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去朋友家做客,朋友拿出一壇醃了三年的青梅,取了兩顆泡水,加了一點白糖,冰鎮了一會,我一口喝下去,一身的燥熱立馬消散殆盡,而且胃口大開。頗有一種「青梅煮酒論英雄」的意味。青梅除了生津止渴以外,還能加快我們的身體代謝,幫助身體排毒。青梅是廣東潮汕地區的特產,以其果皮薄、肉層厚、果核小、果酸含量多、果香濃鬱而聞名海內外。在潮汕,青梅是不少人童年的回憶。5月是青梅成熟的季節,初夏潮汕的街頭巷尾,都能見到有人在擺賣青梅。我一看到青梅,它那酸爽就讓我直流口水。潮汕青梅正當時,咬一口初夏的滋味!
潮汕青梅有大種梅(又稱青竹梅、粉梅、桃梅)和黃梅兩大品種。潮汕各縣多有栽培,尤其是普寧市產量最多、栽培歷史最長,約有700多年的歷史。成熟在枝上的青梅,如果稍不注意,它很快就變成了黃梅。吃貨們總是想著法子去留住青梅的滋味,於是便生出了很多製作和醃製青梅的食法。新鮮的青梅,雖然入口是又酸又澀,但可以用來釀酒、制蜜餞,哪怕就是用鹽簡單醃製而成的鹹梅,也是我們潮汕家家戶戶特有的調料,用來搭配海鮮更是一絕,可以用來蒸魚,煮魚湯,去腥提鮮,讓魚更鮮美。搭配豬腳、排骨一起煮,青梅的酸剛好緩解了肉的膩。夏天喝汽水的時候,還可以丟幾顆下去,那酸爽甚是解渴,也可以直接撈幾顆梅子與梅汁,加入白糖,泡水喝。
中國青梅有很多個產區,浙江、廣東、福建,福建的詔安和廣東的普寧都有中國青梅之鄉的稱號,兩廣地區和福建人可以將青梅吃出很多種風格。記得小時候,每當青梅上市時,媽媽總會買回來好多,加入白酒釀成青梅酒,釀成後的青梅酒酒精度都被青梅吸收掉了,剩下的酒呈琥珀色,微甜,連小孩子都忍不住小喝幾口。又或者加入鹽醃製成鹹梅,鹹梅是越放越香,夏天舀兩顆加一點點白糖兌些開水,冰鎮之後,酸甜可口,最是消暑解渴。初食青梅果,滿嘴酸澀,再飲一口青梅酒、嘗一口鹹梅,卻是甘甜,令人回味無窮。
潮汕人吃青梅也喜歡用鹽醃製,醃好的鹹酸梅用來蒸鰻魚或是海魚,或者把青梅做成醬來蘸鵝肉吃,聽起來都是饞死了。由於青梅不易保存,於是潮汕人多把青梅加鹽和糖醃製成如同果醬一樣濃稠爽滑的梅膏醬。一份完美的梅膏醬應該是顏色自然橙黃,無沉澱;色澤光亮飽滿,不渾濁;香氣酸甜適中,不刺鼻;酸梅果肉清晰可見,回味濃鬱,流動性好;吃起來甜中帶酸,新鮮清新的青梅味飽滿得仿佛觸手可及。梅膏醬用作佐料的時候,常與幹炸果肉、炸蝦棗蟹棗等油炸菜式相搭配,梅膏醬也可作為調料使用,比如清蒸排骨和紅燜海參等,不過往往是與醬油、香豉、紹酒和芝麻醬等調料混合使用。另外,梅膏醬有一個極品搭配,就是燒鵝——燒鵝的皮紅燒的酥脆,夾起一塊蘸點醬,梅香四溢,酸甜可口,沒有一點油膩感,讓人越吃越想吃。
5月是吃青梅的季節,我們再也不要錯過了,買幾斤梅子回家,洗淨晾乾,加入海鹽,剩下的交給時間,三個月後靜待梅子的演變。梅子醃製的時間越長,梅子越香醇,保存得當的鹹梅,可以放上十幾二十年。醃製時儘量用玻璃罐,玻璃蓋子,或者塑料的。不要用金屬的,因為青梅醃製時酸性會對金屬有一定的腐蝕。最後醃漬出來會變味。選青梅時可以選擇稍微軟一點的,這樣醃製出來的青梅會更多汁,更加軟綿。夏天的時候可以直接拿一點鹹梅加水和白糖衝泡食用,清熱解暑,開胃。小夥伴們,潮汕特產「青梅」,果酸含量多,果香濃鬱,你吃過嗎?
延伸 · 推薦
貴州青巖古鎮特色美食「冰楊梅」,口感酸甜可口,解暑解膩!
初夏時節,福建浮宮楊梅,酸甜可口,風味獨特,你吃過嗎?
湖北秭歸倫晚臍橙,肉脆汁多,香味濃鬱,酸甜可口,你吃過嗎?
福建雲霄枇杷,自然成熟,軟嫩清甜,味道特別好,你吃過嗎?
陝西黃杏,肉質細膩,酸甜適中,鮮嫩多汁,你吃過嗎?