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 這一次,還有多少大陸臺商回臺投票?

2021-02-15 直通臺灣
臺灣「大選」選情冷清,大陸臺商返臺投票意願也不高;有臺媒報導,這次選舉返臺投票的臺商人數有可能創下近10年來的新低,預估只有10萬人回臺投票,比2012年少一半。距離臺灣2016選舉投票日還有三天,在臺商聚集的珠三角與長三角地區,返臺的臺商投票大軍也即將啟動。據臺灣聯合報1月13日報導,16號之前的上海回臺航班,班班客滿,很多臺商都是專程回去投票。相較上海臺商的投票熱情,大陸珠三角地區相對冷淡。目前長榮航空從廣州、深圳飛臺北的客座率約六、七成,還有剩餘機票;而華航從廣州飛臺北的機票價格壓低到人民幣六百五十元,仍沒賣完。一名深圳臺商表示,回不回去,大選都已經成定局,現在只能期望未來兩岸能維持和平關係。
跟四年前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相比,今年返臺投票的臺商少很多。有一位曾多次參與大陸臺商選舉造勢的臺協會長認為,今次的選舉氣氛竟還比不上2014年的九合一地方大選,動員情況實在冷到連一些向來不關心選情的臺商都感覺情況不對。
一位臺企聯高層坦言,這次國民黨選情慘澹,連帶影響航空公司的票價談不下來。過往一些臺協會長甚至會自掏腰包補貼給會員,但這次差距太懸殊,「各方面的積極度都沒有以前高。」
大陸臺協中只有上海臺協強力動員,上海臺協副會長林玉珍說,14日晚間會安排一架包機回臺投票,但頂多只能送三百人。
根據非官方統計,大陸大約有百萬臺商定居,在藍綠基本盤勢均力敵的情況下,臺商在臺灣大選中依舊扮演關鍵少數的角色。
大陸臺商群體堪稱為國民黨的大票倉。2012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大陸臺商約有25萬人返臺投票,據統計,其中約有17萬餘人投給國民黨的馬英九,另約有7萬餘人投給民進黨的蔡英文。大陸臺商讓馬英九多贏蔡英文10萬票,貢獻度為1/8(因馬英九總得票數贏過蔡英文80萬票),若再加上挺藍臺商拉攏在臺親友投給馬英九,則其貢獻度也許會提升到1/4或更高。這是眾多挺藍臺商頗為得意的經驗。
但這次選舉,挺藍臺商感知,自己的選票已完全無法幫朱立倫扭轉選局,回臺投票意願大幅降低;挺綠臺商則認為蔡英文已勝券在握,「不差我這一票」,也無回臺投票興趣。
由此看來,本次大陸臺商返臺投票人數,將遠遠不如上次選舉之時,也許數目會到「腰斬」程度甚至更低。
60歲的重慶臺商鄭先生出身軍人家庭,是外省第二代,不諱言因為家庭背景而是深藍選民,往年必定會返臺投票的他,第一次提不起勁。
2014年九合一大選的結果讓鄭先生異常焦慮,因為臺灣內部藍綠選民結構已經翻轉,他擔心民進黨執政會讓好不容易和緩的兩岸關係倒退。現任重慶臺協會長李文勳1990年到重慶設廠,25年來經歷了兩岸關係由好轉壞、由壞轉好的更迭,對扁政府與馬政府執政時的兩岸關係感受很深。他認為,2016年若民進黨執政,兩岸交流可能會停滯一段時間,「彼此要重新摸索」 。

李文勳認為,撇開意識形態不談,馬執政8年,國共高層互動良好,確實對臺商有實質幫助。許多臺商在大陸的糾紛透過國民黨高層轉達大陸官方,較能被有效的處理。他以重慶為例,約有十七、八件延宕10年以上、數千萬人民幣的陳年投資糾紛,在馬執政8年內處理完畢。

「過去沒有官方介入很難,國民黨高層有臨門一腳的效果,這種交情和關係是民進黨較難做到的」 。
臺企聯總會長郭山輝表示,臺企聯的成員,不一定支持藍或綠,但他憂心的是民進黨缺少兩岸高層的溝通管道、互信與明確的大陸政策,希望能儘快補齊,讓臺商放心。
也有臺商坦言,這次選舉的成敗,已經不是臺商把所有回臺飛機坐滿所能撼動的,所以反而覺得,政黨輪替也是好事,希望民進黨趕快上臺,當身份不再是「反對黨」,就能夠沉澱下來,不要再謾罵,坐上執政的位子,了解真實世界的競爭已到了何等迫切與殘酷,然後儘快解決這些問題。

相關焦點

  • 臺商「投票包機」被拒 蔡英文到底怕什麼?
    據臺灣《旺報》9日報導,臺企聯早在今年9月就協商兩岸航空公司能否提供優惠票價,獲得大陸航空公司善意回應。11月臺企聯發給會員「關於2020年臺胞返鄉團購機票的通知」,提供兩個時段給在大陸的臺灣民眾選擇:若是一次往返機票,去程限定為12月27日至明年1月11日,從大陸返臺;回程為明年1月12日至1月25日期間回大陸。
  • 蔡當局邀請臺商回臺投資難遂其願
    同日,臺灣地區副領導人陳建仁出席大陸臺商中秋聯誼活動時也喊話稱,臺灣經濟正走向正向發展的道路上,臺商應該把握契機回臺進行大投資、大建設,為此海外資金匯回、申報納稅等問題都在加速解決。  蔡當局邀請臺商回臺投資,主要意圖有:首先,呼應美國挑起跟中國大陸打貿易戰和圍堵的策略,爭取美國對其施政乃至選戰的更多、更大、更深的支持。
  • 臺商大舉回臺,為何臺灣企業卻在大陸賺更多?
    美中貿易戰打了2 年,臺商紛紛回流臺灣地區設廠,但從數據看,臺灣企業2020 年出口大陸金額,以及從大陸取得的投資收益卻雙雙創下新高。為何兩者數字互相悖離?數據顯示,大陸大陸持續在狂吞臺灣供應鏈產能。2020 年臺灣出口傳來好消息,全年出口總金額為3,452.8 億美元,打破紀錄為歷年最高。
  • 【臺灣來論】設立自經區與「臺商回臺」,孰重孰輕?
    從「浮誇的臺商回臺投資」起,再談中小企業,又談服務業,我連續幾篇探討經濟面的文章,旨在探究一件事——貿易戰下的臺灣因應,對人民生活會起變化嗎?如果會,又會起什麼變化?自經區與「臺商回臺」,孰重孰輕?兩個議題合在一起看,應該能看出點什麼來。超過兩千億臺幣的臺商回臺投資,能讓受困於低薪與景氣不佳的普羅大眾有感嗎?我認為不能。
  • 蔡英文喪心病狂竟阻止5萬人回臺過年 媒體臺商一片聲討
    據香港中評社報導,全國臺企聯會長王屏生19日表示,隨著春節臨近,大陸很多臺商都在做回臺過春節的準備,臺灣「民航局」近日的突捶表現,讓早已準備回臺過春節的大陸臺商立刻遭受突如其來的打擊。臺灣「民航局」不批准大陸東方航空、廈門航空兩岸春節加班機申請,讓早已購買相關航班的大陸臺商,立刻不知所措。
  • 臺商回臺,國巨陳泰銘跑得快
    臺灣地區政府祭出200億元新臺幣利息補貼,吸引眾多臺商搶回臺投資,從去年下半起,最早喊出回臺投資的科技大咖就是被動元件龍頭國巨,陳泰銘承諾,將在高雄投資
  • 武漢臺胞竟被蔡當局當籌碼威脅大陸!返臺臺商也被冷血開嗆......
    面對嚴峻的疫情,臺當局拼政治卻是不遺餘力。2月3日,首批247名臺胞順利返回臺灣。次日,臺當局對此次運送表示肯定。但是這兩天卻突然改變了態度,原本後續5日和6日還有臺胞春節加班機回臺,但由於首批撤回臺灣的臺胞中有一人確診新型肺炎,臺灣方面陸委會於是表示「5日和6日不會有春節加班機」。換言之,臺當局拒絕接收從湖北回臺的數百名臺灣民眾。
  • 不認同臺當局宣稱的臺商回流效益
    近日,在臺當局祭出租稅、土地、勞力及水電等專屬優惠措施下,臺商回臺投資意願有些提高。根據臺經濟管理部門最新統計,目前臺商回臺投資金額已超過2500億元(新臺幣,下同),數量則高達50家以上。民進黨當局視其為重大政績,擴大宣傳。蔡英文更直接加碼,將今年臺商回臺投資目標拉高到5千億元。
  • 臺媒:兩岸春節加班機票價暴漲五成 臺商稱乾脆在大陸過年
    參考消息網2月5日報導 臺媒稱,兩岸春節加班機風波持續延燒,連帶讓大陸臺商面臨返鄉機票飆漲窘況。據知,目前上海飛臺北機票已漲不少,去年來回機票頂多4000元人民幣,目前已喊到6000元,足足貴五成。大陸航運業者稱,176班加班機被取消,機票自然稀缺,價格必然上漲。
  • 臺「行政院長」陳衝:臺商回臺16家通過審核
    華夏經緯網1月3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行政院長」陳衝今天說,臺「經濟部」已審核通過16家臺商回臺投資申請案,投資金額達新臺幣1500億元,可增加臺灣本地勞工就業人數2.1萬人。據報導,陳衝上午在「行政院會」表示,在「經濟部」及「經濟建設委員會」努力推動下,2012年11月1日啟動的「加強推動臺商回臺投資方案」已獲得初步成果。
  • 《旺報》:還大陸臺商一個公道
    評論分析,續創新高的轉投資獲利表現,以及明確且快速的方向調整,清楚說明臺商不只沒有放棄大陸市場,反而更加投入以因應情勢變化。這跟前些時候大陸美國商會所做的投資調查結果,幾乎完全吻合。根據美國商會的調查,有高達6成以上的美商表示,大陸還是全球最好的3個投資地點之一,即使中美貿易戰造成大陸經營成本提高,但相較於其他新興市場而言,大陸的競爭優勢並未因此出現大幅下滑,多數美商仍願意持續耕耘大陸市場。換句話說,不管是臺商或美商,投資主要還是在於成本效益的考慮,政治因素頂多只是一個短期幹擾項而已。
  • 《闖蕩——臺商的大陸創業夢》紀錄片在臺首映 主角現身籲臺青到...
    《闖蕩——臺商的大陸創業夢》紀錄片在臺首映 主角現身籲臺青到大陸闖蕩 2017-09-06 19:20:2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
  • 「臺商春節泡泡」難成行 留大陸過年成趨勢
    據臺灣媒體報導,日前,臺灣海基會和陸委會預計,今年從大陸返臺過年的臺胞僅兩萬多人,不到往年的三分之一,且數字還有可能往下降。
  • 蔡英文這回闖禍了!不準臺灣人回臺,還想要對大陸出手?
    編輯:玫瑰蔡英文當局阻止大陸臺商回鄉遭非議這次新冠病毒疫情發生後,大陸在疫情防控工作量非常大的時候,也是非常重視在大陸的臺灣人利益。2月初就完成了首批湖北臺胞返臺。這批返臺的247名臺胞在登機前均就自身健康狀況作出書面承諾,並聲明要規定接受檢疫排查。臺灣當局最初還是表示感謝,但是幾天後卻改口說回到臺灣的247人中有3人發燒、1人被確診為患者。但是臺灣當局卻始終不敢公開這名確診臺商的基本信息及病情狀況。所以就大肆的進行政治操作,阻礙拖延在鄂臺胞返鄉。其實臺灣當局所宣傳的信息和事實非常的不符合。這也引起了社會的批判。
  • 大陸臺商返臺12天後確診 臺當局:可能是臺灣本土病例
    (觀察者網訊)臺灣防疫部門發布消息稱,島內今日新增兩例境外輸入新冠肺炎病例,其中一人為浙江臺商。不過臺灣防疫部門在今天下午的記者會表示,由於這名臺商是入境十二天後發病,「雖然機率小,但確實可能是臺灣本土病例」,臺灣防疫部門將培養病毒,查清病毒序列是否與大陸流行病毒株相似。
  • 國臺辦:大陸是臺商臺企投資興業的最佳選擇和最大機遇
    國臺辦:大陸是臺商臺企投資興業的最佳選擇和最大機遇 2020年12月16日 11:19: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灣東森電視臺記者:在今年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上,有臺商受訪提到,今年在大陸上市臺企有7家,明年有望可以達到20多家。根據我們最近民調,臺灣有72%的民眾擔心臺灣未來經貿發展會受到沒有加入RCEP的影響,請問發言人怎樣解讀這種差異。謝謝。  朱鳳蓮:你提到在大陸的臺商臺企和島內的民眾對於兩岸經濟的發展存在一個認知的差距。
  • 國民黨2016選情低迷 臺商返鄉投票意興闌珊
    圖為朱14日出席全臺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座談會。(圖片來源:臺灣《旺報》)  中國臺灣網12月15日訊 臺灣《旺報》報導認為,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國民黨選情低迷,不少臺商因此對返鄉投票意興闌珊。國民黨參選人朱立倫14日喊話,希望看到沉默的力量出來投票,不僅是臺商,還有每一位臺灣民眾,只要大家看清楚政策,願意出來投票,就是民主的好事。
  • 臺灣社會敵視大陸臺商已成風
    部分媒體仍以「臺商包機」稱之,甚至有些名嘴刻意帶風向,指陸方檢疫不力,如同縱放臺商通過返臺擾亂臺灣防疫。這種言論居然有市場,說明臺灣敵視大陸臺商已成風,而抹煞後者對臺灣經濟的貢獻,無異於自挖牆腳,恐怕會大傷臺灣整體利益。
  • 「莞香花飄臺」東莞臺商發展歷史展在臺中開幕
    華夏經緯網7月25日訊:據臺灣《工商時報》報導,由東莞市臺商投資企業協會(簡稱東莞臺商協會)、東莞市臺胞臺屬聯誼會,及東莞市莞臺經濟文化交流中心聯合主辦的「莞香花飄臺」東莞臺商發展歷史展,24日在臺中世貿中心一館開幕,展期至8月2日。
  • 臺商投資額增五成 學者指大陸疫情防控佳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非接受中新社採訪時指出,大陸是世界範圍內疫情防控最好的地區之一,臺商投資額大幅增長與大陸復工復產速度領先及兩岸在電子等產業上的密切聯繫有關。「投審會」數據還顯示,11月臺資赴大陸投資為58件,同比減少6%,但金額同比增71%,達8.97億美元,為連續六個月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