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中國人真的「接受」同性戀嗎?

2021-02-23 LES

  「身為同性戀者令我驕傲,我認為同性戀是上帝賜予我的最偉大禮物。」說出這話的是蘋果公司CEO蒂姆·庫克,昨天他在《商業周刊》發表文章,正式宣布出櫃,並希望以此鼓勵更多人一起推動同性戀平權,幫助他人。

  近幾年,宣布出櫃的政要、名人、明星層出不窮,承認同性戀婚姻合法的國家越來越多,各國影視劇也都開始全力「賣腐」,年輕人群體不再敏感隱晦,逐漸以公開的、戲謔的態度來對待同性戀現象,CP、同人、基友等詞語滿天飛。

  那麼,同性戀是如何被大眾接受的?調侃之外,普通人又足夠了解這個群體嗎?

  ●從罪行到平等,同性戀平權道路走得並不容易

 作為美國人的庫克,如今能公開宣布「出櫃」,與之前幾代美國同性戀者的抗爭密不可分。從美國獨立後一直到20世紀50年代,因為宗教和政治原因,同性戀一直被認定為一項罪名,同性戀活動只能暗藏於地下。

  警察騷擾、擇業歧視,反同性戀意識瀰漫於當時的美國社會。同性戀不僅被認為是宗教罪孽,還被認為是精神疾病,在法律上也構成犯罪。到了麥卡錫時代,同性戀甚至被認為對國家安全造成威脅,會逐漸從內部破壞美國社會。結果,杜魯門總統籤署行政令禁止同性戀在政府部門中工作。

  1951年,美國第一個正式的同性戀活動組織Mattachine Society在洛杉磯成立,因為其非法性,成員之間只能用暗號聯絡,防止警察抓捕。而這一時期的美國同性戀團體主要試圖讓社會接受同性戀者,並呼籲給予同性與異性戀者無差別的教育。

  一直到了1960年代末,美國黑人民權運動、60年代反主流文化運動以及反戰運動風雲一時,美國同性戀維權運動也在那時開始。1969年6月27日,四個便衣警察和兩個身穿制服的警察在凌晨1點20分進入紐約格林威治村的「石牆旅館」酒吧進行檢查,大約400名同性戀者與警方調遣的本是處理反越戰遊行的「戰術巡邏隊」發生激烈衝突,騷亂持續了5個夜晚。這就是著名的「石牆事件」。

  一年後的6月,近一萬名男女同志在紐約舉行大規模遊行,紀念石牆事件,並要求同性戀的法律地位與權利。此後,美國和世界各地許多人都將每年6月看作是同性戀群體爭取平等權利、為自我存在而驕傲的象徵性紀念月份,也是就「同志驕傲月」。2009年6月,美國總統歐巴馬宣布6月為「美國同性戀月」。

  1970年代美國的性解放給社會帶來了極大的衝擊,同性戀如燎原之勢成為流行的符號,代表著對傳統的一種反抗,於是很多大學生加入了為同性戀者的請命遊行中。然而,1981年第一例愛滋病在美國被發現。由於愛滋病最早在男同性戀之間傳播,一時間美國的報紙上充滿了「同性戀殺手」、「同性戀瘟疫」、「同性戀威脅」等字眼。

  此後20多年時間裡,美國同性戀群體仍在積極爭取平等權益。到了2003年,美國最高法院以6-3的表決結果,宣告德克薩斯州「雞姦」法違憲。甘迺迪大法官在多數意見中寫到,這一法律「有辱同性戀者的生活,他們有權享有(社會)對他們私生活的尊重。同性戀行為被州法定為犯罪行為,使得同性戀者更易在公共和私人領域中遭受歧視」。同性戀在美國正式「非罪化」。

  2004年2月4日,美國麻薩諸塞州高等法院做出判決,根據美國憲法,同性戀人不但可以組織名義上的家庭,還可以享受完全平等的婚姻權利。該州因此成為全美第一個允許同性合法結婚的州。這是美國同性戀者權益鬥爭中的一大突破,但也如一枚重磅炸彈,令整個國家為之震驚。在接下來幾年的時間裡,美國又陸續有幾個州承認同性戀婚姻合法化。

  2008年,一向支持同性戀平權的歐巴馬當選美國總統,在他的任期內,同性戀者平權的程度創造了美國歷史。除了2009年宣布「美國同性戀月」以外,2010年12月22日,歐巴馬政府正式宣布取消「同性戀者不能參軍」的政策。

  最大的進步來自於2013年6月26日,美國最高法院宣布了由9名大法官以5-4的法官意見作出的裁決,認為《聯邦保護婚姻法》將婚姻只定義為一男一女組合的條文違憲,《聯邦保護婚姻法》「侵犯」了美國12州和華府可能結婚的同性伴侶獲得福利的平等保障。同性婚姻在美國聯邦層次上實際正式合法化。截止目前,美國50個州中已經有30個承認同性婚姻合法。

  ●「出櫃」已成趨勢,今天仍需勇氣

  不僅是美國,英國等歐洲國家也走過了相似的裡程。到今天,像庫克一樣宣布「出櫃」的名人越來越多。同性戀向他人公開自己的性取向之所以叫「出櫃」,出櫃一詞來自於櫥櫃裡的骷髏 (Skeleton in the closet)典故 ,意思為家醜。英文中the Closet被引申為不可告人的意思,因為同性戀者在恐同社會中有被排斥、厭惡、仇恨、偏見和歧視等現象,以致同性戀者被比喻為櫥櫃裡的骷髏。

  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公開自己性取向的政治人物是哈維·米克爾,1977年當選舊金山市政府管理委員會成員。哈維就任市監督委員會委員十個月,主要的職責是負責推動同性戀權益的法令。在1978年11月27日,哈維與當時的市長喬治?莫斯科尼被丹?懷特射殺身亡。據美國媒體報導,其同性戀身份與此次刺殺不無關係。

  如今,越來越多的政治人物選擇「出櫃」,也不用再擔心自己會承受哈維·米克爾那樣的風險。2010年2月1日,冰島選出了世界首個同性戀女總理,並成為世界上首位公開同性戀身份的政府首腦。在今年的4月,這位女總理還帶著自己的夫人訪問了中國。

  而被世界人民封為「腐國」的大英帝國在今年3月實行同性婚姻合法化後,英國駐上海總領事戴偉紳與華裔男友張志鵠於今年9月在北京英國駐華大使吳思田的官邸舉行了婚禮。

  庫克也不是科技行業唯一出櫃的同性戀者。Facebook聯合創始人克裡斯·休斯、PayPal聯合創始人彼得·泰爾、現任白宮首席技術官的前Google高管梅根·史密斯、科技媒體Recode主編卡拉·斯韋什爾都是公開的同性戀者,還與自己的愛人結婚生活、養育兒女。

  雖然在美國與歐洲等國家,同性戀群體已得到主流社會的尊重和承認,但公開承認性取向依然需要巨大勇氣。因為恐懼反感同性戀的人群依然存在,承認同性戀意味著將自己毫無保留地呈現在社會的評判視線中,接受他人的鼓掌鼓勵或是嘲諷辱罵,公眾人物尤其如此。

  如美國知名電視新聞主持人安德森庫珀,他在回應關於他是否隱瞞自己是同性戀者時的詢問時說到,「對於朋友、家人和同事,我對自己生活中的這部分一向非常坦誠,」但話鋒一轉,「在一個完美的世界中,我不認為這和其他人有什麼關係。」

 ●「賣腐」文化成風潮,甚至是一種「政治正確」

  不要以為同性戀平權和婚姻合法化只有同性戀者會關心,現在全世界,「腐」已經成為一種文化,甚至是最流行的文化之一。從狹義上說,「腐」在日文中有無可救藥的意思,「腐女」指的是對於同性之間的愛情深有興趣的一類女性。隨著這種潮流進入影視劇,「賣腐」就成了一種風潮。

  到了今天,即使是非同性戀的影視作品,也會有意無意的「賣腐」增加看點,甚至類似於《神探夏洛克》這樣的英劇,已經是以「賣腐」為己任。比如夏洛克先是在遭遇推理瓶頸時嗆華生一句:「我沒有朋友。」虐得華生的小心肝碎了一地。後又主動向華生道歉並剖白:「我是沒有朋友,你是我唯一的朋友。」哄得華生樂開花還要作死命壓抑狀。夏洛克還親自倒了咖啡給華生奉上,兩人眉來眼去、眉目傳情,硬是來回切好幾個特寫來表現。

  有人主動「賣腐」,也有人把這當成了一種「政治正確」。比如著名的美國律政劇《傲骨賢妻》就曾受到反歧視同性戀聯盟的「號召」,要求在劇中加入更多的同性戀角色。於是,女主角Alicia在第二季就有了一個同性戀兄弟。

  因為在美國的娛樂與時尚行業,不乏重量級的同性戀名人,甚至由同性戀者引領行業發展。這兩大領域的主流人士,都把支持同性戀權利和婚姻平等視為推動人類社會平等進步的標誌,並積極運用他們的影響力,促使美國社會與政界通過立法等手段,實現同性婚姻合法化。

  ●中國人真的「接受」同性戀嗎?

  歷史上中國對待同性戀也相對寬容。的確,儘管很長時間以來,在大多數中國人看來,同性戀也是異端,但由於中國並不受到宗教傳統的影響,很多人對與己無關的同性戀也不會有什麼幹預,有的大多是斷袖分桃這樣沒有強烈褒貶含義的歷史故事。

  今天「賣腐」風潮不僅世界流行,中國同樣跟上了腳步。隨便上網搜索一下「耽美」一詞,就能找到相關網頁超過一千萬篇,搜索「同人影視」一詞,就能找到的相關網頁也超過百萬。

  中國人現在也樂於拿「基友」開玩笑,以「賣腐」為樂,對同性戀的接受程度越來越高,但也並不是說中國就是同性戀的「樂土」。一旦同性戀跟自己身邊有關,很多人馬上就變得極為保守了。

  南方網2012年的一篇報導稱,廣州某知名同性戀社交網站對其1000名成員調查顯示,學生佔了這一群體的12%。大學相對開明包容的環境下,對這一群體的接受程度也存在差別,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調查顯示,超過九成學生接受老師和同學是同性戀者,在北京高校類似調查數據是兩成。

  根據學者的統計,同性戀群體佔社會總人口比例的4%左右,保守估計,中國大約有3000萬同性戀者。相比龐大的異性戀主流社會,他們屬於邊緣社區人群。在中國,即使沒有公開層面的歧視,但這個群體的利益一直被大多數人忽視,同性戀情感不被尊重。

  曾有人對同性戀青年群體做過描摹:「他們大多是1970、80年代生人,經歷了網際網路的蓬勃發展。他們正處於中國傳統的『三十而立』的階段,也遭遇著『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的尷尬期。他們既不願意暴露身份,同時又要面對婚姻與個人品質評價相掛鈎的社會現實。」

  文化範疇「賣腐」是潮流,一旦涉及到權益問題,同性戀是否可以結婚,是否可以領養孩子,幾乎就沒有討論。以至於法律對同性戀現象幾乎沒有任何規定,也沒有任何保護。

  身為同性戀的張國榮曾說:「我只是愛上了一個人,而這個人恰好是同性。我愛這個人,無論是男是女。」一個國家的偉大,不在於取得多麼輝煌的成就,而在於對弱勢群體的尊重。一個社會的成熟,不在於擁有多麼強大的力量,而在於對不同選擇的包容。


我在拉拉小鎮,世界和我愛著你!

網址:www.lestown.com

LES公眾微信號:lesredio

新浪微博:@拉拉小鎮網

QQ號/私人微信號:7196389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聊天室

 

相關焦點

  • 竹幼婷:接受孩子是同性戀 開心就好|鏘鏘三人行2016/12/26
    「竹幼婷:接受孩子是同性戀 開心就好」
  • 同性戀基因真的存在嗎?
    由于越來越多的公眾人物承認了自己的同性戀傾向,導致同性戀進一步公開化,而今天郭碧婷又被爆出她的女朋友,於是,這個問題又熱了起來:真的存在著同性戀基因嗎
  • "同性戀都應該去醫院看病!""中國人是澳洲的災難"澳洲女政客林珊如再發奇葩言論
    對待同性戀應該像病人一樣對待!他們不正常的性行為會滋生犯罪!他們需要接受治療!!>中國人甚至會在澳洲組成自己的政府這位林女士,為了個人的政治前途和利益,故意貶損自己的母國,這不是數典忘祖嗎?「對待同性戀應該像病人一樣對待!""他們不正常的性行為會滋生犯罪!」「他們需要接受治療!!」
  • 對不起爸爸不能接受同性戀,因為……
    一名女網友近日在「Dcard」社交平臺發文,指父親對同性戀的哥哥說:「對不起,爸爸不能接受同性戀。」沒想到文章最後出現戲劇性轉折,讓網友感動哭喊「彩虹慢慢地在綻放了…」原PO說,全家人只有她知道哥哥是同志,而父親是觀念死板的人,世界幾乎沒有灰色地帶。周六晚間,爸爸看著電視裡的飄揚的彩虹旗,突然問哥哥說,對同性戀有什麼感想,「我哥低著頭,一句話也沒有說。」
  • 林俊傑喜歡田馥甄是真的嗎 田馥甄是同性戀嗎
    林俊傑喜歡田馥甄是真的嗎?其實林俊傑曾公開表示過,女神田馥甄是他夢中情人的類型。並且不管是演唱會還是參加節目,只要一提到田馥甄,林俊傑就想變成迷弟,也曾在兩人的演唱會上多次示愛,讓人非常感動。但是田馥甄表示對林俊傑不來電,只是把他當做最好的朋友。田馥甄是同性戀嗎?
  • 清華學霸公開歧視同性戀:他們真的很奇葩!
    說同性戀是社會不穩定的因素,這口鍋是真的太大了。那些性侵女孩兒的惡魔,家暴妻子的人渣,藐視人權搞種族歧視的人,搞獨立分裂國家統一的人,不去指責這些人是社會不穩定的因素,卻偏偏怪到同性戀的頭上?追求自由民主並不奇葩,他們只不過是為了自己那份應有的尊重在爭取罷了。
  • 李斯丹妮老公是誰 李斯丹妮同性戀是真的嗎
    李斯丹妮同性戀是真的嗎?李斯丹妮同性戀是真的嗎網上一直都傳言說李斯丹妮是同性戀,其中最受大家關注的就是艾菲、劉忻這兩位了,再有一個就是一起合作《觀音山》中的範冰冰,但是這其實都不是真的。
  • 荷蘭弟竟願意蜘蛛俠出櫃成為同性戀!?我不可以接受!
    當男女主角接吻的那一刻,我的內心「Excuse me 」老娘不是來看的爆米花電影嗎?怎麼....作為蜘蛛俠系列電影的第七部,由Tom Holland扮演的小蜘蛛也終於在影片的結尾為自己的愛情邁了大大的一步。本身作為《復仇者聯盟》結束後上映的第一部影片票房肯定差不到哪裡去,但是小蜘蛛還是努力的不得了!
  • 同性戀漢文帝
  • 「同性戀基因」真的存在嗎?
    可憐的傑克恐怕不知道,再過十幾年有一個叫「同性戀基因」的概念,將出現在《科學》雜誌上。這意味著會為他們無法傾訴的感情生活,帶來意外的轉折。同性戀基因的說法,是由美國生物學家迪恩•哈默於1993年提出來的。
  • 校園同性戀群體多遭攻擊 中國人為何「恐同」
    大學裡,她學的是藝術,同學們的思想都挺開放,她選擇了公開出櫃,同學們也都能接受,生活慢慢地好了起來,但是,那段陰霾的青春在她心裡留下的傷痛總是難以抹去。「變態、人妖、娘娘腔、中性人、半男半女、這些詞伴隨我從小學直到高一。現在想起來沒什麼感覺了。」剛開始向記者講述自己的經歷時,冰封的臉上沒有一絲表情,但仍聽得出背後的心酸。
  • 【永山專欄】我是同性戀,也是異地戀,但他不繼續了...
    1您好,我是同性戀,事情是這樣的,我跟他是有距離的戀愛。但是一個星期前,我們聊天聊到了一半他就不見了...我沒他的電話,我想找他也不行。畢竟好小,家人不同意。就這樣我熬過一個星期了,我心裡真的很難過, 而且之前他跟異性戀談過戀愛。我害怕他會不要我了,老師, 您可以幫我解答解答嗎? 他會不會回來找我呢??
  • 姜貞羽戀情曝光,對方疑似是女生,明星同性戀真的不宜公開嗎?
    不過對外公布自己是同性戀,也是要有勇氣的,畢竟不被太多人接受,會受到異議!再則娛樂圈中的同性戀也是大有人在,就拿曾經帶給無數人回憶的哥哥張國榮來說,他也是一名同性戀,在當時的那個年代是很不被人們接受的,但是他還是選擇在自己最為爆紅的時候公開自己跟戀人唐鶴德的關係,可見是真愛了
  • 下任君主若是同性戀·民調:英國63%民眾可接受
    英國女星奧莉薇雅柯爾曼以「真寵」奪下奧斯卡影后,她在片中飾演18世紀的英國安妮女王,對於安妮女王的同性戀情有所著墨。英國《天空新聞網》(Sky News)民調顯示,如果英國下一任君主是女同性戀、男同性戀,或是雙性戀者(LGBT),有高達63%民眾表示可以接受(comfortable)。
  • 家人如何接受我是同性戀? Netflix記錄中國同志家庭的真實處境
    當吳皓向父母「出櫃」後,從來沒有同性戀概念的母親根本接受不了這個現象。在她眼中,如此優秀和乖巧的兒子,不應該是一個同性戀。後來,母親用了3年時間,才能夠勉強接受自己的兒子是同性戀。然而,一直想要孫子的父親,卻十分樂意接受吳皓的選擇,但前提是:一定要中國人捐的卵子。
  • 世界同性戀運動會:一個人的中國隊(視頻)
    這個8月,他剛剛前往美國克利夫蘭市參加了第九屆GayGames世界同性戀運動會,並且獲得了蛙泳的銀牌。這是中國人在GayGames上獲得的第一枚獎牌。值得一提的是,本屆「同運會」上,中國代表團只有他一個人參加。而有數據統計,中國現在至少有4000萬同性戀者。這很容易讓人聯想起中國人在奧運會上初登場時的情景。民國時期,也曾有過一個運動員獨自代表中國隊參加奧運會。
  • 我們真的可以完全接受同性戀者或女裝癖嗎?
    其實看完我也在問自己一個問題,是不是真的就可以接受女裝癖或者同性戀(必須聲明我從來沒有攻擊過他們,包括在網上),只是我沒有真實地接觸過他們這個群體的人,所以我不清楚如果我的身邊真的有這樣的人的話,我會怎麼對他們?可能只是無所謂吧,畢竟是人家的事,沒有太深的交集也與我無關。
  • 英國新出紀錄片講述中國用電擊治療同性戀 稱中國認識「同性戀不是...
    他回答:「我是同性戀。」儘管同性戀在中國已經不再違法,很多人包括當局還是無法接受。這位精神病專家告訴John,同性戀是思想作怪,接著介紹了一系列將他「變直」的補救措施:「一有那些想法就洗個冷水澡,跑步跑到大汗淋漓,把身體裡過多的荷爾蒙釋放出去。」隨後醫生還建議這名男子吃藥,「吃完以後,一對男人有性慾就會想吐。」
  • 彩虹旗下的宣言-同性戀是病嗎?
    同性戀,這是一個極其沉重的話題,他數次的提起,又被當政者一次次地掩蓋,他敏感,卻又真實的存在,我們逃避著這個問題,但有一群人真實的存在著讓人心疼。同性戀是罪嗎?是病嗎?是變態嗎?如果是,那只能說,也許愛也是一種原罪,一種病,還是變態?
  • 我為什麼不接受「同性戀婚姻寫入婚姻法」
    以下是筆者與支持同性戀婚姻的媳婦的一段對話:贊同「同性戀婚姻」的媳婦認為同性戀婚姻的基礎之一是同性戀的絕對數量如此這般我只好舉了個極端的例子顯然愛情的基礎並不必然成為婚姻的基礎,兩者的倫理前提並不完全重合同性戀婚姻的「權利基礎」並不穩固,所謂自由其實是很虛弱的防線自由的基礎很容易流於自私自利的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