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地區政府祭出200億元新臺幣利息補貼,吸引眾多臺商搶回臺投資,從去年下半起,最早喊出回臺投資的科技大咖就是被動元件龍頭國巨,陳泰銘承諾,將在高雄投資165億元新臺幣,設計全球研發中心及高階產品生產基地。
中美貿易摩擦升溫帶動,蔡政府提出的臺商回臺投資行動方案,上周(5月中)宣布回臺投資額已近2900億元新臺幣,月底前就有機會突破3000億元新臺幣。日前臺灣地區的經濟部也對外透露,將有重量級臺商將回臺投資500億元新臺幣與300億元新臺幣。據調查,分別為臺達電與和碩集團。
其實早在臺達電與和碩之前,就已有科技大咖宣布回臺,像是被動元件龍頭國巨,早在去年九合一大選前,就已宣布以高雄為全球研發中心及高階產品生產基地,將加碼投資165億元新臺幣擴建廠房與購置機器設備,替臺灣地區新增700個就業機會。「未來將搭配自有資金,持續在臺投資設立全球研發中心及高階產品生產基地。」國巨表示。
前兩年大賺錢的國巨,雖然面對中美貿易衝擊,從去年下半年起,業績不如預期,但董事長陳泰銘仍加大力道開始投資,「陳董堅持布局不能停,當景氣回溫的時候,要讓國巨成為第一個的受益者。」國巨高層人士透露。這次國巨響應回臺投資取得高雄大發工業區6,300坪土地,就是打算興建1.6萬坪廠房,提升MLCC以及車規等高階元件產能。
陳泰銘更打算帶領集團全力拼搏車用、5G和物聯網等需求量即將起飛的新戰場。就以車用市場來說,傳統汽車消耗約1,000顆MLCC,轉向電動車之後,估計至少要用到10,000顆以上。「電動車使用被動元件的數量,在過去是沒辦法理解的,要搶車用訂單,光讓汽車廠認證至少就要2到3年,現在不開始投入規劃,以後絕對沒辦法跟日韓大廠一拚。」市場人士分析。
陳泰銘更看好5G上路後,所帶動的物聯網需求,甚至比車用和5G本身更為驚人,包括智慧家庭、智慧醫療、智慧工廠、機器人等涵蓋領域會更廣泛。「物聯網相關應用或許未來3到5年內,才會逐漸成熟,但對國巨來說,不能等到普及才做,這樣腳步肯定太慢。」陳泰銘友人說。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我們
第一時間獲得
被動器件資訊
其他推薦閱讀:
英飛凌和AMS將繼續向華為供貨
請記住,華為戰艦的那些中國供應商們(收藏貼)
日本6家電子零部件企業1~3月訂單額減少7%
成本相差5384倍!看SpaceX如何用工業級器件搞翻航天圈
國巨的董事監事,按18年的行情,能領到多少錢?
江蘇將關閉30個化工園區,幾千家化工企業!電子元器件供應鏈難逃影響!
臺灣股瘋:一場東亞模式的宿命
世界變化太快!國巨內部銷售數據分析搶先看
國巨還是華新科的毛利率高?答案是…
被動元件已觸底,仍是「最值得期待的產業」?
感謝您的閱讀,請順手點個「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