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丨紅頂商人胡雪巖:做事靠能力,做人靠格局

2021-02-11 民生周刊


點擊上方綠標 收聽朗讀音頻

文/京博國學

商道就是人道。胡雪巖經商成功之道,關鍵在於人脈的經營。從錢莊小夥計到清朝首富,紅頂商人胡雪巖的一生極富傳奇性。

 

他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功,除了本身才幹非凡、膽識過人之外,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十分會做人。

「誰都有雨天沒傘的時候,能幫人遮點雨就遮點」

 

清朝末年,有個商人因為投資失敗,急需一筆資金來扭轉敗局。這筆資金非常龐大,放眼天下,只有埠康錢莊才能幫他。

 

商人一咬牙踏進了胡氏的埠康錢莊,一開口,就是押上全部的產業。

 

他索取的價格很低,埠康所得的利潤很高,沒有人會錯過這樣一筆好買賣。

 

但胡雪巖並沒有馬上應承,反而讓他先回去。商人前腳剛走,胡雪巖後腳就派人去了解實情。

 

第二天,胡雪巖按照市面上的價格,如數支付給商人資金。這個價格,遠遠高出對方的出價。

 

商人錯愕不已,胡雪巖告訴他,自己只是暫時幫他保管資產,等他挺過這一關,可以隨時贖回。

 

商人感激涕零,拜別而去。

 

手下都很不理解胡雪巖的做法。

 

胡雪巖卻說:「當我還是小夥計時,經常在街上跑業務。下雨天,我總是會幫人打傘。後來時間一長,我就不用帶傘了。你肯為別人打傘,別人才願意為你打傘。誰都有雨天沒傘的時候,能幫人遮點兒雨就遮點兒吧。」

 

後來,商人贖回了自己的產業,成為胡雪巖忠實的合作夥伴。胡雪巖的善舉被越來越多的人知道,生意也越做越大。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今天攢下的人品,會在某個意想不到的瞬間得到兌現。

「成全別人,就是成就自己。每個人都會是自己的貴人」

 

胡雪巖生意做得如此之大,而且一直順風順水,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借力。

 

他最早找到的靠山,是浙江巡撫王有齡。倆人剛結識的時候,一個是錢莊的小夥計,一個是窮困潦倒的異鄉人。

 

那時,王有齡整天在茶館窮泡,一壺龍井泡成白開水還捨不得走。窮也就算了,架子還大,不愛搭理人,因此也沒人搭理他。

 

可胡雪巖覺得這個人不一般。

 

當他知道王有齡是候補官員,只是沒錢進京去補缺時,他決定把剛收到的一筆帳挪借給了他。

 

王有齡異常感動,「非親非故,為何如此幫忙?」

 

胡雪巖只說:「我看你好比虎落平陽,英雄末路,心裡說不出的難過,一定要拉你一把,才睡得著覺。」

 

胡雪巖果然沒有押錯寶,王有齡進京之後官運亨通,一路做到浙江巡撫。而他也知恩圖報,助力胡雪巖成為江南首富。

 

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卻不是人人都願意做的。然而,這既是一種能洞察未來的人生智慧,也是一種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的豁達情懷,在成全別人的同時,往往也成就了自己。

 

後來,太平軍作亂,杭州城破,王有齡殉職。左宗棠剛剛收復杭州,萬事待興。

 

胡雪巖求見左宗棠。素有湖南騾子脾氣的左宗棠連座都不賞,劈頭就是一句:「有人要參你!」

 

「我有十萬石米,就在杭州城外,可解大人燃眉之急。」胡雪巖也不辯解,只說了這句話。

 

杭州剛剛平定,一片狼藉,有這十萬石米,足以安定人心。左宗棠一聽此話,立刻請胡雪巖升炕。

 

當他聽說這批米胡雪巖分文不取,也不要朝廷嘉獎時,以為自己聽錯了。「雪巖報效這批米,不是為了朝廷褒獎。雪巖是生意人,只會做事,不會做官。」

 

胡雪巖話鋒一轉,「不過,大人也是只會做事,從不把功名富貴放在心上的人。照我看,跟另一位大人物,正好相反。」

 

「請教!」左宗棠大感興趣。

 

「大人跟李中丞正好相反。李中丞會做官,大人會做事。」

 

左宗棠和李鴻章一向不合,胡雪巖這話直說到左宗棠的心坎上。

 

倆人越談越投機,相見恨晚,從此精誠合作,攜手共贏。左宗棠收復新疆,完成了千秋偉業,名垂青史。胡雪巖成為紅頂商人,一躍而成當時清朝首富。

 

胡雪巖的習慣,是把遇到的每一個人都當作貴人。

「戒欺——真不二價」

 

北有同仁堂,南有胡慶餘。

 

胡慶餘堂的藥店裡,掛著兩個牌匾,一個是「戒欺」,朝裡掛,給自己員工看。一個是「真不二價」,朝外掛,給客人看。

 

在經營上,戒欺的體現是真不二價。

 

真不二價,倒過來講就是價二不真。價格降低了,貨品自然也就摻水了。藥跟別的東西不一樣,輕則無效,重則害人性命,這樣的事情,胡雪巖堅決不做。

 

一百多年前,胡慶餘堂就已經做到把顧客當作上帝,秉承微笑服務,從不店大欺客。哮喘病高發的季節,病人半夜三更敲門求藥,值夜的藥工絲毫不敢怠慢,為病人現熬鮮竹瀝,文火忙烤,讓病人當場喝下。

 

胡慶餘堂創立之初心存大公無私,以救人活命為本,以店養店,不以盈利為目的,最後卻財源滾滾,並贏得江南藥王的美譽。

 

這一切,看似偶然,卻是必然。

 

胡慶餘堂的創立,是因為左宗棠徵西,官兵需要的藥材太多,開銷太大,索性自己開家藥局。因此,徵西軍的成藥,都是胡雪巖捐贈。

 

曾國藩知道此事後嘆道:胡氏為國之忠心,不下於我。

 

此外,胡雪巖捐銀十萬兩開設錢江義渡。每年全國各地受災,胡雪巖捐衣、捐糧、捐藥、捐銀不計其數。

 

左宗棠徵西,但朝廷根本沒有足夠的糧餉,發不了兵。最後胡雪巖出面,先後向洋人借款將近2000萬兩白銀,為左宗棠收復新疆的不世之功,立下汗馬功勞。

 

左宗棠直言:胡雪巖雖是商賈,卻有豪俠之概。

 

胡雪巖雖是商人,卻有俠義心腸,他為人仗義,慷慨大方。

 

「我有了錢,不是拿銀票糊牆壁,看看過癮就算數,我有了錢要用出去!世界上頂頂痛快的一件事,就是看到人家窮途末路,几几乎乎一文錢逼死英雄漢,剛好遇到我有錢,喏,拿去用!夠不夠?」

商道即人道,經商跟做人的道理都是一樣的。

 

胡雪巖做任何事情,都會先考慮到別人。得罪人的事,他決不會去做。和朋友一起做買賣,就算虧了本,他也照樣給朋友分紅。

 

人際交往中,他總是寧可自己吃虧,也要讓大家滿意。

 

做事靠能力,做人靠格局。

 

縱觀胡雪巖一生,對客戶,誠信為本,從不欺詐;對上司,鞠躬盡瘁,盡心盡力;對同行,絕不排擠,創造雙贏;對朋友,兩肋插刀,肝膽相照;對下屬,出手大方,知人善任;對百姓,廣施恩德,好事做盡……

主播:吳強

演員,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

有聲小說作品《大盜系統》等

文章來源:京博國學(ID:jingboguoxue)

作者:五十弦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體事業部

點擊圖片可進入

「喜馬拉雅FM」-「全民夜讀」欄目



「人民旅遊」

分享你的遊記與攻略,展示你的美景與美食,「代」你體驗不一樣的風景與風情。


相關焦點

  • 走進紅頂商人胡雪巖故居 三百萬兩白銀打造豪宅府邸
    前段時間看高陽寫的紅頂商人胡雪巖一書,對胡雪巖的經商之道和做人處世之道甚為佩服,於是就到河坊街的元寶街遊玩,參觀一下胡雪巖的故居。這是元寶街胡雪巖故居門環。胡雪巖早期也是錢莊站櫃檯的,後來資助了王有齡,兩個人合作把生意越做越大,自己開起來錢莊,在湖州開了絲店,然後開辦藥鋪,最後和左宗棠合作,日漸亨通,達到巔峰。匾額上寫的是,勉善成榮。對聯是,存一片好心願舉世無災無難,做百般善事要大家利民利人。院子中間最核心的景觀,天開圖畫,重簷歇山頂,飛簷翹角,下面一個水池子,碧波粼粼,錦鯉戲水,周邊是迴廊,有美人靠,是個觀景的好地方。
  • 聽書《紅頂商人胡雪巖》合集
    《胡雪巖》是2006年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高陽。「經商要學胡雪巖,當官要學曾國藩」,高陽的《胡雪巖》一度成為現代經商人士必看的圖書之一。《紅頂商人胡雪巖》書中描繪了各色的人物,既有貪官、買辦、奸商,也有美麗善良的女性,個個性各鮮明,栩栩如生。情節環環相扣,懸念頻頻,引人入勝。此書在歷史和故事間再現了一個時代的風貌。
  • 胡雪巖從一個錢莊夥計到晚清首富,靠的是什麼?他的成功有何秘訣
    胡雪巖是我國近代史上著名的商人,在那時可謂是家喻戶曉的人物。他興於仕途,從一個錢莊的小夥計發展成為晚清首富,富可敵國,冠以「紅頂商人」稱號。也亡於仕途,最後還是失敗了,家敗散盡,抑鬱而終。但他的經商才能被後人津津樂道,有人說:做官要學曾國藩,經商要學胡雪巖,做人要學杜月笙。他的成功靠的是什麼?他的經商才能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 歷史人物:唐太宗的後裔—紅頂商人胡雪巖
    小時候有一次給東家放牛,在路上拾得一個包袱,打開一看,裡面儘是白花花的銀子。他把牛拴在路邊吃草,將包袱藏起來,然後坐在路邊等待失主。幾個時辰後,失主才慌慌張張地找了來,胡雪巖問清情況後,從路邊草叢中將包袱取出交還給失主。這位失主原是杭州的大客商,不久,他又來到績溪,把胡雪巖帶到杭州學生意去了。
  • 紅頂商人胡雪巖:生財有道的好手,還有個難以啟齒的癖好
    戰國時有猗頓西河速富的故事,自古商人便為「經商有道」傷神費力,而當事業開始發展起來也是極為迅速的,《史記集解》云:「十年之間,其息不可計,貲擬王公,馳名天下。」說到經商,一定會提起晚清著名的商人胡雪巖,他是徽商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商界的地位可以說是「商界中的曾國藩」。
  • 紅頂商人胡雪巖的最終敗因:荒淫而奢靡的習性
    一代懦商、紅頂商人胡雪巖不但在商場上叱詫風雲,在政壇上春風得意,而且在情場上更是遊刃有餘,堪稱情場上的高手。胡雪巖是個風流成性的尋花老手,他常自謂:"一不做官,二不圖名,但只為利,娶妻納妻,風流一世,此生足矣!"因此,對於合其心意的女子,他一般不會輕易放過。當然,作為一名成功商人,胡雪巖在情場不忘商場。
  • 商道:紅頂商人胡雪巖的成功與失敗
    成在「助人成功」 ,敗在「奢侈腐化」胡雪巖,出生於1823年,安徽績溪人。年少喪父,家境貧寒,從小就在錢莊時當學徒。也就因為出身貧窮,胡雪巖自小就明白:做事要靠朋友,助人就是助己。靠厚利,胡雪巖一下子就動了劉慶生的心。當他將200兩銀子的預付薪水拿出來的時候,劉慶生激動地對胡雪巖說:「胡先生,你這樣子待人,說實話,我聽都沒有聽說過。
  • 《八月桂花香》:塵緣如夢,劉松仁演繹紅頂商人胡雪巖的一生
    胡雪巖是安徽人,後來移居杭州。他是大名鼎鼎的紅頂商人,也是徽商的代表人物。晚清左宗棠在商界的最大支持者。電視劇《那時花開月正圓》裡有一句話:餉靠胡雪巖,糧靠吳蔚文。88年,臺視出品了電視劇《八月桂花香》,劉松仁、蘇明明、李立群、米雪主演,演繹的就是這位紅頂商人胡雪巖跌宕起伏的一生
  • 胡雪巖:富可敵國的紅頂商人,結局卻很慘澹
    作為商人過多地參與到政治中,古往今來,落得善終的那可真是鳳毛麟角。歷史上的紅頂商人從吳越的範蠡,秦王朝的呂不韋到清朝的胡雪巖。只有範蠡在助越滅吳後,不迷戀權力,不迷戀財富,瀟灑的帶著美女西施出遊並且據傳定居於西湖邊。不得不說這是他的過人之處,有大智慧。他走後,從齊國寫信給文種說:「蜚(同「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
  • 紅頂商人胡雪巖的覺悟:房子為什麼造在元寶街?
    對很多想幹大事業的人來說,講這話的「紅頂商人」胡雪巖,應該都不會陌生。他的資產最高時達到了3000萬兩,在當時可能比清朝國庫的藏銀還要多。我們耳熟能詳的「胡慶餘堂」,也是胡雪巖一手創立的產業之一。過去說,「經商要學胡雪巖」,在胡雪巖身上,有許多特質值得學習。
  • 紅頂商人胡雪巖,死前告誡子孫:「勿近白虎」,是什麼意思?
    」 那是1762年,乾隆第三次下江南,在揚州他召見了十位徽商的代表,為了表達他們對南巡的大力資助,乾隆特下恩旨賜給眾人官爵,這對地位低下的商人來說是無上的榮光(士農工商,商人地位最低)。
  • 紅頂商人胡雪巖臨終前告誡後人「勿進白虎」,白虎有何含義
    晚清的破敗是我國人之殤,但這段歷史中也留下了不少歷史人物值得我們去回望,比如說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胡雪巖等,胡雪巖作為紅頂商人,人生起初仿佛開掛一樣,但最終卻數十年積累,一朝散盡,落了個家敗人亡的下場。
  • 「紅頂商人」胡雪巖: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取之無道,必生禍殃!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也是一代「紅頂商人」胡雪巖在與人談生意時的一句口頭禪,在胡雪巖看來,不管有多愛財、多想賺錢,如果取之無道,則必生禍殃。胡雪巖,一個擁有富可敵國的財富、以善於斂財聞名、且自詡只知道「銅錢眼裡翻跟鬥」的商人,卻把「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八個字掛在嘴邊,當作口頭禪,這本身就值得深思。經商圖利,天經地義!
  • 紅頂商人胡雪巖傳奇一生,從他身上學到什麼?馬雲「18字」評價
    【¥l12DckvIbBR¥】【¥mrv1cm1BgNW¥】複製↑↑↑↑上面信息,打開☞手機淘寶☜即可查看並下單正版紅頂商人胡雪巖全套正版書券後【22.5元】包郵秒殺很多人都聽過在光緒時期紅極一時的大商人胡雪巖
  • 紅頂商人胡雪巖(1)
    □ 高 陽今天開始連載長篇歷史小說《紅頂商人胡雪巖》,鳳凰出版傳媒集團、鳳凰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江蘇文藝出版社2012年5月出版。作品講述了大清首富胡雪巖從店夥計到大清首富花了30年,從首富到傾家蕩產只花了3天的跌宕人生。高陽(1926-1992),著名作家,以歷史小說著稱。其中代表性作品有《胡雪巖全傳》三部曲、《慈禧全傳》等。
  • 紅頂商人胡雪巖的紅木豪宅,全是用紫檀和花梨木建成
    以胡雪巖故居為例,其堪稱用紫檀和花梨木建起的江南第一豪宅。胡雪巖是安徽徽州績溪人,是晚清中國著名紅頂商人、富可敵國的著名徽商、政治家。胡雪巖故居內或假山、或林木、或魚池點綴,凸顯江南園林「掇山、疊石、理水」等創作精髓。其用金絲楠木建成的楠木廳、黃金打造的百獅樓等建築極盡奢靡。
  • 紅頂商人胡雪巖的用人之術,被下屬「挖坑」,仍然要放其一馬
    清朝時期的「紅頂商人」胡雪巖算是其中的典範,他待人寬容,氣度非凡,並且能夠妥善對待與對手之間的關係,無論是挑釁,還是競爭,在他那裡都能夠輕易化解,這也為他成為當時最有名的商人奠定了基礎。  朱福年外號「豬八戒」,有些能力,是一個野心勃勃的人,雖然龐二非常看重他,但是他卻不甘心當一名忠誠的手下,於是便想著藉助龐二的力量獨攬絲織業,自己放老闆。
  • 紅頂商人胡雪巖,臨終前叮囑子孫「勿近白虎」,白虎是什麼?
    若提起中國近代最有名的商人是誰?徽商胡雪巖,必定榜上有名。
  • 紅頂商人胡雪巖,除了生財有道,他還有個難以啟齒的嗜好?
    胡雪巖是晚清時期著名的「紅頂商人」,也是徽商的代表性人物。晚清時期的胡雪巖在商界的地位可以和官場上的曾國藩相提並論。在義和團興起和太平運動中,胡雪巖在王有齡和左宗棠的幫助與支持下,積累了驚人財富。並且協助左宗棠籌辦軍餉和軍火,胡雪巖賜品秩正二品,成為亦官亦商的風雲人物,走到了人生的巔峰。胡雪巖於1823年出生於安徽的一個小農村,兒時喪父,生活艱難。因為他的聰明才智,被錢莊的掌柜收為義子,才有了後來發家致富的資本。白手起家的胡雪巖,經商有道、誠信為本,對商業道德的尊重直到現在仍為人稱道。阿里巴巴前董事局主席馬雲曾經評價胡雪巖「給我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
  • 紅頂商人胡雪巖的「方圓之道」
    胡雪巖是晚清一位富賈天下的「紅頂商人」,他的成功得益於精通「方圓之道」。他認為一個人如果過度地方正,稜角傷人,勢必頭破血流。反之,處世為人過於八面玲瓏,過於圓滑,也必將眾叛親離。要想贏得商道成功,就必須心中刻著一個「圓」字,堅持能伸能屈的「方圓之道」,做一個真正的「方圓之士」。胡雪巖有一句名言:「欲無辦大事之難題,必先傾全力做到圓世道,圓身心」,在他看來,鋒芒太露,必遭暗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