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毛
2017-03-29 16:25 來源:澎湃新聞
最近,看到《BJ單身日記》的新版小說上市了,序言裡的一段話這麼說:
事情還要從BBC評出的一張「70年來最具影響力女性排行榜」(the most powerful woman of the last 70 years)說起。2016年12月14日,BBC廣播4套為了慶祝「女性時刻」節目開播70周年紀念,特別評選了一張70年來最具影響力的女性榜單,入選榜單的7位女士中,大名鼎鼎的鐵娘子柴契爾夫人當仁不讓地佔據榜首,其他幾位有的是工黨議員,有的是女權人士,還有歌星碧昂斯。令人震驚的是,榜單上居然還有一位虛構人物,令世人震驚不已——她就是BJ。前段時間《BJ單身日記3》上映,從看到電影海報在地鐵裡貼出開始,就尖叫著邀請朋友一起去看。有些電影是一定要去電影院看的,就是為了「還一張欠了多年的電影票」。
《BJ單身日記》第一部上映的時候所有人都還年輕,現在大家聚在一起聊起來,回想當初,好像還能想起各自對著電腦屏幕,看胖乎乎的BJ穿著豹紋內褲在大雪中狂奔的身影。在還沒有經歷過愛情的年紀,都對愛情心存幻想,相信每一次閉眼都能看見一個完整的星空,命中注定的人會自己找來,苦痛煩擾甚至是片段的雨季都不會有,降臨在自己身上的,一定是大家口中的「奇蹟」。
這可能就是《BJ單身日記》講述的故事,你看她和我們一樣,微胖,刻薄,輕微酗酒;有兩三個有事沒事就混在一起的朋友,沒有正行,信口胡說也互相原諒;你看她和我們一樣,家裡的事情亂七八糟又滑稽可笑;還生怕沒有戀情,無人注意,腐朽而亡。但是你看,這個扭著屁股在辦公室穿著超短裙的人也有人愛,偷偷在上班時間發著無傷大雅的調情信息,傳遞一兩個甜膩的眼神,滿懷欣喜地去幽會,在誰都不認識的地方度過一個完美周末。她還一次次遇到那個表情木訥一臉嚴肅的律師,雖然好像每次相遇兩人都針鋒相對,但都互藏愛意。
當然了,前兩部電影劇情的巧妙在於,雖然電影是二男追一女這種已經不勝其煩的瑪麗蘇橋段。但Jack和Mark恰好是所有女生心中幻想愛情時的兩種極端。Jack是完美情人,浪漫兩個字被他玩出花樣,你永遠不覺得膩,反正他只要深情款款看著你,你就能順勢沉浸在那雙大大的眼睛裡傻笑。Mark是完美好男人,雖然不善言辭,但總是在你不知道的時候幫你解決你的麻煩。缺乏安全感是女生戀愛時的最大敵人,Mark光是站在那裡就能讓人安心無比——更何況他還高薪美型。那麼,BJ究竟為什麼一次又一次拒絕他呢?除了所有女人都有的「作死自己不償命」心態,可能就是打敗了這世上那麼多相愛男女的理由——激情和甜蜜過後,現實就是:你們之間,並不相配。
「我玩情趣、腦子蠢、就想不費勁兒地輕鬆度日,你正直、認真、絕對要一板一眼才可以;我講笑話你聽不懂,你說的話到底是不是個笑話我都分辨不出,相愛匹配度網站幫我們算過了——完全不合,根本走不到一起!」
可最後,BJ又總是能排除萬難,和那個對的人在一起。
《BJ單身日記》電影海報當我們十幾年後長大成人,和一段又一段不成熟的感情和戀人錯別而過,獨自在家蓬頭垢面吃著薯片喝著酒目光呆滯看著電視機的時候,才會驚覺:我們活成了BJ,可是並沒有像BJ那樣獲得愛情。愛情故事裡的挫折總是那麼容易跨越,仿佛所有問題的設置就是為了讓男女主角更加相愛。電影裡的誤解總是能及時消除,危機總是可以化解,命中注定的人們一次又一次相遇,就連故事裡的那些配角們也助攻力拔群。
可是再仔細想想,又覺得不對。
在知道Jack劈腿之後,她立刻和他分手,果斷辭了職,看得人想從沙發上站起來為她拍手叫好。第二部故事裡,兩位舊情人正氛圍絕佳地倒在床上,BJ理智復甦,及時停住了接下來的發展,她是有勇氣的啊。在和Mark分分合合那麼久的時間裡,她那麼多次敗給了孤獨,卻沒有因為孤獨就去迎合不屬於自己的團體,愛一些就手可得的人。這個不成器的BJ,其實在一本正經地努力著,以她的方式,像所有平凡人一樣,一邊犯錯,一邊悔過,一邊慢慢成長。
56.2公斤,喝了3單位酒(非常好),抽了21支煙(糟糕),在過去24小時內說了369次「狗雜種」(大概)。看著BJ在日記裡寫下口是心非的愛情宣言,忍不住露出笑容。真愛戰勝一切的橋段,真好啊。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BJ單身日記
相關推薦
評論(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