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溫州聽不到 「謴馬頹」了

2020-12-23 溫州日報甌網

在溫州聽不到 「謴馬頹」了

2020/12/20 20:48 來源:溫州晚報 編輯:遊歷 瀏覽:1042

  • 本文導讀:聽一位教授說,他的研究生在寫一篇關於溫州詈罵語現象的論文。詈罵語是個很文雅的說法,溫州人土講就是「謴馬頹」。
  • 3

□金城濠

聽一位教授說,他的研究生在寫一篇關於溫州詈罵語現象的論文。詈罵語是個很文雅的說法,溫州人土講就是「謴馬頹」。

「謴馬頹」過去的溫州人幾乎都會幾句,男人罵人稱「謴」。女人罵人稱「讖」。我小時候經常聽到大人、小孩吵架,在那裡猛「謴」和猛「讖」。我家老屋在百裡坊,有前道坦(院子)和後道坦,當中還有「上間」(大廳)。街路廝兒(馬路上的孩子)經常到我家玩。「趞起挈」「踢毽子」「瞞椿兒」「打銅鈿釘」「宿起尋」等等。經常會吵起、亂起。那時候就少不了「皇天三界」叫起,「頭毛兒」「狗生兒」謴起。這時隔壁大媽就出來讖了:童子癆,死不亡該,死開遠哪。我女兒那時還小,三四歲吧,不懂事,把這些髒話也學來了。有一次,和鄰居小孩吵架,也說「你妳哈我抬起」。隔壁大媽聽了大笑說,你抬得動嗎,他媽媽塊頭很大的。三十來年過去了,我們還當笑話講。

除了「謴」和「讖」還有帶口號,過去有些溫州人喜歡稱自己為「我阿爸」(老子);稱別人為「個兒」(小子)。就像電影《地道戰》裡的翻譯官說的「老子吃你幾個爛西瓜算什麼」。有這麼一個段子:一個小夥子到一個場所找他父親。守門的問他進來幹什麼。他說,「我阿爸」(我)走來尋「我阿爸」(父親)。守門的說,你敢在「我阿爸」(我)面前稱自己「我阿爸、我阿爸」,守門的攔住不讓進。小夥子強橫地說,你讓「我阿爸」(我)走,「我阿爸」(我)走底替「我阿爸」(我)的「阿爸」(父親)尋著;你不讓「我阿爸」(我)走,「我阿爸」(我)也要走底替「我阿爸」(我)的「阿爸」(父親)尋著。守門的無奈,只得讓他進去。過一會兒他出來了。守門的問他找到了嗎,他說,「個兒」(指他父親)不在裡面。

「謴馬頹」一般情況下是不文明的舉動,也有特殊的。它也會成為老百姓發洩自己對統治者不滿的武器。據說瑞安當年有個縣太爺,在任時魚肉百姓,人們恨之入骨。離任時,有人送去一個匾上書「德藝在仰」四個大字。當官的大喜,百姓暗中竊笑。原來「德藝在仰」和瑞安話詈罵語「搗你入娘」諧音。

關於詈罵語過去還真有人研究過。語言學家劉半農有一次突發奇想,要編一本「罵人專輯」,還在報紙上發文徵求「罵人方言」。登報的第二天,他的好友趙元任一大早便跑到劉半農的家門口用三十多種方言罵了一早上,劉半農一邊聽,一邊記,半句嘴不敢還。趙元任走了之後,劉半農鄰居周作人也趕了過來,用紹興方言罵了一會。上課的時候,當第一個學生站起來用家鄉話罵了劉半農一頓後,所有的學生都興奮了,自覺排起長隊去罵老師,就連外系的學生聞聽之後,也都紛紛趕過來加入排隊的行列。廣東、四川、廣西的學生罵得最起勁,劉半農一邊聽人罵他,還一邊向學生請教如何發音,話語是什麼意思,半點不惱。這事兒道聽途說,我們當故事聽聽算了。

現在溫州人居住環境變化了,接受教育多了,文明程度提高了,小孩不會謴馬頹了。這是個好事,大家都說文明禮貌用語,這多好啊。溫州人的「謴」和「讖」,就留待學者去研究吧。

相關焦點

  • 在溫州聽不到 「謴馬頹」了-溫州日報甌網 - 溫州新聞門戶網...
    在溫州聽不到 「謴馬頹」了 2020/12/20 20:48 來源:溫州晚報 編輯:遊歷 瀏覽:1005
  • 美劇稱溫州話為「惡魔之語」 它究竟有多難!!
    溫州地處浙南,甌語地域性極強,出了溫州地界,誰也聽不懂。也難怪有人把甌語比喻成「鳥語」,也有人罵溫州話是「瘟話」。其實不少自稱是溫州人的網友也表示「根本聽不懂溫州話」。  二、溫州話為啥難?聽聽語言學家怎麼說  溫州話為什麼這麼難呢?
  • 聽,溫州水鄉給你捎來「土味情話」
    溫州三十六坊溫州是著名的水鄉,境內河流縱橫交錯,其中能叫得出名字的有1500多條。特別是在溫瑞塘河及其主要水源地三溪水系一帶,這些密布的河流兩岸是溫州人世代繁衍的沃土,被稱為「河鄉」。河鄉有上河鄉和下河鄉之分,在如今六七十歲的老溫州口中,經常會出現這兩個地名。
  • 再述溫州故事,《溫州三家人》開機
    《溫州三家人》目前正在溫州當地火熱拍攝中。今天(10月19日),該劇在拍攝地溫州舉行開機儀式。開機儀式上,導演蘇舟、編劇程蔚東連同主演杜雨露、呂中、劉佩琦、巫剛、陶慧敏、常戎、張陸、毛毅、顧璇、王文娜、王純等共同亮相,與媒體一道共同分享劇中的拍攝點滴,暢談創作感悟。創新創業當代傳奇《溫州三家人》是溫州繼《溫州一家人》《溫州兩家人》之後,第三部以地名構成劇名的電視連續劇。
  • 溫州95後小夥自創RAP《溫州》在網易雲音樂火了
    )我說溫州話你聽不懂聽不懂……近日,一首男聲Rap《溫州》上傳網易雲音樂後,點擊量和下載量及相關評論迅速攀高,一度被置頂,同時也不斷在朋友圈被轉發又轉發。很多網友很好奇,這個把溫州寫得很有意思、唱得特別好聽的Chimy Changa到底是什麼人?原來,他是留學美國的溫州小夥子池一騁。池一騁,出生於1998年,高高瘦瘦的,現就讀於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任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管弦樂團小提琴手。在網易雲音樂上發表說唱歌曲《溫州》之前,他的原創歌曲《鴿子王》、《Get out》在網易雲音樂也已響噹噹。
  • 探遍溫州必吃的13家餐廳!人均不到30...
    但是多少人吃一口魚圓,夾一筷子麵條,喝一口湯,品出了濃濃魚味還品出了溫州的樣子。靠著海的溫州,盛產海鮮,也養了一群愛吃海鮮的人。溫州首個聲音博物館就收錄了很多溫州的聲音,讓我們一起掃碼聆聽...(參與聲音招募,還能為公益捐款哦!)
  • 溫州書遊記:溫州人的生意頭腦,在開書店上也如此靈光
    桃源書院古舊書店門口方韶毅已經早早地在桃源書院開始淘書了,他多年來從事溫州文史研究,創辦有溫州史地雜誌《甌風》,研究和撰寫了很多對溫州文化有貢獻的文人故事,結集出版了《民國文化隱者錄》。溫州年輕一輩學人裡,他算是溫州文史百事通了。桃源書院有一個房間專門售賣溫州文獻書籍,他在這裡買到過很多溫州文獻方面的書。
  • 溫州醫生 獨創「溫州話翻譯器」
    溫州醫生 獨創「溫州話翻譯器」 2020/06/16 00:15 來源:溫州晚報 編輯:單暉 瀏覽:4522
  • 張小燕:戰「疫」中的溫州閒事婆
    預防新型肺炎,請聽閒事婆張大姐5句勸》,短短「五句勸」,勸進了恐慌於疫情的市民心裡。方言短視頻發於「溫州鹿城發布」、「掌上鹿城」客戶端、「鹿城草根紅」抖音等新媒體,推出不到7個小時,突破10萬+閱讀量。戰「疫」期間,溫州鼓詞、本土快板、「兩句半」、原創甌劇、順口溜等文學形式大放異彩,而溫州方言短視頻系列可謂「一朵奇葩壓海棠」。
  • 老孫帶我吃溫州
    ,說他的好兄弟阿建人好、菜好,到他那裡能吃到很好的溫州味道。可是因為各種陰差陽錯,直到在巴黎未能和孫兆國偶遇,才把來溫州的時間定下來。 微信上問了一下汕頭的茶痴標哥,商量好日子,便有了孫兆國、標哥和我的溫州行。孫兆國是名廚,每年都要花上許多時間各地找食材;標哥是美食家,汕頭潮菜研究會的副會長,跟著這兩位會做懂吃的大咖去溫州,而且在溫州還有一位當地的名廚胡穎建做地接,我帶著嘴跟著走就是了,不愁吃不到好東西。
  • 偕我會初傳溫州的本色化實踐(一) ——溫州方言聖經
    偕我會初傳溫州的本色化實踐(一)——溫州方言聖經外國傳教士來中國傳教的困難之一就是語言。當傳教士們來到方言語種繁多的江南地帶時,語言的障礙就猶為明顯。蘇慧廉和他的先驅們(包括偕我會的李華慶牧師和內地會的曹雅直牧師)來到溫州之初,就需要開始學習語言。
  • 溫州,為溫州人驕傲!
    該活動由融創地產發起,組織甌劇藝術家、青年合唱團和融創溫州小業主「小魚兒」們進行的一場「溫州驕傲」主題快閃活動,演唱原創歌曲《溫州驕傲》,同時發布了新時代溫州人大片《溫州為溫州人驕傲》,意在弘揚新時代的溫州和溫州人精神。
  • 「溫州一家人」幕後情緣
    溫州網訊 「半個世紀前,有個溫州小姑娘首唱了一首《對鳥》,多年以後,她變成了歌唱家。歌唱家的兒子,做了表演老師,表演老師的學生扮演了《溫州一家人》的麥狗,《溫州一家人》的片尾曲《對鳥》……」在電視劇《溫州一家人》中飾演麥狗的演員張譯,在該劇開播第二天,通過其新浪官方認證微博透露了這段情緣。
  • 《溫州一家人》經典語錄
    說起溫州,褒貶不一。有人說是中國的猶太,個個精明能幹;有人說是蝗蟲,所到之處,百姓遭殃。溫州,很多時候只是耳聞,直到最近朋友推薦了《溫州一家人》這部劇後,我才有所了解。《溫州一家人》這是一部上映於2012年,由李立群老師主演的創業題材的勵志劇,該劇講述了改革開放初期,一家人背井離鄉艱苦創業故事。
  • 兩百多名溫州青年「海外宣講」 傳播中國好聲音 凝聚海外溫州力量
    溫州是著名僑鄉,有近70萬溫州人在全球131個國家和地區發展,其中華僑青年的佔比很大。為面向海外僑青年做好理論宣講工作,去年以來溫州創新推出「青年海外宣講團」,將中國好聲音、溫州好故事傳播地更遠、更廣。
  • 溫州一對母女,相距不到1公裡,卻有39年沒見面!
    「我也有阿媽了,我知道我是哪裡人了。」
  • 溫州國際服務中心揭牌
    人民網溫州12月17日電 (王蕭蕭)16日,溫州國際服務中心揭牌,這也是浙江省首個融合移民事務、為僑服務、法律服務等涉外服務為一體的國際服務中心,是浙江政務服務2.0建設的溫州亮點。據介紹,溫州國際服務中心入駐出入境管理局、市司法局、市科技局(外專局)、市外辦、市僑辦、仲裁公證等部門(單位),服務區面積達2300平方米。中心以溫州為僑服務「全球通」平臺為基礎,融合了移民事務和為僑服務功能,服務在外的250萬溫商、70多萬華僑以及7000多在溫常住外國人。
  • 《溫州一家人》,溫州話怎麼說
    本文導讀:今晚,《溫州一家人》方言版將在溫視新聞綜合頻道開播。今天上午,該劇導演孔笙、編劇高滿堂和劇中周萬順、麥狗、黃志雄的飾演者李立群、張譯、靳東等主創人員都齊聚溫州助威。昨天,由姚峰、天穎、阿土等眾多本土明星加盟的方言版《溫州一家人》在溫州電視臺錄音棚裡趕製第五、六集。這廂屏幕上顯示的字幕還是文縐縐的「鳥槍換炮」,那廂姚峰版的「周萬順」已對著話筒把它翻譯成地道溫州話——襪子升起來當褲穿。
  • 從溫州走出的一代名媛謝幕 黃宗英至少六次回到溫州故鄉
    1958年4月黃宗英在樂清勞動照片,曾刊登在《浙江日報》頭版1975年黃宗英回瑞安探親在玉海樓留影溫州網訊 12月14日, 從溫州走出的一代名媛、我國著名表演藝術家、作家黃宗英的人生謝幕,享年95歲。祖籍溫州瑞安的黃宗英,1925年在北京出生,16歲在上海開始她最初的文藝之路。《文化溫州》沿著黃宗英的人生軌跡,回顧她 任性 而精彩的人生,採擷到她一生中曾六次回到溫州故鄉的短暫而動人的片段。
  • 溫州有什麼好玩的地方?溫州旅遊十大必去景點排行榜
    看著我每天曬著溫州的美景美圖,很多隻知溫州有名,溫州人足跡遍布全球,溫州人精神家喻戶曉,卻不知溫州秀山麗水的遠方的朋友,也說要到這個溫暖之州走走。在山水之間行走,整個人是放鬆的,可將平日裡所積蓄的愁揮灑出來,讓疲憊的心變得輕鬆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