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亂彈妞:兩枚少女心爆棚的"女漢子",愛吃會耍又可愛,賣得了萌,犯得了二,自詡追得上陳偉霆,嫁得了吳亦凡...當然,和你一起吃遍、玩遍、看遍西安,才是我們最大的心願!
更多關於亂彈妞,請加微信:xaltxmt
沿著北大街走走停停,老城區的繁華如今已經不似從前。但路照舊堵,人也依然多,越過人潮往東走到新民街,才躲過了那些吵雜的聲音,這裡秋日的陽光正好。聽老一輩西安人說,十年前這裡專門賣手機,後來吃的太好吃了,竟然把賣手機的都擠走了。
地道老陝味兒都藏在背巷子裡
● ● ●
比起光怪陸離的美食,小巷裡沒什麼排場的小館子、簡單的餐具、阿姨親手做的飯…似乎更有吸引力。在新民街生活過的人都說「這是一條餓不著你的街」。
▼
老錢家肉丁胡辣湯
老錢家肉丁胡辣湯已經開了18年了,之前一直在旁邊的小房子裡,客人都得坐在店外吃飯,最近盤了新店面,地方一下子寬敞了,不用坐大街上了,冬天馬上就到了,感覺老闆很體恤食客們。
圖源:吃在西安
他家胡辣湯裡的肉丁、麵筋及一些豆腐皮、海帶搭配花生米一起煮,非常地入味。再配上水煎包或者油饃頭、蔥花餅,一頓早飯就圓滿了。
▼
袁記臘汁肉揪面片
開了十幾年的老店,每天一到飯點老闆就會出來招呼客人,面片就在門口的全開放廚房裡揪,揪出來的面片特別勁道!口感相當實在。配上軟糯的臘汁肉簡直絕了!
不過他家最特別的還是辣子,跟一般油潑辣子的香還不一樣,辣而不燥,亂彈妞不止一次想偷偷給家裡舀一碗,感覺夾饃味道也一定棒棒幾。他家的粉蒸肉味道也是忒色,肉一點也不柴,帶男生來一定得來一份。
▼
焦記biangbiang面
這家店就在袁記右隔壁,賣biangbiang面也有些日子了,附近的叔叔阿姨特別喜歡來,帶著家裡的小孩也慢慢愛上這一口。
biangbiang面跟上面的揪面片又不一樣了(所以說,西安人吃麵真的是花樣多),要一整條面齊齊整整的,薄厚均勻,有時候配個肉臊子,有時候澆個西紅柿雞蛋,西安人就愛這一口實在的。
▼
秀麗砂鍋
秀麗嫂子在這條街上開店也有七八年了,來這裡吃飯有時候還得做好心理準備,因為大哥和嫂子關係特別好,一不小心就要被這對老夫妻秀一臉。四川來的大哥真的特別會疼媳婦。
新民街上不論啥都是個實在,這家砂鍋也是,上桌的時候稍微擺不平湯就要灑出來,滿滿一碗都堆了個尖兒出來,女孩子一個人有時候還吃不完,味道偏川味,麻辣味很到位,附近的學生也愛來。
▼
西華門吳記羊血大王
以前有個老牌子叫知味居,不知道大家還記得不,這家的前身就是它,現在賣的東西多了,但是最好吃的還是粉湯羊血,羊血軟軟的切成條,粉絲不多,掰個饃進去就是一頓飯。
這家粉湯羊血口味特別的老陝,油辣子紅湯加上蔥末、蒜苗末,吃的時候再剝個蒜才算齊活,先吃到一口辣味,再才是湯的香味。
▼
高家牛羊肉泡饃館
這家也是老店了,加上前面的揪面片、biangbiang面、粉湯羊血,這四家店幾乎見證個整個新民街這十幾年的發展,人都說歲月淘金,那麼歲月留下來的老館子味道也一定不差。
附近的上班族想吃泡饃了都會來這兒,因為味道好還實在,附近的很多人也是從小吃,其他的不說,就肉都比外面給的多,而且稠乎乎一碗特別管飽。晚上的烤肉也可以,特別適合下班小酌幾杯。
▼
南院門葫蘆頭
以前西安東南西北各有一家火到不行的葫蘆頭,不過西安現在好幾個南院門葫蘆頭真假難辨,我們就不說歷史了,反正這家店開了也很久了,味道也得到了附近幾代街坊鄰居的誇獎。
這家葫蘆頭一點也不腥,湯鮮量足,而且裡面的油炸豆腐都是自己炸的,泡在湯裡特別入味,平時一到飯點人就滿了,香氣都要往出飄,一進屋子裡就是個饞。
▼
新民餐廳
圖源:吃在西安
新民餐廳是附近遠近聞名的菜館,雖然擋在了電線桿子後面,但是說起吃川菜大家一般就直奔這人來了。
老闆是地道的四川人,開這家川菜館都有25年了,他們招牌的水煮魚、沸騰魚是桌桌必點的,一大盆紅油汪汪,味道相當地道。還有農家小炒、幹煸茄子等,可以說每一樣菜都是地道的四川味!熟客來吃都是提前打電話預定好,生怕要等坐。
▼
王天明臊子麵
圖源:吃在西安
這家老闆王天明可以說很有脾氣了,飯點見他就是坐在店門口,一手攥著錢,一手開著票,頭都不怎麼抬,不過這條街上的老店都是這種收錢方式。
圖源:吃在西安
這家臊子麵也是這條街上的王者了,沒有周全的服務、舒適的環境,但卻有著絕對被尊敬的美食。十幾年前在這上班的人現在還會找來繼續吃。辣子、醋香,配菜可口,麵條勁道,好像吃個臊子麵我們也就這些要求了。
▼
四川砂鍋
這家砂鍋比秀麗嫂子開的早,就在一個小道道開了十年,半條街的夜宵都被它包了,一開門就到晚上十點以後了,你就不用怕吃不到。
味道上沒有秀麗砂鍋重口,但是香辣味也夠了,老闆每天一鍋大骨湯熬得很地道,吃到嘴裡都是鮮味,量也剛剛好,吃完喝幾口湯就飽了。
▼
王家牛肉麵
25年的老店了。老闆王師傅嗓門洪亮,招呼客人都帶著一股陝西人特有的親切感,每天中午你都能在門口看見他衝你笑,所以這裡一直人氣很旺。
圖源:吃在西安
他家的麵條做得很筋道,麵條是根根分明的滾滾面,放上油潑辣子拌開,香味一下子就冒出來了,牛肉塊也超大,很多吃家子都特意來拔草,一般中午11點開門營業到晚上9點,客人一直不斷。
▼
澄城水盆羊肉
同樣一到飯點就爆滿,被附近的大老爺們佔據,西安正宗的水盆羊肉挺多,但是這家就低調很多,也沒見過有啥宣傳,但你問跟前的人都給你說「這家忒正宗。」
就像圖裡這樣,肉就是這麼實在,湯鮮饃酥,粉絲細滑,配的小菜也很爽口,經過街坊鑑定的美食果然不容易踩雷。
▼
瓦罐豬蹄坊
這家豬蹄也有一段時間了,附近的媽媽都愛來買,店鋪就是個透明玻璃櫃的檔口,賣什麼一眼就看到了,除了豬蹄,他家的滷雞爪也不錯。
亂彈妞小時候其實不愛吃豬蹄,但後來慢慢的也愛上了這個味道,煮的軟爛的豬蹄皮帶著筋,一口下去是軟糯的口感,加上本來鹹香的滷料,也就只有「美味」可以形容了。
▼
沒有名字的梆梆肉
現在店裡的大哥已經換人了,不過味道沒變,就是以前那個胖胖的大哥換工作了,這家的大腸曾經風靡我們小學,大家偷偷帶進學校吃被發現了還要拼死叼一塊下來。
大腸是煙燻的味道,完全吃不會覺得膩,香腸也超好吃,自己灌的香腸肉特別實在,一咬一口油,現在長大了依舊不能擺脫他的魔力,看電視的時候覺得饞了就立馬撒個拖鞋下樓買一包,不過一般下午6點以後就賣完了。
我們的舊日子全在老城裡
● ● ●
西安現在進入了一個更好的階段,但是之前的改造學習讓古城丟了一些韻味,但你往城中的小巷子走,就會發現這些韻味也沒有離得太遠,他們還在老陝的日子裡,新民街就是這樣一條小巷子。
這裡的老街坊說「以前我們沒有門面房,這條街就是賣手機的,不過那時候有幾個人買得起啊。」其實現在也能看到,新民街南口現在還是手機賣場,這裡也算是西安老資歷的一批手機批發商了。
美食主要集中在新民街北邊,不過住家戶平時自己做飯的更多,光輝巷上的小菜市場一到早上也很熱鬧,搶第一批新鮮蔬菜的奶奶特別多,有時候陪媽媽趕個早市總要被奶奶們圍住問這問那,這樣的親切感也就是老街坊才有。
這裡的小區還是舊時的模樣,小黑板的公示牆還在,甚至還有大眾浴池,爺爺奶奶們現在還是喜歡澡堂的氣氛,亂彈妞感受過幾次搓澡阿姨的實力,也就差不多褪了幾層皮在裡面吧。
▼
通濟坊小學
40年就建起來的通濟坊小學現在有了嶄新的門頭,對面的牆上有每個班集合地的標識,一到放學低年級的孩子手牽手回家的樣子一下子就勾起了亂彈妞的回憶,不知道那時候同桌的小男孩現在在哪?
出了光輝巷就又回到了北大街上,看著眼前的車水馬龍,總讓人感慨,我們終將離開他的懷抱,外面的天空遼闊,但卻不及他一絲一毫的溫情。
不要總說老巷子裡的飯菜香、
人情味怎麼帶不走?
有空就回來看看吧,
秋天來了,
這裡的葉子黃的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