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特與標題音樂

2021-02-19 溫度古典音樂

魯賓斯坦演繹李斯特《愛之夢》

淺談李斯特在標題音樂上的主要成就

李斯特在音樂領域的作為遠不止鋼琴,他除了創立鋼琴獨奏音樂會和標題交響詩題材外,同時還是標題音樂的支持和推動者,尤其在「標題音樂」的確立和發展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往期內容:1、霍洛維茨談李斯特丨「 李斯特是鋼琴史上無比重要的一個人物,一個超凡的人,真正了解鋼琴的性能。」 2、每晚音樂課堂丨布倫德爾解說演奏李斯特《旅行歲月》丨李斯特要我們聽到的,不只是那音樂本身…… 3、你真的了解車爾尼嗎?他是如何培養李斯特的? 4、李斯特的一生丨"他沒有自己,時時準備為別人犧牲,猶之十字架上的基督!" 5、與兒子談李斯特丨我想他已經有能力享受音樂,從而讓他的生命更豐富!

李斯特是19世紀最輝煌的鋼琴演奏家,同時也是為作曲家。他受著名義大利小提琴演奏名家帕格尼尼的啟發,決心在鋼琴上創造出同樣的奇蹟。他的鋼琴演奏風格繼承了克列門蒂與貝多芬的動力性鋼琴音樂的傳統,發展了一種十九世紀音樂會的炫技性的鋼琴演奏風格,被譽為「鋼琴之王」。 

李斯特對鋼琴演奏追求的是一種令人眩暈的、具有炫技性的風格:響亮的音量,極快的速度,狂放的技巧,輝煌的氣勢。這種輝煌浪漫,又極富個性的鋼琴演奏風格,確立起了歐洲鋼琴演奏藝術史上最具影響的一個流派。 李斯特將原來背朝聽眾的演奏位置變為側面,使演奏家的情感與聽眾更易溝通,形成了輝煌浪漫的極富個性的鋼琴演奏風格。他與同在巴黎的蕭邦一起將鋼琴藝術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很多人都是由於他在鋼琴演奏方面所顯露的藝術鋒芒而了解的,然而,李斯特在音樂上的貢獻遠不止鋼琴演奏,這位匈牙利鋼琴家一生中最突出的貢獻就是創造了「標題交響詩」這種新的音樂體裁。 

1、關於標題音樂

標題音樂簡單地說,就是用文字作為標題的音樂。標題音樂是十九世紀浪漫主義作曲家將音樂與文學、戲劇、繪畫等藝術融會貫通,而產生的一種綜合性的音樂形式。 

標題音樂是一種用文字來說明作曲家的創作意圖和音樂作品思想內涵的器樂曲。這種能夠說明和表達主題思想的文字,就是標題。在創作時要按照標題來進行構思,同時也要求聽眾根據音樂作品所給的標題的提示去聽賞的器樂作品。在器樂作品中,「標題音樂」往往與「純音樂」(非標題音樂)是相對應的,「純音樂」意指沒有標題說明的器樂形式。標題音樂中「program」為「綱領」之意,不是指題目。李斯特認為,作曲家在純器樂曲的前面寫上一段通俗易解的話,作曲家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防止聽音樂的人憑自己的意願去解釋作曲家對作品的創作意圖。因此,要在作品中加入一段文字說明作為標題指明全曲的詩意是最為主要的東西。 


2、首創標題交響詩

李斯特首創了交響詩,將詩歌的內容和情感形象地融化在交響音樂之中,從而進一步拓展和深化了標題交響音樂的內涵,為管弦樂編制的創立了新的藝術形式,即採用單樂章的結構和主題變化的手法,這對後世的音樂創作有極其重要的影響。 

交響詩是十九世紀的標題音樂的一種形式。它將交響樂的四個樂章濃縮,成為自由的,單樂章的交響音樂形式。作為標題音樂,交響詩繼承了貝多芬序曲、韋伯歌劇序曲的戲劇性和標題性,成為十九世紀交響音樂的主要形式之一。交響詩的形式不拘一格,往往根據奏鳴曲式的原則自由地發揮,是按照文學、繪畫、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等構思,在強調詩意性和哲理性的基礎上創作成的大型管弦樂曲。是與音詩、音畫、交響童話等相類似的音樂體裁。 

1854年,李斯特的《塔索》在德國魏瑪進行演出的時候,李斯特首次使用了「標題交響詩」這個名稱。他認為通過這種體裁,作曲家可以在音樂作品中重現自己內心的經歷和感受,能夠充分地展現出作品所要表達的內容和情感。標題交響詩的產生與十九世紀浪漫主義文藝的發展是息息相關的。標題交響詩作為交響樂走向「戲劇化」的趨向,體現了十九世紀不同類型文藝形式之間發展「相互靠攏」的傾向。標題交響詩正是作曲家們集音樂與文學、詩歌、美術乃至哲學相互融匯的結果。標題交響詩是李斯特一生極力追求的藝術形式。李斯特共創作了13首交響詩,其中最著名的是《前奏曲》,也稱《人生序曲》,是19世紀交響音樂寶庫中的經典之作。 

3、將交響樂改編為鋼琴曲 

《幻想交響曲》是柏遼茲創作的標題交響樂,這首音樂作品更是音樂史上極為著名的交響樂作品。《幻想交響曲》極富獨創性,柏遼茲本人具有著多愁善感的性格,帶有著奇異的夢想思想和燃燒著的熱情,使他在音樂的創作中擺脫了古典交響曲形式上的約束,從而創造出了一種全新的音樂風格。特別是在音樂中直接引入了標題,而作品的副標題為「一位藝術家生活中的一段插畫」。本曲問世之後,一時造成了極大的轟動。於1830年在巴黎音樂學院首演。 

李斯特一直夢想著一種新型的音樂,即人道主義音樂,將戲劇中的戲劇性因素與教堂中的虔誠因素相結合,集中表現在《幻想交響曲》這部作品中。他採用的體裁是標題交響詩。李斯特將交響曲的四個樂章濃縮在一起而成為更自由的單樂章交響音樂形式,便投入到對該交響樂的改編工作中,於1838年把這部標題交響樂作品用艱深的鋼琴技巧改變成了鋼琴曲。後來,李斯特又進一步改編了柏遼茲交響曲《哈羅爾德在義大利》,還有帕格尼尼的十二首小提琴隨想曲、貝多芬的九首交響曲、及舒伯特、舒曼的許多歌曲和華格納、格林卡的歌劇選曲等數百首不同題材的音樂作品。 

李斯特被這些交響樂的色彩所吸引,被那些優美、奇特的管弦樂色彩所吸引,也被抒情歌曲的委婉旋律所吸引。於是他力求用鋼琴來再現這些音響效果,並以指揮的身份出演了前輩們的標題交響樂,極大地宣傳和發展了標題音樂,這是其他人所未涉獵的。 

4、標題音樂的美學思想

音樂作品中富有詩意和具有某種情節的構思是李斯特大多數作品的基礎。作品藉助於標題性,使作曲家和聽眾之間形成相互的認識和理解,推動音樂藝術向自己時代的先進思想發展,使音樂作品在表述音樂形象上更為具體的,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標題音樂之所以會吸引李斯特,主要是它賦予了音樂真正民主因素的體裁。李斯特的基本美學原則是在利用音樂與詩歌的內在聯繫,相互間融會貫通,不斷地更新音樂。使藝術的創作內容從刻板的公式主義中解放出來。這在他首創的單樂章形式的標題交響詩中得到了最有力和最充分的揭示。在交響詩中,李斯特擬定了這一音樂題材發展的多種形式,鮮明地在音樂作品中體現了世界文學藝術的底蘊形象。李斯特創作的中心思想是為崇高的人道主義理想而奮鬥,追求自由、光明和幸福,理智而剛強的個性。 

李斯特在繼承柏遼茲之後,通過改編、創作和極具美學思想的評論,為「標題音樂」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插上了騰飛的雙翼。並對世界音樂文化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往期李斯特:1、從李斯特的鋼琴作品看浪漫主義時期的音樂風格;2、標題音樂是如何誕生的;3、偉大演奏家與鋼琴技術風格演變丨李斯特及其弟子;4、聆聽李斯特三首《彼特拉克十四行詩》及其曲式淺析;5、在鋼琴上寫詩的李斯特;6、論李斯特器樂作品的文學蘊涵;7、是李斯特首創了「背譜演奏法」丨他極大豐富了鋼琴表現力,在鋼琴上創造了管弦樂效果;8、李斯特《旅遊歲月》的詩境表現;9、周廣仁丨為什麼我們的學生可以熟練彈奏李斯特超技練習曲,卻彈不好一首莫扎特奏鳴曲?10、你可以不擅長,卻不能不彈李斯特丨那些李斯特鋼琴作品的偉大詮釋者!11、你可以不擅長,卻不能不彈李斯特丨那些李斯特鋼琴作品的偉大詮釋者;12、夢都是很美的,李斯特的《愛之夢》更美!13、蕭邦的音樂和李斯特的音樂相比更加復古,李斯特的作品是指向未來的!14、淺談李斯特的《梅菲斯託圓舞曲》丨只有深刻地理解了音樂的表現,才能更好地演繹全曲!15、郎朗巴黎大師課丨講解李斯特《梅菲斯特圓舞曲》(Mephisto Waltz No.1 S.514);16、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哪幾首演奏最多?17、李斯特的音樂美學思想都有哪些特點?18、音樂是不假外力、沁人心脾的感情火焰丨李斯特《愛之夢》第三首作品分析;19、鋼琴家們的李斯特(上)丨霍夫、卡蒂雅、蒂博代與哈梅林;20、鋼琴家們的李斯特(下)丨郎朗、羅斯科、羅提、霍華德;紀念李斯特丨如何解決李斯特《死之舞》的技巧難點?21、通過與詩的內在聯繫,音樂獲得了新生丨李斯特鋼琴作品《唐璜》的演奏要點

相關焦點

  • 標題音樂與純粹音響
    (恩裡克·福比尼《西方音樂美學史》)音樂描繪什麼、記述什麼,外顯形式之一就是「標題」。標題可能是樂曲的意圖,也可能是作曲家靈感來源。柏遼茲的《幻想交響曲》打破了古典交響曲傳統,他把五個樂章分別加上了五個標題:「夢幻與熱情」、「舞會」、「原野風光」、「斷頭臺進行曲」、「魔鬼夜宴」;貝多芬的交響曲中,第三、五、六、九也被加上了「英雄」、「命運」、「田園」、「合唱」的標題。
  • 標題音樂簡述
    這種說明作品主題思想的文字,就是標題。標題音樂常取材於民間傳說、小說、戲劇、詩歌和繪畫。作曲家根據標題進行創作,並把標題告訴聽眾,讓聽眾也按照標題的指示來欣賞和理解音樂。李斯特為標題所下的定義是:「作曲家用使人易於理解的文字寫成的序言,放在一首器樂曲的前面,用以防止欣賞者錯誤的解說,而使他注意到全曲或曲中某一部分的詩的境界。」
  • 萊丁市李斯特國際音樂節
    李斯特生前也曾是歐洲最偉大的鋼琴演奏家,經常奔波在歐洲各地演出,他彬彬有禮,善於迷人,他獨特演奏風格和積極探索精湛的鋼琴演奏技巧,充分靈活地運用轉調手法和音色變化的處理,他的演奏往往是即興的,是一種創造性的演奏,有時就是現場創作,在整個歐洲受到觀眾熱烈歡迎,當時沒有任何一個同時代的藝術家能和他的受歡迎程度相提並論:他的足跡不僅遍布歐洲,甚至跨越了世界,他的作品也成為了寶貴的文化遺產,李斯特一時間成為了當時全有名氣的人
  • 不懂標題音樂,讀讀這篇文章
    李斯特在《柏遼茲和他的「哈羅爾德在義大利」交響曲》一書中指出:標題音樂是「作曲家寫在純器樂作品前面的一段通俗易懂的文字,這樣做是為了防止聽音樂的人任意解釋自己的作品,事前指出全曲的詩意,指出其中最主要的東西。」①  標題音樂固然都有一個作品的標題名稱,但是不能把冠上各種名稱的樂曲都稱之為標題音樂。
  • 【音樂百科】李斯特的《十二首超技練習曲》
    從技巧上看,李斯特的這12首作品難度過分艱深,仿佛是鋼琴演奏藝術的象牙塔尖,在20世紀鋼琴大師如過江之鯽的年代,也很少有演奏家敢於挑戰。但在如今已逐漸常見於各鋼琴演奏會中。在曲目安排上我們可以發現,李斯特的這十二首練習曲均不同調性,而且是按照五度下行的次序排列的,這也可以在某個程度上反映了李斯特原打算將此超級練習曲集寫成二十四首不同調性的作品的計劃(後未能實現)。
  • 標題音樂及其五個歷史發展軌跡
    標題音樂一詞是由李斯特首創,是音樂與其它姐妹藝術有機結和的產物,音樂與文學、美術等非音樂因素相融合不但提高了音樂藝術的表現力而且對演奏、欣賞等實踐環節有積極的作用和影響。標題音樂與之相對應的是純音樂(Absolute Music),也稱為絕對音樂,即無標題音樂,是在音樂表現手段上不藉助於標題,以音樂自身的邏輯來進行藝術表現,無任何音樂以外因素的器樂曲,17、18世紀以前的作品大多為無標題音樂。
  • 2019奧地利萊丁李斯特音樂節
    首都維也納素有「音樂之都」的美譽。莫扎特的故鄉薩爾茨堡,則以中世紀古堡著稱,每年舉辦的各種舉世聞名的藝術節數不勝數,「奧地利李斯特國際音樂節」也在這裡舉辦。「奧地利李斯特國際音樂節」是以為音樂主題,參加音樂節同時將在奧地利各地進行旅遊、學習。
  • 藝術狂享 | 「炫技鼻祖」李斯特為何遭到音樂大佬們的集體吐槽?
    儘管柴可夫斯基的管弦樂創作很很大程度受到了李斯特交響詩的影響,但老柴幾乎終其一生都對外表示自己不看好李斯特的音樂。老柴認為李斯特的音樂是「徒有其表而毫無內涵的」,他既不喜歡那不拘一格的激進態度,也不喜歡那招搖取寵的演奏風格。
  • 如何理解李斯特音樂作品的創作理念?
    他的音樂思想著實慧黠, 在音樂史上首屈一指。但是他在演奏廳上卻經常技癢, 忍不住要擅改他人的音樂, 以增加額外效果, 卻也讓音樂的格調降低不少, 就連貝多芬都在劫難逃。     三位作曲家巨匠對他的教誨, 影響其一生至鉅。首先是白遼士,李斯特從白遼士處發掘了音樂色彩的意義, 也開始明白什麼叫做宏圖遠擘。
  • 浪漫的鋼琴之王——李斯特
    1828年,父親逝世後的李斯特定居在浪漫之都巴黎,作為一名老師在住處教授音樂。 他創建了交響詩,將詩歌的內容和情感表現融化在了交響音樂上,進一步拓展和深化了標題音樂的內涵,為管弦樂創立了新的藝術形式,採用單樂章結構和主題變形手法,對後世的音樂創作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
  • 噩夢般的超技練習曲丨李斯特《鬼火》的創作背景與音樂形象分析
    ,展示李斯特鋼琴技巧創作的先驅性以及音樂形象的鮮活性和豐富性。 ——朱偉丨紀念科爾託張昊辰演奏李斯特超技練習曲《鬼火》技巧大師李斯特熟練地操持起技巧的手段,其目的最終是為了音樂表現,是為了淋漓盡致地表現他頭腦中的音樂形象。下面就《鬼火》一曲的音樂形象及其表現手段的運用作一些分析。 《鬼火》,是李斯特作品中唯一一首自始至終以三十二分音符為基本節奏單位並伴以極其豐富的肢體形式的快板練習曲。全曲有三個主要動機。
  • 鋼琴之王——李斯特
    弗朗茨·李斯特(Franz Liszt,1811年10月22日—1886年7月31日),出生於匈牙利雷汀,匈牙利著名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偉大的浪漫主義大師,是浪漫主義前期最傑出的代表人物之一。李斯特六歲起學鋼琴,先後是多位鋼琴名家的弟子。十六歲定居巴黎。
  • Valentina Lisitsa 演奏李斯特--b小調奏鳴曲
    《b小調奏鳴曲》手稿的右下角寫著作品的完成日期:1853年2月2日。這一天是聖燭節,也就是瑪利亞帶著出生40天的耶穌到耶路撒冷,被西蒙認出的日子(見《路加福音》)。與此同時,李斯特著手創作一部講述耶穌故事的清唱劇,此作10年後才完成。1854年,李斯特在兩個月內寫出交響曲《浮士德》,1857年修改完成。
  • 讀懂此文,李斯特的《鍾》就不難了!
    李斯特作品數量龐大,音樂作品多達700餘首。 他的早期作品多為鋼琴曲,其中包括大量的鋼琴改編曲。這種鋼琴曲不但起到了傳播歌劇與交響樂新作品的作用,更極大地豐富了鋼琴的表現力。他的另一個突出成就表現在創造了一種全新的音樂體裁―交響詩,他主張標題音樂,為作曲開闢了新的途徑。 《鍾》創作於1831年。
  • 別再為李斯特尖叫,你真的懂他嗎?
    我最近才在李斯特出生地的音樂廳彈過,而我愈來愈能體會李斯特這種標題音樂的妙處。每次演奏拉赫瑪尼諾夫《第三號鋼琴協奏曲》時,我都覺得這是一個巨大的故事—不是關於你,也不是關於我,而是關於人生,關於我們所有人的故事。李斯特的標題音樂也是如此。比方說《B 小調敘事曲》或《但丁奏鳴曲》 ,你知道它們有故事,作曲家也告訴你有故事,至於故事是什麼,作曲家卻沒有說。
  • 帶你了解浪漫樂派鋼琴音樂的情感風格特徵丨以舒伯特、舒曼、蕭邦、李斯特為例
    浪漫樂派鋼琴音樂的體裁和表現手法豐富多樣,風格各異,不勝枚舉。筆者這裡僅以4個關鍵詞引出對浪漫派鋼琴音樂的情感敘述:抒隋性、詩意性、標題陛、民族性。如果說較之舒伯特的即興曲和音樂的瞬間,舒曼的小品在寫作手法、結構形式上有何特色的話,那麼標題性的套曲構思,無疑是他的一大創造。舒曼是標題音樂的倡導者,是情感論音樂美學的代表。可以說,他首次將相對獨立的小曲,以一個總的標題組織起來,以一個統一的主題思想貫穿於各個小曲中。同時,套曲中的每個小曲也都有標題。舒曼的這種標題構思體現出浪漫主義音樂中的詩意,常帶有文學意味。
  • 7 天音樂啟蒙之旅丨DAY6.李斯特(Liszt)
    李斯特廣泛地將鋼琴在音域音色與力度上的無限可能性運用到這首練習曲中,《鍾》以它高難度的演奏技術和詩意形象話的美妙旋律已成為眾多演奏家在音樂會上的經典保留曲目。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聽聽鋼琴之王-李斯特的成長故事吧~1811年弗朗茲李斯特出生於匈牙利與奧地利交界的一座名為萊丁的小村莊,雖說李斯特不是出身名門貴族,但他的爺爺是音樂教師,他的爸爸曾做過男低音,會五種樂器。受家庭環境的薰陶,李斯特沒學會認字前就會看樂譜了,並且過目不忘。
  • 偉大的浪漫主義音樂大師,浪漫主義時期傑出的代表人物李斯特
    李斯特的生平簡介弗朗茲·李斯特(Franz Liszt,1811—1886)是著名的匈牙利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和音樂評論家,偉大的浪漫主義音樂大師,是浪漫主義時期最傑出的代表人物之一。李斯特1811年出生於匈牙利公爵埃斯特哈齊的領地多波揚村,他的父親是匈牙利人,而母親是德意志人。李斯特6歲時隨父學習鋼琴,9歲便登臺演奏,其後6年,李斯特在他們的資助下出國深造,曾師從車爾尼和薩利耶裡,同時又到處旅行演奏。
  • 淺析李斯特第七首匈牙利狂想曲的民族化音樂風格
    淺析李斯特第七首匈牙利狂想曲的民族化音樂風格 侯 佳 (宜賓學院音樂與表演藝術學院,四川 宜賓 644007) 摘 要:弗朗茨 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具有強烈的匈牙利民族特色,飽含著作曲家強烈的愛國情懷
  • ​李斯特《愛之夢》
    他是十九世紀浪漫主義時期傑出的作曲家之一 ,他和法國作曲家柏遼茲同為歐洲標題音樂的倡導者和創立者 。在他的一生中努力探索並發展了浪漫主義音樂,把浪漫主義音樂提到了一個嶄新的高度。李斯特在音樂創作在風格上具有極大的突破性,他打破傳統的形式,大膽創造新的音樂形式和風格,尤其是他在鋼琴演奏技術上的探索與追求 ,他偏向於運用交響樂的構思方法來創作鋼琴音樂,他的作品具有豐富的 、富有詩意的想像力和哲理思想 ,在精神上則象貝多芬豪邁而富有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