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皮影戲:方寸之間演繹人生百態

2020-12-24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石家莊8月5日電 題:唐山皮影戲:方寸之間演繹人生百態

  新華社記者高博

  「遠看燈火照,近看像個廟,裡頭人馬喊,外面哈哈笑。」在河北唐山地區,流傳著這樣一條謎語。熟悉皮影戲的朋友都知道,這則謎語形象地描繪了皮影戲:燈火朦朧,人影綽約。小小的剪影,經那一雙雙巧手擺弄,在方寸之間演繹出人生百態。

  70歲的老藝人李建章是唐山灤州市張馬莊村人,他是灤州皮影劇團團長。李建章從小就是個「影膏藥」,只要聽說哪個村演皮影戲,他準追過去,跟在後面串村看。8歲起,李建章開始拿紙學皮影,一有時間找本影卷就學著唱。

  「那時候,皮影在我們這一帶農村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主要是耳濡目染。」李建章說。

  皮影戲又稱「燈影戲」,是中國民間古老的傳統藝術,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是一種以獸皮或紙板做成剪影,在光源的照射下用隔亮布進行演戲,融繪畫、刻紙、說唱、戲曲於一體,被譽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活化石」。

  唐山皮影戲,以唐山地區灤州、樂亭一帶的語言音韻為音樂特色,是中國皮影戲中影響最大的種類之一,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唐山皮影戲的音樂唱腔吸納了地道的老呔兒話,甚至民間歌曲小調叫賣聲等也滲透其中,因此曲調婉轉,地域特色濃厚。」李建章說,唐山皮影的影人、道具是用驢皮製成,所以又稱「驢皮影」。

  因常年刮皮子、刻皮影,李建章的手上布滿老繭。「驢皮放入涼水浸泡三至四天後,將外面的毛及裡面的油肉處理掉,用刮皮工具上千次打磨,把它處理得像紙一樣薄,才能雕刻、上色。」李建章說。

  1976年起,李建章邀請同鄉愛好者,組建了灤州皮影劇團,在周邊演出,廣受村民好評。他們每年演出300多場,還闖進了天津、北京、東北等市場。

  隨著時代的發展,多種多樣的娛樂方式不斷湧現,傳統皮影戲如許多其他傳統非物質文化藝術一樣,遭遇傳承和保護的難題。為了保護這門古老的民間藝術,唐山致力於培養新一代的皮影戲傳承人。

  「非遺傳人很多年歲已高,急需培養後備力量。」灤州市中山實驗學校副校長楊耀武表示,他們學校在吸收專家意見的基礎上編制了《灤州皮影校本教材》,按年級編排分冊,每周安排一節皮影課程,感興趣的學生還自發組建了皮影演唱、皮影操縱、皮影雕刻等社團。

  2019年5月,唐山皮影主題樂園開園。走進主題樂園,隨處可見萌萌的皮影兔一家形象:兔爸唐皮兒、兔媽唐影兒、兔哥唐心和兔妹唐寶。流連於皮影文化牆,感受歷史的承繼,坐上旋轉皮影體驗親自操作的樂趣,來到皮影劇場傾聽光電渲染下的古韻……在這裡,皮影被賦予現代表達,遊客們在寓教於樂中感受到這門傳統藝術煥發的新活力。

  「作為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皮影為主題的親子樂園,我們的設計理念就是『最古老的動漫,最時尚的皮影』。」主題樂園負責人李紹會說,她期待以舞動的皮影帶動非遺「活」起來,嘗試以產業思維和市場理念將文化資源轉化為文化資本。

  如今,李建章還在利用業餘時間免費教村裡的孩子學習皮影戲,他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夠將皮影文化不斷發揚光大。「場子雖小,天地卻大。只要孩子們喜歡、有興趣,我就堅持到我唱不動為止。」

相關焦點

  • 山西皮影,幕布上的人生百態
    皮影戲是一位默默無語的講述者,講述著片子中的人間百態。王全安導演的影片《白鹿原》、劉德華主演的三國影片《見龍卸甲》中也都有皮影戲的表演片段。同時皮影戲有著很強的觀賞性和藝術性,在電影中起到了錦上添花的作用。
  • 說說唐山皮影中的大爪子和小豆丁
    唐山皮影是典型的民間藝術,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歡迎。尤其是過去,到了冬閒的時候,很多村莊都要唱上幾天皮影。皮影戲中的影人片子,是用驢皮刻的,影人片子刻好後,然後染上所需要的各種顏色。通過幕布,用光直射的影子,形成皮影藝術。
  • 方寸之間繹百態《軒轅劍龍舞雲山》戲臺玩法
    接下來的測試中,全新玩法「容述戲班」即將推出,玩家除享受扣人心弦的遊戲劇情外,更可親自演繹一出出精彩好戲!  《軒轅劍龍舞雲山》研發團隊致力於發掘傳統神話,考究盛唐文化,為玩家打造一場絕美盛唐之旅。  遊戲內潛心考究和用心講述的劇情故事,既將真實歷史呈現在玩家眼前,又為其留下天馬行空的想像空間。
  • 實驗影偶劇《水漫金山》| 關於皮影、木偶、動畫和互動裝置的新奇秀場
    《西遊記》的故事,很有意思的演出。比如張藝謀拍攝的電影《活著》,皮影戲就作為整個故事的暗線貫穿影片始終,不僅見證了主人公福貴漂泊沉浮的命運,也象徵了傳統藝術在歷史長河中曲折的發展與新生。影片中,皮影雖在文革中被燒毀,但裝皮影的箱子卻被福貴保存了下來,最後被用來裝載象徵新生命的小雞。可以說,小小皮影戲不僅在電影中演繹了近代家國事,也是作為一個具有深刻含義的藝術形象存活在影片中。此外,王全安導演的影片《白鹿原》、劉德華主演的三國影片《見龍卸甲》中也都有皮影戲的表演片段。
  • 一臺皮影戲六代人傳承,他們表演的皮影自帶3D效果,看呆百萬網友!
    皮影戲,舊稱「影子戲」或「燈影戲」。皮影戲從元明開始大盛,以地方分為不同流派, 如四川皮影、陝西皮影、唐山皮影、北京皮影、 湖北皮影、雲南皮影、東北皮影等,各流派皮影人物造型都有不同現如今,東腔已不復存在,只剩下劉家寨皮影戲班為代表的西腔。
  • 皮影歸來!
    皮影戲,又稱「影子戲」或「燈影戲」,是一種以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間戲劇。它始於西漢,興於唐朝,盛於清代,歷史悠久,形式多樣。皮影戲在中國民間藝術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由皮影戲表現和演出的劇目數不勝數,比如白蛇傳、西廂記、西遊記、三國演義、楊家將、嶽飛傳等。
  • 「燈影傳奇」皮影戲館即將開戲嘍!
    遙想在古代,勞作了一天的人們回到村落,當皎潔的月亮掛在明朗的蒼穹,人們便聚集到生綃圍就的影窗前,多才的藝人靈巧的雙手在幕後嫻熟地操縱表演,那些本來面無表情的影人,此時卻在燭光照射下異彩紛呈,驟然之間賦予了生命的靈動,這小小的舞臺,演繹著豐富多彩的民間故事,迴蕩著人們經久不去的歡聲笑語。可如今,它仿佛是夕陽中踟躇的滄桑老人,令人心悸而傷感。
  • 皖南皮影博物館——世間百態千古事 ,木偶人生細端詳
    皖南皮影博物館座落於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千年文化古鎮-——水東鎮老街入口處,近鄰皖風徽韻花戲樓。該館是一家融古代老皮影展覽、現代新皮影製作傳承、原生態皮影演出三位一體的民辦專題博物館,由皖南皮影戲第九代代表性傳承人何澤華先生先後融資100多萬元創辦, 2010年初免費對外開放。該館展廳面積260多平方米,分三層。
  • 為慶祝解放,唐山曾免費收寄信件!這些郵票你見過嗎?
    小小的郵票穿越時空,跨越年代,在方寸之間,包含的天地竟是那樣的廣闊。它不僅是收藏品,更是一座城市、一種文化的象徵和代表。唐山解放初期的郵政史1948年12月12日唐山解放,原國民黨政府的唐山郵政局在停業整頓兩天後,被解放軍接管並開始對外營業。
  • 【讓夢想飛】泰山皮影傳承人 一個可以用英語說皮影戲的人
    是著名皮影藝術表演家、工藝美術大師,泰山皮影第6代傳承人,皮影「十不閒」絕技唯一傳承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皮影,又稱影人、燈影、影戲、傀儡戲,是中國出現最早的戲曲劇種之一。它是用驢皮或牛皮製作人物形象,藉助燈光照射形成的影子,操縱人偶使其活動起來,加上演唱與旁白,進行故事表演的戲曲形式。
  • 臺灣廣播電臺聯合採風組到唐山採訪
    2019年4月18日,採訪團一行來到唐山進行為期兩天的參觀採訪。臺灣媒體記者一行先後到遵化清東陵、窮棒子文化博覽園、馬蘭峪鎮蟠龍工藝有限公司、灤州中山公園和辛亥灤州起義英烈祠、灤州古城、灤州皮影博物館、開灤國家礦山公園、地震遺址公園參觀採訪。
  • 燈影不息 牽戲人羅蘭秋:復活中國最美皮影——成都燈影
    成都的燈影雕刻工匠棄驢皮、羊皮以及過軟的水牛皮,而選用堅硬的厚黃牛皮,做出多達14個關節的影人(一般皮影人物關節在6到11個之間)。技藝高超的燈影藝人操作起來,不僅能讓影人如真人一般俯仰顧盼,捋須撩袍,表現傳統戲裡的各種身段,還能展示「變臉」、「轉椅」、「亮蹺鞋」等高難度動作。
  • 瀏陽痴心藝人家中建起「微型皮影館」,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三人一臺戲,難學更難精。18歲學習皮影一生只為皮影狂1964年出生,1980年拜瀏陽花鼓劇團譚端佑先生為師;1982年赴湘潭學習皮影戲,由此開始皮影人生;1983年,全縣(當時為「瀏陽縣」)皮影戲青年學徒考試第一名,並當選皮影協會秘書長;1987年參加省電視臺《瀏陽皮影》等專題片拍攝;1996,帶青年皮影隊參加省文化廳舉辦的「湘華杯」鄉土藝術大賽獲金獎……
  • 江南皮影,無人接力的「獨角戲」
    所謂皮影藝術,就是通過光源照射在由動物皮革製成的半透明人物造型上,然後由藝人操作和演唱,通過屏幕投影來演繹故事。古詩曾這樣描寫它:「三尺生絹做戲臺,全憑十指逞詼諧。有時明月燈窗下,一笑還從掌握來。」在鹽官老街的皮影戲館裡,一張素布、一盞昏燈就是簡易舞臺。那些用薄牛皮製作的「生、旦、淨、末、醜」一個個粉墨登場了。激越的鼓樂聲中,老人為我們充分演繹了「中國傳統動畫」的韻味。跟北方皮影不同,他用抑揚頓挫的「亂彈」和「長腔」(海寧皮影戲的音樂唱腔)吟唱,用幾根細細的竹棍舞弄小小的皮影人蹦蹦跳跳,演繹著世態萬象。正所謂「兩根竹棍表盡喜怒哀樂,一雙巧手調動千軍萬馬」。
  • 我們的皮影戲在沒落...一個美國妹子卻推著自行車,想要救活它...
    一張牛皮演繹喜怒哀樂,半邊人臉收盡忠奸賢惡。皮影戲,它可以說是古代人發明的「不插電電影」,這門民間藝術自漢代誕生,唐宋時興盛,一直傳承至今。華縣皮影戲是中國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之一,而對於華縣皮影戲而言,汪天穩這個人不得不提。
  • 【每周一庫】皮影藝術博物館
    皮影,俗稱「皮影燈」、「皮影戲」,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民間藝術形式之一,是用驢皮或牛皮手工雕制的造型藝術,同時也是一種由說、唱和音樂相結合、由藝人操作的表演藝術。這種通過光影展現的「三位一體」藝術,充滿獨特魅力,被譽為「電影的鼻祖」、「最早的卡通動畫」,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和廣泛的社會影響。
  • 皮影戲:光與影之間搖曳的美
    咚鏘咚鏘,咚咚鏘戲班子登臺開演嘍!一個板凳,一盤瓜子老少皆坐在戲臺前觀戲一張皮影,一個故事光與影之間搖曳的美今天小編就帶你走進非物質文化遺產皮影的世界皮影戲是中國民間古老的傳統藝術,又稱「影子戲」或「燈影戲」,是一種用蠟燭或燃燒的酒精等光源照射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間戲劇。
  • 「皮影心動力 冰雪歡樂季」 | 這個冬天,等你來嗨!
    中國·唐山皮影主題樂園  「皮影心動力 冰雪歡樂季」  期待已久,終於來啦!  然後迫不及待地衝進這嶄新的冰雪世界  遠遠望見裝飾一新的旋轉皮影    「皮影心動力 冰雪歡樂季」  變身升級中  更多精彩即將陸續上線!  先來看一波劇透吧~  雪上龍舟
  • 周星馳無釐頭經典影視,如何演繹百態人生
    那麼它又是怎樣演繹百態人生呢?相信大家對於這些已經非常熟悉了,那麼在這裡面又演繹了那些生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