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花吃了那女孩》到《刺》,從校園霸凌到職場暴力

2020-12-27 騰訊網

2017年,一部關於校園霸凌的話劇《花吃了那女孩》,在烏鎮戲劇節上從300餘部作品中脫穎而出,摘得最高獎項「小鎮獎——最佳戲劇獎」。之後,這部作品擴充為《花罅》《花吃花》,相繼在北京上海等地上演,引起了大家的強烈共鳴。

劇中來自不同家庭的六位花樣少女,各自承受著家人、校園、同學之間的影響與傷害。一樁校園霸凌事件,最終揭示了她們令人痛徹心扉的真相……每個人都受過傷,也許生命找不到出口,在那些悲泣吶喊的夜晚過後,仍要繼續前行。

而在最近,一部從校園、職場中存在的欺凌和暴力現象入題,聚焦女性成長曆程的網劇《刺》也同樣引發了眾多觀眾的強烈共鳴。

網劇《刺》以三線並行的敘事結構,將層層回憶與現實生活輪軸切換,把故事中主要角色從種下心「刺」到拔去心「刺」,最終釋然、成長的歷程展現在觀眾面前。

如果只看到了霸凌,那麼這顯然不是主創的目的,因為在最終,主創希望用故事帶給所有曾有過類似經歷的觀眾自愈與溫暖,同樣也引起我們思考:

究竟何種家庭教育、學校管理以及職場環境才能伴隨人們一路健康成長?究竟怎樣才能撫平曾經遭受的傷害?

在故事中,校園時期遭遇欺凌的是韓曉婷。學生時期的韓曉婷陽光、活潑,一出場她就戴著極具個人性格特點的「星期發卡」出場,發卡的顏色每天都不一樣,但都同樣明豔。

因為一件小事,她遭遇了富二代同班同學張蓓蕾以及其跟班柴紫晶的欺負。

起初韓曉婷毫不示弱,她與好朋友劉濤結成聯盟一同對抗張蓓蕾一夥的捉弄,後來無窮無盡的捉弄上升為欺凌,軟弱的劉濤敗下陣來,韓曉婷在獨自對抗欺凌的過程中,變得越來越無力。

而職場時期遭遇暴力的是劉濤。十年過去,劉濤來到新世界旅行社應聘,卻不曾想遇到的頂頭上司是韓曉婷

彼時的韓曉婷變得冷酷無情,她對劉濤的態度一度讓同事認為她與劉濤曾經有過過節——她當著同事的面大罵劉濤,逼著劉濤換桶裝水和墨盒、並且不允許同事出手幫忙,在同事約好去吃火鍋時她臨時召開會議、讓獨自去佔座的劉濤等到打烊……

角色對換,劉濤終於明白,十年前她冷眼旁觀時韓曉婷的傷心與孤獨。

但拋開這些讓人看起來憤怒的劇情,其實《刺》講述的是一個關於自我和解與治癒的故事。少年劉濤曾問韓曉婷「人生只有少年苦,還是一直苦」,韓曉婷回答她「到了新世界,一切就好了」。

十年後,韓曉婷的工作單位是新世界旅行社,這並不是偶然,而是意味著韓曉婷嚮往沒有欺凌的新生活與新世界,所以在劉濤入職時,韓曉婷對她伸手說「歡迎來到新世界」,表層意思是歡迎劉濤入職,其實也意味著韓曉婷接納劉濤來到她的新世界、她也將在新世界改變軟弱無能的劉濤。

也許有人會提出異議,韓曉婷在新世界對劉濤的種種作為難道不是在報仇嗎?並不是。劇情更新到現在,其實我們可以看到,韓曉婷雖看上去無情,卻處處都是在逼迫劉濤做出改變,督促她變得強大、變得更加適應職場和「新世界」。

劇中這些細節足以證明。

去島南縣考察時,劉濤用貝殼在沙灘上擺了一個海鷗的形狀,韓曉婷走過來,她原本想弄掉,可韓曉婷說「留著吧」。學生時代,韓曉婷的發卡被張蓓蕾踩碎,劉濤撿起來粘好,是一個小海鷗。而十年後的韓曉婷仍然記著那個海鷗。

少年時代劉濤和韓曉婷原本用來相互呼救的哨子,韓曉婷保留了很多年。

在職場階段,韓曉婷孤單的時候吹響哨子,其實是對那份友誼的懷念。

而劉濤顯然也能明白韓曉婷的苦心,所以在一開始被陳茜追問時,她說自己不恨韓曉婷。

而且破案線中我們看到的劉濤已經剪去長發、辭掉工作,這說明她也終於鼓起勇氣來開始新生活了。

在預告片中,我們看到劉濤在自己的出租屋內畫了一片大海,學生時代韓曉婷曾對劉濤說讓她在自己的牆上畫一片海,多年後劉濤這樣做,是因為還記得那個約定。

劇中有很多有意思的細節值得推敲,在《刺》即將迎來大結局的現在,我們其實可以看到,故事中的角色其實都慢慢開始拔除深埋在心底的那根刺,開始對曾經無法原諒的釋然。

《刺》影像凸顯了成長中的創傷與疼痛,更凸顯了自愈帶來的溫暖和力量,主創用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她們的勇敢,與你我有關。

所以,《刺》只是講了霸凌嗎?不,它是一個關於和解與治癒的故事。

相關焦點

  • 《刺》緣起與校園,展開職場、網絡、家庭,對於暴力的探討
    僅僅是校園,或者某一個階段,《刺》沒必要用三線時空。細細品來,這個「探討暴力」主題的劇集逼格就上來了。2019尋人,社會新人物陳茜。2018職場,主人公們上線。2008校園,這是緣起。之後基本上按照這個邏輯跳躍性剪輯,且每場戲完結下場戲再開新線索為邏輯,開動觀影的新模式。
  • 直面校園職場暴力的《刺》,為何反響平平?
    《刺》在展現校園霸凌上,可說是不留餘力。無論是在桌櫃裡放仙人掌,塗爛課本,扎輪胎,還是圍堵,放話威脅,被逼著吃髒了的雪糕...隨著施暴者的有恃無恐,暴力指數也逐漸升級...除了校園,還有職場上的霸凌。那根&34;伴隨著韓曉婷,被帶到了職場上。
  • 女性群像劇《刺》:暴力這根刺
    7月28日起,一部相對小眾的女性群像劇《刺》也默默開播。不過《刺》走的不是都市情感劇路線,它的主題沉重得多——關注校園暴力與職場暴力,採取的是冷峻的寫實風格。 坦誠地說,小說《刺》很一般,好在寫作者一直保持著對熱點話題的敏銳和對現實問題的關注,《刺》關注「暴力」這個大主題,並分別講述了校園暴力、職場暴力與網絡暴力這三個層面的故事,思考暴力的由來、暴力的蔓延以及如何遏制暴力。網劇《刺》在保留主題和主要人物關係的基礎上做了重新改寫,除了增加的警察那一條線過於累贅外,當前劇集的質感在小說之上。
  • 女性群像劇《刺》:暴力這根刺
    7月28日起,一部相對小眾的女性群像劇《刺》也默默開播。不過《刺》走的不是都市情感劇路線,它的主題沉重得多——關注校園暴力與職場暴力,採取的是冷峻的寫實風格。劇集改編自暢銷書作家李尚龍的同名小說《刺》。坦誠地說,小說《刺》很一般,好在寫作者一直保持著對熱點話題的敏銳和對現實問題的關注,《刺》關注「暴力」這個大主題,並分別講述了校園暴力、職場暴力與網絡暴力這三個層面的故事,思考暴力的由來、暴力的蔓延以及如何遏制暴力。網劇《刺》在保留主題和主要人物關係的基礎上做了重新改寫,除了增加的警察那一條線過於累贅外,當前劇集的質感在小說之上。
  • 《刺》校園霸凌與救贖
    最近幾年,「校園霸凌」逐漸被關注,但是鮮有《刺》這樣涉及到「救贖」這個概念的。確實,可能很多人都經歷或者見證過不同程度的霸凌,但很少有人有機會救贖,不論是身為施暴者、還是受害者、又或者是旁觀者。這不止是一個校園霸凌或是職場霸凌的故事,同時也是一個相互救贖的故事。
  • 花,吃了那女孩
    2018年,《花吃了那女孩》發展成一部60分鐘的作品《花罅》,登陸杭州當代戲劇節,繼續發聲,帶來關於「殘酷青春」的話題討論。》劇組 」△ 2017年《花吃了那女孩》劇組獲獎合照本次在杭州當代戲劇節上演的60min版本《花 罅》演出時間:9月15日,9月16日演出地點:杭州藝苑劇場
  • 喜塔臘爾晴穿越到現代卻慘遭校園暴力?直言城市太危險,想回家!
    如今,繼《延禧攻略》後,"喜塔臘爾晴"的扮演者蘇青攜新劇《刺》重回屏幕,獨挑大梁擔任女一號,飾演"韓曉婷"。想當初我們爾晴姐可是能兇狠到教別人"什麼叫規矩、什麼叫體統"的後宮的一姐,風光無限。而如今,卻成了受人欺凌的韓曉婷。《刺》這部劇主要聚焦於校園霸凌、職場暴力等諸多社會現象。
  • 蘇青《刺》虐心開播「喜塔臘爾晴」竟被校園霸凌
    由蘇青擔任女主的網絡劇《刺》於今日開播,這部劇聚焦校園霸凌、職場暴力等諸多社會現象,當年被網友「勸你善良」的蘇青在劇中飾演的韓曉婷,也正是長期接受校園霸凌的主角之一。在長達十年的時間裡,膽怯過、懦弱過、勇敢過也堅強過,最終學會與世界和解,拔掉自己心中的刺。
  • 蘇青《刺》開播遭校園霸凌
    由蘇青擔任女主的網絡劇《刺》今晚8點終於要在優酷開播啦!這部聚焦校園霸凌、職場暴力等諸多社會現象的網劇醞釀多時,一直在懸疑劇場待播中倍受期待。還記得電視劇《延禧攻略》中那個讓人恨得牙痒痒的爾晴嗎?她又回來了。
  • 《刺》相比校園霸凌,這點不容忽視
    NO.1最近迷上一部劇,《刺》。畢業之後,已經很少追劇的我,因為這部劇又開始數著天數過日子的時光。距離上一次追劇已經過去四五年的光景了,那時候還在實習期,《琅琊榜》開播。追了這些天,總覺和其他同期新劇相比,《刺》這部劇的知名度不高。但是,也不妨礙我個人覺得這卻是一部引人深思的劇。整體以校園霸凌為核心話題,引導整個劇集的發展。女主小時候被同學欺負,長大後命運讓她再次遇到小時候欺負她的同學,緊接著女主莫名失蹤。劇情的起點,從女主失蹤,警察介入調查開始,帶了懸疑色彩,還是挺有看點的。
  • 網劇《刺》:面對霸凌,施暴者更可惡,還是旁觀者更可恨?
    本劇改編自百萬暢銷書作家李尚龍老師的同名小說《刺》,直面校園暴力,職場暴力,網絡暴力。有人說這是一部看了讓人壓抑的劇,但是我想說,生命中不是處處都是陽光的,你只有直面內心的那根刺,把它拔除了,才能更好的去迎接光明的生活!
  • 「《刺》」影視版—獻給所有被霸凌的年紀
    警察陳茜卡在喉嚨的一根刺貫穿全局,突顯主題;燈塔寓意著美好和嚮往,曉婷和劉濤才會將那裡作為秘密基地;曉婷寫的小說以他人口吻描述自己的經歷,是一種戲中戲的表述;遇事只會哭的劉濤被彈幕區罵到刷屏;施暴者張蓓蕾看似桀驁不馴,咄咄逼人,但誰能理解一個缺愛的孩子;上升到職場後冷靜,冷漠,無視;縱觀整個劇情的背後,家庭才是最大的問題。
  • 開票 | 《花吃了那女孩》,從烏鎮開出的花
    三年後,楊哲芬攜《花吃了那女孩》,帶著「四朵小花」第三次來到烏鎮戲劇節,經不懈努力,榮獲青年竟演單元的「小鎮獎」最佳戲劇獎,真正成為了從烏鎮開出的花。來自武漢傳媒學院的作品《花吃了那女孩》榮獲分量最重 「最佳戲劇獎」成為全國本科高校中第一個獲得此獎項的團隊,並得到20萬獎金,各大媒體紛紛刊登報導。
  • 福利送票丨《花吃了那女孩》:少年的你,由我們來守護
    2017年10月,由楊哲芬導演和自己的學生一起,帶著講述校園暴力、原生家庭話題的作品《花吃了那女孩》榮獲第五屆烏鎮戲劇節青年競演首獎「最佳戲劇獎」。2018年10月第六屆烏鎮戲劇節,《花吃》在秀水廊劇園與其他5部優秀話劇作品一起作為特邀劇目二次演出。開票1分鐘內,《花吃》的5場演出門票全部告罄。
  • 「表坊」改編烏鎮戲劇節青年競演最佳作品,痛指校園霸凌
    《花吃花》海報2017年烏鎮戲劇節上,來自武漢傳媒學院的作品《花吃了那女孩》獲得了青年競選單元最佳戲劇獎,這部作品當年著眼於校園暴力事件,講述了四個敏感、脆弱的花季少女的故事。
  • 《刺》關於校園霸凌,人生,本來就苦,還是只有少年苦?蘇青要火
    更好的在於,新劇上線,蘇青、袁弘主演的校園霸凌題材犯罪懸疑劇《刺》優酷開播,兩集看完,感覺確實不錯喲!校園霸凌發生流血事件,父親意外死亡,導致閨蜜決裂?2、三線敘事,校園青春、職場生活、懸疑探案一次看個夠2019年,張曉婷失蹤,男友肖曉到警局報案,袁弘飾演的警察陳茜追查線索解謎團,妥妥的懸疑探案劇;2018年,閨蜜劉濤入職新世界旅遊公司,多方位展示了職場小白到底有多難,尤其當你得罪上司之後,十年前的同學閨蜜再相逢,相愛相殺備受欺凌職場劇;2008年,張曉婷入學高中,關於青春、夢想、愛情、友情,
  • 《刺》參與校園霸凌的不止有施暴者,更有沉默者
    看到第一集的時候,我還以為探討的是職場欺凌的話題,那個失蹤的女主韓曉婷,本來以為她是一個「不近人情」的壞領導,隨後才發現,原來她是遭受過校園霸凌的那個人。她曾經被逼吃下帶有雜草、蟲子的冰激凌。,我才明白了劇名【刺】的含義,那指的是往事留下的傷痕。
  • 「300萬」的杯子引發校園霸凌,當年受欺負的女孩,後來怎樣了?
    《奇葩說》金牌辯手黃執中曾經在一期節目中,說過這麼一個觀點:「如果你一朝被蛇咬,十年小心蛇,這個是正常的,如果一朝被蛇咬,你看到草繩都會恐懼,那是不正常的。」有些悲傷尚且可以治癒,有些則是毀滅性的傷害,永遠不可逆,就像王晶晶遭遇校園霸凌那般。
  • 聚焦校園霸凌的《花吃了那女孩》,60分鐘版本上海見
    年少時親眼目睹的兩起校園暴力這些年不斷在自己的腦海中閃現,當看到這樣的主題,打算做一部跟校園暴力相關的戲的念頭便立馬冒出,當時她甚至都沒有想這個題材會不會太敏感進不了青年競演,得獎更是沒想過,「這就是我想要做的東西,不去想結果如何,就好好做好我們自己該做的,那時候我跟孩子們也說過這個事情。」
  • 那個被校園霸凌的女孩,跳樓自殺了
    但如果你單純地以為校園霸凌這種事只會在中小學出現,那就大錯特錯了。9月19日,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的一位女大學生,因為受不了校園霸凌和森嚴的等級制度,在網上曬圖吐槽。截圖顯示,學校的學姐們給學妹們立了許多「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