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頂商人胡雪巖的用人之術,被下屬「挖坑」,仍然要放其一馬

2021-01-09 網易

2019-11-19 21:38:47 來源: 大西瓜雜談

舉報

  說起白手起家,後來家財萬貫的人物,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性,敢於用人,善於用人。清朝時期的「紅頂商人」胡雪巖算是其中的典範,他待人寬容,氣度非凡,並且能夠妥善對待與對手之間的關係,無論是挑釁,還是競爭,在他那裡都能夠輕易化解,這也為他成為當時最有名的商人奠定了基礎。

  

  有一回,胡雪巖與一個叫龐二的人合夥做絲織品的生意,兩人關係不錯,生意也越做越紅火,可這也引來了別人的妒忌。龐二手下有一個叫朱福年的人,就盯上了老闆的家業。朱福年外號「豬八戒」,有些能力,是一個野心勃勃的人,雖然龐二非常看重他,但是他卻不甘心當一名忠誠的手下,於是便想著藉助龐二的力量獨攬絲織業,自己放老闆。

  

  但是,他又不敢明目張胆地,光明正大的胡雪巖競爭,於是就打算在暗中搞破壞,使其受損。不僅如此,朱福年還在胡雪巖與龐二之間東說西道,挑撥兩人的關係,還偷偷拿了自家老闆的銀子。

  

  沒想到,這一行為很快被龐二發現。龐二非常惱怒,心想我待朱福年不薄,他卻暗地裡算計我,於是他要嚴查朱福年,當面質問他。但這時候胡雪巖卻覺得不妥,跟龐二說道:「饒人一條路,此人一堵牆。就是讓他離開,並不是非常好的辦法。不如我們找到他做出的事,讓他親口承認錯誤,從此真心為你做事。」在胡雪巖看來,朱福年是有能力的人,有能力的人他自然想拉到自己的屋簷底下,這樣才是最好的做法。

  

  於是,胡雪巖親自著手,通過關係找到了朱福年的戶頭,留下了他動用龐二銀子的證據,然後再到查帳,找到朱福年的弱點和漏洞。這期間,胡雪巖一直沒有聲張出去,對朱福年也是點到為止,既不讓他感到自己的行為已經被發現,也不讓他產生一點猜疑。如此有意的放朱福年,其實是給他一條生路,給他時間自己點查帳目,彌補曾經的過失,防止朱福年氣急敗壞的逃走。直到最後,胡雪巖看朱福年毫無動作,才有意無意的告訴他一句,只要及時自反省量,仍然會受到重用。

  

  這一聲看似清淡,卻讓朱福年心裡產生了愧疚,他想:是不是胡雪巖發現了什麼?不然怎麼會對自己如此了如指掌,到底是在自己身邊安排了眼線?還是故意在測試他的忠誠?胡雪巖自然知道朱福年心虛,就開誠布公地對其說到:「你我共事時間非常少,還不了解我的為人,我有個原則是,有飯大家吃,不但能吃飽,還要吃的好!所以,一般我不會砸了別人的飯碗。在我看來商場就像戰場,只有所有人齊心協力才會成功的將對手打敗,獲得勝利。過去的事情就讓他過去了,以後還是看你自己的了,你不管聰明用在明處還是暗處,我都能一清二楚。不會抹去任何人的功勞,你若改正,咱們大家還有機會合作的。」

  

  朱福年聽到胡雪巖這樣說,知道了自己「吃裡扒外」的行為已經被發現了。但是胡雪巖不僅沒怪自己,還給了自己機會改正,感動地說:「有你這番話,我朱福年再不盡心的做好自己的事,那就不是人了!」從此,他對胡雪巖畢恭畢敬,做起事來不但搗亂還比以前更加的出色。

  

  胡雪巖的聰明機智給我們所有人都上了一堂非常受用的職場專業課。有句話說的很好:沒有永恆的敵人,也沒有永恆的隊友。要想立足,沒有必要非得與對手做敵人,也沒有必要非得處處張揚自己的能力,擺出自己技高一籌的樣子。化敵為友,讓對手心悅誠地為你效力才是真正的能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聽書《紅頂商人胡雪巖》合集
    《胡雪巖》是2006年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高陽。「經商要學胡雪巖,當官要學曾國藩」,高陽的《胡雪巖》一度成為現代經商人士必看的圖書之一。《紅頂商人胡雪巖》書中描繪了各色的人物,既有貪官、買辦、奸商,也有美麗善良的女性,個個性各鮮明,栩栩如生。情節環環相扣,懸念頻頻,引人入勝。此書在歷史和故事間再現了一個時代的風貌。
  • 商道:紅頂商人胡雪巖的成功與失敗
    《胡雪巖全傳》中講,胡雪巖在籌辦自己的阜康錢莊時,非常重視人才的作用。杭州城為太平軍攻破,後又被清軍收復,城裡一切都是兵荒馬亂的景象,可居然有自覺恪盡職守的巡夜更夫。胡雪巖發現這個「奇蹟」後,認為這個60多歲的老人是了不起的人才,胡雪巖覺得不可以放過,認為他最適合看管倉庫,於是立即派人鄭重請其為自己幫忙。胡雪巖成在識人用人,敗也敗在用人不當。
  • 「紅頂商人」胡雪巖: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取之無道,必生禍殃!
    這一天規就是眾所周知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也是一代「紅頂商人」胡雪巖在與人談生意時的一句口頭禪,在胡雪巖看來,不管有多愛財、多想賺錢,如果取之無道,則必生禍殃。胡雪巖,一個擁有富可敵國的財富、以善於斂財聞名、且自詡只知道「銅錢眼裡翻跟鬥」的商人,卻把「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八個字掛在嘴邊,當作口頭禪,這本身就值得深思。
  • 胡雪巖:富可敵國的紅頂商人,結局卻很慘澹
    作為商人過多地參與到政治中,古往今來,落得善終的那可真是鳳毛麟角。歷史上的紅頂商人從吳越的範蠡,秦王朝的呂不韋到清朝的胡雪巖。只有範蠡在助越滅吳後,不迷戀權力,不迷戀財富,瀟灑的帶著美女西施出遊並且據傳定居於西湖邊。不得不說這是他的過人之處,有大智慧。他走後,從齊國寫信給文種說:「蜚(同「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
  • 紅頂商人胡雪巖的「方圓之道」
    胡雪巖是晚清一位富賈天下的「紅頂商人」,他的成功得益於精通「方圓之道」。他認為一個人如果過度地方正,稜角傷人,勢必頭破血流。反之,處世為人過於八面玲瓏,過於圓滑,也必將眾叛親離。要想贏得商道成功,就必須心中刻著一個「圓」字,堅持能伸能屈的「方圓之道」,做一個真正的「方圓之士」。胡雪巖有一句名言:「欲無辦大事之難題,必先傾全力做到圓世道,圓身心」,在他看來,鋒芒太露,必遭暗算。
  • 歷史人物:唐太宗的後裔—紅頂商人胡雪巖
    小時候有一次給東家放牛,在路上拾得一個包袱,打開一看,裡面儘是白花花的銀子。他把牛拴在路邊吃草,將包袱藏起來,然後坐在路邊等待失主。幾個時辰後,失主才慌慌張張地找了來,胡雪巖問清情況後,從路邊草叢中將包袱取出交還給失主。這位失主原是杭州的大客商,不久,他又來到績溪,把胡雪巖帶到杭州學生意去了。
  • 紅頂商人胡雪巖的最終敗因:荒淫而奢靡的習性
    一代懦商、紅頂商人胡雪巖不但在商場上叱詫風雲,在政壇上春風得意,而且在情場上更是遊刃有餘,堪稱情場上的高手。胡雪巖是個風流成性的尋花老手,他常自謂:"一不做官,二不圖名,但只為利,娶妻納妻,風流一世,此生足矣!"因此,對於合其心意的女子,他一般不會輕易放過。當然,作為一名成功商人,胡雪巖在情場不忘商場。
  • 夜讀丨紅頂商人胡雪巖:做事靠能力,做人靠格局
    胡雪巖經商成功之道,關鍵在於人脈的經營。從錢莊小夥計到清朝首富,紅頂商人胡雪巖的一生極富傳奇性。 他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功,除了本身才幹非凡、膽識過人之外,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十分會做人。 商人一咬牙踏進了胡氏的埠康錢莊,一開口,就是押上全部的產業。 他索取的價格很低,埠康所得的利潤很高,沒有人會錯過這樣一筆好買賣。 但胡雪巖並沒有馬上應承,反而讓他先回去。商人前腳剛走,胡雪巖後腳就派人去了解實情。 第二天,胡雪巖按照市面上的價格,如數支付給商人資金。
  • 紅頂商人胡雪巖(1)
    □ 高 陽今天開始連載長篇歷史小說《紅頂商人胡雪巖》,鳳凰出版傳媒集團、鳳凰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江蘇文藝出版社2012年5月出版。作品講述了大清首富胡雪巖從店夥計到大清首富花了30年,從首富到傾家蕩產只花了3天的跌宕人生。高陽(1926-1992),著名作家,以歷史小說著稱。其中代表性作品有《胡雪巖全傳》三部曲、《慈禧全傳》等。
  • 走進紅頂商人胡雪巖故居 三百萬兩白銀打造豪宅府邸
    前段時間看高陽寫的紅頂商人胡雪巖一書,對胡雪巖的經商之道和做人處世之道甚為佩服,於是就到河坊街的元寶街遊玩,參觀一下胡雪巖的故居。這是元寶街胡雪巖故居門環。胡雪巖早期也是錢莊站櫃檯的,後來資助了王有齡,兩個人合作把生意越做越大,自己開起來錢莊,在湖州開了絲店,然後開辦藥鋪,最後和左宗棠合作,日漸亨通,達到巔峰。匾額上寫的是,勉善成榮。對聯是,存一片好心願舉世無災無難,做百般善事要大家利民利人。院子中間最核心的景觀,天開圖畫,重簷歇山頂,飛簷翹角,下面一個水池子,碧波粼粼,錦鯉戲水,周邊是迴廊,有美人靠,是個觀景的好地方。
  • 紅頂商人胡雪巖,臨終前叮囑子孫「勿近白虎」,白虎是什麼?
    胡雪巖出生於安徽績溪,幼年時期,家中十分貧困,胡雪巖只得幫人放牛貼補家用。可這樣一位「鄉下佬」,卻能將錢莊生意打理得如日中天,還和左宗棠、李鴻章等封疆大吏發生交集。不過,胡雪巖這位紅頂商人臨終前,卻對子孫說出「勿近白虎」這四個字,其中的「白虎」到底是什麼?胡雪巖出生於清朝道光年間,先後歷經鹹豐、同治、光緒朝。
  • 紅頂商人胡雪巖的另一面:除了生財有道,他還有個難以啟齒的癖好
    作為徽商的代表性人物,晚清紅頂商人胡雪巖在商界的地位,和官場之曾國藩可以相提並論。
  • 紅頂商人胡雪巖,成功得益於精通「方圓之道」
    胡雪巖是晚清一位富賈天下的「紅頂商人」,他的成功得益於精通「方圓之道」。他認為一個人如果過度地方正,稜角傷人,勢必頭破血流。
  • 紅頂商人胡雪巖,除了生財有道,他還有個難以啟齒的嗜好?
    胡雪巖是晚清時期著名的「紅頂商人」,也是徽商的代表性人物。晚清時期的胡雪巖在商界的地位可以和官場上的曾國藩相提並論。在義和團興起和太平運動中,胡雪巖在王有齡和左宗棠的幫助與支持下,積累了驚人財富。有人說胡雪巖之死也不是意外在他的日常生活中就能看出他未來的發展,因為他除了是經商精英以外,還有一個特殊的癖好,正是這個癖好導致他破產,那麼,他的這個癖好是什麼?到底是死於政治鬥爭,還是自招災禍?其實,早在李左爭鬥之前,胡雪巖的一項特殊癖好就已經註定了其迅速衰敗的必然結果。荒唐嗜好,註定其悲慘結局所謂「福善禍淫」,胡雪巖的衰敗很早就體現出。
  • 「紅頂商人」胡雪巖臨終前告誡子孫:勿近白虎,「白虎」是啥?
    《易經》上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後來,胡雪巖在杭州開辦「胡慶餘堂」,意義就取自「積善」之意。 彼時,胡雪巖將大奸臣秦檜手書的「餘慶堂」顛倒一下,變成了「慶餘堂」。
  • 紅頂商人胡雪巖為何會有「胡大善人」這一稱號?
    胡雪巖 一、胡雪巖是誰? 胡雪巖,赫赫有名,中國近代著名紅頂商人、徽商代表人物。胡雪巖憑藉其不凡的商業才能,在全國各地設立了「阜康」錢莊分號,被稱為「活財神」。在杭州創立了「胡慶餘堂」中藥店,制「避瘟丹」、「行軍散」、「八寶丹」供軍民之需,藥店傳承至今,贏得「江南藥王」之美譽。後面官至二品,賞穿黃馬褂,成為「紅頂商人」,因此人皆云:「做官要學曾國藩,經商要學胡雪巖」。
  • 《八月桂花香》:塵緣如夢,劉松仁演繹紅頂商人胡雪巖的一生
    胡雪巖是安徽人,後來移居杭州。他是大名鼎鼎的紅頂商人,也是徽商的代表人物。晚清左宗棠在商界的最大支持者。電視劇《那時花開月正圓》裡有一句話:餉靠胡雪巖,糧靠吳蔚文。88年,臺視出品了電視劇《八月桂花香》,劉松仁、蘇明明、李立群、米雪主演,演繹的就是這位紅頂商人胡雪巖跌宕起伏的一生
  • 紅頂商人胡雪巖臨終前告誡後人「勿進白虎」,白虎有何含義
    晚清的破敗是我國人之殤,但這段歷史中也留下了不少歷史人物值得我們去回望,比如說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胡雪巖等,胡雪巖作為紅頂商人,人生起初仿佛開掛一樣,但最終卻數十年積累,一朝散盡,落了個家敗人亡的下場。
  • 被抄家的紅頂商人胡雪巖如此告誡子孫,「白虎」究竟...
    說到草根創業,我們浩瀚的歷史人物中,有一個人就不得不提,那就是胡雪巖。小時候的放牛郎,從一個錢莊學徒白手起家,長大後變身一代巨賈,不止生意如日中天,還能官居二品,賞穿黃馬褂,資產達千萬兩白銀,而在當時,千萬兩銀子足以買下3萬座四合院了。 俗話說:做官要學曾國藩,經商要學胡雪巖。
  • 紅頂商人胡雪巖:生財有道的好手,還有個難以啟齒的癖好
    戰國時有猗頓西河速富的故事,自古商人便為「經商有道」傷神費力,而當事業開始發展起來也是極為迅速的,《史記集解》云:「十年之間,其息不可計,貲擬王公,馳名天下。」說到經商,一定會提起晚清著名的商人胡雪巖,他是徽商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商界的地位可以說是「商界中的曾國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