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蹟熱氣球丨東德史上最偉大的逃亡電影實錄!

2021-02-21 好看電影君

1995年的一部《勇敢的心》我連刷三遍。

看到最後的「freedom」,眼淚奪眶而出。

自由竟然如此震撼。

十幾年後的這部電影,讓我不止一次的回想起華萊士的嘶吼。

《氣球》

去年底在德國上映,最近資源一出,就引起大號紛紛轉發。

改編自真實事件,被媒體稱為「東德史上最偉大的逃亡」

它的偉大之處在於:1979年德國,飛越柏林圍牆。

1979年9月19日,正值冷戰高峰期。

身在東德的兩個家庭,趁著夜色乘坐自製熱氣球,冒著生命危險從東德飛往西德。

二戰後,美英法三國佔領區合併成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蘇佔領區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德國從此正式分裂為兩個主權國家。

西德發展迅速,東德相對封閉,逃向西德的人流從來就沒斷過。

整個五十年代,人口不足1800萬的東德,就有270萬左右的民眾逃向西德。

為阻攔這種現象,從1961年8月開始,一堵寬1.2米長155公裡的水泥牆,迅速在邊境豎起。

影片中,第一次逃亡失敗,把他們攔下的正是這堵「柏林圍牆」。

明明已經看見了邊界,卻因溫度過低,燃料不足而墜落。

再往前一點就會到了。

再往前一點我們就成功了,這其中不知包含著多少對自由的渴望。

東德物資緊缺是一方面。

鄰居間的互相監視,秘密警察的不間斷巡視,讓人極度壓抑。

孩子們在學校喊著言不由衷的誓言,新聞裡播的也是誇大鼓吹。


飽經戰爭創傷的德國民眾,渴望一個安定的生活,很多東德老人選擇在監視壓迫下,了此一生。

一位父親在家庭聚餐後,和兒子說了很多,最後一句落在「你不會再聽到了」。

老人清楚的知道,年輕人會不停地向著嘗試翻牆。

即便冒著被槍殺的風險,背上叛國的罪名,也在所不惜。

兒子是個精通動力學的裁縫,歷時兩年,第一次製作的熱氣球,沒能幫助好友工匠一家飛離東德。

望著兩家年幼的孩子,他們再次開啟逃離計劃。

第一次計劃失敗,工匠一家倉皇逃脫,實屬幸運。

一方面,他們在為第二次逃亡徹夜計算,不斷縫紉。

另一方面,警察也通過他們遺留在附近的證據,不斷縮小範圍。

影片劇本緊湊,節奏極為緊張,讓人始終都懸著一顆心。

《氣球》出自米夏埃爾·赫爾比希之手。

2004年他所執導的《夢幻飛船之驚奇號(第一部)》成為德國影史第二賣座電影。

2007年的《解救茜茜公主》、2009年的《維京小海盜》更是榮登當年德國最賣座電影寶座。

喜劇佳片頻出的他,素有「德國周星馳」之稱。

《氣球》更是他不能避開的夢。

1979年9月,這次史上最偉大的逃亡成功後,隔天就被各大媒體爭相報導,當時米夏埃爾只有11歲。

這則轟動世界的熱氣球大逃亡,在他心中烙下印記,他立誓總有一天要將這個故事拍成電影。

2000年,在萬事俱備時,他才知道事件的版權早被迪士尼買走。

原來在事情發生三年後,迪士尼先手買走版權,並改編成電影《偷渡人》。

一場與迪士尼多年的交易開始了。

米夏埃爾多次向迪士尼交涉,想要買下獨家故事改編權,均遭到迪士尼方面的回絕。

無奈之下,他求助只有一面之緣的德國知名導演羅蘭·艾默裡奇(代表作《獨立日》《後天》)。

羅蘭最終被感動,答應出面與迪士尼協商。

最後在羅蘭的幫助下,米夏埃爾獲得了影片的改編權。

拿到改編權,米夏埃爾絲毫不敢怠慢。

耗費五年時間籌備,多次訪問故事主人翁。

在兩個家族的全力支持下,劇組不但得到許多第一手故事細節,甚至掌握了許多重要史料。

其中包括當時的照片,熱氣球設計圖,縫製熱氣球的縫紉機。

甚至目睹了前東德秘密警察機構史塔西,對該事件長達200頁的報告。

有了詳細資料,影片在技術層面完全站得住腳。

很硬核,很德國。

在《氣球》製作完成後,米夏埃爾邀請親身經歷過這個過程的維特澤爾太太觀影。

在看完後,她抱著導演感動大哭。

第二次逃亡近在眼前,警察派出多架直升機,在柏林圍牆附近守株待兔。

裁縫執意回家再看一眼爸爸,因為他知道——

不管成功與否,此別即訣別。

直升機陸續升空,熱氣球也在不斷變大。


五顏六色的布匹在火焰的照耀,黑夜的映襯下格外好看。

這就是「自由」的顏色吧。

第二次逃亡,狀況百出。

先是沒有割斷繩索造成熱氣球傾斜,火焰引著了布匹。

由於計算的失誤,時間的慌張,熱氣球頂部沒有縫合。

搖搖欲墜的熱氣球,因火焰不足忽明忽暗。

夜空中唯一的亮點,軍隊的直升機正向著目標集結。

目標在我方邊界下墜,完畢。

兩個家庭聽著日漸逼近的轟鳴聲,無比絕望。

我的內心也與他們一樣。

氣球下墜入林,警察地毯式的搜索,兩個家庭躲在樹林深處。

這裡導演還賣了個關子。

男人們從樹叢裡投降走出,舉著手電筒的軍官問:你們在幹嘛?

這裡是西方嗎?

不是,這是巴伐利亞(西德東南部)。

是的,他們成功了。

二戰結束後,蘇聯向東德提出巨額賠償。

無力償還的東德不得不以向蘇聯輸出重要工業的工廠設備,技術專家等方式給予賠償。

據統計,蘇聯從東德索取了價值150億美元的賠償,巨大的經濟負擔拖垮了東德。

外債如此之高,德國社會黨卻仍然鼓吹。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但小編想說的是:犯錯不可怕,可怕的是不但不承認,還找各種理由推脫搪塞。

東德就是自欺欺人的那個,為防止民眾逃向西德,築起柏林圍牆。

配備鐵絲網,瞭望塔,雷區與溝壕。

即使這樣,人們仍不顧生命危險,採取各種辦法逃向西德。

一直追擊他們的軍官,看見西德的閃光彈後,也微微一笑。

其實他心裡都明白。

美國前總統尼克森曾說:判斷社會制度的優劣,不用進行意識形態論證,看同一個民族建立的兩個國家,人們往哪裡跑,就一清二楚了。

東德有《氣球》,韓國有《北逃》(朝鮮人在中朝邊界非法做工的故事)。

網友評論說:二十年前,在中朝邊境上的延吉、圖們丹東等城市每天都會出現很多逃北者。

電影《黃海》裡,也有提及偷渡去韓國打工的中國朝鮮族人民。

相比民族大義,國家情懷,底層的民眾不會想太多,哪邊會活的容易一點就去哪邊。

柏林圍牆在28年後轟然倒塌。

接著,西德承認東德護照,德國走向統一。

當時乘著熱氣球跌入西德的小孩子,這次終於可以飛向世界的任何一個地方。

彩色的氣球,堵上生命的逃亡。

自由的故事總是那麼迷人。

相關焦點

  • 每日電影推薦:《奇蹟熱氣球》附資源
    2018年高分驚悚冒險電影《奇蹟熱氣球》藉助特殊時代背景來講述一個緊張刺激的冒險故事。敘事技巧圓熟,節奏緊湊。是一部極具觀賞性的偷渡類影片。改編自歷史上最偉大的真實逃亡事件不料,就在即將越過邊境時,熱氣球卻意外墜毀,引來東德秘密警察鋪天蓋地的調查。在緊迫的時間和嚴密的偵查之下,他們拼命打造了新的熱氣球,而在此同時,秘密警察也逐漸鎖定了他們,一場分秒必爭的絕命逃亡就此展開…
  • 周五放映丨奇蹟熱氣球
    理想放映《奇蹟熱氣球》▼
  • 飛吧,代表著自由的熱氣球
    該片導演米夏埃爾·赫爾比希在11歲時,通過報紙上了解到一則近乎天方夜譚的真實新聞:1979年9月15日,正值冷戰高峰期。住在東德邊境小鎮的兩家人,乘著自製的熱氣球飛躍柏林圍牆,成功逃往西德,而這被媒體稱為「東德史上最偉大的逃亡」。新聞讓導演瞬間震撼,他發誓將來一定要把這個故事拍成一部緊張刺激、懸念叢生的電影。
  • 豆瓣8.3,又一部偉大的德國電影!
    至少有462人在邊界喪命,他們被東德烙上叛國賊標籤。以上,就是今天要推薦的影片的故事背景,它與《竊聽風暴》一樣偉大。就是它—— 氣球 後來此事被西德和眾多國際媒體爭相報導,被譽為東德史上最壯麗的大逃亡。
  • 《氣球》在追求自由的道路上,請相信奇蹟
    011979年,一個年僅11歲的男孩從新聞中獲知了一則消息,即當時轟動全球的「熱氣球大逃亡事件」,這令他深受觸動,並在他心中埋下了創作的萌芽。40年後,他把它搬上了螢屏。03《奇蹟熱氣球》圍繞兩個東德家庭企圖逃亡西德的主線展開了敘述。一天,彼得一家發現當晚的風向有所改變,於是他們立刻找到甘特一家商議籌劃已久的逃亡計劃,後者由於準備不足拒絕了。彼得一家決定冒險嘗試。
  • 從人物設計、電影道具、電影色彩,分析電影《氣球》的影像特色
    至少有462人在邊界喪命,他們被東德烙上叛國賊標籤。」1979年,東德兩個家庭共8人乘坐自製的熱氣球,經過28分鐘的飛行成功逃到了西德,這一事件震驚了世界,被媒體稱為「東德史上最偉大的逃亡」。1979年年僅11歲的米夏埃爾在電視上看到了熱氣球逃亡事件的新聞,震驚之餘讓他萌生了將來要把這個事件拍成電影想法。導演多次拜訪事件原型家庭,掌握了大量細節資料,比如熱氣球的設計圖、熱氣球墜落的照片、詳細的逃跑計劃和經過等,並將它們儘可能在電影中還原。
  • 冷門高分片《氣球》:百萬人硬核大逃亡,2年準備只為跨越一道牆
    然而在二戰後德國,曾發生過上百萬人的大逃亡。他們為了追尋夢想和自由,義無反顧的跨越艱險和阻隔,那是一個時代的奇蹟,也是一個時代的悲劇。電影《氣球》以一種低調冷漠的態度出現在觀眾的視野中,它沒有華麗的宣傳,沒有巨星加持流量,卻把人性自由的一面真實地展現了出來。
  • 電影《熱氣球飛行家》命懸一線、化險為夷的劇情步步驚心
    《熱氣球飛行家》是我一貫喜歡的探險主題電影。《熱氣球飛行家》中間的故事也挺驚險,不管是最開始的暴風雨,還是中間的被冰凍以及最後的快速下降,都讓我的小心臟感覺到特別害怕。電影中女主為了男主,爬上熱氣球頂端;男主為了女主,要生死與共。這都突出了他們的人格魅力。
  • 影視:這部電影根據19世紀真實事件改編,女飛行家乘熱氣球遇險奇蹟...
    《熱氣球飛行家》是由美國亞馬遜影業出品,湯姆·哈伯執導,菲麗希緹·瓊斯領銜主演的冒險題材電影。該片改編自19世紀真實事件,於2019年9月8日在多倫多電影節上映。
  • 唱+作丨偉大航道·農夫
    你到呢個世界 系一個安排你會俾你想像中更加偉大——《偉大航道》主唱:農夫作詞:c君作曲:c君農夫樂隊於2000年成立,是香港獨立的饒舌與嘻哈音樂組合,兩位成員分別是陸永和C君,他們的歌有別於一般主流音樂,以說唱為主,歌詞內容輕鬆幽默卻蘊含了深刻的人生道理,耐人尋味,也因此博得很多年輕人的支持和喜愛。
  • 雅思雙語閱讀:我是自然界最偉大的奇蹟
    雅思雙語閱讀:我是自然界最偉大的奇蹟   I am nature's greatest miracle.   我是自然界最偉大的奇蹟。我的出生並非最後一樣奇蹟,為什麼自己不能再創奇蹟呢?   I am nature's greatest miracle.   我是自然界最偉大的奇蹟。   I am not on this earth by chance.
  • 《萬物理論》之後,男女主角又出演了新片,《熱氣球飛行家》
    詹姆斯·格萊夏爾最終成為英國皇家氣象協會的創始人和第一任主席,並且被譽為現代氣象預報事業的先驅,而他最為人所熟知的事跡就是在1862年至1866年之間進行的28次熱氣球升空實驗。電影《熱氣球飛行家》真實地還原了這位英國科學家冒著生命危險進行的一次創紀錄的高空實驗,然而電影中的女主角卻是一個虛構的人物。
  • 電影《熱氣球飛行家》
    《熱氣球飛行家》從一開始就聲稱改編自真實事件,但卻改變了其中一個角色的性別。亨利·考克斯威爾(Henry Coxwell)才是和詹姆斯·格萊舍一起上天的那個人,而這部電影卻以虛構的女性角色艾米莉亞·雷恩代替了他。
  • 浩坤湖新年狂歡季體驗熱氣球之旅~
    「廣西土耳其「——浩坤湖旅遊度假區,乘坐浪漫熱氣球!熱氣球緩緩升空,慢慢欣賞和感受浩坤湖之美帶上你的他(她),盡情體驗熱氣球魅力吧!美麗浩坤--熱氣球空中之旅熱氣球(hot air balloon),是利用加熱的空氣或某些氣體比如氫氣或氦氣的密度低於氣球外的空氣密度以產生浮力飛行。熱氣球主要通過自帶的機載加熱器來調整氣囊中空氣的溫度,從而達到控制氣球升降的目的。現今乘熱氣球飛行已成為人們喜愛的一種航空體育運動。
  • 「小雀斑」《熱氣球飛行家》,拍這部冒險大片,影帝都得買保險
    這部關於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史蒂芬·威廉·霍金的電影,憑藉故事傳遞的情感和主角精湛的演技橫掃頒獎季,兩位演員也雙雙提名奧斯卡和金球獎最佳男女主。1862年詹姆斯開始這場高空旅行時,他的搭檔是著名氣球飛行家亨利·考克斯威爾;而電影中的女熱氣球飛行家形象,則參考了十九世紀法國女熱氣球飛行員蘇菲·布蘭切特——她是歷史上第一位獨自駕駛熱氣球的女性飛行家。前者經驗豐富,膽大心細;後者熱情開朗,熱衷於在熱氣球上做各種花裡胡哨的表演。電影中的艾米莉亞,就是這兩者的結合。
  • 【電影】20011[2.15]《熱氣球飛行家》
    孤陋寡聞的我第一次看Amazon Studios的電影,就體驗到了意想不到的驚喜。今天,在我們眼中最富想像力的科學探索大多如《星際穿越》一般,是在無垠太空中與光速賽跑的史詩,但在第二次工業革命還未啟動的19世紀中葉,世界科學進步更多還是依靠實驗倒推理論,也因此,科研要比今天更多了一份冒險與勇氣。
  • 《熱氣球飛行家》向上看,天空如此廣闊
    電影《熱氣球飛行家》由埃迪·雷德梅恩、菲麗希緹講述了在1862年的英國,科學家詹姆斯和熱氣球飛行家阿米莉亞乘坐熱氣球探索天空的經歷。這個卡司,這個題材……是萬物理論回來了嗎?又一部濃濃的英式風格人物傳記片。
  • 【電影】IMAX3D《泰山歸來》、《絕地逃亡》
    即使是最小的攝影棚布景拍攝,電影的魔力一直不懈的再創造奇蹟真人動作冒險大片《泰山歸來:險戰叢林》曝光「野性激蕩」中國版定製預告
  • 這是近期最不該錯過的冒險電影,《熱氣球飛行家》熱映中....
    點擊此處購票本次終極預告中,兩位主演乘坐熱氣球升至11278米高空後遭遇絕命危機,命懸一線。急速墜落、雷暴突襲、設備故障加劇了這場冒險的驚險刺激感,小雀斑的那句「要麼一起回去,要麼就一起死在這裡」,更讓這場史無前例的高空冒險變得更加險象環生、撲朔迷離。
  • 《熱氣球飛行家》真冒險 假傳記
    其實我不是很喜歡這部電影,但有幸參加了首映禮,還是寫一篇湊數好了。在開場致辭環節中,出品方亞馬遜負責人說,他們幾年前一直想要拍一部格局宏大的,展現人類高光時刻的電影。《熱氣球飛行家》正是這樣一部作品。哇塞,超期待有沒有?!所以究竟是個怎樣宏大又走心的故事呢?故事發生在1860年代,一個年輕寡婦(沒錯!)和一位有志科學家一起登上熱氣球的冒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