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老師音樂頻道:Valentina Lisitsa演奏李斯特《死之舞》

2021-02-08 賀老師音樂頻道



李斯特1849年完成了一首鋼琴與樂隊的單樂章作品《死之舞》(Totentanz),在樂曲中李斯特運用了著名的《震怒之日》來點睛,收到相當好的效果。1838年李斯特曾在義大利的比薩見過一幅教堂的壁畫,上邊是一個背後長出蝙蝠翅膀的醜老婆子,代表著死神,正揮起大刀,向那些毫無防備,正憂哉全然不知死神臨頭的人們砍去。作曲家由此得來靈感,又將這恐怖荒誕的動機同中世紀的一首詠唱「末日審判」的教會歌曲《震怒之日》(即《安魂曲》格式中的第三樂章《末日經》的由來)聯繫起來,作成這首極富幻想色彩的傑作。樂曲從鋼琴彈出的強有力的「震怒」開始,此後的五組變奏,都是想像力無比豐富,音響上色彩絢麗而效果奇佳的。這支樂曲一開始就是古代羅馬教皇格利高利「最後審判日」的聖歌曲調,沉重有力,象徵著死神降臨的腳步。此後,作曲家用這個曲調變奏出 26個迥異的音樂形象,有的輕快、活潑;有的莊嚴、穩重;有的輝煌、燦爛;有的幽默、有趣;有的優雅、小巧;有的粗魯、笨拙……以此表達各種不同的人,他們無一例外都在走向死亡。作者的主題十分明確:在死亡面前人人平等;不論貧富;不論美醜;不論雅俗、不論信仰、不論等級和社會地位,人人或遲或早總有一死。


這首作品幾乎是李斯特的鋼琴技巧的一個總結和縮影,你能想像到的一切技巧,幾乎都出現在這首曲子裡面。尤其到了後段,各種高深的技巧讓人瞠目結舌,幾乎難到了危險的地步。比如186小節的同音換指、比如412小節連續快速進行的不規則和弦、比如450小節的華彩部分最遠相距達13度的八度大跳(可以上鋼琴上試試這是什麼感覺),比如536小節左手極快的8度旋律,594小節雙手連續橫跨10度的琶音(手小的人還是不要輕易嘗試吧),595小節李斯特特有的「用最短的時間橫掃整個鍵盤」的超技技術,605小節雙手反向八度大跳(據說除了齊默爾曼,其他鋼琴家彈到此處必錯音),609小節極短時間內跨度達三個八度的雙手刮奏……每一個都是非常恐怖的技術。

整首曲子的展開都是基於一個名叫「憤怒的日子」的主題,李斯特像魔術師一樣,將一個普通的主題發展成32個形象各異的變奏,實在讓人無法不擊節讚嘆。曲名雖是《死之舞》,但我覺得李斯特對待死亡沒有半分的傷感和悲觀,反而充滿戲謔、不羈的味道。




許多人對李斯特的這首《死之舞》情有獨鍾。甚至眾多音樂學家也認為其藝術價值超過李斯特的另外兩首鋼琴協奏曲。一來可能是由於艱深技術的震撼力,二來是受李斯特面對死亡這一哲學話題表現出來的超脫不俗的精神境界所感染吧...


弘音藝術鋼琴工作室歡迎您!

——想學習真正的鋼琴演奏請聯繫賀老師:

電 話:13051967603 /13581670807(此號下午4點前聯繫)

微 信:賀老師個人號13581670807

地 址:北京朝陽區 管莊 北京新天地

喜歡「賀老師音樂頻道」嗎,喜歡的話把它推薦給您身邊的朋友吧:長按下面二維碼,「點擊」發送給朋友或加關注!


相關焦點

  • Valentina Lisitsa 演奏李斯特--b小調奏鳴曲
    他曾是巴黎樂壇的神童、不可一世的巨星、到處留情的浪子,卻在後半生執著於新音樂創作,並在54歲時受洗成為天主教徒,成為了李斯特神父。 魏瑪,這個孕育了歌德的曠世巨著《浮士德》的德國小城,註定是李斯特一生的轉折點。1847年,李斯特與卡羅琳公主相愛,隨即結束了自己輝煌的演奏生涯,接受了魏瑪宮廷樂長的職務,與卡羅琳定居在魏瑪郊區。
  • Valentina Lisitsa演奏蕭邦升c小調圓舞曲
    ❤素材源自網絡:)Valentina Lisitsa‍美籍烏克蘭鋼琴家Valentina lisitsa(瓦倫廷娜·李斯蒂莎)出生於烏克蘭的基輔,3歲開始學習鋼琴,第一次獨奏音樂會只有4歲,之後就讀於Lynsenko
  • 李斯特(Liszt)《死之舞》
    小編語:李斯特為鋼琴和樂隊所作的《死之舞
  • 他們用小提琴演奏李斯特的5首鋼琴大名曲
    Nathan Milstein在舞臺上呼風喚雨的李斯特,平日裡是談吐優雅的文藝青年。他飽讀彼得拉克、但丁和歌德等人的詩作,為之譜寫過大量音樂讀後感。其中最膾炙人口的當屬副標題為「鄉村酒館之舞」的「梅菲斯特圓舞曲第一號」,其靈感源於歌德不朽的詩劇《浮士德》。
  • 李斯特與標題音樂
    《愛之夢》淺談李斯特在標題音樂上的主要成就李斯特在音樂領域的作為遠不止鋼琴,他除了創立鋼琴獨奏音樂會和標題交響詩題材外,同時還是標題音樂的支持和推動者,尤其在「標題音樂」的確立和發展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 別列佐夫斯基演奏全套李斯特《超技練習曲》S.139
    長按掃描上圖二維碼免費索取布索尼&紹爾編輯李斯特《十二首超技練習曲》樂譜(儘快索取,三天後可能無法提供服務) 【西方音樂評論】的朋友大家好,我們每天的推送文章之餘,順便分享一些絕版書10、你可以不擅長,卻不能不彈李斯特丨那些李斯特鋼琴作品的偉大詮釋者!11、你可以不擅長,卻不能不彈李斯特丨那些李斯特鋼琴作品的偉大詮釋者;12、夢都是很美的,李斯特的《愛之夢》更美!13、蕭邦的音樂和李斯特的音樂相比更加復古,李斯特的作品是指向未來的!14、淺談李斯特的《梅菲斯託圓舞曲》丨只有深刻地理解了音樂的表現,才能更好地演繹全曲!
  • 布倫德爾 解說並演奏李斯特《巡禮之年》
    鋼琴大師Alfred Brendel解說並演奏李斯特《旅行歲月·瑞士、義大利》↓↓匈牙利著名作曲家李斯特出生於1811年10月22日,逝世於1886年7月31日。原本的「朝聖」變成了後來的「巡禮」,其所選擇的目的地不再是宗教上的聖城聖地,其過程要追求的,也不再是宗教上的救贖,而是藉由接近「浪遊」、「壯遊」的心境,讓自己進入各種陌生的奇觀,自然的壯麗威脅,
  • 鋼琴之王 — 李斯特!
    今天是著名的匈牙利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是浪漫主義前期最傑出的代表人物之一,李斯特的冥壽。這位鋼琴之王已經離開我們128年了。他一生追求的是一種令人眩暈的、具有炫技特技的鋼琴演奏風格:極快的速度、響亮的音量、輝煌的技巧、狂放的氣勢令當時的人們為之陶醉。這種輝煌浪漫。以他那極富個性的鋼琴演奏風格,確立起歐洲鋼琴演奏藝術史上影響最大的一個流派,因此獲得了「鋼琴之王」的美稱。
  • 如何理解李斯特音樂作品的創作理念?
    李斯特最後才頓悟蕭邦音樂的偉大, 也才明白鋼琴演奏除了賣弄技巧, 還可以傳遞詩情畫意, 鋼琴之為器可以製造雄渾的風暴, 也可以產生涓滴細流的色調, 而裝飾非但能營造亮麗效果, 對音樂本質的詮釋也有相助之功。
  • 「朝聖」的意義是什麼丨布倫德爾解說並演奏李斯特《巡禮之年》
    我試圖在音樂中刻畫一些最強烈的感官衝擊與最鮮活的印象。」     李斯特在他的《巡禮之年》(另譯《旅行歲月》《旅遊歲月》)樂譜前頭,寫下了這樣一段序言,說明這些音樂的主觀創作來由。     「巡禮」(pilgrimage),是一個原本帶有強烈宗教意味的字眼,通常在中文裡翻譯作「朝聖」。
  • 浪漫的鋼琴之王——李斯特
    1828年,父親逝世後的李斯特定居在浪漫之都巴黎,作為一名老師在住處教授音樂。 2 李斯特是十九世紀最為輝煌的鋼琴演奏家,他的演奏風格繼承了克列門蒂、貝多芬的動力性鋼琴音樂傳統,發展了一種十九世紀音樂會的炫技性演奏風格,他的超技練習曲創造了鋼琴演奏領域的輝煌技巧,極大的豐富了鋼琴教學與演奏。
  • 李斯特 開啟浪漫主義的輝煌時代
    著名的匈牙利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偉大的浪漫主義大師、浪漫主義前期最傑出的代表人物之一弗朗茨·李斯特(Franz Liszt),1886年7月31日在德國拜羅伊特因肺炎發作,在女婿華格納家中去世,終年74歲。
  • 李斯特《鍾》的十三個演奏技術要點分析
    而且李斯特要求要突出旋律聲部音,也就是說 不僅要跳的很準,多一點少一點都是不允許的,而且還要把主旋律突出個別地方還出現 帶裝飾音的大跳,真是難上加難!高速輪指: 這裡高速輪指包含2段。第一段是3連音 那裡 不僅對1、2指獨立性要求相當高,而且無法找到一個連續的指法使之連貫起來。
  • 萊丁市李斯特國際音樂節
    「弗蘭茨·李斯特」——歐洲最偉大的浪漫時期作曲家及鋼琴演奏家出生在奧地利布根蘭州小鎮萊丁的弗蘭斯李斯特被譽為鋼琴音樂史上偉大的音樂革新家。他一生創作了700多首音樂作品,創造了交響詩這一音樂形式。李斯特生前也曾是歐洲最偉大的鋼琴演奏家,經常奔波在歐洲各地演出,他彬彬有禮,善於迷人,他獨特演奏風格和積極探索精湛的鋼琴演奏技巧,充分靈活地運用轉調手法和音色變化的處理,他的演奏往往是即興的,是一種創造性的演奏,有時就是現場創作,在整個歐洲受到觀眾熱烈歡迎,當時沒有任何一個同時代的藝術家能和他的受歡迎程度相提並論:他的足跡不僅遍布歐洲,甚至跨越了世界,他的作品也成為了寶貴的文化遺產,李斯特一時間成為了當時全有名氣的人
  • 讀懂此文,李斯特的《鍾》就不難了!
    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和老師的教導,我將從過創作背景、樂曲結構分析、彈奏技術及觸鍵和用力方法四個方面對李斯特練習曲《鍾》進行解析。特別是在彈奏遠距離音程跳躍、單手同時演奏旋律和顫音、快速跑動音群在華彩性質的經過句中的彈奏等技術方面進行具體分析和總結。
  • 招募 | 陶然愛樂天之五:李斯特生日宴
    段召旭老師將會繼續為大家獻上一桌豐盛的「生日宴」:除了「故鄉之曲」《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還有第八、第十和第十三首,可以說是把李斯特音樂中的「匈牙利情懷」展露無遺。雖然動畫片中的湯姆依舊是在正式的音樂廳裡完成了對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的演奏,但讓我印象最深的音樂場面,有時候倒不是在專門的音樂廳裡的那種正襟危坐,比如三聯《愛樂》與陶然天藝術空間上次舉辦的「本色李斯特」演奏會,段召旭老師一連彈奏了《匈牙利狂想曲》第二、第六、第九和第十二首,那種感覺,就像是餓了很久之後吃了一頓有紅燒排骨、四喜丸子、羊肉烤串、糖醋裡脊之類各種橫菜齊上的餐飯,真真兒過癮
  • 7 天音樂啟蒙之旅丨DAY6.李斯特(Liszt)
    李斯特廣泛地將鋼琴在音域音色與力度上的無限可能性運用到這首練習曲中,《鍾》以它高難度的演奏技術和詩意形象話的美妙旋律已成為眾多演奏家在音樂會上的經典保留曲目。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聽聽鋼琴之王-李斯特的成長故事吧~1811年弗朗茲李斯特出生於匈牙利與奧地利交界的一座名為萊丁的小村莊,雖說李斯特不是出身名門貴族,但他的爺爺是音樂教師,他的爸爸曾做過男低音,會五種樂器。受家庭環境的薰陶,李斯特沒學會認字前就會看樂譜了,並且過目不忘。
  • 鋼琴之王——李斯特
    李斯特將鋼琴的技巧發展到了無與倫比的程度,極大地豐富了鋼琴的表現力,在鋼琴上創造了管弦樂的效果,他還創建了背譜演奏法,他也因在鋼琴及以上的巨大貢獻而獲得了「鋼琴之王」的美稱。李斯特幼年即為神童,9歲時舉行第一場鋼琴獨奏會。1821年去維也納,隨薩列裡與車爾尼學習。1823年在巴黎、1824年在倫敦演出(受到英王喬治四世接見)。
  •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指南丨演奏得最多的兩首解讀
    他一生從事鋼琴演奏,還擔任過樂隊和歌劇指揮,其音樂活動影響著當時整個歐洲樂壇。李斯特進行了不同體裁的音樂創作,他的創作涉及到鋼琴作品、交響樂作品、聲樂作品等。他一生創作了大量的鋼琴作品,其鋼琴作品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而且將鋼琴技巧發揮到了極致,具有極大的藝術感染力。他的創作和演奏將鋼琴音樂推入一個黃金時期,對後世鋼琴藝術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 李斯特作品專場——沈詩哲鋼琴獨奏音樂會在長沙音樂廳上演
    10月19日,李斯特作品專場——沈詩哲鋼琴獨奏音樂會在長沙音樂廳上演。作為湖南首位施坦威全球藝術家,沈詩哲再次展現她輝煌的個人演奏技巧。舞臺上的沈詩哲化身音樂魔法師,帶著1000多名觀眾,走進李斯特的藝術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