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的傳說,中秋節的由來

2021-02-13 森海麗鮮花

 中秋節的傳說,中秋節的由來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是最主要的還是賞月和吃月餅,無論什麼形式都寄託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那麼中秋節有什麼傳說,中秋節的由來是什麼呢?

  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和其它傳統節日一樣,也是經過時間的歷練慢慢形成,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後來王公貴族和文人學士也仿效起來,在八月十五的時候,對著天上又亮又圓皓月,觀賞祭拜,寄託情懷,這種習俗就這樣傳一直在民間流傳,一直到了唐代,這種祭月習俗變得更加儀式化,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

  《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也就是說中秋節盛行於宋朝,一直到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流傳至今!

  中秋節有什麼傳說,中秋節的由來是什麼呢?中秋傳說有很多種,第一個就是嫦娥奔月,相信很多人都從老一輩的口中聽說過:

  傳說中遠古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同時出現,曬得寸草不生,顆粒無收,人們都快活不下去的節奏。一個名叫后羿的人,力大無窮,頗具神力,看到名不聊生,為了讓人們擺脫這種烤曬的折磨,登上崑崙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太陽,並嚴令最後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

  后羿射日解救了眾生,因此受大家的尊敬和愛戴,後來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

  一天,后羿到崑崙山訪友求道,巧遇王母娘娘,便向她求得一包不死藥。說是服下此藥,再也不會受生老病死的折磨,即刻升天成仙。但是后羿一直捨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見了,他想偷吃不死藥自己飛天成為神仙!

  三天後,后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等后羿一行人出走之後,蓬蒙便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後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匣,一口吞下了不死神藥,忽然嫦娥身子飄離地面、衝出窗口,直奔上天空。由於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后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氣得捶胸頓足,悲痛欲絕,仰望著夜空呼喚嫦娥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自己的愛妻。就算他用盡力氣追趕月亮,也無濟於事!只好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裡,擺上香案,放上嫦娥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裡的心上人。

  百姓們聽聞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紛效仿後裔,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中秋節有什麼傳說,中秋節的由來是什麼呢?中秋的第二個傳說就是——吳剛折桂

  相傳月亮上的廣寒宮前的桂花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桂花樹下有一個人一直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拔刀之後,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攏了。時間流逝,就這樣隨砍隨合,這棵桂花樹依然茂盛長青。據說這個砍樹的人名叫吳剛,是漢朝西河人,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仙界的他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貶謫到月宮,日日做這種徒勞無功的苦差使,以示對他的懲罰!李白在詩中也有「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的描述!

  中秋節有什麼傳說,中秋節的由來是什麼呢?中秋傳說之三-朱元璋與月餅起義

  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於元代,那個時候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裡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齊響應,起義軍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達就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消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並將當年起兵時以秘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此後,「月餅」製作越發精細,品種更多,大者如圓盤,成為饋贈的佳品。從此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下來!

  其實上面說的到這些中秋季的由來和傳說,也就是一種賞月時候的談資,相信的人它就是真的存在。小編小時每到夏天天氣炎熱的時候,都會拿著大大的簸箕放在院子裡,躺在裡面看著天空的月亮,和堂妹幾個聽婆婆講這些傳說故事,聽得不願意去睡覺的那種!現在想起來,都能感覺到那時候的快樂!

  中秋象徵著合家團圓,每逢佳節倍思親!說的一點也不假,每到這個時候,遠在他鄉的我,因為和親戚朋友離得遠,看到別人熱熱鬧鬧,心裡都有一股酸楚,尤其是想到天堂的婆婆,眨眼已經離開我們10年有餘,覺得更應該常回家看看,和家人團聚!

  直到現在,各大超市,賣場,網站,幾乎在中秋節到來前一個月就已經在開始售賣月餅了,隨著科技的工藝的發達,現在月餅的製作花樣多,口味齊全,味道也更加甜美!不管是自己吃,還是送禮都是比較不錯的選擇!當然除開這些,送一束鮮花烘託下節日的氣氛也是極好的!

相關焦點

  • 中秋節的來歷由來簡短20字30字 中秋節的起源50字100字
    中秋節的來歷由來簡短20字30字 中秋節的起源50字100字時間:2019-09-12 22:5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秋節的來歷由來簡短20字30字 中秋節的起源50字100字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按照史籍的記實,中秋一詞最早呈此刻《周禮》一書中。
  • 中秋節的由來和傳說故事
    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傳統節日之一。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
  • 中秋節的來歷20字50字100字簡短簡單介紹 中秋節的由來故事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 中秋節為什麼會吃月餅?關於中秋月餅的傳說
    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這個節日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中秋節,人們往往會一家團聚,一起看月亮、吃月餅,那中秋節為什麼會吃月餅?一、中秋節為什麼會吃月餅有些人認為,由於月餅是圓形的,它們象徵著天空中的滿月。也有些人認為,圓圓的月餅和天空中的圓圓月亮響應和,反映了人們希望家人重聚的美好願望。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又是怎麼流傳下來的中秋節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之一。
  • 從小聽到大的中秋節傳說-英文版!果斷收藏+轉走~
    「嫦娥奔月」和中秋節的神話傳說,有許多不同的版本~故事大致是說,后羿從王母娘娘那兒要來了不死仙藥,嫦娥獨自吃下仙藥飛上月宮
  • 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的由來 經過歷朝歷代的發展 留下了哪些習俗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的由來 經過歷朝歷代的發展 留下了哪些習俗 對於中國人來說,清明、端午、中秋、春節是最重要的四大傳統節日,它承載著人們對團圓的美好心願。 金桂飄香的月圓之夜,正是闔家團圓之時。
  • 中秋節的由來與傳說
    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 中秋節的由來故事簡短100字 中秋節的起源中秋節的來歷介紹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 中秋節和月餅的由來,你知道關於中秋的神話傳說嗎?
    中秋節和其他傳統節日一樣,歷史源遠流長,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中秋源於上古時代,因為當時人們對天象的崇拜,是從秋夕祭月演變而來。供奉月亮,是我國古代人對「月神」的一種崇拜,二十四節氣中的「秋分」,就是古代的「供奉月亮的節日」。
  • 中秋節的故事簡短20字50字100字 中秋節的傳說故事有哪些
    在我國的傳說中,嫦娥奔月是最為動人也影響最大的一個。中秋節要是沒有了月亮和嫦娥的傳說,將無法想像。除了嫦娥奔月以外,中秋節的傳說還有很多,比較出名的有吳剛伐桂、玉兔入月宮等。小編整理了中秋節的傳說故事簡短介紹。
  • 你知道中秋節的由來嗎?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中秋節起源於古代對月的崇拜,至今已歷史悠久。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禮記·月令》上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
  • 人到中年須養生之揭秘中秋節月餅的由來故事與傳說故事!中秋節祝福語大全!【建議收藏】
    |格物|致知|自然|音聲| 高效|療愈|人到中年須養生之揭秘中秋節月餅的由來故事與傳說故事
  • 中秋節是怎麼來的?原來是跟兩個皇帝的生日有關
    今天,筆者就想跟大家聊一聊中國傳統的中秋節是怎麼來的呢?中秋節又稱為月夕、秋節、仲秋節或者團圓節等,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大家都知道一個跟中秋節有關係的傳說就是嫦娥奔月的故事,嫦娥的丈夫後裔向天后求得長生不老的仙藥,後裔的徒弟在八月十五這一天正要逼迫嫦娥拿去長生不老丹。
  • 中秋節的英語表達大全
    中秋由來人們在每年中國農曆的八月十五慶祝中秋節。中秋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人們在向月亮表達敬意,也寓意對豐收的祈禱。The Mid-Autumn Festival, dating back to ancient China, pays homage to the moon and good harvest.
  • 秦曄:漫談中秋節
    關於中秋的節日稱謂,各地有許多不同的叫法,有的地方稱「秋節」、「八月節」、「八月會」,又因人們祈求團圓的信仰和相關的節俗活動,有的地方稱之為「團圓節」、「女兒節」,因為中秋節的主要活動是圍繞「月亮」進行的,有的地方稱之為「月節」、「月夕」、「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節」。
  • 最全中秋節素材:中秋節的由來、傳說、描寫中秋節的好句好段、好詩、精選範文與賞析及手抄報,快為孩子收藏!
    今天是中秋節,我和爸爸出去散步。就在我們剛剛走出家門時,一抬頭,我就看到了月亮。那時候的月亮是橙色的,而且很圓很圓,非常美麗。它正好在家具市場上面,家具市場的屋頂上有一匹石頭做的馬,而月亮在馬的上面,就像馬兒奔月,太有趣了!傳說后羿射日以後,西王母娘娘送給他一包可以長生不老還可以奔月的藥,然後消息傳了開來。
  • 中秋節,嫦娥的美麗傳說和朱元璋的月餅傳說故事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的傳統佳節-中秋節。在古代,人們把七月、八月、九月、這三個月視為秋季,而八月居中,所以被稱為中秋。至於中秋為什麼會形成節日,民間認為與嫦娥奔月的美麗傳說有關。從此,八月十五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因為八月十五是中秋,這天被定位中秋節。而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於明朝初年。元朝末年,百姓們不堪忍受朝廷統治階級的殘爆統治,紛紛起義抗。當時,朝廷道路關卡搜查十分嚴格,起義軍之間很難傳遞信息。
  • 中秋節,我歡喜
    美的學校1831班 賀睦婷 證號:200124942470 指導老師:彭曉芳一聽到中秋節,我們可能想到吃月餅、賞月等等,這種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濃濃的月餅香味,讓我回味無窮。每年的中秋我們家都會擺些水果和月餅放在桌子上,嘗著香甜可口的月餅,喝著甘甜潤口的桂花酒,媽媽告訴了我們很多關於中秋節由來的事,那天的月亮又大又圓,猶如一個美麗的玉盤,掛在天上,又像一個小燈籠,散發出來美麗而又柔和的光芒。我喜歡這個節日,能讓我們一家團聚的日子!
  • 中秋節的神秘來歷
    今天是中秋節,大蟲貌似沒有寫過中秋節的文章,今天就來補一補。中秋節,又稱祭月節、月光誕、月夕、秋節、仲秋節、拜月節、月娘節、月亮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中秋節似乎是一個外來異端,長久以來一直不是中原王朝的固定節日,直到唐朝的初年,中秋節才成了固定的節日。「吳剛伐桂、嫦娥奔月」的神話傳說也是在隋朝的時候才流行起來。據專家考證,中秋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這非常有道理。
  • 中秋節來歷習俗,是這樣的!
    八月,便是仲秋,八月十五是秋季中中間一天,因此慢慢演變為中秋節,別名秋夕、八月節、八月半、祭月節、月光誕、月夕、秋節、仲秋節、拜月節、月娘節、月亮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中秋節起源於上古時代,普及於漢代,定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以後。     關於中秋節的具體起源,說法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