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大師Alfred Brendel解說並演奏李斯特《旅行歲月·瑞士、義大利》↓↓
匈牙利著名作曲家李斯特出生於1811年10月22日,逝世於1886年7月31日。
李斯特在他的《巡禮之年》(另譯《旅行歲月》、《旅遊歲月》,Années de Pèlerinage)樂譜前頭,寫下了這樣一段序言,說明這些音樂的主觀創作來由:
這些年,到過許多不同的國家,經歷了許多歷史與詩的聖境;感受到大自然的現象及其景致在我靈魂中激起了強烈的情感,不只是簡單的畫面。在我和外在世界間,有著模糊卻直接的關係,一種難以定義卻在真實不過的連結,一種無法解釋卻也無從否認的溝通。我試圖在音樂中刻畫一些最強烈的感官衝擊與最鮮活的印象。
「巡禮」 pilgrimage,是一個原本帶有強烈宗教意味的字眼,通常在中文裡翻譯作「朝聖」。一個人或一群人,離開自己熟悉的環境,出發去具備特殊意義的聖地,藉由途中經歷的考驗、折磨,證明自己信仰的堅貞,成為一個合格的信徒。這是「朝聖」最主要的意義。
這樣的概念,到了十九世紀,有了重大的轉變。宗教上的聖者、聖城不再具有過去的高度約束力量,可是藉由離開溫暖環境來尋求成長的想法,卻保留下來了。
原本的「朝聖」變成了後來的「巡禮」,其所選擇的目的地不再是宗教上的聖城聖地,其過程要追求的,也不再是宗教上的救贖,而是藉由接近「浪遊」、「壯遊」的心境,讓自己進入各種陌生的奇觀,自然的壯麗威脅,或人文的廢墟荒敗,得以擺脫原本的生命視野限制,變成一個更成熟、更豐富的人。
李斯特的《巡禮之年》,是浪漫主義音樂的重要代表傑作。除了一方面明確反映了歌德與拜倫對於「巡禮」的成長意義,表現為極度個人主觀的音樂紀錄之外,另一方面,這批作品也展示了跨越感官藩籬,追求一種整全感受的潮流影響。
(資料來源:微信公眾號/每晚古典音樂會)
歡迎收聽《田藝苗:古典音樂很難嗎?》5.0期——
「李斯特」拿鋼琴用來決鬥的一代宗師
聽田藝苗老師下周開講李斯特!
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立即訂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