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商大舉回臺,為何臺灣企業卻在大陸賺更多?

2021-01-18 嗷嗷財經

美中貿易戰打了2 年,臺商紛紛回流臺灣地區設廠,但從數據看,臺灣企業2020 年出口大陸金額,以及從大陸取得的投資收益卻雙雙創下新高。為何兩者數字互相悖離?

數據顯示,大陸大陸持續在狂吞臺灣供應鏈產能。

2020 年臺灣出口傳來好消息,全年出口總金額為3,452.8 億美元,打破紀錄為歷年最高。其中以出口大陸與香港的成長幅度最大,高達14.6%,佔臺灣整體出口總金額的43.9%,同樣也創下歷年同期的佔比新高。

一如既往,出口大陸的主要貨品為電子零組件,只是佔比提升到從所未見的55.4%,顯示大陸對臺灣貨需求孔急。

臺企出口大陸總金額「創新高」

耐人尋味的是,2018 年中美爆發貿易戰,陸續帶動臺商返臺投資潮,但臺灣企業2020 年出口大陸的總金額,反而創下新高。

換個角度看,也意味著臺灣對大陸出口倚賴度加深,主因之一正是新冠疫情。

時常往來兩岸的「凱博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上市項目總監發現,2020 年中國管控住疫情之後立即復產復工,年中6 月時訂單就回來了,然後愈來愈多。反觀世界其他國家大多無力管制疫情,連帶影響了供應鏈的運作,無法正常出貨。

於是造成一個有趣的現象──疫情全球爆發之前,因為中美貿易戰,企業把訂單從中國移往海外。疫情發生之後則出現大翻轉,訂單從印度、墨西哥等疫情嚴重的生產基地又移回中國。

長期製作兩岸三地1,000 大臺商排名、「中華徵信所」總編輯劉任特別關注到,兩岸經貿的往來,其實並沒有因為產業鏈移出大陸,而出現重大改變。

同樣是從數據得知,臺灣對大陸投資金額由2010 年後一路下降,由146 億美元的高峰,降至2019 年的41.73 億元,投資金額與件數可說是腰斬再腰斬。

劉任指出,即便如此,也沒有撼動臺灣地區對大陸市場的依賴程度,最好的證明是臺灣上市公司認列的大陸投資收益竟逐年增加。

經過爬梳整理,2010 年上市公司認列大陸投資收益為1,768.86 億元,接續數年皆往上攀升。只有2015 年認列收益下滑到2,121.99 億元,但隔年的2016 年,又再暴增到2,953.92 億元。

臺灣商人從大陸賺到的錢,甚至在中美貿易戰的期間達到高峰。

2018 及2019 年中美貿易戰交火愈趨激烈,但上市公司大陸投資收益卻反向突破3,000 億元大關,分別創下3,684.65 及3,739.76 億元新高。2020 年前三季上市公司大陸投資收益為2,931.70 億元,亦為歷年同期新高。

2020 臺灣在大陸投資收益可能突破4,000 億元

劉任預估,2020 年全年上市公司的大陸投資收益可能將會突破4,000 億元。

「這反映出大陸對臺灣而言,無論是內需市埸或是加工再轉出口,都仍然有利可圖。」劉任說。

無論美中如何爭霸,無論關係好壞,臺灣地區商人聰明地沒有選邊站,而是務實採取「向錢走」的策略方向。

若再繼續深究,臺灣上市公司在大陸的投資收益,以往大多來自於鴻海集團,往往蘋果iPhone 賣得好,大陸投資收益便增長。近年來,這種「一家撐盤」的現象卻有改觀。

舉例而言,當2019 年鴻海的大陸投資收益衰退之時,其他臺灣公司的大陸投資收益依舊往上走,代表臺灣業者雨露均沾,多數能從大陸市場受惠。

臺灣地區應該無法短期內找到取代大陸的新出海口;換句話說,兩岸經貿眼下還難以脫鉤,大陸整體經濟活動持續往上,有助推動臺灣地區經濟成長。

相關焦點

  • 蔡當局邀請臺商回臺投資難遂其願
    同日,臺灣地區副領導人陳建仁出席大陸臺商中秋聯誼活動時也喊話稱,臺灣經濟正走向正向發展的道路上,臺商應該把握契機回臺進行大投資、大建設,為此海外資金匯回、申報納稅等問題都在加速解決。  蔡當局邀請臺商回臺投資,主要意圖有:首先,呼應美國挑起跟中國大陸打貿易戰和圍堵的策略,爭取美國對其施政乃至選戰的更多、更大、更深的支持。
  • 觀察 這一次,還有多少大陸臺商回臺投票?
    臺灣「大選」選情冷清,大陸臺商返臺投票意願也不高;有臺媒報導,這次選舉返臺投票的臺商人數有可能創下近10年來的新低,預估只有10萬人回臺投票,比2012
  • 蔡英文說今年臺商回臺投資能有5千億元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更設下指標,設定今年臺商回臺投資5千億元(新臺幣,下同),「經濟部長」沈榮津則表示有機會上看6千億元。臺灣《中國時報》發表社論指出,看起來將為臺灣帶來龐大的投資與就業機會,經濟前景可期。問題是,實情真的如此嗎?
  • 【臺灣來論】設立自經區與「臺商回臺」,孰重孰輕?
    其三,服務業是中小企業的代表,而臺灣經濟的脊梁骨是中小企業。服務業成為經濟主幹,是現狀,亦是趨勢,理所當然要成為開放的重點,並期望將此產業扶植成未來的出口主力。從「浮誇的臺商回臺投資」起,再談中小企業,又談服務業,我連續幾篇探討經濟面的文章,旨在探究一件事——貿易戰下的臺灣因應,對人民生活會起變化嗎?如果會,又會起什麼變化?自經區與「臺商回臺」,孰重孰輕?
  • 臺灣經濟前景堪憂 在滬臺生看好大陸就業
    據了解,今年大陸高校畢業生有765萬人,創下歷史新高,他們即將步出校門找工作,但全球經濟趨緩,他們將面對史上最嚴峻求職季。上海臺協媒合就職但就算大陸經濟趨緩,成長幅度與總量仍比臺灣大很多!上海市臺胞服務中心與上海臺商協會22日舉辦臺灣青年與臺灣企業的就職媒合會,包括廣達、臺達電、華碩、旺旺、南僑等都參與提供職缺,約200多位臺灣青年報名,而現場來了快300位,相當熱烈。
  • 臺灣社會敵視大陸臺商已成風
    部分媒體仍以「臺商包機」稱之,甚至有些名嘴刻意帶風向,指陸方檢疫不力,如同縱放臺商通過返臺擾亂臺灣防疫。這種言論居然有市場,說明臺灣敵視大陸臺商已成風,而抹煞後者對臺灣經濟的貢獻,無異於自挖牆腳,恐怕會大傷臺灣整體利益。
  • 臺灣企業家揭秘「臺商回流」真相
    全臺工業總會秘書長蔡練生接受中評社訪問時表示,從去年中美貿易摩擦到今年疫情爆發,蔡英文當局一直高喊臺商回流,選前還說臺商有7千億(新臺幣,下同)、8千億回流,其實都是「講講而已」,因為資金都是直接在臺灣投資;而且臺商從大陸撤離的情形也不多,因為已經做好全球布局,而且民進黨當局5缺問題未解,叫愈多的臺商回流,5缺問題愈嚴重。
  • 不認同臺當局宣稱的臺商回流效益
    近日,在臺當局祭出租稅、土地、勞力及水電等專屬優惠措施下,臺商回臺投資意願有些提高。根據臺經濟管理部門最新統計,目前臺商回臺投資金額已超過2500億元(新臺幣,下同),數量則高達50家以上。民進黨當局視其為重大政績,擴大宣傳。蔡英文更直接加碼,將今年臺商回臺投資目標拉高到5千億元。
  • 蔡英文喪心病狂竟阻止5萬人回臺過年 媒體臺商一片聲討
    臺灣前「民航局局長」張國政直呼「荒唐」,痛批砍大陸春節加班機倒底是砍誰,此舉受影響的是要返臺過年的臺灣民眾,蔡當局到底有沒有腦筋。  據臺灣《工商時報》報導,臺企聯常務副會長兼發言人葉惠德表示,臺商如買不到春節直飛加班機,會被迫到澳門或香港轉機,正常上海直飛臺灣1.5個小時,但到上述兩地轉機所需時間則為6小時,整整多出4.5個小時。
  • 「莞香花飄臺」東莞臺商發展歷史展在臺中開幕
    華夏經緯網7月25日訊:據臺灣《工商時報》報導,由東莞市臺商投資企業協會(簡稱東莞臺商協會)、東莞市臺胞臺屬聯誼會,及東莞市莞臺經濟文化交流中心聯合主辦的「莞香花飄臺」東莞臺商發展歷史展,24日在臺中世貿中心一館開幕,展期至8月2日。
  • 臺商:當臺灣窮了怎開口跟大陸談條件
    他認為,民進黨蔡政府面對大陸祭出31項惠臺政策,唯一可以做,就是努力跟大陸和好。 黃良華,曾任第六屆「立委」(2007年不分區遞補)、國民黨第17、18屆中常委,廣東佛山市臺商投資企業協會第二、三屆會長、冠華教育集團總裁、佛山市榮譽市民。
  • 臺商回臺,國巨陳泰銘跑得快
    臺灣地區政府祭出200億元新臺幣利息補貼,吸引眾多臺商搶回臺投資,從去年下半起,最早喊出回臺投資的科技大咖就是被動元件龍頭國巨,陳泰銘承諾,將在高雄投資
  • 臺商陳森田:投資夢想 吸引更多臺灣青年到大陸創業
    臺商陳森田:投資夢想 吸引更多臺灣青年到大陸創業 2020-05-06 19:07:49 山東省委臺港澳辦公室供圖   中新網濟南5月6日電 題:臺商陳森田:投資夢想吸引更多臺灣青年到大陸創業  作者 李欣 陳心如  「我希望能在三年內,與中國50所非高校型的職業學校或者學院合作,培養出200個在新媒體營銷領域的人才,孵化出1萬家創業公司。」
  • 大陸臺商返臺12天後確診 臺當局:可能是臺灣本土病例
    (觀察者網訊)臺灣防疫部門發布消息稱,島內今日新增兩例境外輸入新冠肺炎病例,其中一人為浙江臺商。不過臺灣防疫部門在今天下午的記者會表示,由於這名臺商是入境十二天後發病,「雖然機率小,但確實可能是臺灣本土病例」,臺灣防疫部門將培養病毒,查清病毒序列是否與大陸流行病毒株相似。
  • 怕大陸盜取信息,「淘寶臺灣」被查,臺灣為何如此苛待陸資?
    臺商在大陸投資,除部分以臺灣同胞身份,許多是以第三地名義進行的。據悉,大陸開放臺灣金融機構在大陸從事相關業務後,允許其經營臺資企業的貸款融資等業務,但不能經營以港資或外資名義投資的臺商業務,臺灣金融機構經營範圍受到限制,利益受到影響。於是臺灣方面強烈要求大陸將以第三地名義投資的臺灣企業也認定為「臺資」,使得在大陸的臺灣金融機構可以經營這些「廣義臺商」的業務。
  • 《旺報》:還大陸臺商一個公道
    《旺報》19日頭條發布評論文章「還大陸臺商一個公道」。文中提到,依據中華徵信所最新報告,2019年臺灣整體上市公司認列大陸轉投資事業收益新臺幣3744億元,繼2018年創3695億元歷史新高后再攀高峰,也是近10年來第5次刷新紀錄。事實證明,大陸市場依然甜美。
  • 蔡英文這回闖禍了!不準臺灣人回臺,還想要對大陸出手?
    編輯:玫瑰蔡英文當局阻止大陸臺商回鄉遭非議這次新冠病毒疫情發生後,大陸在疫情防控工作量非常大的時候,也是非常重視在大陸的臺灣人利益。2月初就完成了首批湖北臺胞返臺。這批返臺的247名臺胞在登機前均就自身健康狀況作出書面承諾,並聲明要規定接受檢疫排查。臺灣當局最初還是表示感謝,但是幾天後卻改口說回到臺灣的247人中有3人發燒、1人被確診為患者。但是臺灣當局卻始終不敢公開這名確診臺商的基本信息及病情狀況。所以就大肆的進行政治操作,阻礙拖延在鄂臺胞返鄉。其實臺灣當局所宣傳的信息和事實非常的不符合。這也引起了社會的批判。
  • 「反滲透法」實施,臺商:現在情況不明,不敢回臺灣
    "反滲透法"實施,臺商:現在情況不明,不敢回臺灣如今所謂的"反滲透法"已經全面施行,關於所謂"反滲透法"的實施,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系講座教授陳一新表示:所謂的"反滲透法"順利實施,或許會讓兩岸關係變的更加惡劣。
  • 臺海 臺媒:臺商海霸王集團發聲明支持「一中」震動臺灣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12月5日報導,海霸王集團表示,近期在兩岸關係充滿不確定氛圍之下,不斷有傳聞海霸王集團為綠色臺商,一邊賺大陸錢,一邊回臺支持「臺獨」,為了讓大眾了解事件真相,並為維護集團聲譽,才發表聲明。
  • 臺商稱「上海1年發展,臺灣100年都難追」,臺主持人聽完一臉複雜
    【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上海1年(的發展),臺灣5年追不上」、「現在別說5年了,給(臺灣)100年可能都很難(追上)」…… 9月28日,在臺灣的一檔網絡節目中,節目主持人、資深媒體人陳揮文現場電話連線了一位在大陸工作的臺商,談及兩岸的發展時,這位臺商說出了這些話,讓陳揮文聽完後一臉錯愕,表情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