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基德的電影,你究竟看懂了多少?

2021-01-07 邑人電影院

本文作者:刺蝟Vicky

韓國唯一的大師級的國際文藝片導演金基德,因罹患新冠肺炎在拉脫維亞離世。

這兩年裡,金基德因為Metoo運動頗有些狼狽,但無論如何讓人想不到他會在繁亂中悵然離世。考慮到他年僅60歲,真是讓人噓唏不已!

1.

金基德導演的電影,在有的影迷眼裡,就像是用隱喻組成的迷宮,每一個鏡頭都富含寓意,需要仔細琢磨才可以懂得他所要表達的深意。但他的電影又不會晦澀難懂,往往有一個清晰完整的故事情節,演員的對白很少,所以在有的影迷眼裡,就像是一首舒緩的音樂,表達的是孤獨人生的種種感慨。

他的電影,有著自己強烈的個人特點。不管你喜歡不喜歡,只要你看過一部,就會對他的電影風格印象深刻。

他曾經說過:「我想我如果死了,金基德會被重新提起。那些憎惡我的、否定我的人,在我死後,會以另一種態度爭先恐後地看我的電影。」這句話絕對不是他自誇,那些世界級獎項就是證明。

這個12月,他由於感染新冠病毒引起的併發症,離開了這個世界,享年60歲。我不知道大家會不會爭先恐後去看他的電影,但我確實覺得難過,這樣一位「獨具一格」的鬼才導演,就這麼猝然地告別了我們。

他導演的電影裡,我最喜歡的是《春夏秋冬又一春》和《空房間》。我還沒有寫過關於他的電影的任何文字,在他離世之後,這種遺憾縈繞心頭。那就補上這個缺憾吧,今天來寫寫我眼中的這兩部經典電影。

2.

《春夏秋冬又一春》實在是一部禪意幽深的電影,每個鏡頭都十分精妙,每個人物也充滿寓意。既是一部深刻的人性解讀,也是一輪無限循環的人生軌跡。

在春夏秋冬的季節往復中,在一座水中的寺廟中,一個男人經歷了童年、少年、青年和中年的成長,與季節的變換相輔相成,各自對應。

春天,生機勃勃。天真蒙昧的男孩,跟著師傅上山採藥,或獨自在山中玩耍。百無聊賴的他,以虐待小動物為樂,看著被石頭捆綁而沉入水底的青蛙們,他哈哈大笑,絲毫不覺得這樣做是一種惡意。後來他被師傅責罰,讓他自己也背著石頭生活,才恍然悔悟,流淚表示自己絕不再犯。

夏天,暖風習習,情竇初開的少年遇到來寺廟治病的少女,被她強烈吸引而發生關係。被師傅發現後,已經被情慾控制的他,跟隨少女離開了師傅和寺廟。

秋天,萬物豐盈。已經長大的青年因殺妻被警察追博而逃回寺廟,師傅用經文幫他重歸平靜,坦然接受自己的罪孽和懲罰。他被警察帶走,師傅入定離世。

冬天,天地蕭瑟。已經中年的男人出獄回到寺廟,收養一個被放在寺廟外面的棄嬰,如同當年的師傅一樣,念經、塑佛、採藥。

第二年春天,小男孩長大,和當年的他一樣,頑皮天真。故事好像又回到原點,一個寺廟,一個老和尚和小和尚......

《春夏秋冬又一春》的故事線索就是這樣簡單,一點都不燒腦。但是,如果你想像欣賞一件藝術品一樣,仔細去分析每一個季節,每一個人物,每種動物的出現,寺廟和山林的隱喻,就會有很多的發現和驚喜。

比如,四季是不是對應著每個人的一生?從生機勃勃的春季到天地蕭瑟的冬季,一個人也就這樣走完了一生。

比如,寺廟和水的比喻。寺廟就像是我們的內心世界,每個人在自己的小小寺廟裡修行,但是這座寺廟順水漂流,被水環抱。水是什麼?我覺得是外界的慾念。在電影中,老和尚從來沒有一次踏入水中,但小男孩在水中玩耍,在水中和少女歡愉,他已經完全被水所滲透所包圍。

再比如,門和牆又意味著什麼?寺廟的外面有座山門,卻沒有圍牆。人們完全可以駕著小船不經過山門而來到寺廟,但每個人都會自覺打開山門進去。因為山門意味著戒律,意味著規矩。

還有,水中的小船。船是外界與寺廟的唯一聯繫,既可渡人,也可渡己。船載來養病的少女,也載來執法的警察,更載來嬰孩。它是希望,也是禍端。

佛像、嬰兒、小動物......每一個如果細緻推敲,都可以發現金基德投射進去的隱喻。所以,解析他的電影,也有著如同走迷宮一樣的魅力。

3.

《空房間》被定義為情色片,我有點匪夷所思。這部電影裡有男女的露點鏡頭,但只是一閃而過,它聚焦的是嚴肅悲涼的社會現實,被粗暴定義為少年不宜,實在是不合適。

我們總以為自己眼中看到的世界才是真正的世界,自己可以觸摸的東西才會真正存在。但金基德卻用這部電影告訴我們,其實世界是360度的視角,可惜我們的眼睛最大能掃視到的就是眼前不到180度的視角,那背後的大於180度世界,往往比我們眼前所看到的世界更為豐富更為真實,只是我們因為看不到,所以選擇視而不見。

這是一部在兩個世界裡穿梭的電影。泰石就像是一個來自另外世界的遊蕩的精靈,他騎著摩託車,隨意打開暫時無人居住的房間,在裡面做飯、洗澡、睡覺。就像是房主一樣,非常細緻地打掃房間,清洗汙垢,甚至修理壞的電器。然後,小心翼翼地清除掉自己曾經停留過的痕跡,無聲無息地離開,就像從未來過這個房間一樣。

他居住過的房間,曾經充滿一種溫馨和閒適的味道,但在真正的主人回來後,卻立刻陷入雜亂和嘈雜的吵鬧中。房間的一切陳設都沒有改變,但氛圍一變,家的味道也就隨即改變。這種寓意,我想導演還是表達的很清楚的。

泰石來到一座美麗的庭院,裡面悄無聲息。他以為沒人就開門進去,卻邂逅因為被丈夫家暴而痛苦憔悴的女主人善華。他們互相吸引,泰石帶著善華離開,兩人開始了一段流浪但是非常快樂的生活。後來,泰石被警察關進監獄,善華被迫回到丈夫的身邊。但她再也難以忍受控制欲極強的丈夫,而是思念泰石的溫情體貼。雖然在丈夫的懷抱裡,她卻感覺到泰石就在自己的身邊,他們互相親吻,相互依偎。

這時候,電影就出現一個似幻似真的疑團。泰石是否能夠真正隱身,藏在善華丈夫的背後,和善華生活在一起。我覺得是不可能的。泰石其實就是一個隱喻,他象徵著女性內心的渴望和真正的愛人,雖然他一無所有,但是他可以給予她尊重和自由。在這個房間裡,他們的婚姻名存實亡。

而我們的內心,不也像一個房間嗎?有很多隱秘的角落,只有我們自己才可以進入。當我們將自己想要示人的一面展示在陽光下面的時候,那個我們不想被人知曉的一面就成了一個陰暗的房間,它裡面存放了什麼,誰又能真正知道?

金基德的電影,就是這樣耐人尋味。無論我看過多少遍,都不敢說自己完全看懂了他的電影。可惜,斯人已逝,這些經典電影,都已成為絕唱。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金基德的電影,你看懂了多少?
    金基德導演的電影,在有的影迷眼裡,就像是用隱喻組成的迷宮,每一個鏡頭都富含寓意,需要仔細琢磨才可以懂得他所要表達的深意。但他的電影又不會晦澀難懂,往往有一個清晰完整的故事情節,演員的對白很少,所以在有的影迷眼裡,就像是一首舒緩的音樂,表達的是孤獨人生的種種感慨。
  • 金基德,韓國電影的逆子
    「我承認,金基德電影是傷感的,是美麗的,是惡毒的,但不是輕視貶低女性的。我一直認為,我的電影的著眼點不是從固有的男女性別思考上出發,而只是從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出發的。」金基德曾如此解釋。他希望觀眾能將《漂流欲室》看成是一部充滿「孤獨和美麗」的電影。
  • 金基德電影合集
    非科班出身,促成了金基德不按常理出牌的任意妄為,硬生生剝離出人們不願接受的殘酷實境,然後血跡斑斑地放在那裡,你可以讚嘆或者厭惡,卻沒辦法視而不見。色情和暴力,愛與痛纏繞,是評價金基德電影的關鍵,很多人第一次看金基德電影,都會被影片呈現出的血腥暴力鏡頭給震撼到。
  • 金基德23部電影合集:你們有信心絕不看金基德電影嗎?
    2015年10月21日,金基德來中國拍攝大製作的神話題材電影。2020年12月11日,據韓媒援引俄羅斯消息人士報導,韓國著名導演金基德因新冠肺炎併發症在拉脫維亞去世,此時,距離他60歲生日僅有9天。 對於那些惡語批評者,金基德曾霸氣回應:「你們有信心絕不看金基德電影嗎?
  • 壞小子 金基德
    該片被看成是金基德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是他的「殘忍美學」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在該片之後,雖然金基德一直在繼續展示殘忍美學的魅力,但玩得這麼極致的卻沒有了。而本片除了文本之外,最成功的地方,就是金基德自此有了國際極高的聲譽。
  • 壞小子 | 金基德
    88分鐘長的影片,只有三句臺詞,分別是:「啊」、「吃飯了」、「我愛你」。代表著全片精髓的「我愛你」,還是在70多分鐘的時候。即便如此,影片卻看著不悶,不同的場景,讓影片支撐得非常豐滿,從中也可以看出曾為畫家的金基德的美術功底。
  • 悼念金基德,他的離世像極了他的電影
    (編者按)雖說2020年的我們已慢慢習慣喝下苦杯,但金基德始終是橫在永恆前的一道橋,瞪著凝視永恆的倦目,無論如何也捨不得閉上,離開。本文已取得端傳媒授權別處編輯部  ◆  ◆  ◆ ▲  2020年12月12日,韓國電影導演金基德因感染新冠肺炎引發併發症,在拉脫維亞病逝,終年59歲。及後韓國官方亦確認死訊。
  • 金基德去世:「我用拍電影對抗這個世界」
    作為韓國著名導演和編劇,金基德的作品曾多次入圍威尼斯、坎城等國際電影節並獲獎。2012年,他在接受本刊專訪時表示,「我用拍電影對抗這個世界,我希望自己的電影能讓那些同樣感到無力的內心得到撫慰,面對和接受自己。」
  • 被嫌棄的金基德的一生
    金基德確實出名,歐洲三大常客,什麼金獅銀熊都拿過,對西方來說他就是韓國電影的代表,這樣一人,在韓國本土的名聲遠沒有在中國、歐洲好,媒體罵他,民眾不待見他,在韓國大眾眼裡他是一個異類、跳梁小丑,就是拿了獎也是一時得逞,根本登不上大雅之堂,遑論代表韓國電影。複雜的、被嫌棄的、飽受爭議的金基德,你到底是一個啥樣的人?
  • 金基德去世:「我用拍電影對抗這個世界」
    作為韓國著名導演和編劇,金基德的作品曾多次入圍威尼斯、坎城等國際電影節並獲獎。2012年,他在接受本刊專訪時表示,「我用拍電影對抗這個世界,我希望自己的電影能讓那些同樣感到無力的內心得到撫慰,面對和接受自己。」韓國導演金基德(圖|視覺中國)三聯生活周刊:《阿里郎》裡最根本的痛苦何在?
  • 逆鱗背後究竟隱藏了多少力量?三救韓非,你看懂了嗎?
    逆鱗背後究竟隱藏了多少力量?三救韓非,你看懂了嗎?第二次是禿鷲殺紫女的時候出現的,韓非為了保護紫女被飛來的亂箭直射心口,突然時空固定,發生了紫女都無法理解的一幕,當紫女詢問剛才發生的事情,韓非卻什麼都不記得,逆鱗為何可以出現在韓非危險的任何時間空間,連紫女都控制不了當時的環境,都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逆鱗究竟是什麼樣的存在?
  • 金基德,你現在在幹什麼?
    有的人認為,金基德的電影噁心、骯髒、讓人身體不適。另一方面,他的電影畫面又十分粗糙。在韓國,金基德被稱作有「飢餓精神」,即常常在極低的預算、極短的時間內,戰鬥式地完成拍攝。例如他2012年的電影《聖殤》,拍攝成本僅為1億韓元(約人民幣55萬元),拍攝時間只有10天,卻成為了韓國首部獲得威尼斯、坎城、柏林三大電影節最高殊榮的電影。
  • 電影大師與情慾濫觴的金基德,逝後任人評
    早在2017年底,就有一位參演《莫比烏斯》的女演員控告,稱其在4年前電影拍攝過程中,被強制增加拍攝大尺度床戲,如果女演員不願拍攝,金基德就當著全劇組的面對她進行毆打。而《壞小子》的女主角孫婉曾說:「拍攝(金基德電影)時真是噩夢,感覺靈魂受到創傷。」在那之後,孫婉一度宣布告別演藝生涯,前往國外學習。金基德被指控的大背景是#Metoo反性騷擾運動。
  • 《悲夢》金基德的枯禪
    一、失語症 金基德經常參加國際影展,他發現很多外語電影即使無法聽懂片中臺詞,但僅憑畫面仍可以看懂,因而受到啟發,認為沒有對白一樣可以溝通,於是他的《空房間》《春夏秋冬又一春》、《撒馬利亞女孩》《弓》《呼吸》《壞小子》等片中角色大都患上了失語症。
  • 60歲的金基德,死在離韓國很遠的異鄉
    與小津安二郎一樣,金基德同樣死在了60歲。原本正籌備小津紀念稿的我們,初聞金基德死訊時的心情,無疑是震驚的。 沒想到,他這樣一個倔強而桀驁的人,竟沒能活到耄耋之年或者以某種傳奇的方式告終,而是死於新冠肺炎。正如有人感嘆說,新冠該剝奪了他多少年的創作生命啊!這或許是比死訊本身更讓人難過的事。
  • 毀譽參半 金基德孤獨地走了
    龔琳娜發微博悼念說:「很多年前看了電影《春夏秋冬》,記住了韓國導演金基德的名字,後來老鑼的一首作品我取名為《冬去春來》,就是受到這部電影的影響。今天,這位導演因為新冠離世。他個人紀錄片《阿里郎》充滿了自責與悲傷,如此無奈,最後導演自己演唱的《阿里郎》撕心裂肺。逝者安息!」
  • 韓國24部限制級~金基德電影合集!
    2015年10月21日,金基德來中國拍攝大製作的神話題材電影。2020年12月11日,因新冠肺炎併發症在拉脫維亞去世。重磅推出!金基德21部電影合集!主演:金基德由於女演員在片場發生了危機性命的意外,亦由於一直教導的學生投靠了他人的麾下,導演金基德長久以來對於電影的執念發生了動搖,年逾五十的他發現原本高產的自己竟然再也沒有了拍電影的熱情與衝動。
  • 金基德22部電影合集!進入即可觀看
    1994年憑藉劇本《二次曝光》獲得韓國電影委員會最佳劇本獎。1995年憑藉劇本《非法穿越》再次獲得韓國電影委員會最佳劇本獎。1996年拍攝了第一部電影《鱷魚藏屍日記》。2000年推出實驗作品《真相》,並組建自己的電影公司。2003年推出《春夏秋冬又一春》,角逐2004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 金基德的人生,就是一場毀譽參半的電影
    從這年開始他在電影上也沒再什麼大動作,瘋逼至極的《人間,空間,時間和人》被踢出韓國影院,僅在法日上映。也正因如此,國內業界難再有聲音的金基德最終才落寞的客死他鄉,人生最後幾年其輾轉於哈薩克斯坦、俄羅斯和沉眠地拉脫維亞。
  • 金基德:我死後,那些討厭我的人,會重新解讀我的電影
    ,金基德憑藉《聖殤》拿下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獅獎,實現了韓國電影在歐洲三大電影節上零的突破。雖然金基德的電影在歐洲三大電影節都有所斬獲,深得西方觀眾喜歡,但他的作品在韓國本土卻不太受待見,「牆內開花牆外香」。針對他電影中的各種禁忌元素,韓國觀眾一片咒罵:「這簡直是以性器為中心的男性主義再現銀幕」、「金基德是可以賤賣自己女人的惡棍」、「金基德從未愛過人,也不曾被人愛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