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丨山東全面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推動國有經濟做強做優做大

2020-12-25 澎湃新聞

群雁高飛頭雁帶。「十三五」期間,在山東高質量發展進程中,省屬企業是強勁的「火車頭」:提前一年超額完成「十三五」規劃四個「翻一番」目標;山東能源、山東鋼鐵進入世界500強;「十三五」以來79%新增投資投向功能性及新興產業領域;二三產業資產總額佔比由「十二五」末的46:54優化為42:58,重化工資產總額佔比由42%降至36%;累計研究開發費用支出509.87億元,年均增長24.9%……

2018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時強調,國有企業要深化改革創新,努力建成現代企業。山東牢記總書記殷殷囑託,把國資國企改革作為經濟體制改革中心環節和重要任務,推動實施一系列創新舉措,解決一批重點難點問題,國有經濟持續做強做優做大,發展質量效益明顯提升。

持續深化國企改革,重點領域改革推向縱深——

國企改革實現歷史性突破

「『物理』整合基本形成,怎樣推動實現『化學』融合?」「主營業務盈利能力還不強,如何成為產業引領者?」「薪酬制度不夠科學,績效發放缺乏固定標準,什麼原因?」9月19日至20日舉行的2020年度山東首批國企改革述職問詢,延續去年「辣味」十足的風格,向省屬企業掌門人拋出各種「嗆人」問題。與此同時,省國企改革領導小組成員單位也成了「考生」,副組長直面問題回應說:「企業期盼的措施,相關部門要主動認領、改進完善、逐一落實,對改革予以更大支持。」

去年,山東在全國首創「省屬企業『一把手』常規述職外,再上『考場』接受問詢」。這一傳導壓力的做法,不僅凸顯了山東狠抓國企改革的決心,也是「十三五」期間山東推進各項改革任務落實的真實寫照。

國資國企是山東一大優勢,能否發揮好這項優勢關係高質量發展全局。2017年以來,山東開啟新一輪國企改革攻堅突破,當年7月召開全省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工作會議,對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和黨建作出全面部署,隨後出臺《關於加快推動國有企業改革的十條意見》(以下簡稱「國企十條」)及系列配套文件,進一步明確改革舉措和目標任務,吹響國企改革「重整行裝再出發」的號角。

「國企一定要改革,抱殘守缺不行。」山東牢記總書記囑託,經過幾年努力,國企改革實現歷史性突破。

混合所有制改革轉機制、增活力。堅持「一企一策」,山東以資本證券化、引進戰略投資者、開展員工持股試點等多種形式分類推進混改。僅今年上半年,省屬企業完成混改的主體就有72戶,年內還將有3-5戶一級企業混改取得實質性進展。資產證券化穩步實施,省屬企業上市公司總數已達43家,資產證券化率超過51%。

市場化經營機制加快建立健全。目前,省屬企業集團總部機構精簡10%以上,最多的壓減78%;實質性管理層級全部控制在四級以內,管理人員薪酬結構中績效年薪佔比達60%以上,11戶企業建立管理人員末位淘汰制度。

省屬企業中首家實施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的上市公司華魯恆升,2015年到2019年利潤總額和人均創利增長1.68倍。華魯集團辦公室高級經理劉偉民介紹,這項改革措施有效激發了幹事創業積極性,幾年來解鎖業績指標都是超額完成。目前,山東符合條件的10戶省屬企業控股上市公司全部實施股權激勵,今年上半年新確定154戶權屬企業開展非上市公司中長期激勵試點,試點企業累計達到195戶。

「這些歷史性變化,得益於我們打通了國企改革中一個個堵點痛點。」省國資委相關負責人說,省委、省政府從根本上找癥結,從整體上定政策,為新一輪國企改革順利推進提供了有力保障。例如混改領域,依法取消職工身份轉換補償金制度,進一步完善國企改制職工安置政策,同時出臺「1+5」政策體系,有效地凝聚起改革共識,激發了改革動力。

心無旁騖攻主業,開啟瘦身強體攻堅戰——

國有資本要素加速向主責主業集中

10月28日,中國重汽豪沃TH7系列牽引車上市,加上此前的黃河重卡、汕德卡暢行系列載貨車等,今年中國重汽新品不斷,並且10月重卡銷量繼9月再度突破3萬輛大關,成為單月行業第一。不僅銷量成績亮眼,1-10月份,重汽集團營業收入同比增長53.5%,利潤同比增長81.0%。董事長譚旭光說,這是企業一心經營主業的結果:「兩年來,我們心無旁騖攻主業,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全系列商用車集團。」

2018年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並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凡是成功的企業,要攀登到事業頂峰,都要靠心無旁騖攻主業。山東省級國有資產監管規模居全國第五,但長期存在「大而不強、全而不優」問題。山東堅決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開啟了一場聚焦主業、瘦身健體的攻堅戰。

微觀層面上,引導國有企業找準定位,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這是涉及資產清算、人員安置的「硬骨頭」。對此,山東「一企一策」明確省屬企業非主業資產清理整合路線圖、時間表和責任人,確保改革方案可操作、能落實。截至今年10月底,列入計劃的388戶企業已完成清理整合106戶,多家省屬企業徹底退出房地產。一批「出血點」「虧損源」也加速消除,納入省政府清單的213戶省屬「殭屍企業」已完成處置95戶,安置職工5695人。

宏觀層面上,著力推進國有經濟戰略性重組,國有資本加速向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結」。山東在機場、港口、高端裝備、能源、交通、文化旅遊、醫養健康等關鍵優勢領域加大重組整合力度,培育引領型支柱型企業集團。「量」的變化帶動「質」的提升:今年因疫情影響,國內規模以上港口基本負增長,重組後的山東港口集團堅持港口規劃「一盤棋」、管理服務「一張網」、資源開發「一張圖」、改革發展「一條心」,吞吐量、貨櫃量、效益三大指標全部實現逆勢增長。今年,山東又啟動實施山東能源與兗礦集團、山東高速與齊魯交通等一批主業相近的企業聯合重組,並將分布在10多戶省屬企業中的非主業文化旅遊、醫養健康資產以市場化方式重組整合,國有資本布局結構進一步優化。

以此為基礎,各類要素向著做強做精主業和實業的方向匯集,科技創新投入不斷加大,創新真正成為第一動力。目前,省屬企業參與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課題有100餘項,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90餘項。山鋼集團承擔的省級重點研發項目——「高端製造裝備用高品質稀土特殊鋼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日前取得重要突破,已攻克多項稀土鋼冶煉及連鑄關鍵工藝技術,多項技術指標達到項目預期效果,成為國內這一領域成功實現工業化生產目標的企業之一;山東重工濰柴動力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燃料電池發動機及商用車產業化技術與應用」,圍繞大功率燃料電池發動機高可靠性、長壽命、高環境適應性以及整車產業化難題,開展了「基礎部件—電堆—發動機—整車」關鍵共性技術研究和產業化瓶頸攻關,目前已形成多類產品,並已在卡車、客車等領域開展示範應用……

勇當動能轉換先鋒,聚焦重大戰略發揮關鍵作用——

新的增長動力源加快形成

「十三五」期間,省屬企業高端伺服器、大功率高速發動機等多項技術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擁有國家級科研機構54個、院士工作站21個、高新技術企業208家。2月12日,打響全省重大項目開工的「第一槍」;6月18日,首批16家供應商籤約入園;8月17日,首個外資項目德國凱傲集團智能叉車項目開工……作為全省新舊動能轉換的重大引領項目,山東重工(濟南萊蕪)綠色智造產業城項目一直在馬不停蹄地建設中。就在11月19日,項目總裝車間舉行了首臺車輛下線儀式,標誌著中國重汽智能網聯(新能源)重卡項目正式投產;待二期項目達產,信息化、柔性化、智能化、自動化將達到國內最先進水平。

山東堅持騰籠換鳥、鳳凰涅槃的思路,推動產業優化升級,推動創新驅動發展。作為新舊動能轉換的排頭兵、主力軍,省屬企業聚焦重大戰略,發揮關鍵作用:一方面強化大局意識,當好經濟增長的穩定器、壓艙石;另一方面,牢牢把握由此帶來的戰略機遇,以「倒計時」改革加快轉型升級步伐。

山東黃金集團的示範礦山建設項目圍繞智能製造、資源節約、綠色礦山建設等進行綜合實驗,用現代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濟鋼涅槃重生,瞄準環保新材料產業園、「四新」產業園等加速布局……傳統資源型產業轉型、功能性產業升級、新興產業培育「三篇文章」一起做,截至2019年底,省屬企業的77個新舊動能轉換重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2077億元。

今年以來,面對疫情衝擊,省委、省政府將優化產業生態作為確保經濟運行平穩向好的一項重要舉措。國有企業在自身壓力不斷加大的情況下,積極發揮龍頭作用,下大氣力補鏈延鏈強鏈。

省國資委副主任邵澤武介紹,省屬企業在原計劃投資基礎上持續加大力度,特別是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投資增幅普遍超過50%。這些大項目、大投資給上下遊企業送去「雪中炭」「及時雨」,也為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引入新的資源,帶來新的增長點。目前,浪潮集團、中國重汽、山推股份、新華醫療、新華製藥、華魯恆升、中泰證券等十戶入選「十強」產業集群領軍企業。

今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省屬企業將助力「雙循環」當作重要任務和新的機遇,一手穩定和豐富國內循環,一手更深度參與國際合作。10月16日,「齊魯號」歐亞班列年度開行突破1200列,山東高速物流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劉穎表示,今年通過採用零散集結、整列始發這種靈活的貨源組織方式,推出上合快線、日韓陸海快線、魯歐快線等定製產品,班次從每日一班提高到每日四班。「齊魯號」新增濟南西到二連浩特、濟南西到滿洲裡兩條固定線路。目前城市間線路已增至38條,可直達16個國家44個城市。

展望「十四五」,改革攻堅再發力。山東將牢記總書記囑託,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以更加昂揚的奮鬥姿態推進國資國企改革創新,為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作出新貢獻。

(來源:大眾日報)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要聞丨山東全面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推動國有經濟做強做優做大》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全力抓好國企改革重點任務落實 堅定不移推動國企做強做優做大
    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深化國企改革的重要論述為指引,以釘釘子精神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委有關決策部署,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窗口」,勇於改革、銳意創新,全力抓好國企改革重點任務落實,堅定不移推動國企做強做優做大,為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省再立新功。  鄭柵潔充分肯定我省國企改革取得的積極成效。
  • 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有的放矢)
    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經濟是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實現形式。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國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有利於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推進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應按照完善治理、強化激勵、突出主業、提高效率的要求,引入優質非公有資本,促進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探索形成合理的股權結構,實現企業資產效益和勞動生產率大幅提升。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需要相關部門發揮好規範、服務、監管作用,更多從制度層面推動、規範改革。
  • 人民日報有的放矢: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
    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經濟是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實現形式。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國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有利於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推進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應按照完善治理、強化激勵、突出主業、提高效率的要求,引入優質非公有資本,促進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探索形成合理的股權結構,實現企業資產效益和勞動生產率大幅提升。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需要相關部門發揮好規範、服務、監管作用,更多從制度層面推動、規範改革。
  • 2020年12月國資國企改革政策與實踐動態
    第二,加快推動國企改組。 以國有資本投資公司、運營公司為主體,以國有資本重組為手段,推動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在此基礎上,要加快改組或組建新的「兩類公司」和產業集團公司,以「兩類公司」和產業集團公司為主要抓手:根據國家層面的規劃,進一步細化「1+N」中的「N」,促進國有企業聚焦實體經濟,服務實體經濟,做強做精主業,使得國企改革進入快速推進、綜合推進,實質進展,出成效,出模式,出創新的新階段;通過資本投資、資本運營方式,協同民營企業,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運營能力、創新實力。
  • 陳志身參加全市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工作會議
    市委副書記、代市長邢志宏強調,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國資國企改革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全會精神,全面貫徹落實全國和全省國企改革三年行動要求,堅定信心、拼搏爭先,加快落實《金華市全面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發展行動方案》,推動我市國有企業不斷做強做優做大,為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市提供有力支撐。市領導鄭餘良、陳志身、陶葉萍、王健、張新宇、邱建中,市政府秘書長樓東江參加會議。
  • 國企發展智庫!廣西國資國企改革發展研究會在北投集團揭牌成立
    ,對於推動廣西國資國企改革發展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研究,助力國資國企高質量發展,更好服務黨和國家事業大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唐愛斌講話北投集團直屬企業廣西工程諮詢集團履行廣西國資國企改革發展研究會執行會長和秘書長職責,將充分發揮北投集團及廣西工程諮詢集團研究團隊智庫優勢,積極探索、研究總結最新改革發展的規律和成果,服務以管資本為主國有資產監管體制改革
  • 深化國企改革 廈門國有資本運營有限責任公司揭牌運營
    央廣網廈門8月18日消息(記者陳庚 通訊員謝靜)作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重大舉措,廈門國有資本運營有限責任公司18日正式揭牌運營,將以資本運作為抓手,激發國企力量,助推廈門經濟高質量發展。
  • 攻堅十大改革!山西定下今年國資國企改革大盤子
    「十四五」開局之年,山西國資國企改革怎麼幹?如何深化與擴圍?如何進一步釋放改革紅利?1月14日,山西省國有資本運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西國資運營公司」)召開2021年度工作會議,給出明確答案。山西國資運營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郭保民在會上表示,公司將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新時代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的意見,落實好山西省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今年將實施「163」工程,圍繞10大改革攻堅任務,將國資國企改革進行到底。
  • 深交所研究制定服務國企改革專項工作方案 重點框定五方面
    ,落實落細中辦國辦關於《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以下簡稱「《三年行動方案》」),近日,深交所研究制定了服務國企改革專項工作方案,明確工作思路和具體舉措,排出時間表、路線圖、優先序,集中力量推動國資國企深化改革、做優做強。
  • 實施「163」工程 山西國運部署2021年國資國企改革
    王一新指出,過去的一年,省國資運營公司一邊深入推進國有資本監管體制改革,一邊紮實推進省屬企業優化布局和專業化重組,改革成效大大好於預期,在實現省屬企業由「一煤獨大」向「八柱擎天」轉變上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強調,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省國資運營公司要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新時代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的意見,落實好全省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在基本完成省屬企業優化布局的基礎上,以資產證券化和數智化為抓手,不斷提升省屬企業精細化管理水平,實現降本增效、減員增效、提效增效。要發揮好直屬工具公司「進退流轉保」作用,找準功能定位,提升專業化能力,賦予市場化機制,更好地服務國企改革發展。
  • 中冶賽迪國資監管大數據平臺助力國資國企數智化轉型
    自2018年至今,中冶賽迪信息先後承建了國務院國資委綜合監測展示系統、統一數據共享中心、國企改革在線督辦系統等國資監管重點業務系統項目,對國資監管領域有全面的理解和支撐,形成了專業的一站式國資監管解決方案,可快速響應不同企業及地方國資委的建設需求,促進形成上下聯動的信息化監管格局,服務構建國資監管大格局、形成國資監管一盤棋。
  • 從中央企業負責人會議看國資國企新動向:改革再深化 發展再升級
    來源:新華網原標題:改革再深化 發展再升級——從中央企業負責人會議看國資國企新動向新華社北京12月25日電 題:改革再深化 發展再升級——從中央企業負責人會議看國資國企新動向新華社記者王希極不平凡的2020
  • 廣西推廣一批做強做優做大的企業典型經驗
    對國資國企來說,2020年是意義非凡的一年。「提升國資國企改革成效。」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了今年國資國企改革的總體目標。3年來,我區國資國企改革工作不斷跨越前進,從最初的「推進」,到次年的「加快」,再到今年的「提升」,令人真切感受到,國資國企改革務實篤行,縱深推進,由「提速」向「提質」轉變。
  • 新階段國有企業改革的頂層框架
    在推動我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和邁向中高端水平、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進程中,要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戰略決策,按照「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要求,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問題導向,繼續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堅定不移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
  •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新鮮提法的使用與解讀⑤——國資監管...
    作者 | 中大諮詢研究院編輯 | 中大商業評論小編引言2021新年伊始,作為「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國資國企改革將以深入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為關鍵任務,走深走實並持續縱深推進各項改革措施。「形成以管資本為主的國資監管體制」,是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曾具體透露過的,國企改革三年行動聚焦的重點任務之一。
  • 新年全省國資國企改革發展「第一會」,五位發言代表說了些啥?
    當天下午,全省國資國企也迎來一次重要會議——全省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工作會議在成都召開。作為新年全省國資國企「第一會」,會議吹響新一輪國資國企改革發展「衝鋒號」。會上,成都市、攀鋼集團、四川交投集團、四川商投集團、四川省宜賓五糧液集團相關負責人上臺發言。為何選中他們?省國資委主任徐進說,有考量、有深意。
  • 改革再深化 發展再升級——從中央企業負責人會議看國資國企新動向
    實施三年行動 國企改革再出發  2020年啟動實施的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吹響了新一輪改革「衝鋒號」。  開局即決戰,起步即衝刺。今年以來,國企改革乘風破浪,取得一系列新成效。  ——「雙百行動」聚焦治理、用人與激勵三大機制關鍵環節發力,催生發展新動能;「科改示範行動」打造國有科技型企業改革創新「領頭雁」;促進管理與改革創新良性互動,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動全面展開。  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深入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
  • 勇做泰山「挑山工」,堅決打贏改革攻堅戰——山東深入貫徹落實...
    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深化改革寄予厚望:2013年,以全面深化改革為主題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閉幕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的第一個省份就是山東,要求山東匯聚起全面推進改革開放的強大正能量。2018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視察山東,要求山東堅持騰籠換鳥、鳳凰涅槃的思路,推動產業優化升級,推動創新驅動發展,推動基礎設施提升,推動海洋強省建設,推動深化改革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有效進展。
  • 在更高起點上奮力推進國企改革
    本報訊 (記者 蔡鎮金)昨日,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黃強主持召開全市國企改革領導小組會議,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關於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有關要求,研究部署深化國企改革有關工作,全面推進國企的高質量發展。 今年以來,全市國有企業積極作為,以改革促發展,規模效益得到持續提升。黃強對我市國企改革發展成效給予充分肯定,他指出,改革是新時期推動國企發展壯大的戰略選擇和必經之路,國資委和各國企務必深刻認識到國企改革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增強改革的主動性,保持銳意進取的精氣神,按既定目標一改到底,不獲全勝不收兵。
  • 結構優 效更好 質量高——湖南國企「十三五」成就綜述
    一進一退,國有資本的戰略牽引作用日益顯現,我省國有資本布局不斷向戰略性新興產業、向傳統優勢產業等領域集中,國有資本的結構不斷優化,經濟發展「頂梁柱」作用日益增強。 到2020年底,省屬監管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涉及資產佔比約20.2%,省屬企業共有23個項目入選「5個100」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