪巖,臨終前告誡後代勿近白虎,白虎是什麼?
    可謂是一個在亂世中還能白手起家,最後成為清朝富豪的典型代表,後來胡雪巖也被人們冠上紅頂商人的標籤。胡雪巖的第一桶金小時候家裡沒錢,胡雪巖就幫助別人一起放牛以謀生計,胡雪巖12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就意外病逝了,第二年胡雪巖就背井離鄉,來到杭州打拼。
  • 紅頂商人胡雪巖的覺悟:房子為什麼造在元寶街?
    NO. 1|壹「如果你有一鄉的眼光,你可以做一鄉的生意;如果你有一縣的眼光,你可以做一縣的生意;如果你有天下的眼光,你可能做天下的生意。」對很多想幹大事業的人來說,講這話的「紅頂商人」胡雪巖,應該都不會陌生。他的資產最高時達到了3000萬兩,在當時可能比清朝國庫的藏銀還要多。我們耳熟能詳的「胡慶餘堂」,也是胡雪巖一手創立的產業之一。過去說,「經商要學胡雪巖」,在胡雪巖身上,有許多特質值得學習。
  • 走進紅頂商人胡雪巖故居 三百萬兩白銀打造豪宅府邸
    前段時間看高陽寫的紅頂商人胡雪巖一書,對胡雪巖的經商之道和做人處世之道甚為佩服,於是就到河坊街的元寶街遊玩,參觀一下胡雪巖的故居。這是元寶街胡雪巖故居門環。胡雪巖早期也是錢莊站櫃檯的,後來資助了王有齡,兩個人合作把生意越做越大,自己開起來錢莊,在湖州開了絲店,然後開辦藥鋪,最後和左宗棠合作,日漸亨通,達到巔峰。匾額上寫的是,勉善成榮。對聯是,存一片好心願舉世無災無難,做百般善事要大家利民利人。院子中間最核心的景觀,天開圖畫,重簷歇山頂,飛簷翹角,下面一個水池子,碧波粼粼,錦鯉戲水,周邊是迴廊,有美人靠,是個觀景的好地方。
  • 被抄家的紅頂商人胡雪巖如此告誡子孫,「白虎」究竟...
    說到草根創業,我們浩瀚的歷史人物中,有一個人就不得不提,那就是胡雪巖。小時候的放牛郎,從一個錢莊學徒白手起家,長大後變身一代巨賈,不止生意如日中天,還能官居二品,賞穿黃馬褂,資產達千萬兩白銀,而在當時,千萬兩銀子足以買下3萬座四合院了。 俗話說:做官要學曾國藩,經商要學胡雪巖。
  • 「紅頂商人」胡雪巖臨終前告誡子孫:勿近白虎,「白虎」是啥?
    因此,很多人認為,胡雪巖說的「白虎」是指女色,畢竟在胡雪巖一生之中,曾有過13房妻妾。 但縱觀胡雪巖一生,他雖然有過如此之多的妻妾,卻被沒有因此「受損」,相反,妻妾甚至成了他商業上的助力。
  • 紅頂商人胡雪巖是怎麼完蛋的?
    王大人「知恩圖報」,允許胡雪巖擴大生意,除了搞錢莊(貸款給別人賺取還款時的利息),還允許他做藥材生意、替政府採購糧食和軍械等,也就是物流行業,當時叫漕運。手握錢莊和漕運,胡雪巖的財富呈幾何指數暴增。本來倆人可以你儂我儂的一直這麼各取所需地曖昧下去,可惜人算不如天算,爆發了太平天國運動,太平軍沒多久就擁向了杭州城。
  • 商道:紅頂商人胡雪巖的成功與失敗
    《胡雪巖全傳》中講,胡雪巖在籌辦自己的阜康錢莊時,非常重視人才的作用。杭州城為太平軍攻破,後又被清軍收復,城裡一切都是兵荒馬亂的景象,可居然有自覺恪盡職守的巡夜更夫。胡雪巖發現這個「奇蹟」後,認為這個60多歲的老人是了不起的人才,胡雪巖覺得不可以放過,認為他最適合看管倉庫,於是立即派人鄭重請其為自己幫忙。胡雪巖成在識人用人,敗也敗在用人不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