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遠古的標誌:中國圖騰文化及食用圖騰獸

2021-01-14 小鴻猜影視

圖騰這個名詞雖然是舶來品,但圖騰這種古老的文化現象卻在中國根深蒂固。不過圖騰在中國真正被重視成一種文化,倒是晚於西方國家。第一個將「圖騰」一詞引人中國的是清朝著名學者嚴復,他在1903年翻譯的英國著作《社會通詮》中,第一次將英文"totem" 翻譯成圖騰。從此之後,圖騰便正式以文化現象的身份出現在中國學術界。我們來聊一聊,中國圖騰的文化和圖騰獸相關的事情都有什麼。

中國圖騰

中國圖騰以動物居多,至今在很多少數民族居住地活躍著在四川大涼山彝族居住地,關於十二獸的動物圖騰農舊是本民族最顯眼的標誌。所謂十二獸就是中國十二生肖,在大涼山有十二獸神廟、十二獸紀念日、十二獸舞蹈,這些都傳承了古老的彝族圖騰崇拜儀式。

事實上中國古老的民族圖騰,多是以十二獸為主,只不過每個部落、每個民族所崇拜的只是其中一獸而已。像遠古白族虎氏族以虎做圖騰,因為虎氏族人認為雄性白虎是他們的祖七:白族雞氏族人以雞為圖騰,他們認為自己的祖先是從金花雞的蛋裡孵化出來的,因此無論走在哪裡,都會將公雞視為吉神。

古老的滿族以野豬為標誌,他們視野豬為狩獵之神,也是部落的守護神,蛇是古越人的重要圖騰之,它多以神的形象出現,根據《嶺南雜記》記載,「潮州有蛇神,其像冠冕南面,尊日遊天大帝,龕中皆蛇也。欲見之,廟祀必辭而後出,盤旋鼎俎間,或倒懸梁椽上,或以竹竿承之,蜿蜒糾結,不怖人亦不螫人,長三尺許,蒼翠可愛....凡祀神者,蛇常遊其家」。

十二獸幾乎每隻獸都被崇拜,中國民族繁多,歷史悠久,圖騰也相應複雜起來。不過,中國圖騰雖多,但最有代表性的,莫過於龍圖騰。

關於龍圖騰的來歷,始終沒有一個確切的說法,最普遍的傳說大概就是軒轅帝東徵西討,每徵服一個部落,就將該部落圖騰上的某個部位變成自己部落圖騰的一部分,待到軒轅帝一統華夏的時候,龍圖騰便也誕生了。但這個說法只是民間傳說,並不可信,因為大多數史料記載,龍的形象先於軒轅帝存在,並非軒轅帝締造。

不過有些學者研究後發現,每個以動物為圖騰的氏族,都可以在龍圖騰中找到自已氏族的象徵,因為龍本身就是多種動物的聯合體。這其中必然涉及部落之間的複雜關係。眾所周知,中華民族起源於炎黃夷三個部落的聯盟,而每個部落都由一百個氏族組成,每個氏族又都有自己的圖騰。當年炎黃夷發起聯盟,為了彰顯誠意,便集合了各部落若千氏族圖騰的一部分,組合成共同的龍圖騰,象徵著團結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兄弟情懷。

華夏文明形成之後,每一個部落、氏族的成員便被稱為龍的傳人。因此,學者們認為,龍本身就是中華民族團結一體的代表,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形成的一個美好期望。到了宋朝,龍有了九似之說,即「角似鹿、頭似駝、眼似兔、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象徵九州,九州合在一起便是中國。這種九似,分開是九種動物,合在一起就是力大無比的神,這依舊符合民族團結的精神含義。於是,中國也有了神州之稱。

食用圖騰獸

被作為圖騰的動物也可以食用,這毋庸置疑,也許不少部落對自己圖騰中的動物視為珍寶,獵食它們就等於對圖騰的不敬,但是對於一些部落來說,吃掉圖騰善可以將圖騰中的神聖力量轉移到自己的身上,從而使自己變得強大。

不過,食用圖騰獸需要舉行一個隆重儀式,這樣才不會有罪孽降臨在自己身上。中國至今都有這樣的習俗,像鄂溫克人的圖騰獸是熊,他們捕殺了熊,不能說熊死了,要說熊睡著了,而且在食用其肉之前,要學烏鴉的叫聲,意思是告訴祖先,吃圖騰獸的是烏鴉,而不是鄂溫克人。即使是在吃肉的時候,也有很多禁忌,熊的心、腦、肺、食道等部位不得食用,這些地方被認為是靈魂寄居的地方。

吃完之後,要將熊的屍體用樹條捆好,放在木架上火葬,其規格和等級絲毫不遜色於人類的葬禮。還有些部落相信,食用圖騰善或是用圖騰獸來祭祀,是跟祖先的一種交流。將圖騰善殺死,圖騰善的靈魂便會到達祖先那裡為部落禱告。在這些部落看來,圖騰獸的靈魂比自己的靈魂更接近祖先。部落用圖騰善祭祀是一個重要節日,需要全民行動。在中國壯族就有一個青蛙節,就是專門用青蛙祭祀先祖的一個節日。

青蛙是壯族的圖騰,被當地人稱為螞拐。這個節日持續近兩個月,在正月舉行。正月初的時候,所有人都要出動去抓青蛙,誰第一個抓到青蛙,就要放炮七聲,以示天地。第一隻青蛙會被族人密封在精緻的棺木裡,在鑼鼓喧天的氣氛下放人螞拐亭。接下來就是25天的守靈,在此之後,就是聲勢浩大的葬蛙儀式。

在葬蛙這天,人們要殺雞宰羊,蒸五色飯,然後在早飯之後送到墳場。去墳場的路上,祭祀者要打開棺木觀看青蛙屍體的顏色,據說這可以卜算出來年的吉兇。如今,這種圖騰祭祀儀式已經變成一種習俗流傳下來,在壯族人眼中,青蛙節就跟春節一樣,沒有人會惦念它的來歷和作用,只是當做傳統來繼承。

知識小拓展

圖騰對今天的人來說也許顯得神秘而詭異,可對於真正依舊在崇拜圖騰的民族、部落來說,圖騰不過是老祖宗留下來的規矩而已,因為這種規矩是他們存在的標誌。就如同龍圖騰一樣,它即使只是一個名詞,中國人也會將其繼承並發展,因為這是華夏子孫的標誌。

相關焦點

  • 動畫片《圖騰領域》人物介紹邪惡篇:別剎羅和魔化圖騰獸
    動畫片《圖騰領域》講述了小主人公們與命中注定的「圖騰獸」相遇相知,以信仰之力達成契約,齊心協力對抗邪惡勢力、守衛家園的熱血冒險故事。
  • 2018年超人氣IP正版手遊《圖騰領域冒險之旅》今日震撼首發!
    知名聲優陣容配音,圖騰劇情經典重溫,快來一起破解圖騰世界的奧秘、抵抗邪惡保衛家園,成為擁有信仰之力的「圖騰師」吧。【極致還原2018超人氣手遊IP大作】超人氣動漫《圖騰領域》是由頂尖團隊耗資千萬,歷時兩年傾情打造。作為中國第一部圖騰文化背景動畫片,在畫質上最接近電影級別,擁有華麗音效、炫酷動作與熱血劇情。
  • 藏書票故事 | 第三期 《蛙圖騰》——遠古信仰的呼喚
    換種角度來講,聖杯圖騰也指耶穌的後代。(最終解釋來自電影《達文西的密碼》)歷史上對聖杯圖騰還有著各種各樣的解釋,充滿著奇幻色彩。一、遠古信仰的呼喚藝術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沒有生活原形或現象就沒有藝術創作的源頭和靈感。歷史中的所有點滴也都是藝術的提供者和原形。
  • 蛇在古代為什麼被作為圖騰?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象徵著什麼?
    在西方的文化體系中,伊甸園中蛇因引誘夏娃吃下禁果而被趕了出來,殃及亞當,是惡毒、誘惑的象徵。在東方,神話傳說中的「女媧」也是人首蛇身,出土的很多文物都有女媧伏羲蛇身交纏的圖畫,創造了後來的人類,受到膜拜。可以說蛇在東西方文化中崇拜與遭受唾棄並存,這讓蛇類在當今各地區傳統文化裡有著亦正亦邪的角色。
  • 中國傳統文化,飲食文化,圖騰意識
    本文乃作者曉星聊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圖騰首先是一種觀念,一般認為這種觀念基於這樣的認識:本氏族的祖先與某種動物或植物有淵源關係,如自己氏族的男性祖先與某種雌性動物結合繁衍的後代就是本氏族人,或本氏族的女性祖先與某種雄性動物結合才繁衍了子孫
  • 民族「龍」文化博大精深,不僅僅是一種圖騰那麼簡單
    正文:中國的龍是民族文化的象徵,是農耕文明的精神匯融,是根植於中國人內心的烙印。已被發掘的距今最早的龍形象當屬查海遺址中的石塊堆塑龍,這是龍被人們敬仰崇拜的最初的樣貌。中華民族始終對「龍」文化抱有兩種心態,一面渴望它的庇護,一面又忌憚它的威力。
  • 圖騰的出現,代表部落的身份認同
    氏族,家族等社會組織以圖騰命名,並以圖騰作為標誌。所謂圖騰文化,就是由圖騰關念衍生的種種文化現象,也就是原始時代的人們把圖騰當做親屬,祖先或保護神之後,為了表示自己對圖騰的崇敬而創造的各種文化現象。圖騰文化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最奇特的文化現象之一,圖騰文化的核心是圖騰觀念,圖騰觀念激發了原始人的想像力和創造力,逐步滋生了圖騰名稱、圖騰標誌、圖騰禁忌、圖騰外婚、圖騰儀式、圖騰生育信仰、圖騰化身信仰、圖騰聖物、圖騰聖地、圖騰神話、圖騰藝術等,從而形成了獨具一格,絢麗多彩的圖騰文化。圖騰標誌或稱圖騰徽號,即以圖騰形象作為群體的標誌和象徵。
  • 中國傳統文化,雕塑文化,原始社會圖騰雕塑
    它是蛇的身軀,又融合了馬頭和鹿角、鷹爪、魚的尾巴,是各種圖騰的組合。此外遺址中還有一淺穴,裡邊有蚌塑的虎、鹿。又有第三組蚌塑,為一人騎在龍身上,龍昂著頭,伸長頸,蜷身飛騰,正是人王兼神乘龍馭虎飛翔於太空的意思。紅山文化中也出土不少玉龍。一般有兩種,一種是c形,身軀細瘦如鉤,另一種則身體較肥厚,頭較大,吻部有皺紋,似熊一般。
  • 中國傳統文化——圖騰之美
    圖騰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古人對自然、上天,乃至萬物的高度崇拜。上古人們無法解釋風、雨、雷、電等自然現象,但這些物質條件成為了他們活下去的基本條件,所以在他們的想像中出現了一種極其神秘、崇高的東西,他們將它稱之為「神靈」。從中國民族傳統圖騰龍就可以看出,古人就對圖騰的審美有獨特的見解。
  • 中國傳統文化:龍及龍九子
    在中國,龍經歷了四個較大的發展階段:圖騰崇拜階段、神靈崇拜階段、龍神崇拜與帝王崇拜相結合的階段、佛教娜迦龍崇拜與中國龍崇拜相結合的階段。        在圖騰崇拜階段,中國遠古的某些部落把龍視為圖騰,作為自己部落的祖先和標誌。根據歷史文獻資料和有關傳說,龍(原形為蛇)原為伏羲氏族的圖騰,後來成為太暤(太昊)部落的圖騰。
  • 聽文物講故事|金沙太陽神鳥:中國文化遺產的標誌
    它來自三千年前的古蜀,從泥土中一波三折地被翻找出來,它被選定為中國文化遺產的標誌,它就是成都金沙遺址出土的商周太陽神鳥金飾。成都金沙遺址是21世紀我國第一個重大考古發現,太陽神鳥金飾就是從金沙遺址出土的「國寶重器」,被定為中國文化遺產標誌,同時被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只有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才能欣賞到這件獨一無二的國寶。它不過手掌大小,整體呈圓形,上面的圖案分為內外兩層,外層由四隻首尾相連的飛鳥構成,朝逆時針方向飛行。
  • 從韓姓圖騰的深刻含義看韓氏祖先的勤勞智慧
    今天看到中國會館北京紀曉輝先生的《韓姓圖騰的解析》,感覺到此文對韓姓圖騰的解析非常全面、深刻。特全文轉載,供廣大姓氏文化愛好者褒讀……其形象為人首鳥身,足踏雙龍,在中國遠古被認為是主管春天的,在這個圖騰中太陽是被觀測對象,分別居於上下的「十字紋」是太陽運行的階梯,也代表著「六合曆」。「六合曆」是遠古時期的一種曆法,指的是孟春與孟秋、仲春與仲秋、季春與季秋、孟夏與孟冬、仲夏與仲冬、季夏與季冬相合的一種曆法。這一曆法與早期農作物種植直接相關,而此六合曆掌握在韓氏族手中。
  • 在中國文化中,蛇有著特殊的意義,代表著圖騰,也代表著愛情
    在中國文化中,蛇有著特殊的意義,代表著圖騰,也代表著愛情蛇,給人的印象就是毫無感情的,冰冷的身軀,讓人頭皮發麻的軀體等等一些不是很好的方面。其實,蛇在中國,有著獨特的文化,在人們的心中,也是有著特殊的意義的。在我們的十二生肖中就有蛇,而且排在了第六位,有著重要的地位。
  • 中國鷹為氏族圖騰 黃帝軍隊以鷹為旗幟(圖)
    鷹的文化、藝術、精神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已積澱了幾千年,並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中國鷹文化。鷹的形象既是北方多個民族的圖騰和族徽,又是戰神的象徵和英雄的標誌。歷代文人墨客還寄情於鷹,借鷹抒懷,以鷹言志,賦予了鷹豐富而深刻的思想文化內涵。在民間文化中,鷹也是大眾喜聞樂見的吉祥物,有「鎮宅神鷹」之美譽。
  • 為什麼中國傳統文化把蛇當做圖騰
    中國神話裡的龍,大部分都是蛇進化的,山神都是拿蛇的,可見蛇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  在中國古代民俗文化中,蛇曾經是美好的象徵,因為它是華夏民族最早的圖騰,是一種原始宗教神,後被稱為始祖神。  原始的圖騰崇拜中,中國的東夷太昊族(太昊指伏羲)我們的祖先之一就崇拜蛇類動物,伏羲傳說也是人首蛇身。  在我國古代的一些浮雕作品中,女媧和伏羲是人面蛇身。說明蛇崇拜產生的歷史非常悠久。在我國家喻戶曉的女媧與伏羲的神話故事,漢代文獻中,記載女媧與伏羲是兄妹。
  • 每個姓氏都有專屬的姓氏圖騰,找到你的「保護神」了嗎
    中華民族的崇拜物,別的不說,單就麟、鳳、龜、龍這「四靈」而言,在中國古籍和民間傳說中就不知有多少,它們都是中國文化史,特別是中國古代圖騰和圖騰文化研究的重要課題。每個民族都有屬於自己的圖騰,像中國的龍、俄羅斯的熊、美國的鷹等,圖騰原本是原始民族因對大自然崇拜無法解釋科學現象而賦予的氏族、徽號,在後來怎麼會成為姓氏的「保護神」?
  • 盤點世界10大圖騰,中國的有一種特殊的象徵,第8個國家最高貴!
    盤點世界10大圖騰,中國的有一種特殊的象徵,第8個國家最高貴!每個國家都有自己國家絢爛多彩的文化,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一講作為國家文化象徵之一的圖騰,圖騰是如何產生的呢?在遠古時期的人類祖先所屬的部落就有各自的圖騰,一般是某種動物或者植物,沒有創造文字的時候,我們的祖先"茹毛飲血",與自然中的各種野獸都會有親密接觸,這些野獸有的能被人類所利用,有的卻會威脅到人類的安全,所以我們祖先把徵服某種野獸看成是一種權利榮耀的象徵,會用這種動物的大概形象做成圖案,作為自己民族的標誌之一;還有一種產生的原因是人類祖先在慢慢的徵服自然過程中,對一些奇怪現象的出現很困惑,不能科學的解釋
  • 中國傳統民族文化,少數民族文化,姓名
    本文乃作者寶寶說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小編認為,姓名是標誌社會結構中的一種血緣關係和區別個人的標誌符號。姓名是姓與名兩部分的組合。姓一般是繼承的,並為家族成員所共有,一般與名或字連用。五千多年前,中國便開始採用世襲姓氏。姓氏是姓與氏的合稱,用以標誌家族系統。
  •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守護神,姓氏的圖騰,氏族的希望。你姓什麼呢?
    其實傳統文化裡圖騰不止是十二生肖,百家姓姓氏大都有各自的圖騰淵源。下面就讓我們找一下,各自姓氏的圖騰都是什麼吧!楊楊姓可以追溯到遠古時期,先祖是戰神蚩尤,三苗之一的柯挪耶勞一族崇拜太陽,大家仔細看,「楊」字甲骨文中的太陽標誌很明顯,旁邊由木輔助,組成「楊」姓。這點在古書《山海經》中有所體現。
  • 每個姓氏都有專屬於自己的圖騰,你姓什麼?「守護神」又是誰
    「一個圖騰,開始是一個氏族圖騰的標記,而後是部族的名字,再後是部族祖先的名字。」圖騰是一個標誌,蘊藏著人們的美好期許。從古至今,人們都十分重視氏族血緣關係。同一血緣關係的人匯聚在一起,形成了以血緣為紐帶的氏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