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是什麼?晚清首富胡雪巖,臨終前告誡子孫:勿近白虎

2020-12-24 騰訊網

清朝末年,中國發生了千年未有之變革。封建社會發發展到了最後的鼎盛時期。在這個時期由於世界上大量的白銀流向了當時的中國,讓中國內在的經濟平衡產生了變化。電影《喬家大院》正是講述了在近代中國隨著經濟與生產力變化而帶來的商業興盛。以商富國的思想從那個時候開始採取代了傳統儒家文化中的"士農工商"商賈為末的思想。

也就是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中才

誕生了諸如喬致庸、潘振承、胡雪巖等當時中國乃至世界的頭號商人。

在他們的成功背後,人們看到的是當時中國在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經濟地位,同時也看到了千百年來中國商人的精神內核。

同時,伴隨著他們的成功與失敗,人們也看到了當時中國從商必有官助的社會現象以及官商之爭中,商人起起落落的辛酸往事。

興許是因為馬雲曾在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的演講中對胡雪巖進行了個人評價:"胡雪巖給我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也樹立了很壞的榜樣,

他是中國清代浙江很有名的商人。

"使得最近這些年掀起了"胡雪巖熱"。亦或者胡雪巖這個人與我們目前所處的某些狀況相似,

所以才出現"胡雪巖熱"的一個原因。

少年奇遇發家史

道光三年胡雪巖1823年出生於安徽農村,12歲父親病逝,13歲就開始隻身闖蕩江湖。幹了3年的雜活,因為在別人眼中出了名的踏實與勤勞正式被杭州阜康錢莊收為正式夥計。隨後的3年胡雪巖在工作上兢兢業業,被錢莊於掌柜收為學徒,

以至於沒有子嗣的於掌柜臨終前將價值5000兩白銀的阜康錢莊繼承給胡雪巖,

使得胡雪巖獲得人生的第一桶金。

相傳胡雪巖26歲與因父去世從四川趕回蘇州辦完家父後事後回閩守制的王有齡相識。因王有齡之父早年做官兩袖清風,王有齡因家事所困,

於杭州西湖巧遇胡雪巖仗義相助得以解決困難,導致王有齡與胡雪巖關係迅速升溫

直至3年後鹹豐元年,王有齡任職杭州府巡撫。因王有齡與胡雪巖關係親近,又認為胡雪巖是錢莊出身,對於帳目管理很有經驗,所以王有齡讓胡雪巖代理湖州公庫。胡雪巖用公庫裡的銀兩讓湖州老百姓養蠶,並以包收的形式低價收購蠶絲賣至上海,變現後得到的現金再交還於公庫。

至此胡雪巖開啟了"紅頂商人"的人生歷程。

因巡撫一直涉及軍事與民事這兩項職能,所以胡雪巖又夥同浙江巡撫黃宗漢創辦了"胡慶藥堂",

將藥堂製作的"避瘟丹"、"行軍散"、"八寶丹"賣至軍隊,賺得盆滿缽滿。

此後隨著王有齡官位不斷地提高胡雪巖又以其敏感的商業嗅覺不斷地斂財,甚至於被王有齡委以辦糧械、綜理漕運等重任,在庚申之變中私自挪用大量的軍費到自己的錢莊中,可以說當時一半的戰時軍費都成為胡雪巖手中的籌碼。

但是,事情也在不斷的變化。清鹹豐十一年底,

王有齡兵敗而亡,胡雪巖只能另尋靠山。

投靠左宗棠

在對商人控制使用是歷代統治者的基本思路下,於同治元年,之前就掌控浙江一半以上戰時經費的胡雪巖輕易地獲得了新任閩浙總督左宗棠的信任,並被任職為總管,負責戰後的善後工作以及浙江省民眾錢糧和軍餉的管理工作,再次踏上了"紅頂商人"之路。

此後胡雪巖協助左宗棠成立了福州船政局,開辦了中國第一家造船廠;

以當時在商界名義協助左宗棠向當時的外商銀行借款,解決了西徵經費的問題;在杭州建成膠長;幫助左宗棠創建了中國最早的官辦輕工企業"蘭州織呢總局";在55歲時正式成立了"胡慶餘堂"藥號。

晚年的胡雪巖將"胡慶餘堂"發展到了能與北京同仁堂同一高度的藥堂,之後又有"北有同仁堂,南有慶餘堂"的美譽。並且因早年胡雪巖的"胡慶餘堂"給西徵的將士們贈送了大量的藥材,使得軍隊免除了水土不服等跨地域作戰的症狀。

後又志在救治天下百姓的宏大理想下,贈送闢瘟丹、痧藥等民家必備的太平藥。以至胡雪巖協助左宗棠收復邊疆有功,

左宗棠親自向清政府申請,授予胡雪巖布政使銜(三品),賞御賜黃馬褂、二品官階頂戴,統領"四省公庫"總辦,這也是"紅頂商人"的由來。

紅頂商人的隕落

總辦"四省公庫"的胡雪巖此時資產已經達到了龐大的數字,成為當時的中國首富。早年經營絲綢生意收益的胡雪巖在1882年花費2000萬兩白銀開辦了蠶絲廠,企圖壟斷絲綢產業鏈貿易。

誰知恰逢中法戰爭,金融危機爆發,再加上歐洲國家生絲突告豐收,使得胡雪巖資金突然斷鏈。由於虧損金額過大,

加上大部分資金是由胡雪巖挪用"四省公庫"而來。

畢竟在當時能夠與錢莊有往來的都是一些掌柜或生意的幕後老闆,導致一時風聲四起,全國的阜康商號客戶都急於提取存款,害怕阜康商號倒閉後造成自己財產損失。

胡雪巖的商業帝國倒塌以後,清政府接到舉報阜康商號中所存銀兩來歷不明。經查實後證實了,商號中虧損的大部分為公款,數額巨大。

將胡雪巖革職並令順天(府)劉秉璋執行債務追回,令左宗棠提胡雪巖嚴行追究問責。

使得胡雪巖名下的所有商號、藥店、當鋪等所有商業機構及財產被拿來充抵債務。

動亂過後,1885年左宗棠於福州病逝,胡雪巖也在同年鬱鬱而終,臨終前對子孫說道:"白虎可怕,勿近"。以至於他的後人都謹遵遺囑,無一經商。

胡雪巖口中的"白虎"其實就是指的"白銀"。

對於這句話其深層次的意思可以將白虎解讀為"在政治背景下積累起來的高額財富"。

這樣的財富往往如同洪水猛獸,在巨大的財富下人也極容易迷失。稍有不慎便會是萬劫不復的深淵。所以,胡雪巖根據自身的實際經驗,

臨終時候對自己後代說的"勿近白虎"是想告訴自己的後背不要在巨大的金錢面前迷失,遠離政治鬥爭。

胡雪巖的一生白手起家,通過自己聰明的智慧和勤勞的工作狀態在不同的時期獲得了不同的貴人的賞識,也正因為家庭的原因使得胡雪巖還在少年時期就踏入社會,為家庭承擔了壓力。他以商人的身份在官場中逢源。以作為中國商人的信念,為百姓做善事。以較高的思想境界成為了一名享有崇高名譽的商人。

只是在那樣的社會,政商的關係微妙變化。

胡雪巖的發跡與落寞在今天也給人們以很好的啟示。

無論的我們的社會如何變化,但是始終卻遵循著內在的文化規律。讀胡雪巖,從中歸結其失敗的原因有以下兩點。

第一、未曾看見工業革命背景下世界手工業發展之變局,在與西方資本壟斷的較量中孤軍奮戰逆大勢而動。

第二、便是胡雪巖其實是當時政治鬥爭中的犧牲品,在李鴻章與左宗棠的權力鬥爭中,作為一名政商的胡雪巖實在是難以獨善其身。

所以只有在政治穩定的大環境中才會有良好的商業氛圍。

國家富強穩定,和對於良性商業環境的大力支持才讓今天的中國開創了一個又一個的商業奇蹟。

文/平南

相關焦點

  • 白虎是什麼?晚清首富胡雪巖,臨終前告誡後人:勿近白虎
    清末首富胡雪巖一生經歷大起大落,他白手起家為自己賺下潑天富貴,然而轉眼之間卻又一無所有,胡雪巖最終在貧病交加中去世,當時落魄到什麼程度呢?
  • 晚清「首富」胡雪巖,臨終前告誡子孫:勿近白虎!白虎是啥意思?
    胡雪巖,是我們中國近代著名的紅頂商人。在他臨終前,曾告誡子孫:勿近白虎。
  • 「白虎」有多可怕?晚清首富胡雪巖臨終前告誡子孫:勿近白虎
    胡雪巖是清朝晚期大名鼎鼎的紅頂商人,他出身草根從錢莊的夥計一路奮鬥到清朝的首富,這足以看出他的才智和能力,雖然胡雪巖巔峰時期曾手眼通天富可敵國,但最終還是一無所有差點淪為階下囚,晚年的胡雪巖在貧病交加中度過,甚至連買藥的錢都沒有,在臨終前他終於明白到底是什麼害得自己家破人亡。
  • 「白虎」是什麼?為何清末首富胡雪巖,臨終告誡子孫「勿近白虎」
    所謂「四象」,就是「東蒼龍、南朱雀、西白虎、北玄武」。所以在本來的意義當中,「白虎」代表的是西方,是白色,是秋天,是天地間的肅殺之氣,是一種比較兇惡的「象」。不過正像現在的「八卦」已經不是曾經的「八卦」,現在的「白虎」也已經不是曾經的「白虎」。白虎之名,不論是它的哪一種意思,在民間都是赫赫有名的。
  • 紅頂商人胡雪巖,臨終前告誡後代勿近白虎,白虎是什麼?
    「勿近白虎」,這句話是胡雪巖臨終前囑咐自己子孫後代的,那為什麼晚清富豪臨終前要囑咐這麼一句話,白虎究竟又是什麼呢?胡雪巖是誰?胡雪巖於1923年出生於安徽,小時候的名字叫順官,是近代著名的徽商。然而就在胡雪巖臨死前,他曾拉著太太的手,語重心長的告誡後代「勿近白虎」。白虎究竟是什麼?所謂成功的商人總有他成功的道理,而當時首富胡雪巖臨終前的最後一句話,後入認為也可能是他成功的秘訣,因此也是對白虎二字做了不少的猜想和假設。
  • 胡雪巖臨終前為何告誡子孫:勿近白虎!他所指的白虎是什麼?
    我國的農業歷史源遠流長,但是商業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呢?其實早在商代和西周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並且商人是一個專門的職業,商業非常的能幹,從而獲取了非常多的財富。但是社會地位卻是非常的低下,而且為商者,特別受人的蔑視,世代不得做朝廷的官員。
  • 紅頂商人胡雪巖,臨終前叮囑子孫「勿近白虎」,白虎是什麼?
    徽商胡雪巖,必定榜上有名。胡雪巖出生於安徽績溪,幼年時期,家中十分貧困,胡雪巖只得幫人放牛貼補家用。可這樣一位「鄉下佬」,卻能將錢莊生意打理得如日中天,還和左宗棠、李鴻章等封疆大吏發生交集。不過,胡雪巖這位紅頂商人臨終前,卻對子孫說出「勿近白虎」這四個字,其中的「白虎」到底是什麼?
  • 「白虎」是什麼?晚清紅頂商人胡雪巖,死前告誡子孫:勿近白虎
    要不回來的死帳也能被胡雪巖討回,而錢莊老闆膝下無子也就將錢莊給了27歲的胡雪巖。做官要學曾國藩,經商要學胡雪巖這是胡雪巖在生意方面的天賦與努力,而在錢莊學徒期間還有著另一番境遇,這一年落魄舉人王有齡流落至杭州,可惜身無盤纏難以趕赴京城捐官,恰巧碰上了胡雪巖,窮人孩子早當家,胡雪巖多年的經歷也練出了火眼金睛,知王有齡有出人頭地的風姿,相當於現如今的風險投資般,胡雪巖給了王有齡500兩運作,二人的深厚情誼也就結下了。
  • 「紅頂商人」胡雪巖臨終前告誡子孫:勿近白虎,「白虎」是啥?
    直到很久以後,胡雪巖家產敗盡,他鬱鬱而終,臨終前,胡雪巖告誡子孫:勿近白虎。 因此,很多人認為,胡雪巖說的「白虎」是指女色,畢竟在胡雪巖一生之中,曾有過13房妻妾。 但縱觀胡雪巖一生,他雖然有過如此之多的妻妾,卻被沒有因此「受損」,相反,妻妾甚至成了他商業上的助力。
  • 「白虎」究竟是什麼?大清首富胡雪巖,臨死前告誡子孫:勿近白虎
    胡雪巖,一位成功的商人,曾與朝廷重臣積極合作,官居二品。事實上,他出身貧寒,白手起家,能獲得這般成就和榮耀都是靠他的智慧和勤勞。他臨終前曾經告誡後人:勿近白虎。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 晚清首富胡雪巖,為何去世前告誡後世子孫:勿近白虎?有何含義?
    而在古人眼中,還有一種虎也非常可怕,就是白虎。甚至晚清首富去世時,曾經都告誡自己的子孫後代們,切勿靠近白虎,那麼這個白虎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首先說一下,我國古代人對於商人並不看好。在秦朝時期,商鞅變法就已經明確的提出了真正危害百姓利益的就是商業行為,所以在古代社會中,人們沒有辦法看到市場。
  • 「勿近白虎!」被抄家的紅頂商人胡雪巖如此告誡子孫,「白虎」究竟...
    這位紅頂商人去世前,鄭重其事地教訓子孫:「勿近白虎」!那麼,「白虎」具體指的是什麼? 「勿近白虎」,胡雪巖臨終時的四個字,在此後100多年裡被人們反覆琢磨,究竟是什麼意思?結合胡雪巖的生平以及歷史典故,有以下三種解讀: 一、勿入官場 《水滸傳》裡,林衝闖入白虎節堂,最終被發配滄州。
  • 紅頂商人胡雪巖,死前告誡子孫:「勿近白虎」,是什麼意思?
    到了晚清時期,徽商中又誕生了一位商界領袖胡雪巖,在他的帶領下,徽商建立了遍及大江南北的商業帝國。幾年之後,錢莊老闆病重,因為沒有子嗣繼承,就在臨終前將錢莊交給了胡雪巖。 另一種說法是,胡雪巖父親去世之後,在親戚的推薦下,胡雪巖到了杭州的一家錢莊做學徒,在此期間,他認識了落魄書生王有齡。當時王有齡家中為他捐了一個「候補浙江鹽大使」的官職,可由於家中變故,導致無錢前往京城吏部報導,只能落魄杭州。
  • 胡雪巖「勿近白虎」是什麼意思?
    大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紅頂商人胡雪巖抑鬱而終,臨死前他的子孫圍繞在他的身旁,望著這位曾經叱吒商界的商業奇才,如今卻只是一個風燭殘年,行將就木的老人,兒孫們無不感慨這世間的人情冷暖。那麼,胡雪巖臨死前所說的「切勿白虎」究竟何意?
  • 晚清首富去世,臨終告誡後人「勿近白虎」,「白虎」到底啥意思?
    而在我們歷史上的清末首富,在他離世時留下了一句意味深長的遺言叮囑家人,上面寫道「勿近白虎」,不免讓人摸不著頭腦,這「白虎」究竟指的是什麼?胡雪巖原名胡光墉,1823年出生於安徽徽州績溪。他是清朝末年時期最為成功的一名商人,旗下資產一度讓他成為當時的首富。生意範圍遍及全國,藥業、船政、錢莊等行業都有著他的蹤跡,並且每一個領域都有不俗的成就。
  • 勿近白虎!胡雪巖臨終前為什麼要這樣警示後人?「白虎」是什麼?
    晚清時期,有一位傳奇人物,他就是首富胡雪巖,這位可真的是白手起家,一開始只是錢莊的一個小夥計,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成為富可敵國的紅頂商人。胡雪巖是如何將自己的人生書寫得如此輝煌?後來胡雪巖陷入困境,左宗棠也是二話不說,動用官場和商場上的全部力量去幫助他脫離困境。在左宗棠的報答下,胡雪巖被朝廷任命為布政使,總辦「四省公庫」,最後成為了大名鼎鼎的晚清首富。1885年秋,左宗棠因病去世。同一年冬天,胡雪巖也去世了,享年63歲。
  • 胡雪巖晚年破產,臨終說了「勿近白虎」四字,「白虎」是指什麼?
    在晚清的歷史中,胡雪巖可謂是一位傳奇的人物,他亦官亦商,在洋務運動的大潮中,靠著官府的背景,一度賺得盆滿缽滿,被稱為「紅頂商人」;但人生常常不隨人願,古人云:福兮禍所依 禍兮福所伏;胡雪巖風光一時,最終傾盡心血創下的基業,成為過往雲煙。
  • 胡雪巖臨死告誡,「勿近白虎」,是什麼意思?
    清末紅頂商人"胡雪巖「,破產去世之時,留下一句警示遺言:勿近白虎許多人會費解,勿近白虎 這四個字是什麼意思呢?靜心鬥膽,為大家講解一下這胡雪巖說出這四個字的確切含義。光緒九年,由於沒有了左宗棠的支持,受到了一次經濟危機,由此引發資金周轉不靈,並且由於被外商排擠,最終,胡雪巖被革職查抄家產,鬱鬱而終。我們看到其一生,非常懂得抓住時機,同時具有一定的經商天賦,也以民族大任為己任,可以說近代史上值得一書的人物,可惜在當時的風雲變化的年代,胡雪巖這種做法無法與歷史大勢對抗,最後家破人亡,鬱鬱而終,所以才留下這句勿近白虎四個字。
  • 紅頂商人胡雪巖臨終前告誡後人「勿進白虎」,白虎有何含義
    晚清的破敗是我國人之殤,但這段歷史中也留下了不少歷史人物值得我們去回望,比如說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胡雪巖等,胡雪巖作為紅頂商人,人生起初仿佛開掛一樣,但最終卻數十年積累,一朝散盡,落了個家敗人亡的下場。
  • 胡雪巖最後遺言:勿近白虎,「白虎」是什麼?為何你最後念念不忘
    胡雪巖是清末民初的首富,因此他的很多生意都是與朝廷做的,因此,他也被稱為紅頂商人。當他厲害的時候那是富可敵國、妻妾成群、風光無限。胡雪巖倒下後,所有人又都離開了他。最終,他在貧困和疾病中度過了自己的一生。在他去世前,他特別警告後代:勿近白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