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孩子早當家
胡雪巖的發家史一直以來就為人稱道,而這位三代「貧下中農」的貧寒子弟早在八歲那年父親離世就當起了家,成了放牛娃。在那個年代裡,胡雪巖或許可能就與其他鄉下窮孩子一樣日復一日地為了填飽肚子而奔波忙碌,不過母親卻教給了他「不卑不亢,生財有道」的道理。
13歲這一年,胡雪巖拾到了金銀包裹,而母親的教導讓他選擇了等待失主,也因此他得到了第一份正式的工作——「蔣家糧行」學徒,也就是那位失主的店鋪。
此後,胡雪巖似乎擁有商業專研的能力和心勁,進賤賣貴、製造差價,為蔣家糧行添了不少進帳。而蔣先生也念著胡雪巖的好,給他推薦了更好的火腿店學徒工作,此後更是謀得了一份錢莊學徒工作,一幹就是八年。要不回來的死帳也能被胡雪巖討回,而錢莊老闆膝下無子也就將錢莊給了27歲的胡雪巖。
做官要學曾國藩,經商要學胡雪巖
這是胡雪巖在生意方面的天賦與努力,而在錢莊學徒期間還有著另一番境遇,這一年落魄舉人王有齡流落至杭州,可惜身無盤纏難以趕赴京城捐官,恰巧碰上了胡雪巖,窮人孩子早當家,胡雪巖多年的經歷也練出了火眼金睛,知王有齡有出人頭地的風姿,相當於現如今的風險投資般,胡雪巖給了王有齡500兩運作,二人的深厚情誼也就結下了。
要知道胡雪巖此時還是學徒,500兩還是因為錢莊老闆的關係以及自己多年的積蓄什麼的零零星星的湊了一份,這筆巨款給了王有齡前路希望,而胡雪巖也算是捨命相助。王有齡補了個虛銜浙江鹽大使,又在故交總督何桂清疏通下補了慈谿知縣的實缺,此後更是一度做到了浙江巡撫的高位。
這便成了胡雪巖在官場的第一位靠山,在王有齡扶持下,生意大有可為,如生絲、阜康錢莊、胡慶餘堂等生意都有涉及,商業帝國甚至一度有將江浙一帶壟斷的態勢,此時也不過是37歲。
王有齡自縊於杭州城破後,胡雪巖豐厚的身家也有了結識左宗棠的資本,成了湘軍辦理後勤、江浙財務總管,在洋務方面的操作能力也是屈指一數的。此後更是為了資助左宗棠收復新疆,將自個全部身家抵了1870萬兩白銀,供應了不少軍需後勤。
1885年左宗棠病逝,而胡雪巖則在李鴻章、盛宣懷和洋人的排擠下宣告破產,此時的胡雪巖對於清廷的價值少了,不僅僅官職被罷了,連財產也被查封沒收了去。在重重打擊下,胡雪巖也於同年逝世,也從中了悟了清廷掌控時代的黑暗及所謂紅頂商人的脆弱。
胡雪巖臨終前告誡後人子孫,「勿近白虎」。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白虎即白銀,胡雪巖的傳奇便是創造了龐大的財富,甚至以一己之力幾次三番對抗了列強的貿易侵略,然而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胡雪巖也是因為龐大的財富而懸崖式衰落。在最後靠山左宗棠病逝後,已經陷入官場泥潭的胡雪巖就成了任人宰割的肥羊,因此告誡子孫莫要招聚過多金銀,尤其是當時商人末業不受人待見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