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姐妹是東北人,她會把你的表白變成小品,喝燕窩喝到醉,醉了還能吟詩一首。這是閆學晶在不久之前,做客秦海璐直播間的畫面。這段豪爽乾杯燕窩的片段被網友截圖傳播,直呼閆學晶「好爽快」「太颯了」。
對於很多年輕的觀眾來說,閆學晶可能不是這麼熟悉的名字,但是一提起《劉老根》裡的山杏,相信大家都會恍然大悟:「原來是她啊!」。在電視裡笑意盈盈的樣子,是閆學晶留給觀眾最深的印象。
而在現實生活中,二人轉表演藝術家出身的閆學晶,不僅是一名家喻戶曉的演員,很少有人知道,她更是曾經七登春晚。2008年春晚閆學晶和馮鞏老師的作品《公交協奏曲》,她演繹了一位北京公交售票員,臺詞要求非常苛刻,必須具備老北京的特點,當時馮老師就想,要把閆學晶一個東北大妞兒變成北京人也忒難。不過作為海政文工團的骨幹,閆學晶完美地完成了對觀眾的呈現。
這些年,無論哪種身份,閆學晶身上一直有著東北人特有的耿直和率直。
而在今年,閆學晶又給自己立了一個新的Flag,那就是成為電商主播,聽起來更像年輕人喜歡玩的新路子,閆學晶也沒有怯場,而是給了自己「閆媽」的新稱號。
在人人都迫不及待想展示自己的無限可能、撕掉標籤的時候,面對「農村戲專業戶」、「二人轉演員」等標籤,閆學晶也坦率直言:「我不願意撕掉標籤,因為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在別人眼中的標籤我覺得可能是我的長處。」
她的爽快是有分寸有態度,讓人舒服的。
出生東北吉林農村的閆學晶,最初是一名東北二人轉演員,是很多東北人的童年女神。如今在B站,仍然有不少閆學晶的二人轉表演,其中與趙本山合作表演的二人轉《牆裡牆外》,播放量已經超過了10萬次。
閆學晶與趙本山合作表演的二人轉《牆裡牆外》,播放量已經達到10w+。/B站截圖流蜜的亮甜嗓兒飽滿大氣,讓許多網友感嘆道閆學晶不愧是「二人轉皇后」。但閆學晶的甜嗓兒不是天生就有,「二人轉皇后」的稱號,是她一步步扎紮實實拼出來的。十幾年前,二人轉是東北農村唯一可以看到的娛樂節目,閆學晶從收音機、村頭大喇叭中傳出的唱腔學唱二人轉,在吉林省民間藝術團辦二人轉學習班之前,閆學晶的舞臺一直是家裡的炕上。閆學晶的求學之路並不順利。在學習班時處在變聲期,因為聲音較粗獷只能唱男生唱的下裝,還因此差點結不了業;得知省戲曲學院招生的消息,一直期待正規學習機會的閆學晶從家鄉去趕考,卻因找不到考場錯過了考試時間;好不容易考上戲校,家裡卻支付不起學費……早些年,閆學晶上《魯豫有約》,提到學二人轉坎坷過程中的難忘事。那時候,閆學晶的家,走十五裡地才能坐上公共汽車,走八裡地才有小火車。記得有一年冬天從戲校回家,遇到漫天大雪,閆學晶就在黑夜裡,背著一大牛仔包在厚厚的雪地裡跋涉。走到山路中間受不了,就開始委屈地哭了起來。「怎麼這麼難呢,哎呀我的天,連車都沒有,我還背這麼多東西」,但「哭夠了,還起來,往家走」。辛酸的敘述中帶著東北人天生的幽默感。閆學晶參演的《小姨多鶴》,故事也發生在東北。/《小姨多鶴》經過3年學習,畢業時的閆學晶已經是非常優秀的專業二人轉演員。但由於吉林當時沒有專門的二人轉劇團,直到1998年才正式成立,畢業五年後,閆學晶才開始了她正規的二人轉表演,逐漸成為東北新一代二人轉的代表人物。事業的大轉折發生在2001年,閆學晶因為出演趙本山拍的《劉老根》裡的山杏而得到更多人的喜歡。閆學晶第一次感到自己「成明星了」,走在路上能被人認出來,有報社電視臺採訪,線下二人轉表演「出場費也比原來高老多了」。
山杏之後,閆學晶又出演了《小姨多鶴》、《闖關東前傳》、《女人當官》等電視劇,因飾演的女性多是或自強不息或賢惠大度的農村媳婦,閆學晶有了「國民好媳婦」的稱號。
閆學晶飾演的管纓,獨自闖關東,開墾荒地,掙下一份家業。/《闖關東前傳》與此同時,「農村戲專業戶」的標籤也跟著來,有導演和編劇朋友勸她撕掉標籤把戲路拓寬,但她不願意,她覺得「那正是她的長處」。閆學晶身上有一種毫不掩飾的「俗」,這種「俗」是大眾的,更真實,更接地氣,讓人覺得親切。又是天然東北味兒的,「俗」得爽快。
今年8月,閆學晶開始和阿里巴巴聚划算合作嘗試直播,成為了明星主播團的一員,有了自己的專屬直播間。而不同於其他藝人精緻,甜美的路線,閆媽的直播間接地氣,有人氣,更注重地域好貨的傳遞,這也是她格外擅長的。
讓人印象很深的是,閆學晶為家鄉吉林的農產品帶貨時,介紹家鄉煎餅,不自覺地透露出對家鄉煎餅的喜愛,她那幹吃煎餅的「豪橫」勁兒,讓直播間的粉絲們直呼:「姐,你是個演員,我們吃就行了,你別再吃了」,好笑又可愛。
平日裡,閆學晶發現什麼好吃的,就會立馬打電話給兒子兒媳,讓他們一起吃,分享自己買的好東西。直播間裡,閆學晶也喜歡叫自己「閆媽」,稱粉絲為「家人們」。
為家人選商品,所有的貨物自然都是她親身用過的、熟悉的。出生東北農村,閆學晶對農產品,比如說家鄉農場或其他各地的農產品都有很深的感情,也特別了解這些。於是在閆學晶的直播間,經常能看到大米、玉米、泡菜,還有地方特色的河豚、小黃魚等地域好貨。對特別喜歡的農產品,閆學晶毫不掩飾地流露出喜愛之情。「各地都有太多好東西了,但是現在大家可能會比較知道一些網紅的產品,有些沒有什麼品牌意識的貨品,其實也非常好,但是他們確實沒有太多的費用去包裝自己,或者做廣告。」同時閆媽非常重視在直播中的公益助農,她希望自己的直播間不僅是一個銷售的地方,更能幫助各地一些大家認知度不高的好貨,賣往全國各地。為此,聚划算為閆學晶打造了《閆媽歡樂中國行》系列IP,並且直播第一站便選在了閆學晶的家鄉吉林。
不同於臺上的隨性,臺下對待工作,閆學晶是極其較真的一個人。回憶拍《我家的春秋冬夏》時,有一場重要的哭戲,閆學晶準備了好久,但當天實拍時,她總是感覺自己的情緒不連貫,還可以表現得更好。一連拍攝了12條,哭了12場,導演說可以過了,可閆學晶過不去自己的坎,還是不滿意。
嘗試直播這個新領域,遇到的困難也並不少。一場直播從選品、試品、砍價到直播,是幕後幾十人的團隊在支撐著,在直播前10天左右,就會開始準備工作,提前試用貨品,等到開播3天正式開會,閆學晶會結合自己對貨品的親身使用感,和團隊們一起探討,覺得使用感不好的貨品,她會臨時取消。
「不是說這些貨品真的不好,而是可能不適合我,當我直播的時候我就無法違心地去說它的好處是什麼,我覺得這也是對手機前面看直播的寶寶們的一種負責。」
閆學晶的真實和坦誠讓人信任。
誠如她所說,不同於演員要活在別人寫好的劇本裡,戲中自我的部分表現得不是很多。在自己直播間裡的閆學晶不需要人設,不需要限定,所做的就是展示自己,這也讓她在直播中格外的放鬆,將她東北人鮮明的幽默和爽快帶給了更多過去不熟悉她的粉絲。
閆學晶的直播間總是格外熱鬧,一派喜慶,興起時,她還會在直播時唱一段,「人一旦覺得開心有動力,最難的也不覺得難了」。唱歌不僅是興致,她更希望能夠把生活的動力分享給大家。
「沒有大家,就沒有閆媽。」閆學晶對自己直播的定位非常清晰,不對比,做自己,走出了一條自己的路。各地有不少認知度不高的特色地域好貨,平時沒有機會面向大眾做推廣。閆媽聚焦合作地域政府項目,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直播多多跟大家分享各地家鄉好貨,讓它們得到更多的關注和認可,也幫助更多的農民們增收。閆學晶坦言,她為直播設定的目標還沒有達成,但未來她會持之以恆堅持下去。正如閆學晶對當下生活狀態的形容那樣,無論是學習二人轉,成為演員,還是嘗試直播,辛苦總是有的,但她也總能「幸福地享受著奔波勞累」。
[1]《魯豫有約》之二人轉演員閆學晶
[2] 聚划算重新定義明星直播,攜手閆學晶地域帶貨公益助農/廣告也震驚
廣告合作請聯繫微信號:xzk96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