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巖從一個錢莊夥計到晚清首富,靠的是什麼?他的成功有何秘訣

2020-12-27 老羅談史

胡雪巖是我國近代史上著名的商人,在那時可謂是家喻戶曉的人物。他興於仕途,從一個錢莊的小夥計發展成為晚清首富,富可敵國,冠以「紅頂商人」稱號。也亡於仕途,最後還是失敗了,家敗散盡,抑鬱而終。但他的經商才能被後人津津樂道,有人說:做官要學曾國藩,經商要學胡雪巖,做人要學杜月笙。他的成功靠的是什麼?他的經商才能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胡雪巖1823年出生在安徽績溪的一個普通農戶家庭,從小家境貧寒,給人家放牛為生。在他12歲時父親因病去世,作為家中男孩,胡雪巖應承擔起家族復興的責任,要出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在13歲時,他離開家鄉,來到杭州。在這裡開啟他的事業生涯,在杭州的一個錢莊當學徒,由於他的勤奮與機靈,深受錢莊老闆的賞識。

在錢莊老闆的彌留之際,將錢莊送給胡雪巖打理。他接手後,逐漸發展壯大,結識了王有齡、左宗棠,在他們的幫助之下,成為了一位著名的紅頂商人,富可敵國,成為晚清首富。

做事要勤

胡雪巖是窮人家的孩子,13歲出來闖蕩社會,他也沒有什麼特殊的技能,只有勤奮努力,才有可能出人頭地。

他在信禾錢莊當學徒,做著最底層的工作,甚至是髒活,給錢莊老闆倒尿壺,並且一倒就是十幾年,這不是一般人就能做到。雖做著低微的工作,但他沒有抱怨,兢兢業業,並且努力學習各種技能。

也正因為如此,錢莊老闆看到這小夥人不錯,作為膝下無子的錢莊老闆,將錢莊生意全部交給胡雪巖打理,這是他事業的起點。

努力就會有回報,他的勤奮總算有收穫,深受老闆的賞識,讓他有了創業的第一桶金。接下來,該怎樣發展壯大生意?

胡雪巖說:做事要勤,要能吃苦,有毅力,才能有所成就。勤能補拙,勤奮能彌補你的缺陷。

格局要大,敢於投資

胡雪巖接手管理錢莊生意時,一次偶然的機會,讓他遇到一位落魄的秀才叫王有齡,王有齡家道中落,又自命清高,但他的父親在生前給他捐了一個鹽運使,由於沒錢疏通關係,就此擱置。

王有齡說:鹽運使是一個油水多的職位,但沒什麼實權,想轉地方做官,為人民辦實事。胡雪巖聽聞後,感覺他將來是大有作為的人。問他:需要多少錢?王有齡說:500銀兩。

胡雪巖冒著被炒魷魚的風險,挪用公款借給王有齡運作,王有齡感激不盡,將來有所成必當湧泉相報。

胡雪巖還是夥計的時候,就敢於投資,為自己的事業鋪路。沒想到王有齡一路高升,做到浙江巡撫,在王有齡的幫助之下,開辦「阜康錢莊」,事業越做越大。

在開辦阜康錢莊初期,為吸引儲戶存錢,胡雪巖自掏腰包,為那些官家姨太太開戶存錢,這樣做的目的,為的是進行口碑宣傳,吸引更多客戶來錢莊存錢。

胡雪巖敢於投資,格局大,看問題從長遠利益出發,「將欲取之,必先予人」,有舍才有得,眼光長遠,這也是他成功的一大原因。

做人、做生意講誠信

人無信則不立,做生意也是如此。胡雪巖不僅僅是開辦錢莊,還涉及醫藥、絲綢、軍火等貨易。他開創了胡慶餘堂,開這藥店旨在為窮苦百姓看病抓藥的地方。他秉著誠信原則,不賣假藥,不賣貴藥,讓老百姓抓得起藥。

這也使得來藥店的人絡繹不絕,生意爆滿,名聲逐漸傳播開來。他在店裡放著一塊匾「貨真不二」,面向店裡員工:戒欺,時刻警醒自己,告誡員工不能用假藥欺騙顧客。

賣假貨欺騙顧客,雖然短時間可以給你帶來暴利,但久而久之,顧客們會棄你而去,從長遠利益來看是不利的。胡雪巖也深知這個道理,以身作則。他的藥店越開越大,成為當時一大品牌,同時也給他帶來大量的財富。

他說:做人,做生意都要講誠信,人無信則不立,難以在社會上立足。做生意也是如此,不講誠信,難以開展,顧客難以留住。

懂得借勢,順勢而為

胡雪巖懂得借勢,審時度勢。在當時的環境之下,沒有背景,在商場上寸步難行,那只能借別人的勢力助我「飛」。

王有齡落魄時,胡雪巖資助他盤纏去京城復職,王有齡功成名就時,懂得知恩圖報,給予胡雪巖在生意上的幫助,胡雪巖在他的幫助之下,順風順水,生意越做越大。

後來王有齡因杭州淪陷,他引咎自殺身亡,胡雪巖感到很悲痛。但他很快從悲痛中走出來,又結識了左宗棠,在左宗棠的幫助下,他的事業更上一層樓,達到巔峰時刻。

但也給他帶來致命打擊。由於左宗棠失勢,與李鴻章政見不合,李鴻章為扳倒左宗棠,先扳倒胡雪巖。胡雪巖遭到彈劾,被革職查辦,抄家清算,一夜之間就破產了。

世事難料,紅極一時的商人胡雪巖就這樣倒下了。他最後雖然失敗了,但留下的精神財富遠比物質財富更重要,他是我們現代商人的楷模。

相關焦點

  • 白虎是什麼?晚清首富胡雪巖,臨終前告誡後人:勿近白虎
    清末首富胡雪巖一生經歷大起大落,他白手起家為自己賺下潑天富貴,然而轉眼之間卻又一無所有,胡雪巖最終在貧病交加中去世,當時落魄到什麼程度呢?
  • 晚清首富胡雪巖,三十年積累,一朝破產,臨終前留下3句話
    引言 1885年11月,一位晚清首富意識到自己將不久於人世,便把他的家人都叫到跟前,跟他們說了三句遺言。這三句遺囑是:一、後人不要經商。二、後人不得從政。三、胡姓子孫不與李姓通婚。為何他自己身為一名商人卻嚴令後世子孫不能經商呢?又為何堅決不允許與李姓家族聯姻呢?他與李姓人有何仇恨呢?
  • 晚清首富胡雪巖,為何去世前告誡後世子孫:勿近白虎?有何含義?
    每一條道路都走得十分艱辛,而曹操在詩詞中所形容自己一路走來的那種艱辛,所用到的一個字詞,就是虎。這和孔子所說的「苛政猛如虎」的道理是一樣的。因為在古代人的心中,老虎就是一個非常具有威脅性的東西,對於人們的安全非常不利。而在古人眼中,還有一種虎也非常可怕,就是白虎。甚至晚清首富去世時,曾經都告誡自己的子孫後代們,切勿靠近白虎,那麼這個白虎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白虎」有多可怕?晚清首富胡雪巖臨終前告誡子孫:勿近白虎
    胡雪巖是清朝晚期大名鼎鼎的紅頂商人,他出身草根從錢莊的夥計一路奮鬥到清朝的首富,這足以看出他的才智和能力,雖然胡雪巖巔峰時期曾手眼通天富可敵國,但最終還是一無所有差點淪為階下囚,晚年的胡雪巖在貧病交加中度過,甚至連買藥的錢都沒有,在臨終前他終於明白到底是什麼害得自己家破人亡。
  • 「白虎」是什麼?晚清首富胡雪巖,臨終前告誡子孫:勿近白虎
    幹了3年的雜活,因為在別人眼中出了名的踏實與勤勞正式被杭州阜康錢莊收為正式夥計。隨後的3年胡雪巖在工作上兢兢業業,被錢莊於掌柜收為學徒, 以至於沒有子嗣的於掌柜臨終前將價值5000兩白銀的阜康錢莊繼承給胡雪巖, 使得胡雪巖獲得人生的第一桶金。
  • 胡雪巖興衰的背後,藏著晚清官場三大勢力之爭
    鼎盛時期,胡雪巖坐擁千萬家產,一時間名動公卿。可惜好景不長,這位曾經的富可敵國的「紅頂商人」,卻在晚年一貧如洗。那麼,胡雪巖一生興衰起伏的原因是什麼?在胡雪巖興衰的背後,又是否有什麼不足為外人道的奧秘呢?01、杭州守與失胡雪巖的發跡,始於王有齡。
  • 紅頂商人胡雪巖,臨終前告誡後代勿近白虎,白虎是什麼?
    「勿近白虎」,這句話是胡雪巖臨終前囑咐自己子孫後代的,那為什麼晚清富豪臨終前要囑咐這麼一句話,白虎究竟又是什麼呢?胡雪巖是誰?胡雪巖於1923年出生於安徽,小時候的名字叫順官,是近代著名的徽商。剛開始的時候在雜糧行,火腿行都工作過一段時間,後來因為種種原因最後在錢莊當起了學徒,從最底層開始,並憑藉自己的努力和堅持,三年後成功變成了錢莊的正式夥計。然而錢莊的掌柜於老闆並沒有兒子,所以平日裡便把胡雪巖當做親生兒子對待,在於掌柜最後時刻,他把錢莊託付給了胡雪巖,而這座錢莊也變成了胡雪巖創業路上最初的一桶金!
  • 清朝大首富胡雪巖,三十年積累,三天破產,臨死給後代留下三句話
    俗話說:"做官要學曾國藩,從商要學胡雪巖,做人要學杜月笙"三人是政界、商界響噹噹的大人物,最終的結局卻大不相同。胡雪巖作為清代著名的"紅頂商人",被後世好事者稱為"商聖"。而說起胡雪巖的一生,他的經歷堪稱傳奇!胡雪巖(1823-1885),名光墉,字雪巖,出生於安徽績溪。他出身貧寒,13歲移居杭州,白手起家,在錢莊裡做夥計。
  • 紅頂商人胡雪巖,成功得益於精通「方圓之道」
    胡雪巖是晚清一位富賈天下的「紅頂商人」,他的成功得益於精通「方圓之道」。他認為一個人如果過度地方正,稜角傷人,勢必頭破血流。
  • 胡雪巖臨終前為什麼要這樣警示後人?「白虎」是什麼?
    晚清時期,有一位傳奇人物,他就是首富胡雪巖,這位可真的是白手起家,一開始只是錢莊的一個小夥計,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成為富可敵國的紅頂商人。胡雪巖是如何將自己的人生書寫得如此輝煌?在他的運作和幫助下,胡雪巖開始創業,開辦錢莊,掘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之後,又步入其他領域,開了當鋪和藥店,賺得盆滿缽滿。
  • 「白虎」是什麼?為何清末首富胡雪巖,臨終告誡子孫「勿近白虎」
    這其中就包括清末首富胡雪巖,他就對白虎感慨頗多。由於自己慘痛的教訓,他在臨死之前還曾經不忘告誡子孫,一定要「勿近白虎」。胡雪巖出生於1823年,此時已經是晚清動蕩之秋了。正是由於動蕩,反而造成了「亂世出英雄「的情況,許許多多的人在這個混亂的時代得以脫穎而出,這其中也包括胡雪巖。
  • 晚清首富去世,臨終告誡後人「勿近白虎」,「白虎」到底啥意思?
    而在我們歷史上的清末首富,在他離世時留下了一句意味深長的遺言叮囑家人,上面寫道「勿近白虎」,不免讓人摸不著頭腦,這「白虎」究竟指的是什麼?胡雪巖原名胡光墉,1823年出生於安徽徽州績溪。他是清朝末年時期最為成功的一名商人,旗下資產一度讓他成為當時的首富。生意範圍遍及全國,藥業、船政、錢莊等行業都有著他的蹤跡,並且每一個領域都有不俗的成就。
  • 商道:紅頂商人胡雪巖的成功與失敗
    成在「助人成功」 ,敗在「奢侈腐化」胡雪巖,出生於1823年,安徽績溪人。年少喪父,家境貧寒,從小就在錢莊時當學徒。也就因為出身貧窮,胡雪巖自小就明白:做事要靠朋友,助人就是助己。臺灣作家高陽所著《胡雪巖全傳》中講,胡雪巖20歲左右的時候,遇見了一個窮困潦倒的書生,名叫王有齡。這個書生很有才華,也很有包負,有機會做官,但是缺少進京的盤纏和做官的「本錢」。胡雪巖雖然和他並不相熟,但二話沒說,立即私下借用了錢莊的500兩銀子送給了王有齡。這樣一來,他雖因此失業了,但卻為自己鋪就了錦繡前程。做了官後的王有齡感其恩德,視其為生死之交。
  • 紅頂商人胡雪巖臨終前告誡後人「勿進白虎」,白虎有何含義
    胡雪巖沒有一個好爹,他生在一個十分貧困的家庭,十二歲父親就去世了,家庭的變故讓年幼的胡雪巖早早的為了生計而走入了社會。 十三歲的胡雪巖就到處打零工,先後給雜糧行、火腿行、錢莊當過夥計,由於勤奮好學、機靈能幹,最終被杭州阜康錢莊於掌柜收為徒弟。
  • 【老杭州】胡雪巖故居:江南晚清第一豪宅
    胡光墉(1823-1885),字雪巖,安徽績溪人,幼名順官,字雪巖。富可敵國的晚清著名徽商,政治家;他的人生經歷充滿了傳奇色彩;為了養家餬口,胡雪巖從錢莊的學徒開始做起。當上錢莊夥計後,胡雪巖資助了無錢進京的王有齡。王有齡發跡後感激當年胡雪巖的知遇之恩,資助胡雪巖開設了錢莊,這成為胡雪巖發跡的起點。
  • 紅頂商人胡雪巖30年的首富,3天變窮人,遺言第三條令人感嘆悽涼
    今天我們要講的是一位曾經在商場上叱吒風雲的人物,他就是晚清時期的胡雪巖,算得上是非常成功商業大鱷了。  甚至在當時的民間一直流傳著一句話:「當官要學曾國藩,經商要學胡雪巖」。由此可見,當時的胡雪巖是有著多麼大的影響力,在商界可以風光到什麼程度了。  那麼,今天讓我們來仔細的了解一下胡雪巖吧。  1.
  • 紅頂商人胡雪巖的「方圓之道」
    胡雪巖是晚清一位富賈天下的「紅頂商人」,他的成功得益於精通「方圓之道」。他認為一個人如果過度地方正,稜角傷人,勢必頭破血流。反之,處世為人過於八面玲瓏,過於圓滑,也必將眾叛親離。要想贏得商道成功,就必須心中刻著一個「圓」字,堅持能伸能屈的「方圓之道」,做一個真正的「方圓之士」。胡雪巖有一句名言:「欲無辦大事之難題,必先傾全力做到圓世道,圓身心」,在他看來,鋒芒太露,必遭暗算。
  • 晚清「首富」胡雪巖,臨終前告誡子孫:勿近白虎!白虎是啥意思?
    相信了解胡雪巖的人都明白的,胡雪巖並不是生來就是富二代,出生貧窮的他只能靠給他人放牛為生,在12歲那年父親病逝,便開始了獨立闖蕩江湖,之後還到杭州的錢莊做小工,因為辦事積極能幹,還被錢莊的老闆收為徒弟,老闆也心善,無兒無女一直都將他當自己孩子看待
  • 胡雪巖聰明的遺囑:死後撕一塊壽衣給戴鐵帽子的人
    他的經歷帶給我們我們許多關於人生的啟示。胡雪巖1823年出生於安徽徽州,他幼年喪父,家庭拮据,為維持生計,他在許多店鋪都曾當過夥計,在這期間,他鍛鍊了自己的商業技能。胡雪巖一生遇到兩個對他大有幫助的貴人,一是王有齡,二是左宗棠。
  • 晚清首富原來這麼會玩……
    如果說到中國近代史的著名商人,胡雪巖必須擁有姓名!從一個身無分文的錢莊窮夥計到亂世中的一代巨賈,「紅頂商人」「晚清首富」,他傳奇的賺錢神話為眾多商人所痴迷。胡雪巖自小家境貧寒,13歲起便移居杭州,27歲得阜康錢莊老闆的全部財產相贈,開始了自己「紅頂商人」傳奇的一生。一次胡雪巖家人生病,到當時的著名藥堂葉種德堂去抓藥,有幾味藥竟已黴變。派人前去換藥還被藥店老闆風諷刺「要換沒有,要麼請你家老闆自己開一家藥店吧!」胡雪巖聽後大怒,便在杭城大井巷開了一家胡慶餘堂「雪記」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