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採贈相親,銀釵綴鳳真。
葉逐金刀出,花隨玉指新。
剪紙藝術
是最古老的中國民間藝術之一
染色、勾描、撕紙、燒燙、拼色、襯色
······
細可如春蠶吐絲,粗可如大筆揮抹
中國勞動人民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
將這一藝術形式錘鍊得日趨完善
由於地域文化背景的差異,及民間剪紙某些體裁樣式作品的相對穩定,使今天的民間剪紙中仍保留著各地區文化的不同內涵,那些生活在河北的巧手,他們的祖祖輩輩在這裡譜寫出了藝術史中無聲的樂章······
豐寧滿族剪紙
陽刻為主,陰刻為輔
批毛纖長,剪工精細
豐寧滿族剪紙2006年入選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河北省豐寧滿族自治縣地處塞北,民間流傳的豐寧滿族剪紙始於清代康熙年間,至乾隆年間形成了具有地域特徵與民族特色的新異風格,它以陽刻為主,陰刻為輔,批毛纖長,剪工精細。1993年,豐寧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剪紙藝術之鄉」。
豐寧滿族剪紙從內容上可分為吉祥剪紙,花鳥魚蟲剪紙,山水風光剪紙,人物、盆籃碟盤瓶、瓜果、動物、花字剪紙等類。由表現形式看,它包括單色剪紙(紅、白、黑等)、點染剪紙、填色剪紙、複色組合剪紙等品種。
根據具體用途,又可分為窗花、祭神祖吊籤(掛籤)、陰天掃天婆、節令剪紙、禮花(結婚的喜慶剪紙、葬喪的素色剪紙等)、日常室內裝飾用頂棚花、風鬥花、炕圍剪紙等。在我國眾多民間剪紙之中,豐寧滿族剪紙以其特有的藝術魅力佔有一席之地。
蔚縣剪紙
構圖飽滿、造型生動
色彩絢麗、工藝奇特
蔚縣剪紙又稱「窗花」,是當地民間一種傳統的裝飾藝術,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初始圖案多為花卉一類的吉祥紋樣,後融入天津楊柳青年畫和武強年畫的藝術特色,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風格。
它題材廣泛,花樣繁多,有戲曲人物、戲曲臉譜、神話傳說、花鳥魚蟲、家禽家畜、吉禽瑞獸等多方面的內容。蔚縣剪紙的刀工既有北方民間剪紙粗獷、質樸的特性,又有南方剪紙細膩、秀麗的風格。它色彩濃豔,對比強烈,裝飾感強,民間味濃,富有韻味節律,呈現出嫵媚嬌豔、淳樸華美的藝術魅力,為世人所青睞。
在品類繁多的民間剪紙藝壇上,蔚縣剪紙以構圖飽滿、造型生動、色彩絢麗、工藝奇特的藝術風格獨樹一幟。它以陰刻為主,陽刻為輔,陰陽結合,復用多色點染彩繪,達到了工致傳神、雅俗共賞的效果。
阜城剪紙
選材廣泛,形神具備
情景交融,栩栩如生
阜城剪紙是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阜城文化產業名片,具備染紙、設計創作、刻刀、剪紙、營銷等一條龍產業鏈條服務體系。
阜城剪紙選材廣泛,洋洋大千世界,漫漫中外古今,凡可入畫者皆可在陳集人的手中剪出,山川、樹木、花鳥、人物、草蟲、走獸及書法作品無不形神具備,情景交融,栩栩如生,給人以驚奇及美的享受。
「圓如秋月、尖如麥芒、方如青磚、缺如鋸齒、線如鬍鬚」是其最講究的技法。
玉田剪紙
粗獷而不失雅趣
誇張而不失形美
純樸而不失靈巧
玉田剪紙2013年入選河北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它有剪與刻兩種,即在紙上剪出各種單純而明快的圖案,如人物、花草以及鳥獸蟲魚等形象,作裝飾之用,一般以大紅紙和粉紅紙等為材料。
臧術權剪紙作品《婆媳洗浴情》
臧術權剪紙作品《童謠之一》
玉田剪紙製作主要分布在玉田縣的石臼窩鎮、鴉鴻橋鎮、玉田鎮。玉田的剪紙技藝造型,主要表現了深厚、嫻熟的功力和技巧。通過剪線的陰陽、方圓、剛柔變化而產生出蒼古的韻味。其造型具有粗獷而不失雅趣;誇張而不失形美;純樸而不失靈巧等特點。
邯鄲剪紙
細可如春蠶吐絲
粗可如大筆揮墨
邯鄲剪紙是第五批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她們的剪紙作品表現力極強,細可如春蠶吐絲,粗可如大筆揮墨,有其他藝術門類不可代替的特性。其相關傳承人以閆飛、王秀梅二人為代表。
無極剪紙
造型豐富、題材廣泛
生活氣息濃鬱
無極剪紙為單色剪紙,以楊素苗為代表的民間剪紙藝人創作了「龍鳳呈祥」系列、花燈系列、人物系列、花鳥草蟲系列、雙喜圖系列、成語吉語系列六大類作品,既有傳統的「百鳥朝鳳」「花好月圓」「白菜蟈蟈」等,也有反映時代變遷的「勤儉持家」「紅心向黨」「五講四美」「勤勞致富」「改革開放」等作品。
《龍鳳呈祥》
《仙女下凡》
無極剪紙造型豐富、題材廣泛、生活氣息濃鬱,在冀中民間藝術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其相關傳承人為楊素苗。
渤海漁村剪紙
色彩豔麗,造型獨特
融合現代元素
渤海漁村剪紙藝術起源、發展並盛行於黃驊市渤海漁鄉——歧口一帶。漁民們逢年過節都要在窗戶上貼上特製的紅色窗花,企盼出海捕魚的親人平平安安,滿載而歸。因此,這種民間文化形式在渤海灣一代廣為流傳。
《雞有五德》獲第五屆
中國民間文藝最高獎——山花獎
渤海漁村剪紙學術價值表現在:色彩豔麗,造型獨特,獨具匠心,展示燕趙地域風情和人文風貌,表達了燕趙兒女用自己勤勞靈巧的雙手創造美好生活的願望。
在藝術價值上,以傳統的剪紙藝術為基礎,融合現代元素,具有極強的欣賞和收藏價值,使欣賞者在領略藝人精湛技藝的同時,了解當地獨具特色的風俗人情。在實用價值上,它與人民群眾的社會生活息息相關。
晉州趙氏剪紙
厚重粗獷,紅紅火火
線條柔美,清秀典雅
晉州趙氏剪紙畫面大塊留紅,厚重粗獷,紅紅火火,又有柔美的線條,清秀典雅。可謂「留得北國豪氣在,巧借江南一縷魂」,「手撕紙」被稱為是獨樹一幟,獨領風騷的燕趙絕活。
才萱手撕紙作品《二月二龍抬頭__龍佑中華》
由於紙纖維斷裂時的特殊紋理,決定了撕紙作品的不可重複性。每一幅撕紙作品都是天下獨一無二的。因此也決定了作品的珍貴性。晉州趙氏剪紙的第四代相關傳承人是彭秀慧。
承德寬城縣剪紙
剪紙分為兩類
內容比較固定
寬城剪紙分為單色剪紙和刀刻染色剪紙兩類。單色剪紙多用紅紙,也有少量用其它顏色的紙。根據圖案造型進行摺疊,然後用剪子剪制而成,也有摺疊多張紙用刀子刻制而成的。
刀刻染色剪紙大多用連史紙或宣紙成沓刻制。然後用白酒調配好各種顏色進行染色。一般來說,都是春夏秋季,全部做刻制活,到冬季或臨用(銷售)之前,配色、點染。
寬城剪紙其產品(作品)大多以滿族風俗和人們的愛好有關,不局限於花鳥、動物與蟲類。皮影風格的人物和戲劇人物、臉譜、吉利詞、吉利字等也是其產品的重要內容。
邯鄲磁縣剪紙
內容豐富種類繁多
流傳區域廣
磁縣剪紙內容豐富種類繁多,流傳區域廣,群眾基礎雄厚,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因其獨具地方特色,而成為中國北方剪紙傑出典型代表之一。
磁縣剪紙分單色剪紙和染色剪紙兩大類。單色剪紙在全縣各村都有能手、巧手。
邯鄲磁縣-殷玲玲《農家和睦六個好》
邯鄲磁縣-殷玲玲《巧手青春》
喬杖子剪紙
陰陽結合、精細流暢
古樸清新、靈動剔透
格調高雅
承德縣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民間藏有許多傳統藝術。喬杖子剪紙便是其中的姣姣者。自清代乾隆年間開始,承德縣喬杖子剪紙一直作為貢品送入宮中,深得皇家賞識。
其主要特點是陰陽結合、精細流暢、古樸清新、靈動剔透、格調高雅。剪紙作品也由原來單純的刻窗花、刻掛籤發展成喜慶剪紙、山水風光、樓臺亭榭、歷史典故、人物、動物等系列剪紙藝術。
2002年,喬杖子村被河北省文化廳命名為「河北省民間藝術之鄉」。2003年,該村因剪紙藝術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
- End -
來源 | 河北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