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患者如何救贖

2020-12-23 一紙書雲

掩埋落日的餘暉灑滿了整座城市,忙碌的生活來不及舉杯卻早已天黑,很多時候我們寧願孤獨地去經歷人世的風波,嘗盡生活的辛酸,拒絕一切安慰和同情,微笑著故作堅強,關於孤獨演繹的淋漓盡致。

夜晚總是最容易感受到孤獨,街燈照耀下你的影子是那麼孤寂,路上的車流如時光穿梭飛逝,越熱鬧越寂寞,伸手卻怎麼也抓不住那美好,被人遺忘在角落裡獨自一人的狂歡,在點滴之間尋找著希冀。

很多時候是我們在告訴自己應該孤獨,縮在冬日最暖的被子裡,撐傘走在最冷澀的雨中,看摟著肩的人走在你熟悉的路上,看談笑風生的人匆匆掠過你身旁,是推掉的一次次假意場面的邀請,是放不下的一次次徘徊在邊緣的記憶,我們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自己應該孤獨。

我不知道你是否總是喜歡在晚上關了燈,在歌單裡獵奇,找一首舒服的歌,單曲循環至深夜。又或者,傍晚坐車的時候喜歡靠著窗子,戴著耳機,看著眼前一盞一盞向後閃過的霓虹燈,遠離喧囂沉浸在自己的世界無法逃脫。

在慢慢成長的這條路上,理解你的人越來越少,聽你傾訴的人也越來越少,你慢慢會把自己的想法藏在心裡,會一人扛起所有,你嘗到了世間冷暖,經歷了人情世故,這樣的孤獨,不知所起,有時對熱鬧的渴求,直擊自己的內心。

看著黃昏時一家人愉快的散步,看著夜裡的萬家燈火,就連月亮也有星星的陪伴。

生活的軌跡總是反反覆覆,走走停停,每個孤獨患者走過來都有不同的坎坷,都有自己的泥沼。

其實孤獨已經成為這個世界的通病,只是孤獨的程度有所不同,孤獨成患,無人理解,就只剩下內心不斷地撕扯。

霓虹燈再次點綴黑夜,喧鬧繁雜的現實與我隔絕,我依舊是我,只是多了一份孤獨作伴。

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這個故事。

世界上有一條最孤獨的鯨魚名叫Alice,於1989年在以色列沿海被發現,Alice發出的頻率是52赫茲,而正常鯨魚是15~25赫茲,在同類眼裡Alice就像是一個啞巴,常年沒有魚群,沒有同類,縱使吶喊25年被理睬,但大海又多浩瀚,它比所有鯨魚都清楚。

馬爾斯在《百年孤獨》中說「從路徑的車站寄來明信片,興高採烈地描述車窗外瞬間閃過的世間萬象,仿佛將一首飛逝的長詩撕成碎片向著遺忘之鄉一路拋灑。」

人本孤獨身,當做孤獨想,做盡孤獨事,嘗盡孤獨味,安然孤獨去。

就如當代著名學者周國平所說:「孤獨和喧囂都難以忍受,如果一定要忍受,我寧可選擇孤獨。」

願你熬過萬丈孤獨

踏過世間清苦

嘗下星辰大海

千姿百態

去見未來

相關焦點

  • 孤獨者的救贖
    以及反覆出現的下雨場景,少年在監獄裡的舞蹈,也為電影增添了一份或壓抑沉重,或富有活力的生命色彩。畢竟我是個門外漢,在這方面也就不再班門弄斧了,還是說回我的內心吧,最初震動的我的是那句「舉舉手,我們在決定一個人的生死啊」,比之現實,不就是唾沫戰爭,網絡暴力嗎?看來時間是有預見性的啊,只要看不見,似乎就有了肆無忌憚的資本與武器,毫無顧忌的圖省事或快活。
  • 孤獨患者,自我拉扯是真正孤獨
    如果你覺得孤獨,不要通過偽裝自己,到人多的地方去,那並不能真的解決你的問題。相反,你應當以一種更加鮮明、堅決的姿態,做你自己。做你想做的事,踐行你認可的價值。把孤獨轉化成獨處,從而提升自己經常習慣一個人獨處的人,不是孤獨患者就是懂得一直堅持自己生活態度的人,這兩者的區別我認為在於孤獨患者是與真正的生活脫節的人,他們不需要一切, 也不被一切需要。 一心扎在工作裡或者某件自己覺得有些許意義的事情裡 。不敢停下來 ,怕自己一停下來 ,就會被黑暗跟折磨包圍, 用自己一天大多數時間來思考 。
  • 孤獨患者:自我拉扯,真正孤獨
    如果你覺得孤獨,不要通過偽裝自己,到人多的地方去,那並不能真的解決你的問題。相反,你應當以一種更加鮮明、堅決的姿態,做你自己。做你想做的事,踐行你認可的價值。把孤獨轉化成獨處,從而提升自己。
  • 一個外向的孤獨患者
    「對於外向的孤獨症患者來說,外向是為了社會的需要,而孤獨則是為了自我的需要。他們習慣了帶給別人快樂,卻忘記了自己的孤獨和負面情緒。 「在一群人狂歡時感到無言孤獨,在一個人孤獨時候感到平和舒適,不是自閉自卑,只是厭煩虛偽的面具人生,若要假惺惺地說,不如不說。這就是這樣一個外向的孤獨患者。」
  • 「你好,孤獨患者」
    上一篇文章我們說到了「邊緣化人」,文中出現了一個詞,「孤獨患者」。相信大家第一時間就會想到陳奕迅的一首歌《孤獨患者》。歡笑聲,歡呼聲,炒熱氣氛,心卻很冷……1.什麼是孤獨患者對於這個問題,我相信很好回答,也會有很多人回答,大家普遍的答案就是:孤獨嘛,一個人唄,沒有說話的,孤獨患者嘛,就只不過加個修飾詞罷了,孤獨又不是病。
  • 《孤獨患者》的貼切,哪有人喜歡孤獨,只是不想失望罷了
    孤獨兩字,拆開來看,有小孩,有瓜果,有走獸,有蚊蠅,撐起了一個盛夏的氛圍,十足的人味,但陪伴小孩的卻沒有其他人。孤獨,都曾陪伴過每個人的某一段時間,每個愛上孤獨的人,都曾畏懼過孤獨,從害怕孤獨,到習慣孤獨,甚至享受孤獨,自己卻還對外的表現出雲淡風輕的樣子,殊不知,在夜深人靜時,又是誰輾轉發側,默默地熟練地又點起了床邊的那支煙。
  • 陳奕迅《孤獨患者》:外向的孤獨患者有何不可?聽懂已是傷心人!
    關於抑鬱症,想到陳奕迅的一首歌《孤獨患者》,雖然孤獨患者與抑鬱症的含義不同,但是所呈現的同樣的心境。外表看似開朗的人,也有可能感到孤單,也有可能是抑鬱症患者。當孤獨到一定的程度,內心不斷地自我拉扯。喜歡陳奕迅的歌,是因為他的歌大多數用情歌包裝社會題材,歌詞與旋律都很值得細細品味。
  • 孤獨患者 孤獨是什麼?
    你問我什麼是孤獨,我忽然大笑起來。笑的昏天黑地,也笑的你不知所措。你黑著臉看我,說你瘋了吧。我於是停下笑,我說.這就是孤獨……孤獨是什麼?孤獨是深夜裡一個傾聽自己的心跳.孤獨是喜悅找不到人分享.苦惱找不到人傾訴.孤獨是手機裡只用來接收驗證碼.社交app全部是群聊天記錄……孤獨是受傷受挫的時候.不得不蜷縮身子.自己抱著自己.一個人靜靜的舔療傷口孤獨是半夜噩夢驚醒後獨自開燈倒水坐在窗邊看漸漸發亮的天。 孤獨是把一個開朗的人變成沉默無言.孤獨是不敢生病.
  • 每日一歌:孤獨患者
    《孤獨患者》作詞:小寒作曲:方大同歡笑聲 歡呼聲炒熱氣氛 心卻很冷聚光燈
  • 陳奕迅《孤獨患者》唱出了所有孤獨患者的內心,你也是其中一個?
    孤獨患者的內心是無聲的控訴陳奕迅表示《?》中的歌曲唱出了他的心聲他是一個「孤獨患者」。歡笑聲吵鬧聲點熱氣氛心卻好冷是不是有的時候你也會覺得周圍的一切都好安靜想把電視機打開,讓周圍有說話的聲音,不那麼安靜,好像一點也不孤獨的樣子才。但往往。
  • 我像個孤獨患者自我拉扯,你孤獨嗎?
    隨著社會節奏的加快,社會的發展與進步,人們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感覺也越來越複雜,在這本應該繽紛的世界,可是卻出現了許多的孤獨患者。有些患者是沒有朋友的遺世獨立,有些患者是不肯相信的自我拉扯。如果說不肯相信是因為心有芥蒂,無人懂你,那麼遺世獨立的孤獨便是一種心理疾病。
  • 【晚安歌曲】陳奕迅:孤獨患者
  • 孤獨患者,拿什麼來拯救
    #歡笑聲 歡呼聲炒熱氣氛 心卻很冷……活像個孤獨患者 自我拉扯外向的孤獨患者 有何不可這首耳熟能詳的《孤獨患者》唱出了無數人的心聲。也有研究發現,美國居民在2006年時,相比以往的二十年間變得更加孤獨;我國老年人孤獨感水平隨時代的變遷呈上升趨勢……什麼是孤獨?《百年孤獨》中,馬爾克斯對孤獨的解釋是,孤獨是一種愛的能力的缺失。社會就像一部大書,每個人是其中一頁,但不能「不容許被閱讀」。
  • 做一個外向的孤獨患者,有何不可?
    就像是陳奕迅的《孤獨患者》中唱的那樣:歡笑聲 歡呼聲 炒熱氣氛 心卻很冷聚光燈 是種蒙恩 我卻不能 喊等一等我真佩服我 還能幽默掉眼淚時用笑掩過 怕人看破 顧慮好多不談寂寞 我們就都快活我不唱聲嘶力竭的情歌不表示沒有心碎的時刻我不曾攤開傷口任宰割 癒合就無人曉得
  • 《怪物之子》——兩個孤獨靈魂的相互救贖
    儘管這兩個氣場不合的人,常常會發生口角,但就在這樣的相處方式下,蓮也漸漸的長大……他們之間的故事看似是父與子的故事,不如說是兩個孤獨靈魂相互救贖的故事。而今天我也將就此觀點談談我的一些見解。無處可去蓮去往熊徹家中住下,但相處沒多久他們便立刻發生了爭吵,從這便可以看出他們是雙方都十分不認同對方的話,兩人的爭吵就像是兩個孤獨靈魂的不容。
  • 孤獨患者生存指南
    如果我來回答,我會說:「我最孤獨的時候喜歡跟Siri聊天」。 和Siri聊天並不是一件新鮮事。在知乎,一條題為「有哪些調戲Siri的方法」的提問下,有將近1500位答主向大家分享與Siri的問答。儘管Siri只是一個智能語音識別系統,並不能完全充當人工智慧,但大家仍舊樂此不疲地嘗試與它進行對話。
  • 夜聽 | 外向的孤獨患者有何不可
    在北京這樣的城市裡「外向孤獨患者」隨處可見,他們的生活是這樣的:周一到周五,早晨起床,擠地鐵,到公司、工作,叫外賣,下班,擠地鐵,回到住處,邊看劇邊吃著路邊或者超市買的速食當做晚飯,可能再打兩局遊戲,然後睡覺,每天周而復始。
  • 為什麼我們都變成了外向的孤獨患者?
    昨天上完了一天的課的時候默默在搜索框裡輸入陳奕迅三個字 突然想到了陳奕迅的孤獨患者,一個人的時候總是習慣有個耳機,那就是自己的世界。在這個什麼都是快速發展的時代,我們已經習慣了快節奏的生活,誰都不會等你,你要努力學習,努力工作,努力做的跟別人一樣,這樣才能跟得上時代的步伐。可是在快節奏的生活裡那些快不了的情緒只能壓縮壓縮再壓縮,埋在了心裡。
  • 死神的另一種解讀,存在即是孤獨的救贖
    為了抵抗孤獨,我們不得不找尋存在,而為了確證自己的存在,就不得不尋找同伴。《死神》這部動漫表面上講的是人與人之間尤其是同伴之間的羈絆,但深層次卻講的是找尋活著的意義以及羈絆,擺脫永恆的孤獨。每個人自出生開始都是孤獨而獨特的,而這些獨特中的相同又指引了一部分人聚集在了一起,這便是同伴和群體。
  • 活像個孤獨患者,自我拉扯。
    人生本來變是一個孤獨與寂寞的過程。 人類最真實可觸的便是孤獨中的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