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調色師的「巡禮之年」

2021-02-19 音樂之友

青年鋼琴家王超對我來說是一次難忘的發現,三年前,他剛剛斬獲諾曼第歐洲鋼琴大賽桂冠,偶然的機緣,他和父親一起來到我當時主持的音樂沙龍,坐在貝森朵夫琴前,他隨手一彈,德彪西、李斯特立刻以一種撲面而來的清新、優雅、細膩把我迷住。看起來有些瘦弱的小帥哥,怎會擁有如此沉穩的底氣和成熟的控制力,他的琴聲和他的人一樣乾淨,內向,還略帶羞澀,正像蕭邦、拉威爾一樣,有著與生俱來的憂鬱氣質。

▼ 王超演奏《蕭邦四首馬祖卡,Op.41》

王超沒有急於回國發展,而是繼續在柏林藝術大學隨名師深造,拿到碩士學位之後,又即將拿下博士學位。記得年初王超回來過春節,我正好有一個音樂沙龍舉辦,王超欣然接受了我的邀請,但後來他感冒了,可以說是以一種比較痛苦的慘象在沙龍現身,但他還是彈了質量極高的半個小時,有李斯特,有蕭邦,當然還有他特別鍾愛的蒙波。值得一提的是,當時在場的有幾位藝術歌曲愛好者,興之所至想唱舒伯特和舒曼,他們帶來了譜子,王超欣然為他們伴奏,把當晚的沙龍氣氛推向頂點。結束的時候,我們有人要送他,他說已經打電話讓一位親戚來接了。王超無論從琴藝還是音樂家氣質都給我們留下極好的印象。

2016 年,王超終於開啟了在中國大陸的巡演,因為主打曲目是李斯特的《旅行歲月》(我更喜歡「巡禮之年」的譯法)和西班牙作曲家蒙波的三首《風景》。我期待的一天到底盼來了,雖然我以為上海交響音樂廳的氣氛可能會更好,但我最終還是選擇了北京的中山音樂堂,因為這裡是很多鋼琴家的福地,在自己出生的城市舉辦首場音樂會,他是不是更有「吼」住全場的信心?

看起來更像是開胃小菜的海頓 D 大調(XVI/24)被王超彈出了中國人極其少見的淡雅、平和、透明、雅致,無論分句、呼吸、質地、色彩都暗合中和之道,此時的王超有點旁若無人了,他成功地把琴彈給了自己,彈給了知音。最近幾年我聽海頓比較多,就單曲而言,可能會推崇多位大師,但每每聽了魯道夫·布赫賓德的全集版本,都特別喜歡他的功力平均分配,整體性非常符合海頓的境界。雖然只聽了王超一首,卻以為王超的詮釋理念走的差不多是布赫賓德的路數。

▼ 王超演奏《海頓 D 大調鋼琴奏鳴曲,Hob.XVI/24》

王超的李斯特有點像法國鋼琴家米歇爾·貝洛夫,既舉重若輕,又將吃重的技巧儘可能化於無形,他孜孜以求的仍然是音色和意境的塑造,通過細膩的色彩處理,深入到作曲家的內在世界,撫今追昔,獨自愴然。他的《威廉·泰爾禮拜堂》全無宗教意味,卻充滿沉鬱的思索和高揚的遐思。這是一首很難吸引聽眾注意力的曲子,但王超選定此曲,無疑充滿自信,因為這是他的最愛,也是他的擅場。他的《瓦倫城之湖》繼續在音色的變幻上做足筆墨,呈現出來的聲音如漫天水珠,淅淅瀝瀝,光怪陸離,此刻,真想吟一首拜倫的詩篇。樂曲中間稍有停頓,觀眾居然保持靜默,沒有掌聲,所以《泉水邊》的進入正如上一曲的延續,節奏稍微歡快,寧靜似被打破,但很快王超又把音色調了回來,幾個變奏各具情趣,鋼琴家也好,調色師也罷,都呈現了最好的狀態。在這樣的聽覺體驗下,《奧伯曼的山谷》突然變得晦澀起來,我們在想像山谷的風景,但音樂中的嘆息和苦悶總是直入內心,妨礙了眼睛,阻滯了耳朵,還是用心來聽王超吧,他的一唱三嘆,不僅老到,而且清澈,這是年輕人的思考,卻有著深厚底蘊的眼界。《奧伯曼的山谷》猶如催眠,而《日內瓦的鐘聲》則似夢幻,如一泉清流,滌蕩憂傷,祛除煩惱,周身洋溢著喜悅,迎來幸福的凱旋。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試聽

相關焦點

  • 鋼琴之王——李斯特重要作品全集(送《巡禮之年》精美布包)
    李斯特六歲起學鋼琴,先後是多位鋼琴名家的弟子。十六歲定居巴黎。李斯特將鋼琴的技巧發展到了無與倫比的程度,極大地豐富了鋼琴的表現力,在鋼琴上創造了管弦樂的效果,他還創建了背譜演奏法,他也因在鋼琴及以上的巨大貢獻而獲得了「鋼琴之王」的美稱。李斯特幼年即為神童,9歲時舉行第一場鋼琴獨奏會。
  • 村上春樹與李斯特的《巡禮之年》
    ——村上春樹《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色彩を持たない多崎つくると、彼の巡禮の年),是村上春樹於2013年出版的長篇小說。故事說的是五個高中時期的死黨,雖然資質個性各不相同,不過卻都有著崇高的理想,建立了像五角形一樣的緊密關係。在大二那年,多崎作在莫名所以的情況下被其他四人斷絕關係,使他痛不欲生的熬過了只想死的半年。
  • 布倫德爾 解說並演奏李斯特《巡禮之年》
  • 「朝聖」的意義是什麼丨布倫德爾解說並演奏李斯特《巡禮之年》
    李斯特在他的《巡禮之年》(另譯《旅行歲月》《旅遊歲月》)樂譜前頭,寫下了這樣一段序言,說明這些音樂的主觀創作來由。     「巡禮」(pilgrimage),是一個原本帶有強烈宗教意味的字眼,通常在中文裡翻譯作「朝聖」。
  • 夢特嬌 | 色彩豐富的的巡禮之年
    ——村上春樹《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李斯特的鋼琴曲《Le Mal du Pays》(巡禮之年)如河流般貫穿全篇,古典樂元素在情節與情緒的渲染中透著靜謐連綿的力量。「巡禮之年」,不僅是對人生的俯瞰,也暗喻了一種「時間性」。被賦予不同顏色的人物,暗含不同特質,圍繞著「沒有色彩」的主人公「多崎作」的人生。
  • 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武漢愛樂樂團第十屆鋼琴巡禮首演成功
    武漢愛樂樂團於1993年正式掛牌成立。作為華中地區最早建立的交響樂團,樂團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已躋身中國優秀職業樂團前列。2020年09月05日晚,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武漢愛樂樂團第十屆鋼琴巡禮首演成功,武漢愛樂樂團邀請您走進琴臺音樂廳,感受琴鍵舞動的別樣韻律;
  • 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武漢愛樂樂團第十屆國際鋼琴巡禮之二
    2020年09月11日晚,武漢愛樂樂團第十屆武漢國際鋼琴巡禮,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音樂會之二,在武漢琴臺音樂廳,武漢愛樂樂團在指揮家劉鵬先生的帶領下,攜手青年鋼琴家袁芳演奏的貝多芬降B大調第二鋼琴協奏曲 作品 19
  • 武漢愛樂樂團第十屆武漢國際鋼琴巡禮鋼琴家陳薩壓軸閉幕式演出
    2020年09月25日、09月29日,武漢愛樂樂團攜手鋼琴家陳薩,壓軸演出第十屆武漢國際鋼琴巡禮,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閉幕式音樂會;早在利茲、蕭邦、範·克萊本國際鋼琴大賽中的出色亮相和斬獲佳績已為她打開了國際演奏生涯的道路,越來越多的觀眾在傾心於屬於陳薩的聲音。2020年09月25日晚,武漢愛樂樂團攜手鋼琴家陳薩,在武漢琴臺音樂廳壓軸演出第一場閉幕式音樂會。
  • 周一晨讀 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
    他後來發現沙羅也許另有所愛,也願意努力去爭取她的感情。同沙羅和多崎作相比,白沒有走過人生的低谷,她美麗而脆弱,曾經光彩奪目,但漸漸失去了生命的光輝,最後孤獨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小說標題中的巡禮之年是李斯特創作的鋼琴作品集,分別是第一集《瑞士遊記》、第二集《義大利遊記》和補編的《第三年》。
  • 調色師一周4店連開背後有何不同?
    《化妝品財經在線》剛剛開始的廣東省線上跑市場調研之中,廣州、深圳、佛山多地代理商、門店反饋說,疫情讓化妝品夫妻老婆店毫無招架之力,個體經營戶難以為繼,多數門店今年沒有拓店計劃。 疫情之下,加速擴張;逆勢而上,方顯魄力。除了拓店速度,THE COLORIST調色師在演化過程中又有什麼新變化?
  • 一錘定音——鋼琴調音師的秘密
    鋼琴調音的基本功能通常並不為人所知,鋼琴調音師作為幕後英雄,他們不應當被忽視。 我們在日本東京的三得利音樂廳,與調音師倉田直彥(Naohiko Kurata)交談,他是三得利音樂廳施坦威鋼琴的專門調音師。
  • 「聖地巡禮」人氣之謎
    真正親臨取景地,去尋找動漫中出現中的場景,給人一種玩推理遊戲的感覺,使得聖地巡禮多了一重樂趣,更吸引人去探索。除了聖地巡禮能夠給人有一種玩推理遊戲的感覺外,聖地巡禮能夠突然流行起來的原因一定要加上網絡社交網絡的流行。這種推理遊戲般的感覺如果少了和志同道合的人的討論是不是會使樂趣少了很多呢?粉絲之間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
  • 你好,自己:村上春樹《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
    《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作者: [日]村上春樹
  • 劉武力 | 《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總之歲月漫長,然而值得等待
    多崎作是這本小說主人公的名字,《巡禮之年》呢,既是李斯特的一組鋼琴曲,也是指多崎作在36歲那一年裡,對自己生命過往中一個重大謎團的追尋和對未來人生中一種上下求索的準備。36歲,是本命之年,不同於24歲時的青春熱血和48歲時的鞭長莫及,這個承上啟下的本命之年,也是多崎作認識自己本來面目的重要人生節點。
  • 鋼琴調音師徐宜正:找回「偷跑」的旋律
    徐宜正從四歲開始練琴,大學畢業於山東藝術學院,學的也是鋼琴專業,現在是一位鋼琴老師。他從2013年開始接觸鋼琴調音工作,利用空閒時間為自己的學生調琴。 維修、整理、調音是鋼琴調音的三大項。怎樣的調音師才算一個好的調音師?
  • 英鋼琴調音師在一鋼琴中發現大量金幣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3月16日報導,2016年聖誕節前夕,英國什羅普郡的一名鋼琴調音師在一架待修的老式鋼琴裡發現了一大堆金幣。這堆金幣可能藏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據悉,這架鋼琴造於1906年,2016年被其主人送來調音,隨後一名鋼琴調音師在該架鋼琴裡面發現了一堆金幣。據金幣上的日期顯示,這些金幣鑄於19世紀中期到20世紀早期。
  • 一周「意」選:跟隨村上腳步展開巡禮之年
    《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或許正如書名一樣,裡面講述的是一個稍有曲折費解的故事。新浪年度十佳好書,治癒系,7天突破100萬的銷售量,是這部村上小說的一些標籤。由此開始他的「巡禮之年」。而此次引導主人公多崎作踏上旅程的旋律則是弗朗茲·李斯特的《巡禮之年》。當最後一塊拼圖集齊,謎底揭開,十六年前的秘密、十六年間的變化,以及十六年後的結局,都令人唏噓傷痛。
  • 圖看天下 調音師:讀懂鋼琴悲喜的匠人
    在音樂領域,有一種人,花上幾小時只為了調出一個標準的音調,使鋼琴發揮出最完美狀態,他們就是調音師。調音師在用調律扳手給鋼琴調弦本報記者 張建偉攝影報導隨著科技的發展,機械化生產已經普遍存在於人們的生活生產之中,手藝也越來越成為稀缺之物。
  • 【小咖推薦】鋼琴調音師是什麼樣的存在
    大部分的樂器都是演奏者自己調音的,鋼琴卻不是。因為大部分的樂器調音都比較方便,操作不算太難,只要有標準音就能搞定。鋼琴有88個琴鍵,每個鍵都要單獨校準,而且每個音對應的有弦、錘、鍵,好幾個機關。如果不是專業的調律師,幾乎不可能給鋼琴校音。與其說是校音,不如說是修琴。
  • 調色,電影感的煉成
    影像的工藝,電影感的煉成我是1987年入行,入行到現在已經三十年,擔任調色的工作沒有間斷,這並不代表我今天說的都是對的,因為現在調色設備跟環境都在改變。 一成不變的調色方式 我接受的專業教育是很傳統的,先做助理五、六年才做師傅,新的調色人員可能沒有接受這樣的養成教育,但是我也不覺得這是錯誤的,只是很多時候新的調色師會忽略一些基本的東西。 首先,我先簡單說明調色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