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hy,排版:肥仔
微信公眾號:芯世相(ID:xinpianlaosiji)
「陳泰銘的野心,遠非炒炒電容這麼簡單。」
進楊福辦公室的時候,辦公桌上還有半桶沒吃完的泡麵,裡面飄著幾個燒到屁股的菸頭。楊福一邊說話,一邊匆忙把泡麵扔進垃圾桶,熟練衝了茶。毛孔能塞進沙子的臉上堆疊著笑,說:「來,喝,抽!」聲音裡也塞著沙子。
楊福是一家深圳的分銷商,2018年吃過虧,上過當。吃陳老闆的虧,上自己的當,年中買入MLCC,價格高點沒拋,漲價前5元/kpcs的MLCC,最終又變成了還是5元/kpcs,但楊福入手的時候已經40元/kpcs。怪陳老闆炒貨,怪自己貪,把自己辛辛苦苦積攢幾年的賠上了。
從此,楊福研究上了國巨,研究上了陳老闆,用小品《功夫》中趙老師的話講:
一個廚師不看菜譜,看上了兵法!
用楊福自己的話講:
一顆韭菜整天不想著茁壯成長,研究起了鐮刀。
楊福邊喝邊說:「這次MLCC缺貨是真缺貨,不像2018年缺貨,2018年是因為貨都鎖在國巨的倉庫和配合的幾家大代理倉庫中造成缺貨的假象。
2019年8月末陳泰銘重掌國巨兵符,馬上就嗅到機會又來了,已經開始默默的招工,準備大幹一場,產能利用率由一成慢慢提升到對外宣稱的三成,至今日產能利用率也剛到5~6成。
目前MLCC交期已經從前段時間的2~4周,變成了14周,這個14周很有玄機,稍後我會跟你講。而MLCC實際價格漲幅也有10%-20%。但這次陳老闆的野心遠不止炒炒電容這麼簡單,國巨已經不是2018年的國巨了。」
2016年,電容市場有幾個重大的消息,TDK、京瓷宣布退出常規型號市場,轉向高端市場;村田全面轉向高端領域,壓縮常規型號產能。
此時低端MLCC價格已經到了接近成本價,不出意外,低端MLCC應該會漲價。而這正是國巨和他的小弟們擅長的。
風口上豬都能飛,更何況是只老狐狸。
陳老闆迎著風,大手一揮買斷了日本貼片設備廠近2年產能(這也為今年的產能利用率較低埋下了伏筆)。進而造成了其他廠商只購買不到設備,無法擴產,也就更不能與國巨競爭。
據臺灣媒體報導,2017第4季積層陶瓷電容(MLCC)佔國巨整體業績比重約60%,MLCC在國巨的地位舉足輕重。
於是,在經過每月一次像大姨媽的漲價後,國巨股價也像坐上了直升機一樣,從2017年初的60元新臺幣,2018年7月4日漲到了最高1310元新臺幣,20多倍的漲幅。
2018年7月6日,CHUAN建國同志鬧了點小情緒。
2018年7月10日,國巨一方面聲稱堅信MLCC會缺貨到2019年,另一方面陳老闆前妻並不信,默默賣出自己手中所持的國巨股票,套現120億新臺幣。這個時候,陳老闆對外聲稱,那是前妻個人理財行為,絕對跟我沒半毛錢關係。
現在回頭來看,確實證明了陳老闆的前妻是不世出的理財天才,賣股賣在最高點,於是乎又有更多的錢,可以多收藏幾幅畫,多買幾瓶紅酒,多養幾隻小馬駒。
同年9月,市場上MLCC現貨價格斷崖式下跌,事實證明,起風了飛得越高,風過後摔得越慘。5元/kpcs還是5元/kpcs,好像什麼都沒發生過,但像楊福一樣沒來得及走掉的人,在他們身上發生了很多,至少有幾個閉上眼總是睡不著的夜晚和幾條抽著嗆嗓子的煙。
事實也證明,狐狸就是狐狸(狐狸在本文是個褒義詞,智慧),風來了進去混混;風要走,提前跑,錢賺了,公司營業額上去了。頂多就是市場上有幾個人罵自己,挨兩句罵又何妨?
喝兩杯小酒,騎著小馬駒拍兩幅畫他不香嗎?
「招不到人」背了鍋
於是那些分銷商囤起來的貨就住在了倉庫,國巨和他小弟們的貨也屯在了倉庫,於是2019年前半年,都在去庫存和裁員。分銷商天天看著庫存想著還得賠多少錢才能出清庫存。2019年9月這時突然陳老闆開始放出消息了,市場預估,國巨方面成品庫存可供周轉天數不足60天。果然陳老闆掌兵符就是不一樣,漲價消息自9月以來,就不停被放出來。
據傳,2019年上半年,雖然國巨一直對外宣稱產能利用率在三成,但行業人士透露,國巨實際產能利用率在一成左右。
為什麼,一成的產能利用率為什麼對外聲稱三成?面子。
我爸出去打麻將,每次回到家都說自己贏錢。
畢竟國巨買斷了日本貼片設備廠近2年產能,CHUAN建國一調皮,自己吹過的牛沒有堅持到最後。哪怕是不開工,也要說三成。能讓別人知道只有一成產能利用率嗎?面子很重要。
2019年8月末陳老闆嗅到機會要來了,開始默默招工,準備大幹一場。
國巨董事長陳泰銘說過,華為公司是國巨的大客戶之一,手機和基站都有供貨(據傳5g基站合格率偏低,損耗很大)。另外,5G手機、汽車,甚至是任天堂遊戲機都會消耗大量的MLCC去,且這些產業都已經開始放量,工廠拼命的下單。
此時的陳老闆想著趕緊招人,且三天兩頭的就要漏個風聲出來周轉天數不足60天…50天…45天….,整體供應鏈中下遊庫存水位都已見底,抓準時機,放好缺貨風聲的新聞,準備大幹一場。
所以國巨是真想招人,很多人錯怪了國巨。
畢竟,單價漲個30%~50%並不算多,而且從2018年的情況來看,由於動作幅度太大,這一年半來,國巨大多時間都在修復客戶關係,漲價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既然如此,不如先把產能利用率提升上去,控制下節奏,先給小代理漲個10%-20%探個水溫,將大型終端客戶關係修補好,還能賺個好名聲。
牛已經吹過了,一成怎麼變成三成?那就對外稱招不到人吧。所以,從9月份到現在一直有新聞稱,國巨招不到工人。畢竟,2018年已經把「人工成本」這個詞用熟悉了,這次用「招不到人」背鍋,熟練。
到了2019年底,國巨產能利用率已經在五成左右,但從目前市場對2020年的預期來看,顯然還有些不夠。在這段時間,楊福覺得國巨依然會開足馬力招人,畢竟需求在那擺著,多招一個人,就能多賺一個人的錢。
陳老闆應該深諳「有可能會發生的事,就一定會發生」的道理,並在此基礎上迭代更新,變成了「有可能發生的事,就想盡辦法讓它發生」。
當所有人都不相信電容會漲價,漲價一定是由於炒貨的時候,電容真真正正漲價缺貨了。據市場消息反饋,在9月份之前,一般1~2周便能調到貨,到了11月底,市場上10系列的電容分開始短缺,分銷商們發現,貨進來的變少了,出去的量變大了,鎖貨。於是,銷商漸漸形成了統一不出貨默契,同時想像著是不是能再靠電容續個2018年的輝煌。
當大部分都在懷疑是不是炒作的時候,近1個月來,接連幾個原廠發函停止接單、產品漲價,頓時把人都整蒙了。與此同時,以前1~2個月能調到的貨,交期也延長到了將近14周。
14周很科學,也即是一季度。
很多二級市場分析師也比較看好MLCC相關公司,但最擔心的是春節過後,產能利用率回歸正常八成左右的時候。2019年第四季度,國巨招了三至四成的工,按照這個進度,只要激勵夠多,再招三成,不是問題。
這個時候,問題就來了,產能利用率上去了,還會缺貨嗎?
從國巨股價走勢來看,說明很多人還是有這些疑慮的,一方面擔心國巨炒作,是假缺貨;另一方面擔心產能利用率回歸正常水平後,不再缺貨。說到底,大家是真怕了,過山車坐起來很容易頭暈。
但陳老闆並不是做電容的,是搞金融的,從楊福研究來看,國巨並不會這麼簡單放任股價下跌。
楊福神秘一笑:「你有沒有注意到,臺灣有媒體報導,華新科不太看好被動件會持續缺貨,招工視情況而定。中國被動件市場都是一家,姓陳,一家人想法會不一樣?」
楊福沉默了一會,接著說:「雖然國巨一直積極在招工,那是因為他另有目的,陳老闆這次不僅要賺利,還要賺名。」
從目前來看,國巨的確一直在積極招工,同時國巨對於漲價一事雖不願表示意見,惟持續困擾在中國農曆年節前後的人力招工不順一事。
憋了一年半後,消息指出,被動元件大廠國巨日前發布通知,將調漲第一季厚膜電阻價格10-15%。此外,由於需求訂單過多,致使產能供應不足,國巨自1月1日起暫停接收厚膜電阻的訂單。
對此,國巨於1月2日回應稱,對於市場傳言不做評論,但公司正在觀察第一季的市場需求,至於價格則交由供需機制決定。國巨表示,就目前來看,第一季需求不淡,不排除有漲價的可能。
外資報告指出,由於市況吃緊,部分MLCC產品價格上漲幅度在10%之內。不過,多數中國MLCC製造商和渠道商認為,今年通用型MLCC價格有望增長30%到50%。
國巨向來不屑回應市場上的傳聞,絕對是一家踏踏實實做實事,開開心心搞金融的公司。除了馬老師,你見過有幾個每天大喊大叫,我要做第一,能做成功的?董小姐和老羅都證明了這一點,陳老闆明白這一點。
2019年11月12日,國巨與美國基美公司KEMET同時宣布,雙方已達成最終協議,由國巨以每股27.20美元的價格,現金收購基美所有已發行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數,總交易金額約為16.4億美元、約500億元臺幣,若含承接基美所有債務則共約18億美元。這裡的重點是「現金」,國巨還是很有錢的。
曾有記者問陳泰銘,國巨有沒有被大陸企業併購的可能。陳泰銘自信地回答:「有這個壓力,但不認為大陸任何一家被動組件公司有能力買國巨,因為國巨比他們大太多了。」
從國巨2019年Q3的財報來看,上圖只反映了一部分,我們習慣稱的「國巨電子」已經變成了「國巨集團」。
2017第4季度MLCC佔國巨整體業績比重約60%,2019年收購基美前,國巨營收以三大產品組成,積層陶瓷電容器(MLCC)佔32%、晶片電阻(R-Chip)佔28%、無線元件(Wireless advanced componets)佔32%;併購基美後,產品線擴增至六項主產品,分別為電容佔20%、積層陶瓷電容器佔30%、晶片電阻佔15%、無線元件佔17%、電磁佔8%、薄膜元件7%。
國巨目前為全球最大的晶片電阻供應商,市佔率達34%;然而在MLCC市佔排名依序為三星電機(SEMCO)、村田(Marata),國巨與太陽誘電(taiyo yuden)並列第3,併購基美後,將正式躋身前三大供應商。
MLCC從國巨主要的營收來源,變成了「之一」,當然電阻也是「之一」。用這些撬動整個國巨的大盤才是陳老闆最想要的,這也是國巨的野心。這家公司,從來不只是想做做容阻那麼簡單,資本運作才是這家公司最想做的。
近日,國巨旗下分銷商國益發布漲價通知,旗下電阻廠旺詮停止厚膜電阻接單。據市場供應鏈專業人士透露,目前國巨七成左右的貨供給大廠,三成左右的貨散給代理商,大廠價格不漲,代理還是要漲的。這就像是個伏筆,為MLCC埋個伏筆;也是個敲門磚,2018年欠下的「債」太多了,給自己留個敲大廠門的磚。
國巨不會帶頭漲價,但小弟們能不能控制住發漲價郵件的手,就不是國巨和陳老闆能夠控制的。
這一次,國巨既要裡子,又要面子。
春節後MLCC大廠產能是不是能夠滿足需求?這個問題好像有點頭緒了,國巨或許能,但是兄弟廠就不一定了。MLCC整體產能或許會策略性增長,要增長,要賺錢,但是很有可能會恰到好處的增長。
尾聲
據楊福透露,目前華新科由於產能吃緊,客戶需要搭配特殊型號產品(20%-30%比例)才能下單成功。如果只下單常規電容,很可能會被卡住訂單,且即使下了單,交期也可能會被拉長。
從大廠村田來看,由於目前手機訂單量增多,原本只針對小尺寸(0201)電容的限制出貨,現在已擴展到各個尺寸都有,即下單數量無法一次給足,採取配額制,由原廠決定每次出貨量。
在煙霧繚繞的辦公室,楊福最後跟我說:「前兩年,楊baby素顏前往醫院,讓醫生證明自己沒整容。不管整過沒有,反正我是覺得就是天天拿神仙水當白開水喝也難有那麼大變化。
要我說,微整容根本不算整容。
就像MLCC一樣,這麼好的機會,你覺得國巨能會錯過?微炒一下,根本不算炒,泡沫也是市場真實需求。」
推薦閱讀
▼
請戳右下角,給我一點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