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學與精專|大師是如何煉成的

2021-02-19 尚音愛樂

文|唐若甫

2014年的上半年是國際音樂界痛失指揮家的半年。年初克勞迪奧·阿巴多逝世,年中西班牙指揮家德伯格斯突然病逝,德國指揮家傑德·阿爾布萊希特逝世,半個月前又有指揮家洛林·馬澤爾因病去世的消息傳出,不禁讓樂迷哀聲載道。

痛定思痛後,人們回顧大師的成才經歷和音樂遺傳,深感老一輩指揮的精神世界很難延續,也難以再現。這不僅是外部環境的巨變所致,也是人心不古後帶來的必然趨勢。這種精神世界自然也包含了外因和內因兩層含義。在外因方面,前輩們聲名鵲起後,搭上了錄音工業的黃金髮展期,也受教於老派的培訓體系,相互之間推波助瀾。在內因方面,他們擁有過人才氣,勤奮努力並孜孜不倦,方成棟梁。



博學與精專的對立統一


以馬澤爾為例,他9歲出道,84歲辭世,馳騁國際音樂舞臺70年,其間指揮過5000多場歌劇和音樂會。回顧馬澤爾的一生,會發現他是天才加勤奮的理想結合。在採訪中,馬澤爾經常會回憶起匹茲堡年代,他在大學如饑似渴地學習,在弦樂四重奏中「趴活兒」掙錢,在交響樂團中拉小提琴惡補曲目,往往廢寢忘食。

這批「80後」指揮家如今已像珍稀動物一樣被奉為掌上明珠,並隨著近兩年來薩瓦利什、桑德林、科林·戴維斯爵士、阿巴多、德伯格斯等先後離去而愈顯珍貴。這不僅讓人盤點在世的80歲以上的指揮大師們,諸如半年前剛剛來華的內維爾·馬利納爵士,兩次來華的庫特·馬舒爾、多納依和伯納德·海丁克,多次來華的迪圖瓦,從未來華的赫伯特·布隆穆斯泰特、皮埃爾·布列茲、喬治·普萊特雷、麥可·基倫等,還有即將跨入80歲的祖賓·梅塔、楊松斯和巴倫伯伊姆。他們的成才經歷各不相同,而且與年輕一代所遇的時代境況及政經條件都相去甚遠。

嚴格的德國體系培養出了一代德國指揮大師,諸如薩瓦利什和馬舒爾等。這套體系以合唱指揮或樂隊長(Kapellmeister)為依託,重在實踐與理論並舉。通過這一套體系培養出的指揮家需要掌握全方位的知識層面,擁有在地方劇院、樂團和歌劇院跌打滾爬的豐富經驗,知道如何為人處世並與樂隊演奏員共事,對浩如煙海的古典音樂、歌劇的曲目和總譜如數家珍。他們深知音樂產品產出的各個關節,精通數國語言並達到母語水平,指揮之餘不忘演奏。他們在樂池和舞臺上擁有同樣撼人的魅力,在關鍵時刻能夠挺身而出扭轉乾坤。

一件小事可以反映老牌指揮家的魅力:1994年2月11日,一場暴雪把費城交響樂團的大部分樂師和合唱團員困在路上,無法趕到音樂廳。為了確保演出照常進行,薩瓦利什決定另闢蹊徑。他親自彈奏鋼琴,為到場的女高音、男高音和部分合唱團成員伴奏《湯豪舍》的節選以及《女武神》的第一幕。同樣得到觀眾的首肯。

也許這正是老牌指揮家的特殊之處,讓人想到演奏與指揮事業兩不誤的馬澤爾和巴倫伯伊姆,還有同樣全面開花的中老年一代如普列特涅夫和阿什肯納齊。博學和精專,這兩樣在培養年輕一代音樂家時往往顯得矛盾的對立面,在前輩大師身上成為結合體,並造就出他們的獨特魅力。



錄音工業黃金時代一去不返

幸運的是,除自身水平過硬之外,這些前輩們也搭上了唱片業最後的輝煌年代。隨著1989年卡拉揚逝世和薩爾茨堡音樂節的易主,新當家人吉拉德·莫迪埃在薩爾茨堡的新政之一便是剷除唱片界在那裡的殘餘勢力。卡拉揚生前,唱片工業尤其是四大唱片公司對音樂界有著居高臨下的壟斷地位,他們連同經紀公司寡頭,是歐美各大音樂節和樂團背後實際的藝術家用人操控力量。一方面這些前輩指揮家受到唱片工業的鉗制,另一方面又受益於其強大的宣傳攻勢和市場推廣,成為家喻戶曉的名字。

曾經在EMI擔任金牌製作人沃爾特·萊格繼承人的彼得·阿爾瓦,從唱片公司退休後入主薩爾茨堡復活節音樂節,並於今年宣布退休。在一次採訪中,他提到當今錄音工業不舉對年輕音樂家成才帶來的影響:「過去錄音工業被捧得高高在上的原因是因為音樂家們需要有唱片留存,以證明自己的藝術生命。如今不再是這樣。如今我們有Youtube,有網際網路,有很多種保存藝術魅力的方式,而且因為成本較低,現場錄音也在逐漸取代錄音棚錄音。有時我很同情現在的年輕音樂家,以前音樂家背後有著形同家人的唱片公司與他們一同成長,一籤合同就是五年十年。如今只要有一張唱片不暢銷,唱片公司就會把音樂家踢走,換一個新人。籤約都是一張一張籤,賣不動就走人。從我2004年退休到2010年復出的這些年間,我發覺世界變得如此殘酷,錄音工業對音樂家變得如此充滿荊棘坎坷和短視,他們的唱片之路如此蜿蜒曲折。」

也許殘酷和時過境遷是所有過來人對半個世紀前後音樂界的對比。音樂工業和產業鏈的重新洗牌,著重表現在市場的差異化、新興市場如中韓新馬泰的崛起、唱片寡頭的土崩瓦解和經紀公司的激烈競爭之中。這些都創造了一個富有全新機遇與遊戲規則的次世代。然而老一輩大師們,即使是擁有超人天才、藐視所有如今神童的馬澤爾,依舊將視為必然,方成大器與大師。在多變且無法預測的環境與周遭中,天才加勤奮,應是以不變應萬變的最佳捷徑,也是前輩大師帶給年輕一代的最佳啟示。

本文來源:音樂周報,特此感謝!

特註:本訂閱號部分素材來源於期刊和網絡媒體,轉載只為交流和學習,實現原文的文化增值,以達尚音愛樂,人生新境界。對於原文作者深表感謝,如有版權異議,請告知我們!我們當及時處理。如對本文有話要說,請回到尚音愛樂微信頁,直接回復。歡迎來信和賜稿!平臺郵箱shangyinaiyue@163.com

舉報


相關焦點

  • 【零點日記】大師是如何煉成的?被供奉供養的大師還是大師嗎?
    據說有一次一媒體人預約了做他的專訪,雙方見面後記者剛開口說:「請問大師您……」誰知記者話剛說了半截,我這朋友當場火冒三丈,衝著記者就大罵上了:「你TM才是大師,你們全家都是大師……」就這樣,一場原本愉快的採訪因為一句不合時宜的稱謂不歡而散了。可憐這位記者,怎麼都想不通自己到底在哪裡得罪了這位素未謀面的大師。我當然知道朋友為什麼這麼生氣了。
  • 《魔獸》是如何煉成的……
    《魔獸》是如何煉成的……分割線。更多花絮:650套戲服  曾參與過《阿凡達》的服裝設計師瑪耶斯·魯貝奧為《魔獸》專門打造出超過650套戲服,她本人分別在溫哥華和墨西哥管理工作坊,動員了業界最頂尖的設計師、時尚總監、戲服製作師、剪裁師和染匠,其中包括全世界最頂尖的皮革大師奧古斯託·葛拉西。
  • 影視演員是如何煉成的?
    只說說演員的煉成。是正經八經的演員。可不是什麼亂七八糟的。 要想說說演員如何煉成?先說說門檻吧!
  • 大師是如何煉成的?來自臺灣陳俊宇老師的人生經歷自述
    關於俊宇老師的人生經歷,大師是怎樣煉成的?沒有捷徑也並沒有天賦異稟。希望也能給學琴朋友一些啟發。想要加群與俊宇老師零距離接觸的朋友,請加微信號:PIANOSECRET 即可獲邀進入俊宇老師官方微信群。開始時間:2017.8.24  22:09  。(簡單的整理工作只是將俊宇老師發言的繁體中文轉為簡體並省去表情圖片等)。
  • 千古名臣是如何煉成的|音頻公開課
    上一周我們學習了《青年範仲淹的逆襲之路|音頻公開課》,通過課程大家可以了解到範仲淹是如何在逆境中創造奇蹟,並且開啟了自己的名臣之路。而本周的課程,我們則要學習範仲淹的名臣之路是如何進行的。從古至今,為臣者千千萬萬,不可勝數,能夠留下名字的本已寥寥無幾,而當中能堪稱千古名臣的就更是屈指可數。一個官員想要成為千古流芳的名臣,他究竟需要怎麼做?一代名臣到底是如何煉成的。
  • 大衣哥的「惡鄰」是如何煉成的?
    那麼這些惡鄰是如何煉成的呢?首先理解一下,成名意味著什麼?據報導說2012年,成名前的大衣哥,這位普通的農民,以種地、打零工為生,照顧兩個年幼的孩子,全家年收入僅5000元左右。看罷大衣哥故事,想想大衣哥的「惡鄰」是如何煉成的,不禁打了一個冷戰,對於很多熟悉的東西似乎瞬間感覺有了些陌生。
  • 阿聯航空的空姐是如何煉成的
    阿航空乘培訓學校門口,造型似一架飛機最近有網友在杜拜參觀了阿航空乘訓練基地,讓我們知道了原來空姐是這樣煉成的……這個地方教的是如何在飛機上賣免稅商品,據說一個飛機上有2個人可以去賣免稅商品,而他們是有提成的。但是由誰賣,要乘務長定。每個空姐都希望幸運在自己頭上,尤其飛非洲航線的。
  • 陳寅恪:中國近三百年來最博學的怪才!
    【分享導讀】他一生學貫東西,可一生中沒有一張文憑,視文憑如廢紙,著名的國學大師鄭天挺先生稱他是「教授的教授」,著名歷史學家傅斯年說:「陳先生的學問近三百年來一人而已。」  萬裡獨步成絕學,世間再無陳寅恪。
  • 世界腦力錦標賽將在重慶舉行 看看「最強大腦」是如何煉成的
    世界記憶大師唐曉紅老師進行撲克牌正反順序的背誦 揭秘「最強大腦」是怎樣煉成的?那麼,這些「記憶大師」們和我們有著不一樣的大腦構造或思維能力嗎?或許答案並非如此。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採訪到了第28屆世界腦力錦標賽中國總決賽組委會秘書長葉良燕、世界記憶大師唐曉紅以及參賽小選手和家長,讓他們為揭秘「最強大腦」是怎樣煉成的。
  • 中國鐵建大盾構品牌是如何煉成的
    中國鐵建大盾構品牌是如何煉成的 2020-09-03 17: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夢幻西遊:新區「軍火商」是如何煉成的
    一款網遊界的「老傢伙」重新煥發了新的活力,今天小編給大家講解一下夢幻西遊「暴利」行業軍火商是如何煉成的!周所周知「夢幻西遊」打造行業一直是普通玩家心中的一個遙遠的行業,尤其是在耗時耗力的新區,大多數高端打造呈現被壟斷的情況,暴利的原因來源於壟斷,那麼如何用最低的價錢和最合適的方法玩好一個打造號,今天鐵手給大家揭秘 ———「新區打造玩法」首先大家必須了解打造的學習方法,第一種幫派學習,這是目前高端打造的主流方法,主要針對100級以上的打造,第二種紫衣盜「偷技能」(
  • 從全班墊底到星雲大師首席英文女翻譯,她是如何煉成的
    星雲大師:「你們讀《阿彌陀經》的人就知道,每天早上起來,要以鮮花供養十萬億十方諸佛,要很早,要做功課。」星雲大師:「我要有禮貌,我要勤勞,我要負責任。」妙光法師:「You have to have manners, you have to be diligent, and you have to be responsible。」星雲大師:「甚至吃過飯以後還要飯食經行,還要運動呢。」
  • 「血狼」勁旅是如何煉成的?
    「血狼」勁旅是如何煉成的? 三月, 《誰是終極英雄》將擂臺搭建在林海雪原。
  • 5部教科書級別的華爾街電影,看看商業大佬是如何煉成的!
    因為其複雜性和神秘性導致人們十分好奇,所以導演就通過電影來帶我們走進商業大佬們的世界,看看市場是如何被操控的,看看商業大佬是如何煉成的,這5部華爾街電影堪稱教科書級別。一、《大而不倒》這部電影根據同名暢銷書改編而來,2008年爆發的全球金融危機,在這樣的大起大落之中,掌權者和商界大佬該如何操作呢?
  • 教你怎麼在鏡頭前吃 「吃播」培訓師是如何煉成的?
    餐飲業打工者成「吃播」新秀,主播供不應求帶火培訓機構   「吃播」培訓師是如何煉成的
  • 「死心眼」是如何煉成的?
    我們常常把「缺心眼」與「死心眼」混淆,其實兩者之間是不一樣的:缺心眼屬於家族遺傳、先天不足,當事人無可奈何;但死心眼是如何煉成的呢?        這個連長在團長墓地前吼了一句:「咱老八區教導隊出來的人,有一個,算一個,都他媽的死心眼!」這句臺詞算是切中了這個問題的要害,死心眼的成因主要是教育。
  • 人工智障「愛醬」是如何煉成的?
    在無數宅男為之傾倒的背後,這種能夠與觀眾進行實時互動的「人工智障」,又是如何煉成的呢?為了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查閱了大量的相關資料並對愛醬這一虛擬形象的製作過程進行了推演,雖然無法保證與真實的製作過程完全一致,但大致的套路是絕逼不會錯的!從這個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出,愛醬這一虛擬形象被刻畫得非常形象:聲音甜美、表情多變,既萌又蠢還智障!
  • 揚州羅思韋爾的「兩個100%」是如何煉成的
    羅思韋爾的兩個100%,究竟是如何煉成的?走在羅思韋爾的參觀廊道裡,隔著一層玻璃,只見車間裡一條條全自動在線檢測生產線正在生產,幾名工人做些輔助性工作。「通過加大技改投入,我們已經實現了自動裝配、自動檢測、自動物流,產品漏檢率由0.1‰~2‰變為零,製造質量損失率從0.05%降至0.02%。」周祥東說,「機器換人」降低了產品損耗,提高了產品合格率。
  • 《美人魚》編劇——「大神」李思臻是如何煉成的?
    (李思臻生活照)2016年度票房冠軍《美人魚》編劇——「大神」李思臻,是如何煉成的?《大家開講》活動第十三期  2016年底壓軸登場!
  • 特種兵如何煉成的?鬥魚直播解密《衝出亞馬遜》原型!
    那麼,特種兵到底是如何煉成的呢?今天,鬥魚直播平臺宣布:3月23日-24日,解密《衝出亞馬遜》原型,鬥魚帶你突入真實的天狼突擊隊!據公開資料顯示,這一支隊伍湧現了眾多很牛逼的人物,比如說:黃和平,電影《衝出亞馬遜》主人公原型,在委內瑞拉「獵人學校」,被授予「最具獻身精神突擊隊員楷模」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