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市坊子區發展生態農業,一年可培育楸樹3000萬棵!

2020-12-22 掌上沂源

在濰坊鄉村振興的「一盤棋」中,近郊都市農業是坊子區的優勢特色,也是坊子農業的發展定位。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濰坊市坊子區在提質增效上探新路,在發展模式上創新提升,在打造示範帶上聚焦聚力,通過打造山東盈豐田園綜合體,擦亮了「坊子田園」品牌,走出了一條「生態振興」的新路子。

坐落於濰坊市坊子區的山東盈豐田園綜合體建有國內最大的速生楸樹組培中心。一早,技術人員早早地來到組培中心搞起了實驗。他們通過對楸樹樹種進行選育優化、脫毒,將制約楸樹生長的基因去除。經過一次次的科研攻關,該中心成功研發出了兼具傳統楸樹的優點、又具有速生快長優勢的速生楸樹,使其成材時間由20年縮短至7年,進而極大地提高了經濟效益。負責人王濤介紹說:「這些樹是今年春天才種下的,現在已經長到2米多高了,量一下樹幹直徑有2.1公分。預計到今年秋年,它們就可以長到5米多高,直徑能達到3到5公分。如果在生長旺季,每天最多能長高10公分,這都是我們技術研發的成果。」

據介紹,新研發的楸樹可廣泛應用於造林、用材,市場前景廣闊。隨後,閃電新聞記者來到了組培車間,看到工人們正在忙碌地繁育新苗。王濤說:「因為楸樹不結種,所以我們用組織培養來對楸樹進行繁殖。這樣育苗的好處是不受時間限制,不受季節限制,可以對一個優良品種進行大規模繁育。目前,我們一年的培育能力是3000萬棵。」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也是推動鄉村振興的巨大源動力。山東盈豐田園綜合體以提升農業科技創新能力為抓手,通過實施促進農業農村發展的科技項目搭建起科研平臺,打通產學研合作渠道,讓科技與生態農業有機結合,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動能。

如今,濰坊市坊子區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大力發展特色生態農業,加快鄉村振興步伐,同時不斷創新舉措、增創亮點,使全區鄉村振興和農業技術創新不斷取得顯著成效,開啟了新時代鄉村振興的新篇章。

來源:閃電新聞記者 李楊 坊子臺 王善進 宋子祥 施璐

【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違者必究。

本期編輯:朱萍 王昱宸

相關焦點

  • 一頭帶動鄉村振興 一頭促進城市繁榮——濰坊市深入推進都市農業發展
    把發展都市農業作為新時代「濰坊模式」的新內涵、新要求、新標準,市委、市政府編制《濰坊市農業「新六產」發展規劃》,構築「一圈、四帶、五區」都市農業發展格局。「一圈」,即重點開發建設以濰坊中心城區為核心的都市休閒農業圈;「四帶」即沿白浪河、虞河、浞河、濰河兩岸濱河都市休閒旅遊農業帶;「五區」,即濰城健康養生農業示範區、寒亭現代高效農業示範區、坊子採摘體驗農業示範區、峽山生態有機農業示範區、濱海休閒漁業聚集區。
  • 濰坊市坊子區1700餘戶村民喜圓「新房夢」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28日訊 2020年是濰坊建設現代化高品質城市的重要一年。濰坊市坊子區加大投入,加快棚改項目建設進度,全面提升居民的居住條件。濰坊市坊子區鳳凰街道董家莊子村和南溝西村的村民終於圓了「新房夢」。
  • 問政追蹤丨濰坊坊子區非法洗沙點被取締,濰坊市市長:再發現此類...
    10月29日晚,省級大型融媒問政節目《問政山東》播出第72期,濰坊市政府接受問政。回看>>>節目中報導,近半個月以來,濰坊市坊子區坊城街道範家溝村附近的一家院子半夜裡機器轟鳴,車來車往,而到了白天又大門緊閉找不到人。經記者調查發現,這裡是一處非法的洗沙場。
  • 坊子區窪裡村:蔬菜種植立體化 一年收穫16茬
    坊子區玉泉窪種植專業合作社,運用現代科技改造傳統農業,使蔬菜一年能種16茬,種植空間也從地面向空中發展,給農業插上了科技的翅膀。「這是我們利用三年時間研發成功的『智能種植床』,一年可以種植蔬菜16茬。坊子區玉泉窪種植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總經理、坊子區窪裡村黨支部書記劉向東介紹。走進坊子區窪裡村玉棵松數字農業產業園的有機蔬菜智慧工廠,10層立體化盆栽種植讓濰坊日報記者眼前一亮。一層一層的立體化種植架上長滿了各種各樣的盆栽葉菜。立體種植、空氣調配、水循環溫度調節、作物補光、微生物循環、水肥一體化自動控制等技術,讓這裡充滿了「科技範」。
  • 坊子區首席班主任風採展示 王玉蘭:班級管理之CCA創意設計與實施
    班級管理之CCA創意設計與實施●●●●濰坊市坊子區實驗學校 王玉蘭作者簡介:王玉蘭,濰坊市特級教師,濰坊市優秀教師,濰坊市立德樹人標兵,濰坊市青年教改先鋒;坊子區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優秀鄉村青年教師、優秀少先隊輔導員。
  • 祥符區羅王鎮培育特色優勢產業,拓寬貧困人口增收渠道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鄭松波 實習生 嶽媛 近年來,祥符區羅王鎮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政治任務,作為第一民生工程。通過大力培育優勢產業、創新產業發展政策引導激勵機制,突出帶貧益貧,形成了以胡寨白皮松基地、老九莊甘都園、天一菊花產業園等具有特色的典型規模帶貧企業,實現穩定增收,為羅王鎮經濟發展注入活力。胡寨村白皮松基地——該項目利用「公司+農戶」的經營模式,建設白皮松農業生態莊園,致力打造全域生態旅遊品牌。
  • 2019年度濰坊市「四個最美(佳)」志願服務先進典型名單公布!
    >劉楓嶺 濰坊鳶都義工、臨朐陽光義工房小鷗 坊子區志願者協會劉慧麗 坊子區志願者協會郭培霞 坊子區中國青年志願者高學芬 坊子區志願者協會王 英 坊子區杞都愛心公益協會>王德明 坊子區衛健局王海燕 濰坊市社會工作協會、寒亭區社會義工聯合會、寒亭區婦幼保健院客服部王春輝 寒亭區金三角社區「矛調齋」志願服務隊邢 傑 寒亭區畫鄉健身團史汶玉 濰坊市寒亭區志願者協會
  • 昌樂縣:田園綜合體奏響鄉村振興新樂章_圖文_濰坊傳媒網-濰坊市...
    近年來,山東省濰坊市昌樂縣紅河鎮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充分發揮產業基礎優勢,突出特色發展,加快推進田園綜合體建設,發展現代農業以新業態、新模式培育農業發展新動能,助力鄉村振興。
  • 濰坊濱海區:鹽鹼荒灘崛起生態綠洲
    治理後的白浪河,碧波蕩漾、白帆點點,兩岸水草豐茂、倩鳥翩翩,河道可實現生態蓄水3000萬立方米,同時配套建設遊艇碼頭、親水平臺、內河沙灘、濱水商業等休閒服務設施。走在白浪河棧道上,岸邊綠草如茵,喬木、灌木、地被多層次結合搭配,花、草、樹相映成趣,白茫茫的蒼涼一去不返。隨著越來越多綠色的「入駐」,白鷺、紅腿鷗等多種野生水鳥聚集休憩,紛紛搭窩築巢。
  • 5市聯動,院士開講,共促廣東省北部生態發展區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
    廣東省北部生態發展區5市在韶關齊聚,院士、國務院參事等8位重量級專家參與,雲論壇雲展銷線上線下聯動,廣東廣電網絡、南方+、南方農村報抖音、微贊、韶關廣播電視臺等6大媒體平臺同步直播,目前累計觀看人數超400萬…………11月28日下午,一場充滿「農業科技範」的雲論壇——廣東省北部生態發展區(韶關)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雲論壇與首屆廣東省北部生態發展區
  • 【重磅報導】濰坊濱海:鹽鹼灘崛起生態綠洲
    在一堤之隔的「南紅北柳」生態工程濱海示範林,山東檉霖生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程部總監蘇楠介紹說,「為了更好地實現生態修復效果,他們公司在中科院、山東省林業科學研究院等科研單位的指導下,經過科學繁育,培育出了喬木型檉柳『魯檉1號』,也叫鹽松,就種植在這片3000畝的示範林。」
  • 致力打造高效循環農業——江西省鮮禾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發展紀實
    江西省鮮禾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是省級農業龍頭企業,國家食用菌產業體系上饒試驗站,省級就業扶貧示範基地,上饒師範學院教育基地,上饒市未成年教育實踐基地,江西農業大學、南昌大學、江西省農科院、上饒市農用微生物研究所合作共建基地,江西省科技特派團富民強縣工程示範基地,江西省菌物學會理事單位,贛東北地區最大的食用菌生產企業。
  • 江寧臺創園一二三產深度融合擘畫現代農業發展新藍圖
    農業+引領新發展,朝著「兩創三區」大踏步邁進新理念引領新發展,江寧臺創園堅持「農業+」發展理念,立足「兩創三區」目標,即創成國家農業科技園和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打造現代高效農業引領區、農業創新創業示範區及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實驗區,不斷深耕細作,開展四大工程。
  • 區農業農村局:著力將石塘村稻蝦生態種養示範基地打造成我區美麗...
    石塘村稻蝦生態種養示範基地是區裡重點打造的特色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為確保基地建設順利推進,區農業農村局全程提供項目支持和技術指導,著力將基地打造成為我區美麗鄉村新名片。石塘村稻蝦生態種養示範基地位於婁星區萬寶鎮石塘村,佔地160餘畝。
  • 富陽將造3000畝柏木林修復生態
    >begin--> 日前,2020年度中央財政林業科技推廣「柏木1.5代種子園良種造林及高效培育技術推廣」項目暨年度百萬畝國土綠化柏木造林工程,在萬市鎮平山村正式啟動,該項目由富陽區和中國林科院亞林所聯合實施。
  • 踐行「兩山」理念 弘揚塞罕壩精神 濰坊濱海:鹽鹼灘崛起生態綠洲
    在一堤之隔的「南紅北柳」生態工程濱海示範林,山東檉霖生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程部總監蘇楠介紹說,「為了更好地實現生態修復效果,他們公司在中科院、山東省林業科學研究院等科研單位的指導下,經過科學繁育,培育出了喬木型檉柳『魯檉1號』,也叫鹽松,就種植在這片3000畝的示範林。」
  • 儀徵:高質量發展現代農業 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中國江蘇網12月25日揚州訊近日,儀徵市7家農園榮獲江蘇省休閒旅遊農業協會、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公布的「2020年江蘇休閒旅遊農業精品企業(園區)」榮譽,其中,位於馬集鎮的江蘇惠田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月塘鎮的揚州觀月湖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獲評四星級園區,儀徵青峰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江蘇省揚州長興農場、儀徵天恆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江蘇嘉悅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江蘇省孔雀湖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獲評三星級園區
  • 章繼剛:讓柚子產生30倍的附加值,一棵柚子的創意農業增收路
    梅州柚產業發展在品種擴種、品質提升、產業鏈條延伸、規模擴大、市場拓展、創意農業產業上有巨大發展空間,將逐步實現全市梅州柚種植面積達到100萬畝、產量100萬噸、產值100億元以上的三個「100」的目標。
  • 生態農業是農業的發展方向
    生態農業具有九大優勢:優勢一,農業生態環境得到保護,零面源汙染。優勢二,質量高,口感好,很少農藥殘留或零農殘。優勢五,生態農業產量高。優勢六,全面提高水分與養分利用效益,節約資源,不產生浪費。優勢七,增加了動物福利,讓動物快樂少生病少用藥少用抗生素。優勢八,實現耕地固碳,由碳排放逆轉為碳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