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2歲前最好不接觸任何電子產品!
刷刷視頻點點讚,聊聊微信買買買!
不得不承認,手機在我們的生活裡佔比越來越重,而近年來,手機更是成為了最好哄娃的「電子保姆」。
只要送上手機,鬧騰的娃立馬安靜,一玩就能玩上半天,越玩越上癮,搶都搶不掉。
但對年幼的孩子來說,過多過早的接觸電子產品,百害無一利。
前兩天,湖南長沙就有一名3歲的女寶寶雯雯因為玩手機太久,導致手指出現了大問題,做了手術才恢復。
3歲的雯雯,正是模仿能力強的時候,經常看著爸爸媽媽刷視頻點讚,她也學會了,每天不僅要拿手機看動畫片,還學著大人的刷視頻點讚。
這樣無節制的玩手機,讓雯雯的拇指出了問題,前段時間,家人突然發現雯雯的拇指變得僵硬、無法伸直,還一碰就疼得哇哇大哭。
雯雯媽媽說:「她的手就是這樣,有點彎,點讚的時候伸不直,後來一掰,她的手指有點硬。」
發現這個情況後,家人帶雯雯去了醫院,醫生說:大拇指有點彎,伸不直,考慮是狹窄性腱鞘炎,就是我們拇指、 肌腱、腱鞘出現卡壓,直接卡住了,發炎了。
經過詳細的檢查,雯雯確診是雙拇指狹窄性腱鞘炎,俗稱玩手機電腦造成的「扳機指」,而長期玩手機就是誘因。
醫生了解到,雯雯的父母平時工作忙,沒時間照顧孩子,平時雯雯都由奶奶照顧,奶奶發現雯雯玩手機時,就非常安靜聽話,便沒有制止雯雯玩手機,久而久之,雯雯對手機也產生了依賴。
好在通過手術治療,雯雯的手部活動明顯改善,注意好術後的日常護理就行。
醫生提醒所有家長:每天抱著手機不肯撒手的小朋友還有很多,因為孩子年齡小,骨骼尚未發育完全,長時間玩手機會大大增加患扳機指的概率。如果手指長期處於一個彎曲狀會導致肌腱攣縮,甚至會影響骨骼的發育。
建議小朋友儘量少玩手機等電子設備,或進行重複性動作,如果出現這種症狀,首先可以採取局部按摩,熱敷的方法去治療,如果得不到緩解,立即就醫治療。最重要的是:不要把手機當成「哄娃神器」,以免得不償失。(新聞來源:F視頻)
用手機哄娃的家長,真的很多很多,而過多的給孩子玩電子設備,給孩子帶來的影響,也遠遠不止一個扳機指。
今年1月,廣東一名5歲的男童樂樂因為長期玩早教學習機,導致了1000度的高度近視,這個結果真的讓醫生都驚呆了。
醫生了解到:樂樂媽媽在樂樂3歲的時候就買了個學習機給他,然後每天使用時間長達6小時,長時間的使用電子產品,給樂樂的視力造成了嚴重的傷害。
江蘇揚州2歲半的寶寶(小曼),因為長期看手機,雙眼近視超900度,而且近視程度不可逆轉。
南通一名9歲的男孩,因為長時間低頭玩手機,導致脊椎的生理曲度消失,整個脊椎成一條直線,小小年紀竟患上了頸椎病。(南通頭條)
這樣的例子要列舉出來,還有很多很多...............
家長們要知道的是:手機等電子設備,雖然哄娃有奇效,但過早過多的讓孩子接觸,給孩子帶來的危害,真的可能會伴隨孩子的一生。
過早過多的讓孩子接觸手機等電子產品,危害很多!
過多過早的讓孩子接觸手機等電子設備,以及錯誤的姿勢會給寶寶帶來很多健康問題。
1、手腕疼痛(腕管症候群、腱鞘炎等)
如果孩子過多的使用手腕,或者重複性的進行一個動作,很可能會損傷神經和肌腱,雯雯就是典型的例子。
2、眼睛疲勞,近視
明亮的光線、高屏幕對比度、眩光和閃爍的圖像會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但這些確實會損害眼睛,眯著眼睛盯著屏幕會增加壓力,一個盯著屏幕的孩子也會很少眨眼,這對眼睛也是一種傷害,此外,不花時間進行戶外活動會加大孩子近視的風險。
3、頭痛,影響睡眠
兒童很少頭痛,但過多的屏幕時間會導致頭痛,顱底肌肉緊張和眼睛疲勞就是誘因,同時,過度使用電子產品會增加壓力水平,長時間的持續壓力會對心臟、睡眠、消化和情緒產生負面影響。
4、肥胖
手機是最好的「電子保姆」,因為它們會讓鬧騰的孩子瞬間安靜,但安靜下來的孩子缺乏體育鍛鍊,而這是導致兒童肥胖及其伴隨風險的主要因素。
5、身體疲勞和損傷,影響發育
在電子設備上花太多時間不僅會消耗大腦,還會讓身體疲勞,長時間靜止不動會降低血液循環,給肌肉和關節帶來壓力,結果就是還沒動就累了,如果孩子長期低頭玩手機,對其頸椎傷害也很大,容易導致脊椎變形。
還有,由於較少接觸傳統的遊戲活動,如積木、玩麵團、工藝品和穿娃娃,孩子們的精細動作技能和書寫技能也會出現問題。
那電子產品是不是應該絕對禁止呢?不一定!
適度給孩子使用電子產品,同時做好其他社交和活動的平衡,就可以消除電子產品的消極影響。
美國兒科學會和加拿大兒科學會發布了兒童屏幕時間指南,家長們可以參考:
●2歲以下兒童:不應接觸任何屏幕時間,包括電視、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
●2-4歲兒童:每天看屏幕的時間限制在1小時以內。
● 5歲及以上:每天屏幕娛樂時間不超過2小時。
注意:建議家長把孩子看電視或使用電子設備的時間分成20到30分鐘一組。
在控制屏幕時間的同時,也要做好其他活動的平衡,比如鍛鍊和戶外時間:
一歲以下的嬰兒應該每天至少玩一個小時的地板遊戲,就是趴臥時間,並避免接觸所有的屏幕。
一歲到四歲的孩子每天應該花至少三個小時參加各種活動(玩耍)。
兒童不能被限制在嬰兒車或高腳椅上,或被綁在別人背上,一次不能超過一個小時。
五歲以下兒童應該多鍛鍊身體,保證充足的睡眠。
電子設備已經融入我們的生活,正確的利用好它,它仍然是一個很棒的工具。
對於可以適當接觸電子設備的孩子,也要有限度的正確使用。
1、不要在孩子的房間裡放電視。在臥室裡放一臺電視與很多問題有關,包括考試分數低、睡眠問題和肥胖。
2、及時關掉電視。當孩子們沒有看特定的節目時,關掉電視。在吃飯的時候,尤其是在他們學習或做作業的時候,把電視關掉。
3、幫助孩子選擇電子遊戲或節目。要想知道孩子看什麼或玩什麼,最好的方法就是幫她挑選一個節目或遊戲。當挑選一部新的家庭電影或遊戲時,閱讀評論,觀看預覽,或詢問其他父母。最重要的是,了解孩子,相信自己的直覺,什麼是合適的。
4、制定時間表。無論是每天看一小時電視和玩電子遊戲,還是每周玩幾個小時,都要限制孩子花在電子設備上的時間。更重要的是,要堅持所設定的時間。
5、找到替代方案。和孩子一起玩耍,一家人一起度過沒有電子設備的美好時光,比如玩棋類遊戲或享受戶外活動。
6、睡前一小時不要接觸電腦屏幕。睡前使用電子設備,尤其是暴力視頻遊戲或電視節目,會影響睡眠。研究還表明,屏幕發出的藍光可能也會讓人難以入睡。
7、日常注意護眼。8個護眼小常識,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護好孩子的眼睛。
● 充足睡眠、均衡飲食及每天做適量戶外運動。
● 在光線充足環境下閱讀及工作。
● 閱讀時,書本與眼睛最少要距離30釐米。
● 限制使用電子屏幕產品;2至5歲的孩子每天不應多於1小時,使用時家長亦要在旁指導。
● 使用屏幕產品,眼睛與電腦屏幕保持最少50釐米距離,與平板電腦保持最少40釐米距離,而與智慧型電話保持最少30釐米距離。看電視時,距離熒幕越遠越好。
● 閱讀、看電視或使用屏幕產品20 至 30 分鐘,應小休20至30秒,遠望景物,讓眼內肌肉放鬆。
● 進行球類運動時(如壁球),應佩戴保護眼罩。
● 若眼睛或視力出現問題,應及時請教醫生或視光師。
細心給孩子安排好合適的屏幕學習時間,也要避免孩子對電子產品產生依賴,防止「手機癮」。
有規有矩不濫用
儘早和孩子訂明使用電子屏幕產品的簡單守則和條件,包括在何時、何地使用、使用時間和規矩,以幫助孩子建立恰當地使用屏幕產品的基礎。由於學前幼兒仍未能掌握時間觀念,家長可運用工具如計時器或沙漏,在屏幕活動完結前給予預告或提示。
健康生活有規律
若因停課安排,孩子需要在網上學習,家長要特別注意減少其他非必要的電子屏幕時間,觀看電子屏幕產品的時間不宜過長,家長要鼓勵孩子定時活動一下身體,即使留在家中,也要開展一些親子體能活動。
在網上學習時,家長宜儘量選用屏幕較大的電子產品,確保室內光線充足,並保持適當的坐姿以及觀看距離、角度和屏幕光度,以減少對眼睛造成壓力,讓眼睛得到合適的保護。
不要過於依賴電子產品
電子產品有瞬間讓孩子安靜下來的魔力,讓家長得到喘息的空間,但若孩子必須依靠屏幕產品的幫助才能過渡負面情緒和無所事事的時間,便會失去學習調節情緒和自控的機會。找一些能取代屏幕時間的活動和獎勵。
以身作則最重要
家長使用電子產品的模式不單影響親子互動的質量,也會令孩子模仿和學習,若寶寶已經沉迷手機或電視,就別當著寶寶的面玩手機、看電視,儘量轉移寶寶的注意力,進行其他活動,同時在親子活動時不要分心去看手機,全情投入到親子時間裡,也可向孩子示範健康地使用電子產品的方法。
好的習慣是需要家長們一步一步引導的,給孩子多一分耐心,多一些陪伴,孩子們就能成長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