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2022年國巨MLCC月產能將達千億顆,穩居全球第三

2021-01-13 愛集微APP

集微網消息,據臺媒中央社報導,被動元件大廠國巨集團位於高雄的大發三廠預計於本月14日舉行開工典禮,業內人士預估該廠將於2022年下半年竣工。屆時國巨MLCC月產能可望再增加200億顆,總月產能達1000億顆。

圖源:網絡

據悉,國巨正積極擴充MLCC產能,至今年年底,國巨MLCC月產能可達600億顆,加上併購基美的月產能200億顆,新國巨集團今年年底MLCC月產能可達800億顆。

另外,加上其大發三廠的200億顆,屆時國巨集團仍穩坐全球第3大MLCC供應商的位置,僅次於日本的村田製作所和韓國的三星電機。

此前,業內人士預估新國巨集團今年營收可超過650億元新臺幣(單位下同),創歷史新高,毛利率可逼近38%,稅後淨利潤利估在112億到113億元區間,年增62%到63%,創歷史次高,每股稅後純益可超過25元。

(校對/零叄)

相關焦點

  • 臺媒:疫情衝擊MLCC龍頭村田製作所!國巨、華新科或迎轉單
    集微網消息(文/holly),日前據集微網報導,4月5日,全球被動元件龍頭村田製作所首度出現員工確診新冠肺炎,並宣布旗下福井工廠停工3天;4月14日,村田旗下生產子公司雲井村田製作所宣布一名員工於13日確診感染新冠肺炎,該子公司在4月14至16日期間停止運營;而在4月25日,村田富山工廠的一名一線操作員也被確診
  • 傳國巨為保MLCC訂單,砍價兩成
    據臺媒經濟日報報導,鑑於三星集團旗下、全球第二大被動元件積層陶瓷電容(MLCC)廠三星電機海外工廠陸續復工,產能逐漸開出,且價格比國巨等臺廠低一至五成,加上其不排除有再降價搶市的可能,傳國巨為此降價兩成以確保訂單,等於將上半年漲價的幅度吐回一半。
  • 國巨漲價50%,疫情將如何改變MLCC走向?
    全球知名MLCC廠商國巨此前宣布價格上調,這也就引起業界人士的疑問,疫情對MLCC價格上漲的影響有多大? 事實上,早在春節之前,MLCC廠商庫存就已經處於低位,也有部分廠商那時就已經開始漲價,此次疫情造成復工拖延,補貨困難,預計未來將加速MLCC漲價態勢。 國巨調漲50%,風華、三環暫未漲價!
  • 國巨降價60%!MLCC市場價格戰即將開啟
    集微網消息,近日,一則國巨為保訂單降價兩成的消息,引起了業內廣泛關注。 據臺灣經濟日報報導,全球第二大被動元件積層陶瓷電容(MLCC)廠三星電機海外工廠陸續復工,目前總產出已大增約25%,且價格比國巨等臺廠低一至五成,未來不排除再降價搶市。
  • ...SEMI:12英寸晶圓廠投資激增,中國產能在全球佔比將迅速上升
    【芯視野】FPGA「易幟」之後2.SEMI:12英寸晶圓廠投資激增,中國產能在全球佔比將迅速上升3.華為助攻,SK海力士第三季度淨利潤飆升118%4.外媒:中國大陸到2030年將成世界上最大半導體產地5.摩根史坦利:國巨擴產不會使被動組件供過於求6.高通、博通等公司推動 臺積電28nm產能罕見滿載7.晶片製造從歐美轉向亞洲
  • 國巨:產能利用率倍增至60%,長約漲價
    供應鏈透露,已有四、五十家以國巨作為主要被動元件供應商的大廠,已將過往向國巨拉貨約五成的比重改為長約,期限從籤約日為期一年,由於合約價已鎖定,將可確保國巨獲利,降低未來大環境可能的風險。產能利用率倍增至60%另外,據外媒報導,國巨調升報價之際,全力增產衝刺商機,現階段產能利用率已由首季低檔的30%倍增至60%。
  • 被動元件供需趨緊,國巨MLCC、電阻2021年Q2或迎兩波漲價?
    Fiaesmc「一哥」11月中就釋出供給趨緊信號國巨日前表示,由於農曆年前在廠區招工不易,將盡全力維持穩定的產能利用率,以滿足客戶端需求,但仍無法提升成品庫存水位。Fiaesmc至於缺工方面,更早之前,國巨董事長陳泰銘在11月中旬就曾表態,今年由於疫情招工難度更大,導致產線缺工情況嚴重,產能利用率提升有限,僅80%以上緩慢爬升。說到訂單產品供應方面,他則強調「在農曆年前不會有問題,」但產品庫存天數低於60天, 大概農曆年前都沒辦法補上「。當時有業者分析,國巨方面正釋出供給有限的信號,預計農曆年後,將照「慣例」調升報價。
  • MLCC第三波漲價潮要來?三星、國巨、風華大規模擴產
    不過,分析稱,為了穩定料源,下遊系統廠早在今年4月第1波調漲後就開始全力鞏固料源,避免缺料無法出貨,因此,就算漲價,幅度也不會太大。如果再調漲,對於小廠的影響將較大。國巨今年4月宣布,調高MLCC0603以上尺寸及晶片電阻產品售價,其中,MLCC調幅約8-10%,晶片電阻漲幅約5%;緊接著6月底又宣布第二波調漲,平均漲幅高達15-30%,同時部分產品的交期更拉長到六個月。
  • 華新科、國巨受MLCC市場回溫影響 業績觸底回升
    被動組件廠第三季季報由華新科拉開序幕,自結第三季每股稅前盈餘4.26元,法人估其每股稅後純益3.4~3.5元,累計前三季已經賺進11元;而國巨上季營收重返成長,本季獲利估近半個股本,累計前三季賺近14~15元,MLCC雙雄上季獲利連袂觸底回升,前三季獲利已逾一個股本,2019年的獲利仍屬電子業A段班。
  • 國巨保訂單傳MLCC砍價二成
    三星集團旗下、全球第二大被動元件積層陶瓷電容(MLCC)廠三星電機海外工廠陸續復工,目前總產出已大增約25%,且價格比國巨等臺廠低一至五成,未來不排除再降價搶市,傳國巨為此降價兩成以確保訂單,等於將上半年漲價的幅度吐回一半。
  • 供需趨緊 國巨MLCC、電阻明年二季度或迎兩波漲價(附股)
    華創證券指出,綜合臺媒報導,由於近來被動元件供需吃緊情況持續,某臺系廠商的法人預計國巨有意在明年調漲MLCC和晶片電阻價格。報導稱,一份報告顯示,從供需市況進一步吃緊勢頭明顯,法人預估,國巨標準品MLCC和晶片電阻價格可能在明年第2季可能將各漲5%,營益可望隨產品組合轉好,呈逐季增長態勢,主要原因有四:一是原廠和分銷商庫存天數不足45天,低於正常水準;二是由於疫情,今年的缺工情況預計會持續到明年,產線稼動率提升十分有限;三是由於各種原因導致的部分規格產品交貨期延長;最後是因為5G手機需求穩中有升、且車用電子需求復甦,以及
  • 華新科大馬廠染疫停產,利好國巨系
    而華新科大馬工廠一停工,必然將對電阻供給面造成影響,產生市場新的缺口,不少訂單將會轉給國巨、大毅與奇力新等廠商。畢竟全球電阻市場排名第一的是國巨集團,電阻產量佔全球產量比重約34%,第三大廠為電阻廠大毅,市佔約為15%。華新科的全球電阻產量佔比約18%,排名全球第二。
  • 村田福井工廠停產:MLCC漲價潮又要來了?
    截至2月底之時,村田在無錫市等地的4座工廠雖然已全部復工,但是員工的復工率也僅有5成,產能也受到了影響。國巨蘇州廠3月的稼動率也僅恢復至50%,而該廠佔國巨集團產能比重高達70%。現在如果村田在日本的MLCC工廠生產也持續受到影響,那麼無疑將威脅全球高端MLCC的穩定供應,從而推動MLCC價格的持續上漲。
  • 奇力新厚膜電阻漲60%,國巨漲價路上大家都在賭!
    奇力新:我賭上對車了,厚膜電阻漲60%或許是看大佬國巨一個人漲價太孤單,奇力新在評估了訂單和市場反應後果斷上了車。3月1日,奇力新旗下電阻公司旺詮突然宣布,即日起針對大中華區直營客戶及代理商調漲報價,漲幅達60%以上。
  • 國巨或成大贏家
    這種傳感器全球能做的公司也不多,目前索尼在全球CIS營收市佔率約42%,韓國三星佔比約2成,豪威佔比約10%,安森美佔比約5%,意法半導體佔比約4%。 市場傳出CIS晶片供不應求,主要是智慧型手機拉貨需求大增,鏡頭數增加到3顆以上,此外,車用CMOS感測元件需求持續增長。
  • MLCC供需趨穩,外資看好國巨高增長
    美系外資最新報告指出,看好國巨與基美(Kemet)整合之後的綜效,MLCC市場也整體向上,目標價已喊到540元,但還是有些問題需要注意。報告指出,國巨與基美的整合將鞏固其高端MLCC的市場,並提高了獲利的穩定性,但須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產品都像MLCC一樣獲得正增長。
  • 被動元件或提前漲價 國巨系成最大贏家
    電阻原材料大漲 據臺媒經濟日報報導,日前,電阻上遊材料氧化鋁陶瓷基板龍頭潮州三環訂單爆滿,但面臨招工不易與原料上漲等多重因素,近期正式對電阻等主要客戶調升合約報價逾15%,開出被動元件產業鏈漲價第一槍。 潮州三環是全球氧化鋁陶瓷基板龍頭,第二大是日商丸和(Maruwa),第三大是臺廠九豪。
  • 國巨的野心
    2019年9月這時突然陳老闆開始放出消息了,市場預估,國巨方面成品庫存可供周轉天數不足60天。果然陳老闆掌兵符就是不一樣,漲價消息自9月以來,就不停被放出來。據傳,2019年上半年,雖然國巨一直對外宣稱產能利用率在三成,但行業人士透露,國巨實際產能利用率在一成左右。
  • 馬尼拉封城或促MLCC需求上漲 國產替代的重大利好?
    3月16日,據臺灣媒體報導,菲律賓馬尼拉自昨日起,所有往返大馬尼拉市的陸、海、空運輸全部停止,即封城一個月。馬尼拉的封城,進而也對相關電子元器件市場造成衝擊,畢竟,馬尼拉作為全球知名的MLCC工廠聚集地,資料顯示馬尼拉工廠佔MLCC大廠村田產能的15%,佔三星電機產能的40%。
  • 【行業亮點】今年臺灣PCB產值將達1.25萬億新臺幣,年增20%;PCB大廠欣興電子擬增加ABF載板產能
    據臺媒《經濟日報》報導,桃園市長鄭文燦指出,臺灣地區PCB廠商在臺的產值約為6000億元,其中60%-70%在桃園,PCB是產業中不可取代的部分,今年雖有缺水缺電挑戰但整體仍成長20%。據了解,TPCA此前的數據顯示,第三季度中國臺灣廠商兩岸PCB產業產值達2214億元,為歷年同期最高,ABF載板供不應求、iPhone新機拉貨BT載板推升IC載板產值創下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