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柒被韓國人瘋狂網暴,我看到了沒文化的人有多可怕

2021-01-20 騰訊網

01

前幾天,李子柒在網上發布了一段視頻,取名為《蘿蔔的一生》。

她以蘿蔔為主角,介紹了蘿蔔從播種、成長到收割,最後被做成蘿蔔乾、醃蘿蔔菜、酸辣白菜、酸菜燉豬肉蒸餃的過程。

田園風味十足的視頻,延續了李子柒一貫的風格,沒想到這一次卻引來了韓國網友的集體高潮。

而韓國網友憤怒的原因,僅僅是因為他們認為泡菜是韓國的,身為中國人的李子柒不能拍做泡菜的視頻。

於是,李子柒的視頻被踩了3萬多次,評論區裡更是留下了六千多條韓語,幾乎都是謾罵和攻擊:

「你以為這麼做我們泡菜就成你們的了?記住,泡菜是韓國傳統食物!」

「真的已經到了讓人厭惡的程度了,中國為什麼一直沒有改變?就那麼喜歡我們韓國的文化嗎?」

還有各種抨擊中國制度的、詆毀中國社會、侮辱中國文化、陰陽怪氣地罵中國人的,看得人血壓直升。

離譜的是,從頭到尾視頻裡都沒有絲毫體現出關於泡菜的歸屬問題,但這群韓國網友就如同被踩了尾巴的貓一樣,急得跳腳。

而且,真要論證的話,在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裡,就出現過「菹」字,也就是今天所說的酸菜。

北宋時期,因大文豪蘇東坡喜食泡菜,其家鄉四川眉山為紀念他,就把泡菜稱為「東坡泡菜」。

到了清朝,川南、川北民間還將泡菜作為嫁奩之一,足見泡菜在中國人民生活中所佔地位。

直到今天,韓國99%的泡菜進口都是來自中國,連韓國媒體都直呼「我們還是泡菜宗主國嗎?」

韓國的泡菜從古至今都在受中國影響,很多韓國人卻如同井底之蛙,仿佛只要是醃製蔬菜就是他們發明的一樣,簡直無知又自大。

遼寧電視臺主持人朱霞懟得好:「在東北,泡菜就是個圍碟,上正菜的時候它必須撤下去。」

「無禮而辱大鄰者,可亡也,不明白就多學點中文,畢竟你們第一部法律也是用我們漢字寫的。」

在沒文化又偏激的人眼裡,似乎世界只有非黑即白,成天沉浸在「老子天下無敵」的狀態中不能自拔,不肯睜開眼睛看看更廣闊的天空。

而越無知淺薄的人,指責起別人來往往越極端越惡毒,事到臨頭卻百無一能。

從這件事中,我看到了沒文化的人有多可怕:越無知,越自信,且越固執得不可一世。

02

有個特別顛覆的科學研究證明:永遠不要和腦殘爭論,因為他們真的意識不到自己是腦殘。

1995年的一天,一位名叫麥克阿瑟的壯漢,不慌不忙地在大白天搶劫了兩家銀行。

令人費解的是,他沒有戴任何面具,也沒有進行任何偽裝,就是大搖大擺地走了進去。

結果可想而知,這個搶劫犯很快就被捉拿歸案。

他在觀看警察給的監控錄像時,感到無比驚訝,很不服氣地說:「我明明把檸檬汁抹在臉上了呀!」

原來,這個搶劫犯以為:檸檬汁的酸性,可以讓他當作隱形墨水使用,塗在臉上就能消失於無形。

而只有在檸檬汁遇上熱量的情況下,才會氧化變成棕色,顯露出信息。

所以,他就想當然地認為,只要不靠近熱源,他就可以隱身,不會顯現出來。

這個像段子一樣的故事,居然是真人真事,無比精準地讓人再一次感受到:什麼叫越無知越自信。

科學界有個專有的名詞「達克效應」,就是用來形容這種現象:

越愚蠢的人,越是會高估自己,越覺得自己什麼都懂,而且堅信不疑。

而反倒是那些很牛的人,往往對自己的認知水平有更清醒的認知,也就更加謙卑,更審慎地發表自己的意見。

就像網上一個段子:不同工資的男生,睡覺前都在想什麼?

月薪5W的,想的是自己在工作上具體又清晰的問題,想著自己能在職場中創造的價值。

而月薪2K的,往往覺得自己無所不知、世界缺了他不行,大肆發表自己對國際局勢的意見。

在這個反智主義盛行、泥沙俱下的資訊時代,很多人往往看了點碎片知識就誤以為自己成了專家。

太真實了。

03

然而,可悲的是,沒文化卻還不肯學習的人,佔了人群中的大多數。

博主「芸豆和雨豆」說過這樣一件事:她和一位做網文相關職業的大佬吃飯,席間聊天。

她說,手機裡經常彈出一些類似於「王妃掛在城門口三天三夜了」、「夫人割了兩個腎」之類的反智小說,這種真的有人看嗎?

大佬微微一笑,說:你們知道運作這些東西的公司,月流水輕輕鬆鬆幾千萬嗎?

有超多的小鎮青年,瘋狂追捧著這類無腦小說,讓生產這種小說的公司賺得盆滿缽滿。

你會發現,越來越多的平臺,把目光瞄準了下沉市場:

言情小說一胎生七八九十寶,王妃日常被掛在城門上暴曬3天,這種小說閱讀量卻達到了幾億。

不少年輕孕婦,即使已經確認過嬰兒性別,但為了生男孩就去吃所謂的「轉胎丸」。

於是,導致無辜的孩子有的出生後變成「雙性人」,有的腎臟缺失、終身不育,有的有嚴重生理缺陷。

網紅直播帶貨,總是拿吵架當噱頭,不惜演戲來吸引眼球,只為了讓看直播的粉絲下單。

粗劣的表演和虛偽的濫情,卻總能感動百萬沒文化的粉絲「家人」,賣出億元的成交量。

而前僕後繼的惡俗廣告,更是喜歡用「空姐愛上窮醜矬」、「兩女搶奪一男」的低俗套路。

因為廣告商知道,下沉市場的用戶最喜歡看這些狗血的鬧劇,越低俗效果越好。

哈佛大學前校長德裡克博克說過一句很有道理的話:「如果你認為教育的成本太高,試試看無知的代價。」

不讀書、天天沉浸於這種惡趣味、低級的娛樂中難以自拔,代價就是被當成綠油油的韭菜,瘋狂被收割。

而深陷信息繭房裡的這群人,卻絲毫意識不到自己有問題,他們更加不愛思考、愈發偏執,無法接受相反意見,從而不斷加劇群體極化。

04

2條建議,送給想要在這個烏煙瘴氣的信息繭房時代,活得更清醒、更理智的你:

戒掉確認偏誤。

生物學家達爾文,始終隨身攜帶著一個筆記本,強迫自己在30分鐘之內,記錄下與他的理論相矛盾的觀察。

他知道,大腦在30分鐘後就會主動「忘記」反駁證據,選擇性遺忘,陷入「確認偏誤」。

什麼是確認偏誤?就是當任何新信息與我們現有的理論、世界觀和信念衝突時,本能上我們會排斥,即使有時候我們知道新信息是正確的。

就像攻擊李子柒的那群韓國人,不肯承認這個世界真實的樣子,一味讓偏見和盲點增加。

如果我們不注意提醒自己避免犯確認偏誤,我們就會越來越容易自以為是、固步自封。

培養分階思維。

什麼是分階思維?就是分階等、分層次的思維方式。

投資人霍華德在《最重要的事情》一書中,舉了一階思維和二階思維的案例。

一階思維:「這是一家好公司,讓我們買進股票吧。」

二階思維:「這是一家好公司,但是人人都認為它是一家好公司,因此它不是一家好公司。

股票的估價和定價都過高,讓我們賣出股票吧。」

這與股神巴菲特的那句「別人貪婪時我恐懼,別人恐懼時我貪婪」其實不無異曲同工之妙。

一階思維幾乎人人都能做到,因為簡單、直接、迅速,但往往做不到深刻、複雜、系統。

掌握越高階級的思維,通常思考力更強,更有條件作出正確的決策。

因此,我們可以學著培養多思考幾個層次的思維習慣,遇事不要急著下結論,可以自我提問「然後呢?」

在時間、空間及更多維度上多加以思考,會讓我們更睿智。

共勉。

留言區抽5個送6.66紅包

無需讚賞,轉發支持即可!

相關焦點

  • 那群偷中國文化的韓國人,卻在圍攻李子柒?
    害怕李子柒讓世界知道,他們這些年偷走的韓國文化,其實都是中國的文化?我們可以像以前一樣,批評韓國人的行為,嘲笑他們心態弱小……但我們不禁要反思,如果繼續讓韓國民間如此瘋狂地,吳彤姐弟用了三年艱難地把笙申遺成功後,帶著笙去韓國來了一場被稱為「砸場子」的演出,讓韓國人看到了真正的中國藝術是什麼樣子的。
  • 李子柒最新視頻曝光,遭數萬韓國人圍攻:泡菜是我們的!
    就為了一個泡菜,這群韓國人就瘋魔了,狗皮膏藥一樣無下限地辱罵他人、辱罵他國文化。 不愧是宇宙起源「泡菜國」。沒想到韓國網友看到後,怒責這位博主是在剽竊韓國文化。說是因為我們羨慕韓國的傳統衣服,沒有自己的傳統服飾。
  • 李子柒端午視頻遭韓國人舉報下架?網友怒了:世界早晚都是韓國人的!
    然而,「人紅是非多」,李子柒的視頻的熱傳也引來一些無恥之徒的覬覦和詆毀。有些人甚至打著文化剽竊的旗號予以攻擊。近日,恰逢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李子柒非常合時宜地發布了粽子的製作視頻。然而,網上卻傳來一則讓人震驚的消息:李子柒在youtube上發布的粽子視頻竟然被韓國網友舉報導致下架!
  • 李子柒做泡菜被韓國人辱罵:中國人總想偷韓國文化,不要臉!
    爽脆可口的一點調味,瞬間讓清冷的冬天多了一點味蕾的享受。近年紅遍大江南北,在全球輸出我國文化的李子柒最近也是十分應景地推出了泡菜專題視頻,在最近她放上油管的一個叫「大白菜的一生」視頻中,她將綠油油清脆脆的大白菜如何進入四川人家家戶戶必備的泡菜罈子,最後登上年味十足的餐桌全程生動還原了一遍。
  • 「李子柒又出事了」被韓國網友罵上熱搜背後,暴露出沒文化的可怕
    大家好,我是和你們一樣愛好娛樂,每天關注娛樂新聞的【馬曉飛說娛樂】,跟著我帶你們每天看最新資訊。日前,李子柒在網上發布了一個名為《蘿蔔的一生》的視頻。在介紹蘿蔔的製作過程中,她以蘿蔔為主角,從種植、生長到收穫,最後被製作成蘿蔔乾,醃蘿蔔,酸辣白菜,酸菜燉餃子。
  • 李子柒是誰?為什麼這麼多人喜歡她……
    最近不論是人民日報央視網這樣的官方媒體,還是各種自媒體大號,所有人都在稱讚她,將她的視頻譽為「文化輸出」。在此之前,在觀眾的心裡,李子柒只像是個普通的女孩,像她個人的簡介一樣:這是李子柒的簡介,若不是看她粉絲達千萬,很難讓人把她與網紅聯繫到一起。她既沒網紅臉也沒大長腿,卻是網紅界的一股清流,被人稱為「東方美食生活家」。
  • 李子柒做中國泡菜,被上萬韓國人罵:「泡菜是韓國的!」
    來源:李子柒視頻過了會,逛微博時,我忽然看到了一個緩緩上升的熱搜#李子柒做泡菜遭韓國網友圍攻#。這事情我幫大家捋一下,李子柒做的泡菜視頻,簡介裡面介紹是「中國菜」。發在YouTube後,被無數韓國人罵:「泡菜是韓國的!」,更有3.9萬人踩這條視頻。
  • 李子柒並肩袁隆平,從網紅逆襲推廣大使,這個女孩究竟有多可怕?
    李子柒讓外國人讓西方看到了一個充滿了東方文化的新鮮和神秘,一個多元而美麗的當代中國,看到了一個平和、美麗、勤勞、聰明、眼神靈動的中國人的形《文房四寶之「墨」》獲得了人民日報「我與中國」全球短視頻大賽二等獎和最佳人氣獎;2019年8月1日,擔任成都非物質文化遺產推廣大使;2018年8月,中國共青團中央、中央網信辦聯合舉辦第二屆「中國青年好網民」優秀故事徵集活動,李子柒入選;... ...
  • 李子柒做泡菜被韓國人圍攻!韓國的泡菜其實是中國製造
    導讀:9日,李子柒在視頻裡做了次泡菜,韓國網友看到後卻炸了:「泡菜本來就是我們的傳統食物」,「請注意,泡菜是我們韓國的傳統食物」,「中國這麼喜歡韓國文化嗎?」泡菜是韓國的?最近火遍全球的李子柒又上熱搜了,這次不同的是,被韓國網友罵上了熱搜,原因是啥呢?李子柒上傳了「一生」系列的視頻,這期主題是蘿蔔、白菜等食物的成長過程,其中有一段做了泡菜。
  • 韓國人又無能狂怒!上次是漢服,這次是泡菜!可惜韓國沒有李子柒
    幾天前,李子柒更新一生系列視頻的最後一則視頻《蘿蔔的一生》,但僅僅因為裡面出現了幾秒鐘李子柒使用韓式泡菜法製作大白菜,就刺激到了內心卑微且又敏感脆弱的韓國人神經。「泡菜是韓國的!」韓國人憤怒的聲音充斥耳際!韓國人瘋狂的展現存在感,但很快他們的行為就惹來了眾怒,無數中國人、其他外國友人紛紛表達對韓國人的不滿。
  • 李子柒醃泡菜被韓國人圍攻:「泡菜是我們呢!你有得起泡菜冰箱嗎?」
    引言李子柒這個姑娘,說起來也是人紅是非多,從去年起,要不然就是東南亞某三流網紅東施效顰,全盤摹仿李子柒呢視頻風格,還爭做一朵絕世小白花,反咬李子柒一口;要不就是今年冬天醃個泡菜吃吃,被韓國人在外網上看見了,這些泡菜國像是被踩了尾巴一下子跳起來,對著李子柒一頓狂噴,說泡菜是他們韓國呢,意思中國人做什麼泡菜,連泡菜冰箱都沒有
  • 李子柒被12萬韓國人罵上熱搜,多冤啊!
    有一天,人們會在李子柒的視頻底下吵起來。 這是很多人萬萬想不到的事情。 12萬韓國宇宙警察網友重拳出擊,搖旗吶喊,表示李子柒偷竊了韓國「泡菜」文化並據為己有。
  • 李子柒怎麼就不是文化輸出了?
    這個女孩叫李子柒,是個視頻博主,她所有的視頻都是這樣,以中國傳統美食文化為主線,圍繞中國農家的衣食住行展開,但和其他「美食博主」不一樣的是,她拍攝的時間跨度會拉得非常大,更接近本質。比如一般人拍做醬油的菜,會從我「我們已經有醬油了」拍起,而李子柒拍做醬油的菜,會從「我們如何種出黃豆拍起」。
  • 李子柒做泡菜,韓國人有啥好急眼的?
    韓國網友也紛紛跳出來捍衛自己的文化傳統。這種對泡菜的執著,中國網民大多表示不可理解:不就是個泡菜嗎?韓國人至於上升到文化高度和國家尊嚴嗎?「高麗棒子」是窮得沒什麼東西吃了嗎,至於把泡菜當無上美味?沒錯,泡菜在韓國,還真有文化傳統。但中韓雙方理解的「泡菜」,可能根本不是一個意思。
  • 12萬韓國人把李子柒罵上熱搜,韓國人你們累不累?
    還有人藉機倒打一耙:仿佛一直以來竊取他國文化的,不是韓國人自己,而是被竊取的我們。「掩耳盜鈴也得有個限度吧」「就這麼喜歡我們的韓國文化嗎?」恕我孤陋寡聞,沒聽過「泡菜冰箱」,於是特意去某搜尋引擎上查過了,還真的確有其物。外觀看來,跟普通冰櫃並無二致。
  • 李子柒在「外網」火爆,視頻一樣但沒英文字幕,這是一種文化?
    李的成功一部分原因是「田園」這個噱頭確實吸引人,應該有很多社畜下班都喜歡聽聽輕音樂,看看啥放鬆放鬆,李的視頻就恰好抓住了這些人想放鬆但不能徹底放鬆的心,讓他們可以「雲享受」。不知道其他人怎麼樣,但我看《舌尖上的中國》就是為了下飯的,自己幾乎不會去嘗試視頻裡的那些飯菜,對我來說,做那一道菜,既費時,又費事,看視頻就是為了看看有意思的。
  • 不講英文的李子柒火爆西方 美食白雪公主的文化輸出到底有多強?
    看到這,你可能會不屑一顧,會覺得這只不過是因為中國人多,在外網關注李子柒的應該大多數都是中國人。還真不是,點開李子柒的粉絲去看看,會發現全世界各地什麼地方的人都有。比如七個月前李子柒用純中文寫了一條動態:
  • 文化抄襲?李子柒做了次泡菜,數萬韓國人炸了!網友:「泡菜是韓國的!」
    不知道有沒有小夥伴是李子柒的粉絲?大白倒是非常喜歡李子柒的視頻,簡直是美的享受~李子柒從2019 年4 月開始這個系列視頻,不只是蔬菜,有鴨子、水果、鮮花等等,每個視頻都需要幾個月甚至一年時間來記錄它們的一生。就像她說的是「神奇的輪迴」。世間就是一個圓圈,兜兜轉轉,最終回到原點。
  • 韓國為何總搶中國傳統文化?韓國人有多自卑?一切得從一盤泡菜開始...
    近期,一個中國人在美國社交平臺上上傳了兩張照片,卻引來大批韓國人的網絡暴力,這件事在網上引起廣泛熱議。 此事是如何發酵的呢? 1月3日,一位叫張軍的中國人上傳了兩張泡菜的照片,並且強調是自己親手製造,而且自己的同事吃了都說好,誇他手藝好。
  • 外網爆紅的李子柒怎麼就不是文化輸出了?
    而CNN,就差得多了:作為對比的,我們還可以看到BBC:FOX:NBC:甚至號稱youtube第一大網紅的pewdipie,他每個視頻的播放量,也和李子柒相差無幾:看到這,你可能會不屑一顧,會覺得這只不過是因為中國人多,在外網關注李子柒的應該大多數都是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