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特1849年完成了一首鋼琴與樂隊的單樂章作品《死之舞》(Totentanz),在樂曲中李斯特運用了著名的《震怒之日》來點睛,收到相當好的效果。1838年李斯特曾在義大利的比薩見過一幅教堂的壁畫,上邊是一個背後長出蝙蝠翅膀的醜老婆子,代表著死神,正揮起大刀,向那些毫無防備,正憂哉全然不知死神臨頭的人們砍去。作曲家由此得來靈感,又將這恐怖荒誕的動機同中世紀的一首詠唱「末日審判」的教會歌曲《震怒之日》(即《安魂曲》格式中的第三樂章《末日經》的由來)聯繫起來,作成這首極富幻想色彩的傑作。樂曲從鋼琴彈出的強有力的「震怒」開始,此後的五組變奏,都是想像力無比豐富,音響上色彩絢麗而效果奇佳的。這支樂曲一開始就是古代羅馬教皇格利高利「最後審判日」的聖歌曲調,沉重有力,象徵著死神降臨的腳步。此後,作曲家用這個曲調變奏出 26個迥異的音樂形象,有的輕快、活潑;有的莊嚴、穩重;有的輝煌、燦爛;有的幽默、有趣;有的優雅、小巧;有的粗魯、笨拙……以此表達各種不同的人,他們無一例外都在走向死亡。作者的主題十分明確:在死亡面前人人平等;不論貧富;不論美醜;不論雅俗、不論信仰、不論等級和社會地位,人人或遲或早總有一死。
這首作品幾乎是李斯特的鋼琴技巧的一個總結和縮影,你能想像到的一切技巧,幾乎都出現在這首曲子裡面。尤其到了後段,各種高深的技巧讓人瞠目結舌,幾乎難到了危險的地步。比如186小節的同音換指、比如412小節連續快速進行的不規則和弦、比如450小節的華彩部分最遠相距達13度的八度大跳(可以上鋼琴上試試這是什麼感覺),比如536小節左手極快的8度旋律,594小節雙手連續橫跨10度的琶音(手小的人還是不要輕易嘗試吧),595小節李斯特特有的「用最短的時間橫掃整個鍵盤」的超技技術,605小節雙手反向八度大跳(據說除了齊默爾曼,其他鋼琴家彈到此處必錯音),609小節極短時間內跨度達三個八度的雙手刮奏……每一個都是非常恐怖的技術。
整首曲子的展開都是基於一個名叫「憤怒的日子」的主題,李斯特像魔術師一樣,將一個普通的主題發展成32個形象各異的變奏,實在讓人無法不擊節讚嘆。曲名雖是《死之舞》,但我覺得李斯特對待死亡沒有半分的傷感和悲觀,反而充滿戲謔、不羈的味道。
許多人對李斯特的這首《死之舞》情有獨鍾。甚至眾多音樂學家也認為其藝術價值超過李斯特的另外兩首鋼琴協奏曲。一來可能是由於艱深技術的震撼力,二來是受李斯特面對死亡這一哲學話題表現出來的超脫不俗的精神境界所感染吧...
弘音藝術鋼琴工作室歡迎您!
——想學習真正的鋼琴演奏請聯繫賀老師:
電 話:13051967603 /13581670807(此號下午4點前聯繫)
微 信:賀老師個人號13581670807
地 址:北京朝陽區 管莊 北京新天地
喜歡「賀老師音樂頻道」嗎,喜歡的話把它推薦給您身邊的朋友吧:長按下面二維碼,「點擊」發送給朋友或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